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一半糖尿病我們體檢居然查不出來!」 ◆ ◆ ◆ 文 | 小編好忙 一些新的糖友在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后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我去年體檢的時候,血糖明明還正常啊,怎么今年血糖就高了?為什么當初體檢查不出糖尿病? 其實,在臨床中,有很多患者每年也都會去醫(yī)院進行體檢,但也有很多人沒能及時檢查出糖尿病,因為我們進行的常規(guī)體檢一般都會在上午的時候,所以只是檢測晨起的空腹血糖值,有近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認為,空腹血糖值正常就沒有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所以就經常會發(fā)生漏診的現(xiàn)象了。 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想法導致的漏診,當有些病人已經出現(xiàn)癥狀的時候,基本已為時已晚,如視力的不穩(wěn)定,尿液泡沫多,還有的會出現(xiàn)手腳麻木并有針刺感等,當發(fā)現(xiàn)時就已是中晚期了。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還未查出糖尿病,但已經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等危及并發(fā)癥。小編建議高危人群應到醫(yī)院進行一次糖尿病的篩查,如果空腹血糖值在5.6mmol/L以下,就只需每年正常的體檢檢查血糖就可以了,反之,如果血糖超過了5.6mmol/L就要去做一下糖耐量實驗了,同時要注意平常的生活飲食習慣了,早日擺脫糖尿病的困擾。 翁建平 副院長 主任醫(y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出診地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內分泌科 擅長領域: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特殊類型和家族遺傳性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診療;肥胖癥、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和垂體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 執(zhí)業(yè)經歷:31年從醫(yī)經驗,畢業(yè)于中山大學,博士學位,擔任副院長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副院長翁建平教授指出,如果只是單純的用空腹血糖值的多少來對人群進行篩查,那將會有46.6%的糖尿病患者以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漏診,因此,不僅僅是空腹血糖值的多少對于糖尿病的診斷具有很大意義,餐后2小時的血糖檢測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患糖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多,其中高危人群可分為以下幾類,老年人、肥胖、超重、以及有家族病史的等等,而有妊娠糖尿病史及運動少得人群平常則更應該特別關注餐后的血糖值變化。翁教授提醒,此類人群在常規(guī)體檢檢測空腹血糖之余,還應定期的檢測餐后血糖值的變化,以便盡早的發(fā)現(xiàn)血糖值的差異,及時干預。對于糖耐量減低人群,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都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復。而對于難以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或僅靠生活方式干預難以將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必要時應予以藥物干預。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降血糖的藥物,希望對你們能夠有些幫助。糖尿病的病癥各有不同,所以相應的降糖藥物作用機制也會有所不同。 1、雙胍類:如二甲雙胍、降糖靈等,這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分泌,主要通過促進糖的利用,減少腸道對糖的吸收,抑制葡萄糖異生等途徑來降低血糖。 2、-糖苷酶抑制劑:如拜糖平、倍欣等,主要通過抑制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α-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后血糖。 3、樺褐孔菌 :又叫白樺茸,富含樺褐孔菌多糖,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再生,從而降低血糖,是目前針對于身體損害最低的中藥材,主要產于北緯40°~50°原始白樺林中,屬西伯利亞白樺茸品質最為上乘,俄羅斯Komsomlshi制藥公司樺褐孔菌精粉對糖尿病的治愈率為93%。 4、噻唑烷二酮類:又叫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5、磺脲類:如優(yōu)降糖、美吡達、達美康等,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而發(fā)揮降糖作用。 編輯丨小編好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