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元220年起曹魏時期]·《后漢書·郡國志》《三國志集解》·《三國會要》·臨江郡夷陵。 原文: 《漢晉春秋》·《三國志注》建安十三年,操征劉表,表卒,子琮迎降。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習(xí)鑿齒曰,先主走,將保將領(lǐng),操追之。王威說劉琮曰﹕“曹操得將軍既降,劉豫州己走,必懈弛無備,輕行單進,若給奇兵數(shù)千,徼之于險,操可獲也。獲操則威震天下,坐而虎步,中夏雖廣,可傳檄而定,非徒收一勝之功,保守近日而已,此難遇之機,不可失也?!薄r操已定荊州。習(xí)鑿齒曰,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俯仰之頃,豈不惜乎!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 《圖經(jīng)》:故臨江郡城在峽州南二十里,是夷陵也。 釋義: 公元220年十月,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立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操征劉表。表卒,子琮迎降。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治宜昌。今臨江溪入江處。臨江溪水出宜昌縣官莊,南流名土城河,東合龍泉鎮(zhèn)柏臨河,又納東支,逕土門機場、靈寶山(村)、共同村、共升村、共和村、共誼村、前坪村、共勤村、共聯(lián)村,名臨江溪,入于江。 明代李賢等所修《一統(tǒng)志》記載,臨江郡在彝陵州南三十里?!兑瞬尽贰敖褚嘏R江鋪,在城南三十里,猶沿舊稱,與《一統(tǒng)志》所載適合”?!兑瞬械孛尽?“臨江坪”,有上、中、下臨江坪之分。 以峽州治地為中心,東南二十里,正在今臨江溪入江處。以宜昌西北南津關(guān)東西陵山治地為中心,東南三十里,正在今臨江溪入江處。 魏、蜀、吳,以駐軍治郡為主,魏駐宜昌臨江溪,蜀駐夷道(今宜都陸城過路灘)東400步,吳筑陸城后駐宜昌西陵南津關(guān)及江南朱市街,形成宜昌要隘三國鼎立之勢,相持三年,十分壯觀。
七、[公元221年起蜀漢時期]·《吳錄》·荊州宜都郡西陵縣 原文: 《吳錄》: 蜀昭烈皇帝立宜都郡于西陵,即夷陵也。 《漢晉春秋》·《三國志注》先主敗當(dāng)陽,因人多歸之,擁眾不進也。習(xí)鑿齒曰,“劉玄德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避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jié)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yè),不亦宜乎!” 《水經(jīng)注疏》: 《水經(jīng)注》,劉備改曰宜都。守敬按:《宋志》引習(xí)鑿齒云,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建安十四[原誤五]年,劉備改為宜都郡。郡治在縣東四百步。 守敬按:《輿地紀(jì)勝》,故臨江郡城?!秷D經(jīng)》,在峽州南二十里。 《通典》,魏武平荊州,置臨江郡,戍城則臨江郡治在夷陵縣地。 《寰宇記》引《吳錄》,蜀昭烈皇帝立宜都郡于西陵,即夷陵也。則先主時宜都郡治夷陵。 《晉書·王浚傳》,太康元年,伐吳,克西陵,獲宜都太守虞忠。是吳郡亦治夷陵。 《晉志》宜都郡先書夷陵。 又《御覽》一百六十七引《宜都記》,郡城即陸抗攻步闡于此。是晉郡亦治夷陵。 惟《宋》、《齊志》宜都郡先書夷道,郡始治夷道。酈氏于劉備改宜都下稱郡治在夷道東,蓋因宋、齊郡治,牽敘先主事于此耳。 《方輿紀(jì)要》乃以為據(jù),謂先主及吳、晉時郡并治夷道,失之。故城,吳丞相陸遜所筑也。守敬按:《輿地紀(jì)勝》,故宜都郡城。 《荊州記》云,陸遜筑。為二江之會也。全云:按夷水別名清江,其入江也,有涇渭之分,故曰二江之會。夷水又徑宜都北,東入大江,守敬按:《寰宇記》,陳天嘉元年,于漢夷道縣城東,置宜都縣。非道元所及。以《江水》篇照之,知謂宜都郡,蓋郡治在夷道縣東四百步。此《注》敘夷水東北流,先徑夷道,后徑宜都,適合也。都下當(dāng)脫郡字。今清江自恩施縣東流,徑長陽縣,至宜都縣北入大江。有涇渭之比,亦謂之佷山北溪。水所經(jīng)皆石山,路無土岸。其水虛映,俯視游魚,如乘空也。 建安十四年,權(quán)表備荊州牧。呂范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dāng)扯詾闃潼h,計之上也?!睓?quán)即從之。建安十五年,劉備改分南郡為宜都。習(xí)鑿齒曰,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quán)以濟業(yè),負(fù)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龐統(tǒng)懼斯言之泄宣,知其主之必悟,故眾中匡其失,而不修常謙之道,矯然太當(dāng),盡其蹇諤之風(fēng)。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zhí),是從理也。 釋義: 221年四月,昭烈帝,劉備,章武元年,立國。 建安十四年即209年,劉備改為宜都郡??ぶ卧谝牡揽h東四百步。即治今宜都縣陸城。曹操治宜都郡在前,劉備治宜都郡在其后,孫權(quán)更在其后。陸城為陸遜所筑,在劉備后。吳表劉備,則劉備宜都郡在宜昌。
八、[公元222年起東吳時期]·《三國會要》·荊州宜都郡西陵縣·夷陵故城(治縣東、下牢溪、石鼻山、江南) 原文: 《吳志·孫權(quán)傳》:黃武元年,改夷陵為西陵。 《三國會要》《省志》:夷陵故城有四,一在宜昌縣東。秦白起三戰(zhàn)而燒夷陵者也。漢南郡都尉治。吳改西陵。一在縣西北下牢戌,唐峽州本治此。一在縣西北石鼻山,宋建炎中(南宋高宗)下峽州移治此。一在縣東南,端平元年(南宋理宗,公元1234年)峽州徙治江南。 釋義: 222年十月,大帝,孫權(quán),吳黃武元年,立國。 《吳志·孫權(quán)傳》:黃武元年,改夷陵為西陵。治宜昌。今朱市街。徙江北夷陵。臨江郡郡治在今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伍家鄉(xiāng)共聯(lián)村的“臨江坪”。今臨江溪入江處。三國鼎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設(shè)置臨江郡,治夷陵城東南20里。 三國宜昌稱夷陵,屬南郡,為荊州劉表管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擊劉表。此時劉表病卒,其子琮為嗣。九月,操至新野,琮遂舉州降。時劉備屯樊,而曹操已在宛,劉備速將其眾去。隨即曹操率精騎急追,發(fā)動了當(dāng)陽之戰(zhàn)。當(dāng)陽之戰(zhàn)劉備失敗,曹操占據(jù)荊州,“分枝江以西立臨江郡”。接著曹操揮戈江東,又發(fā)動了赤壁之戰(zhàn)。但在孫、劉聯(lián)軍的配合下,曹軍大敗。于是,曹操便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樂進守襄陽,自己引軍北還。次年,周瑜敗曹仁,于是孫權(quán)表劉備為荊州牧,改臨江郡為宜都郡。劉備占據(jù)荊州后,又實行郡領(lǐng)縣的體制,派向朗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軍民事務(wù)。夷陵之戰(zhàn)后,宜昌為孫權(quán)所占。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 (均為宜昌故稱)??ゎI(lǐng)縣的體制未改。 明代李賢等所修《一統(tǒng)志》記載,臨江郡在彝陵州南三十里。《宜昌府志》“今邑臨江鋪,在城南三十里,猶沿舊稱,與《一統(tǒng)志》所載適合”?!兑瞬械孛尽?“臨江坪”,有上、中、下臨江坪之分。《水經(jīng)注》中“臨江城當(dāng)在今宜都境” 宜都境即宜都郡。 夷陵為曹操、劉備、孫權(quán)爭奪的重要地帶,“跨有荊、益”。 魏“臨江郡”治宜昌臨江溪,蜀“宜都郡”治宜都陸城,吳“宜都郡”治夷陵即宜昌,先江南后江北。 釋義: 1、公元220年十月,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立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操征劉表。表卒,子琮迎降。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治宜昌。今臨江溪入江處。 2、221年四月,昭烈帝,劉備,章武元年,立國。 建安十四年即209年,劉備改為宜都郡??ぶ卧谝牡揽h東四百步。治今宜都縣陸城。 3、222年十月,大帝,孫權(quán),吳黃武元年,立國。 《吳志·孫權(quán)傳》:黃武元年,改夷陵為西陵。治宜昌。今朱市街。徙江北夷陵。 上三條時間證明,魏臨江郡治今宜昌臨江溪入江處(共聯(lián)村)。蜀宜都郡治宜都過路灘(夷道)東四百步今陸城。吳改夷陵為西陵治宜昌今江南朱市街。徙江北夷陵。陸抗守西陵國,在南津關(guān)。陸遜屯守隘口,今朱市街。 《兩漢地理縣》《郡國職官志》:“邑有蠻夷曰道”。 楊守敬說:《方輿紀(jì)要》謂先主及吳、晉時郡并治夷道,失之。故城,吳丞相陸遜所筑也。《輿地紀(jì)勝》,故宜都郡城。這個看法糾正了史學(xué)家的錯誤,吳、晉時,郡不治夷道,是治宜昌,曰宜都郡。 兩漢至三國宜昌戰(zhàn)事年表: 公元24年,西漢更始二年,田戎掃地大將軍,據(jù)夷陵,義號臨江王。 公元二十九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岺彭拔夷陵,田戎入蜀。 公元三十三年,建武九年,蜀公孫述遣田戎復(fù)據(jù)夷陵。岺彭擊走田戎,由田鴻駐軍夷陵,李元駐軍夷道。田戎領(lǐng)軍數(shù)萬,下江關(guān),起浮橋,絕水道,拔夷道夷陵,結(jié)營山上。 公元三十五年,建武十一年,岺彭擊田戎,火攻浮橋。蜀兵溺死數(shù)千。 公元208年,獻帝建安十三年,操征劉表。表卒,子琮迎降。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治宜昌。今臨江溪入江處。吳甘寧取夷陵,據(jù)高樓,曹仁攻,雨射城中,甘寧談笑自若,遣使報周瑜。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十二月,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分南岸給劉備。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ぶ卧谝牡揽h東四百步。治今宜都縣陸城。《吳錄》宜都郡治西陵,《水經(jīng)注》治在夷道縣東四百步。以張飛為宜都太守。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吳陸遜取宜都郡。分兵定夷道,還屯夷陵,固守峽口。 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先主伐吳,水陸并進夷陵。陸遜上疏,“夷陵要害,國之關(guān)根!” 公元222年,吳黃武元年,改夷陵縣曰西陵。 公元250年,吳赤烏十三年,魏王基攻西陵。暮舉火于西陵,以炬置孤山頭,皆緣江相望。吳戴烈、陸凱拒之。 公元251年,吳太元元年,魏王基復(fù)攻西陵。別襲夷陵吳守將步協(xié)。 公元264年,吳永安七年,魏將胡烈二萬兵侵西陵,以救太守羅憲;陸抗撫軍步協(xié),引軍退出。
縣西北石鼻山,在今石簰山,所謂臨江郡。即今石牌。在長江西岸,非南岸??际粕接置捝健⑹u山,一讀PAI,后漢書“乘枋箄下江關(guān)”;一讀BI,江南《方言》謂之箄。故今石牌古城有石鼻城之說,是牌、簰、箄、鼻互受通稱也。
石簰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