十二因緣若跟四圣諦相比的話,其差別是十二因緣比較廣,四圣諦比較略,如此而已。 從《心經(jīng)》可以看出十二因緣有順的跟逆的,《心經(jīng)》講“無無明,亦無明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無無明”到“無老死”有十二個,從“無無明盡”到“無老死盡”也有十二個。 從無名、行、識到最后的老死,這是流轉(zhuǎn)門。 老死從哪里斷?要從生斷。生斷的話,老死就會斷。要斷生的話,先要斷有。這樣一直往前到斷無明,這是還滅門。 總之,從無名生起什么?這個要斷的話應該怎么斷?一個是流轉(zhuǎn)的、一個是還滅的。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六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是十二個,另外無明盡——“盡”是滅掉之意、行盡、識盡、名色盡、六入盡、六觸盡、受盡、愛盡、取盡、有盡、生盡、老死盡,這也有十二個。 《心經(jīng)》講的是無什么無什么,是指這上面的空性,譬如無無明是講無明上的空性?!缎慕?jīng)》并沒有把十二個全部列出來,真正的意思是無無明、無行、無識......,意思是講從無明到老死上面的十二個空性,另外從無無明盡到無老死盡,也有十二個空性。 http://7xo6kd.com1.z0.glb./upload-ueditor-image-20161122-1479790285026018194.jpg 從無明到老死上面的空性有十二個,《心經(jīng)》講無無明時,就講無明的空性,無無明是無明上面的空性。從“無無明盡”一直到“無老死盡”,也是十二個空性——從“無無明盡”到“無老死盡”上的空性。前面跟前面連接,后面跟后面連接,《心經(jīng)》從“無無明”到后面的“無老死”這是十二個空性,后面從“無無明盡”到“無老死盡”,又是十二個空性,《心經(jīng)》講的是空性,它講了兩組“十二個空性”,講到了這些內(nèi)容上面的空性。 現(xiàn)在講的不是空性,而是空性依的那些法,這些法就是“無明”到“老死”,及“無明盡”到“老死盡”,有兩組“十二個”。從“無明”到“老死”是苦諦跟集諦,從“無明盡”到“老死盡”就是滅諦跟道諦。從“無明”到“老死”,前前是因,后后是果,即前前是集諦,后后是苦諦??嘀B跟集諦并不相違,有的即是苦諦也是集諦。 就滅諦跟道諦來說,滅諦是果,道諦是因,先要證得“無明盡”才能證得“行盡”。要“行盡”的話,先要“無明盡”,這些也是前前是因,后后是果。若不是辯經(jīng),只是大略解釋的話,也可以說前前是道諦,后后是滅諦,譬如盡除無明的方法就是道,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滅諦。 流轉(zhuǎn)的十二因緣就是苦諦、集諦,還滅的就是滅諦、道諦。四圣諦算起來只有四個,十二因緣流轉(zhuǎn)有十二個,還滅也有十二個,總共有二十四個,比起四圣諦來說,二十四個比較透徹,所以說十二因緣比較廣,把十二因緣濃縮起來就是四圣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