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新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餐后高血糖可對2型糖尿?。═2DM)患者造成多重不利影響,包括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整體血糖達標和增加不良結局風險等。我國T2DM患者血糖譜以餐后高血糖為主,且控制現(xiàn)狀欠佳,加強餐后血糖管理尤為重要。從發(fā)病機制來看,餐后高血糖與早相胰島素分泌缺失密切相關,重塑早相是有效管理餐后血糖的根本之策。瑞格列奈通過重塑早相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利于全面控糖和提高達標率,且安全性良好,是T2DM患者餐后血糖管理的優(yōu)選降糖藥。 全新視角: 管理T2DM患者餐后血糖具有多重意義 1、餐后高血糖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2015年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年會新數(shù)據(jù)顯示,餐后高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有著負面影響。Heller等研究表明,較餐后血糖正常者,餐后高血糖患者不良生活體驗增多,包括嗜睡、思考困難、影響駕駛和社交等[1] 。Brod等對德國、英國和美國906例糖尿病患者開展的一項網(wǎng)絡回顧性調查顯示,過往一周發(fā)生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占60%,其中半數(shù)患者發(fā)生過3次以上餐后高血糖。且這些發(fā)生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糖尿病并發(fā)癥比例高、測量血糖次數(shù)增加、需要更多的醫(yī)療咨詢,且易誤工和工作效率下降[2] 。這些新數(shù)據(jù)表明,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息息相關,其危害近在咫尺。 2、 餐后高血糖影響整體血糖達標 Woerle等[3] 研究表明,僅空腹血糖達標(≤5.6 mmol/L)時,仍有36%的患者HbA1c不達標;而餐后血糖達標(餐后90 min血糖≤7.8 mmol/L)時,僅6%的患者HbA1c不達標。該結果提示,僅空腹血糖達標不能保證整體血糖達標。實際上,全天血糖狀態(tài)絕大部分為餐后狀態(tài)及餐后吸收狀態(tài);餐后高血糖是影響患者整體血糖達標的主要因素。 3、 餐后高血糖與不良結局獨立相關 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亞洲大規(guī)模DECODA研究[4] 長期隨訪結果顯示,隨著餐后2h血糖水平升高,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均呈線性增加(P <> 鑒于餐后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國內外糖尿病指南對餐后血糖控制目標均保持嚴格一致的標準。2015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糖尿病醫(yī)學診療標準》放寬了T2DM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標,而餐后血糖控制目標嚴格維持不變(<10.0>10.0> [5,6] 。2013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推薦非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為<10.0>10.0>[7] 。 現(xiàn)狀堪憂: 我國T2DM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欠佳 餐后高血糖為我國T2DM患者血糖譜的主要特征。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80.0%以上的中國新診斷T2DM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平均餐后2 h血糖≥13.5 mmol/L[8] 。這可能與中國患者胰島β細胞早相分泌功能減退更顯著、飲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為主、且餐后血糖反應性更高等因素有關。 然而,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已診斷的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中,餐后血糖水平分別為14.8 mmol/L和15.9 mmol/L,均遠遠高于指南推薦的餐后血糖控制目標(<10>10>[8] 。以上數(shù)據(jù)提示,我國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嚴重且控制欠佳,臨床醫(yī)生應高度重視餐后血糖的管理問題。
干預措施: 重塑早相,有效管理餐后血糖 1、機制探索:重塑早相胰島素分泌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根本之策 餐后高血糖與早相胰島素分泌缺失密切相關。進餐后早相胰島素分泌主要是β細胞中已儲存胰島素的快速釋放,早相分泌越早、水平越高,越能減少負荷后血糖升高。當早相缺失時,會引起肝糖輸出增加、外周葡萄糖攝取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及其升糖作用不受抑制,最終導致餐后高血糖。研究發(fā)現(xiàn),T2DM患者在接受外源性早相胰島素后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9]。因此,從機制來看,重塑早相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根本之策。 非磺脲類促泌劑瑞格列奈通過與β細胞上特殊受體結合來促進胰島素分泌,其作用特點為“快開-速閉”,口服后迅速起效,清除較快,刺激胰島素分泌時間短暫,因而能模擬生理性早相胰島素分泌,快速降低餐后血糖。寧光教授等[10] 研究發(fā)現(xiàn),T2DM患者接受瑞格列奈治療后,其早相胰島素分泌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磺脲類促泌劑(圖2)。
2、循證薈萃:瑞格列奈顯著降低餐后血糖 多項研究證實,瑞格列奈可全面控糖、餐后尤佳。瑞格列奈可使餐后血糖降低3.7 ~ 7.2 mmol/L,空腹血糖降低1.8 ~ 3.9 mmol/L,HbA1c 降低1.5% ~ 2.0% [11,12] ?;谥袊鳷2DM人群的薈萃分析顯示,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顯著優(yōu)于磺脲類藥物(加權均數(shù)差值[WMD]:-1.23 mmol/L,P < 0.05)及α-糖苷酶抑制劑(wmd:-1.13="">P <>[13]。 在我國新診斷的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的T2DM患者中,瑞格列奈單獨使用或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使用16周分別可使HbA1c較基線降低4.05%和4.51%,餐后血糖較基線下降6.60 mmol/L和7.70 mmol/L,空腹血糖較基線下降3.78 mmol/L和4.80 mmol/L(圖3);瑞格列奈單藥或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的達標率(HbA1c <>HbA1c超過4%的同時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低,且均無重度低血糖事件發(fā)生[14] 。該研究證實,中國新診斷T2DM患者單獨應用瑞格列奈或與二甲雙胍聯(lián)用均有理想的降糖療效和達標率,且安全性良好。 圖3. 瑞格列奈單藥或聯(lián)合二甲雙胍均能全面控糖、餐后尤佳 Jennings等2015年發(fā)表于Metabolism的一項新研究探討了新診斷T2DM患者早期聯(lián)合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4例新診斷T2DM患者接受二甲雙胍+瑞格列奈+吡格列酮聯(lián)合治療,最長觀察時間為14.83年,共觀察261.08人年。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時,患者平均HbA1c水平從基線的11.43%±2.3%下降到6.17%±0.72%;治療12個月時所有患者HbA1c<7.0%;且在整個觀察期低血糖風險小,僅發(fā)生1人>7.0%;且在整個觀察期低血糖風險小,僅發(fā)生1人>[15] 。該研究為瑞格列奈在新診斷T2DM患者早期聯(lián)合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新依據(jù)。 結 語 餐后高血糖與T2DM患者日常生活、血糖達標及遠期預后均密切相關,臨床醫(yī)生應高度重視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管理。我國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嚴重且控制欠佳,積極采取干預措施以改善餐后血糖控制勢在必行。從發(fā)病機制來看,早相胰島素分泌缺失是導致餐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瑞格列奈重塑早相,無論單藥或聯(lián)用均可顯著降低餐后血糖及HbA1c,提高血糖達標率,為我國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理想選擇。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