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家不傷人——讀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 什么樣的家不傷人 ——讀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 ○張曉玲 在豆瓣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小組,名字叫做“父母皆禍害”(anti-parents),注冊組員有10萬人。這個小組最大的功能就是提供一個吐槽父母的平臺。這個小組有一個常年置頂?shù)奶樱凶觥稕]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無數(shù)謊言中的NO.1》,作者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心理學(xué)專欄作家武志紅。 武志紅認(rèn)為,多數(shù)人心理失衡而導(dǎo)致行為偏差,都與父母帶給他們的傷害有關(guān)。她的這本《為何家會傷人》十分暢銷。 這本書并非是一本反孝道的書,文字雖然犀利,卻是在告訴為父母者“怎樣愛”:怎樣愛孩子,怎樣避免以所謂的“愛”去傷害孩子。“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分離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每一個小標(biāo)題都吸引你翻開閱讀,而其中的內(nèi)容也都鞭辟入里。在“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這一章節(jié)之中,作者寫道:“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yīng)是親子關(guān)系,而是夫妻關(guān)系……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guān)系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fā)言權(quán),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wěn)如磐石。相反,如果親子關(guān)系(包括公婆與丈夫、丈夫與孩子、妻子與孩子)凌駕于夫妻關(guān)系之上,就會產(chǎn)生最常見的兩個問題:一、糟糕的婆媳關(guān)系;二、嚴(yán)重的戀子情結(jié)。”這段話幾乎可以成為解答中國式家庭問題的總綱。在“父母不該是孩子的答案”這個章節(jié)中,作者寫道:“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是‘成為自己的人’,但撫養(yǎng)者們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就被壓制了,最終在不同程度上丟失了自己?!弊晕业膩G失正是孩子在演變成大人的過程中各種心理問題的來源。作者認(rèn)為“我們常將‘做什么’視為愛,但很多時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愛。”而在反對溺愛的同時,作者也反對強加的“挫折教育”:“一個孩子的自然成長中自然會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給孩子自主解決的機會,那么他們會自動培養(yǎng)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額外的‘挫折教育’。” 為何家會傷人? 有的父母感覺自己的人生不成功,于是潛意識里把自己不曾實現(xiàn)的夢想,交由孩子替自己完成。這類夢想包括考到100分、考入名牌大學(xué)、找到高薪工作,以及嫁個(或娶個)有錢人,生下一個完美孩子……也有的父母認(rèn)為自己的人生很成功,孩子應(yīng)該重復(fù)自己的路。這類父母會幫助孩子選擇學(xué)校和專業(yè),鋪路搭橋,一路護送。他們都忘了孩子是活生生的、有靈魂有性格的另一個人。他們除了年齡尚小,在位格上與父母全然同等。他們只是暫時“寄住”在你家里,之后他們要去廣闊的世界,書寫他們自己的人生。你為他們付出的同時,聞過他們甜蜜的呼吸,親過他們?nèi)彳浀男∧槪ㄒ脖凰麄冇H過),感受過他們小身體的依偎,也得到過他們?nèi)娜獾淖鹬嘏c依賴,這就已然足夠。 最后,以一首我喜愛的詩結(jié)束這篇文章。 論孩子 文/紀(jì)伯倫 譯/冰心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fā)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biāo),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