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份自己的肝功能檢查報告,如何看懂上面各種各樣的醫(yī)學符號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化驗報告上的主要指標以及它們各自代表的臨床意義。 1、白蛋白 (正常范圍3.5~5.3g/L) 白蛋白是主要由肝臟合成的蛋白質,并且可以方便地測量。它是總蛋白(剩余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時白蛋白水平下降。腎病綜合征時它也降低,通過尿液丟失。 2、谷丙轉氨酶(正常范圍7~56 IU / L) 谷丙轉氨酶(ALT),以前稱為血清谷丙轉氨酶,是能量生產所必需的一種酶。存在于許多組織,包括肝臟,心臟和骨骼肌中,但發(fā)現(xiàn)在肝臟中的濃度最高。正因為如此,它被用在與其他肝酶結合來檢測無黃疸肝臟疾病,特別是肝炎或肝硬化。此外,再結合檢測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有助于區(qū)分心臟損害和肝組織損傷。 3、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范圍5~47 IU / L) 也叫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血清谷草轉氨酶(SGOT)或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AT),因為它是與ALT相似的與肝實質細胞有關另一種酶。急性肝損傷時這個酶的血清測量值會升高,但是AST也存在于紅細胞,心臟和骨骼肌中,并因此不具備肝臟特異性。有時AST與ALT的比值是區(qū)分肝功能損害的原因的重要參考。AST水平升高并不一定是肝功能損害,因為AST也被用來作為心臟損害的標志物。 4、堿性磷酸酶(正常范圍30~120 IU / L ) 堿性磷酸酶(ALP)是一種存在于肝臟膽管細胞的酶。當大膽管梗阻,肝內膽汁淤積癥或浸潤性肝臟疾病時血漿中的ALP水平將上升。 ALP也存在于骨骼和胎盤組織,因此它在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的骨頭正在改建)和佩吉特氏病的老年患者中也偏高。 5、總膽紅素(正常范圍0.2-1.2mg/dl) 膽紅素是血紅素(血紅蛋白的組成部分)的分解產物。肝臟負責清除血液中的膽紅素。通過以下機理:膽紅素被肝細胞攝取、共軛(使它具備水溶性),并分泌到膽汁中,排泄到腸道。 總膽紅素增加會引起黃疸,并能說明一些問題: ①肝前性:膽紅素產生增加。這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比如溶血性貧血和內臟出血。 ②肝性:即肝臟的問題,肝臟病變會導致膽紅素代謝缺陷(因為肝細胞攝取膽紅素減少,膽紅素修飾功能受損,肝細胞分泌的膽紅素減少)。具體病變是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 ③肝后性:即膽管阻塞,反映膽紅素排泄不暢。(梗阻可以位于肝內膽管或肝外膽管)。 6、直接膽紅素(正常范圍0.1-0.4mg/dl) 直接膽紅素水平的檢測可以大大縮窄診斷肝臟疾病的范圍。 ·如果直接(即共軛)膽紅素是正常的,那么就是間接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的水平升高,是上游膽紅素排泄的問題。有溶血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可能。 ·如果直接膽紅素升高,說明肝合成直接膽紅素的能力正常,但膽紅素無法排泄。應高度懷疑膽管梗阻的膽結石或癌癥。 7、γ-谷氨酰轉肽酶(正常范圍0~42 IU / L) 這一指標在檢測肝臟和膽汁淤積傷害方面比ALP更敏感,γ-谷氨酰轉肽酶(GGT)在輕微的亞臨床肝功能不全時就可能會升高。它還可以幫助確定僅僅有ALP升高的肝損害的原因(如在慢性酒精中毒時GGT升高)。 以上我們對一些肝功能檢測的主要指標做了簡單講解,如有疑問,歡迎各位患者朋友網上咨詢或者來電咨詢!祝您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