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煙火味”
中國文化是世俗取向的。世俗取向有兩個要義:其一、對個人欲望的肯定與滿足;其二、將安寧、幸福生活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標。在世俗取向的中國文化中,家庭作為飲食起居、繁衍生息的場所,具有極高的地位。自古以來,溫飽有余、安寧和睦的家庭生活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的追求目標。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對“小康社會”的憧憬就是一幅溫馨的家庭生活圖像:一家八口人,五畝大的房屋院落,圍繞院落栽滿桑樹,一百畝田地,五十歲能穿上帛,七十歲能吃上肉,全家溫飽有余,勞作有時。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在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與孟子設想的“小康社會”相比,今天的“小康社會”標準已經(jīng)提高了很多,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對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的追求始終沒有變化。
中國人不熱衷來世、永生、天堂這些超越世俗的目標,而是追求在平淡的居家生活中“享?!?。在多數(shù)中國人的眼中,居家過日子就是生活的全部內容,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也都體現(xiàn)在過日子、過光景之中。每年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一個大大的福字,意味著福氣盈門。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中國人對幸福、平淡家庭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見。
家庭生活是實實在在的,過日子每天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當家庭在中國人的世界中被賦予極高地位,家庭生活中的“煙火味”也便滲入了社會中的每個毛孔。有一個小故事,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毙姓邌枺骸澳堑玫篮竽??”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毙姓哂謫枺骸澳呛沃^得道?”老和尚回答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砍柴、擔水、做飯這些貌似平常的家務蘊含著大道,不食人間煙火的宗教也深受中國家文化“煙火味”的熏陶。
說到中國家文化的“煙火味”,就不得不提中國的飲食文化。飲食在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中地位尤其高,所謂民以食為天。在《紅樓夢》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述飲食,各種家宴、夜宴、節(jié)令宴串接了《紅樓夢》的起承轉合。飲食之所以成為文化,在于飲食將美味與家庭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色香味的浸潤將家庭的滋味內化于每個中國人的心頭。套用一句“舌尖體”來說就是: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活、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與每個中國人心中最敏感、柔軟的位置有著最緊密的聯(lián)系,承載著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修身與齊家
身與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修身、齊家則是中國人獨特的磨礪與生活方式?!洞髮W》中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毙奚硎侵袊颂赜械淖晕彝晟?、修行方式。中國文化中的修身不像《懺悔錄》中那般沉重,而是像中國山水畫一樣,充滿了自省、寧靜和恬淡。用現(xiàn)代學科的眼光來看,修身既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情商、逆商的過程。《大學》用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八個字來概括修身的方法和步驟。通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一個人在內心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將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內化于一言一行,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修身是齊家的前提。一個人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夠讓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見賢思齊。如果自己沒有履行應有的倫理規(guī)范,則其他家庭成員也不會遵守:父親做不到慈愛,兒子也就做不到孝順;兄長做不到友愛,弟弟也就不見得對哥哥恭敬;丈夫做不到義,妻子也就不會順從。所謂“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我們常說的“你不仁休怪我不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修身就是要讓一個人在家庭中扮演好各個角色,這樣才能讓家庭和睦、團結。
修身是齊家的前提還在于:修身也是一個情緒管理,克服自身乃至人性弱點的過程。家庭,尤其是中國人的家庭是講究情而非講究理的。如果處理不好個人喜好與情感,就很難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古人很注重家庭關系中的情緒管理?!墩撜Z》中說,子女如果發(fā)現(xiàn)父母的過錯,要溫和地勸導,他們若不聽從,仍當恭敬,不可冒犯。父母發(fā)現(xiàn)子女有錯,也要分場合批評,《呻吟語》中提出了“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正飲食不責,正歡慶不責,正悲憂不責,疾病不責。在古人看來,無論是子女勸導父母還是父母批評子女,都要照顧好對方的情緒,使之心平氣和。《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币簿褪钦f:管好情緒,就達到了“中和”的狀態(tài)。修身、齊家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傳家之道
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家族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單位。個人的成就與價值,都要通過對家庭和家族的貢獻來衡量和體現(xiàn)。每個成員都承擔著發(fā)展和延續(xù)家族的責任,這種責任最基本的就是要傳宗接代。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家庭、家族的生命通過繁衍生息是可以延續(xù)的。正所謂:“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在家文化的價值譜系中,繁衍生命不僅是個人的需要,更是對家庭和家族的責任。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是普通民眾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西方學者馬克斯·韋伯認為,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主要有三個指標:權力、金錢、聲望。而在中國,衡量一個人成就的指標除了權力、金錢和聲望,還要包括子孫后代。如果一個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繼無人,在中國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謂“家道興,看后生”。對比中西方衡量個人成就的差異,我們看到家文化對中國社會價值觀巨大的影響力。
對于家庭和家族延續(xù)來說,傳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與良好家風的傳承才是真正意義的“薪火相傳”。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也就是說,從家庭和家族的延續(xù)來看,道德能夠傳承十代以上,其次是耕讀和詩書,而富貴傳承不過三代而已。正是出于后世福澤和家族傳承的考慮,傳統(tǒng)社會的人們更注重對后代的道德教化。無論是《顏氏家訓》《朱熹家訓》,還是《曾國藩家書》,都注重對子孫后代品德的培養(yǎng)和砥礪?!吨祆浼矣枴氛f:“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曾國藩家書》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此君子也?!彼^“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從家庭和家族的長遠發(fā)展和傳承來看,古人重品德、輕財富的觀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重家庭和家族延續(xù)的觀念對于中國人的倫理和信仰影響深遠。在中國家文化的影響下,為子孫后代積累財富不如積累福澤的觀念深入人心?!吨芤住氛f:“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币馑季褪钦f,行善積德,會福澤子孫,喪盡天良,會禍及子孫。這種素樸的道德觀念,對于普通民眾有著莫大的約束力,很多民眾多做善事、不做壞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為子孫后代累積福澤考慮。古代的勸善書如《了凡四訓》等,記載了許多福善禍淫、福澤后代的故事。就連明太祖朱元璋也撰寫《世德碑》,稱朱氏政權的獲得是先祖父“積功累善,天地之報,茂于厥后”,并告誡子孫后代要體諒先祖之心,循德存仁。
家國之間
家庭不僅在中國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國人處理人與人關系、人與社會關系的理念中也舉足輕重——家是中國人判斷親疏遠近、采取不同措施的基點。費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來比擬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結構。所謂差序格局指的是:社會中的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根據(jù)血緣、親緣、地緣等親疏遠近關系,結成社會網(wǎng)絡。這就好比在水里面拋入一顆石子,以石子為中心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紋。這顆石子代表著自己,而遠近不同的波紋則代表著親疏關系。
在差序格局里,每個人會根據(jù)親疏關系來運用道德與法律,而家是差序格局的核心。《論語》中,葉公問孔子:“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個直率坦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fā)父親?!笨鬃诱f:“我的家鄉(xiāng)直率坦白的人與你所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直率坦白就在這里面了?!彼^“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用在差序格局里是再恰當不過了。但是,西方社會并非如此。在西方,個人主義占主導,每個人處于不同的團體之中,每個團體都有相應的道德、規(guī)范,條理清晰。因此,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眮喞锸慷嗟碌脑捰迷谖鞣缴鐣线m,但放在差序格局的中國社會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家,既是判斷親疏遠近的基點,也是孕育倫理規(guī)范的“溫床”。傳統(tǒng)社會中有五種基本的人倫關系: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關系統(tǒng)稱為“五倫”。在“五倫”中,父子、夫婦、兄弟都屬于家庭關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別看做是父子、兄弟關系的衍生。在儒家看來,家國是一體的,一個人如果能將基于家庭的倫理規(guī)范擴展于整個國家,也便實現(xiàn)了理想狀態(tài)。正如孟子所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國人的家文化將家庭中的倫理規(guī)范作為基點,泛化到治理社會、管理國家,乃至一切社會思想和行為。學者梁漱溟將家文化稱之為倫理本位——家庭親子血緣關系的倫理關系,涵化了整個社會人際關系??梢哉f,無論是差序格局還是倫理本位,都是中國人家文化的一個縮影。中國人的家文化將社會乃至國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讓倫理關系網(wǎng)絡和情誼習俗成為我們生活的主導。即使在今天中國人的生活中,人情、關系、面子依然發(fā)揮著支配作用。
家國同構的缺陷
在家文化主導的邏輯中,家與國有著同樣的結構,家庭的倫理規(guī)范既適用于解決家庭問題,也適用于治國平天下,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靶摭R治平”這些古人看起來天經(jīng)地義的道理,在今天看來則邏輯不通:在家庭中講究親疏遠近、長幼尊卑并無不妥,但如果將這套邏輯運用于治理國家,則會讓公平、公正的精神蕩然無存。尤其是在權力高度集中的皇權社會中,如果掌權者根據(jù)親疏與好惡行事,自然就會滋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xiàn)象。
家國同構的弊端不止于裙帶關系、門閥盛行。史學家黃仁宇認為,用家國同構的倫理本位思想治國理政,讓傳統(tǒng)社會結構發(fā)生畸變:上層是強有力的皇權,下層是以親緣、血緣組織起來的家庭、家族,而連接上層與下層的商業(yè)組織、法律則發(fā)育不良——因為在倫理本位思想的指導下,人們用道德、倫理代替法律與契約去解決問題。如果整個社會的人都不以法律和契約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糾紛,而單純拿道德說事,許多人就會打著道德或情義的幌子去坑蒙拐騙,這就會讓整個社會陷入到陽奉陰違和道貌岸然的泥潭之中。正如那句話: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家國同構的倫理本位與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密不可分,但其對民主、科學、自由精神的遏制也顯而易見,魯迅就將其稱之為“吃人的禮教”。經(jīng)過百余年的救亡圖存與社會改造運動,中國的家文化日益回歸到家庭本來的角色。今天,市場主導著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法律法規(guī)調解著各種利益沖突,媒體與輿論堅守著社會倫理的底線,家庭已卸下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包袱,成為承載愛情與親情的船舶。
雖然家庭已從倫理本位的“光環(huán)”之中走出來,這并不意味著家庭不需要承擔倫理責任。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能夠幫助人們抵御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誘惑;良好的家風能夠讓人平復浮躁、浮華的心態(tài),更能孕育風清氣正的民風、政風。而傳統(tǒng)中國的家文化,為我們建設良好的家風留下了珍貴的精神遺產。古人的寥寥數(shù)語,就能讓我們受益良多: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教導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歐陽修在《誨學說》中教導二兒子歐陽奕努力學習時寫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朱柏廬在《朱子家訓》里告誡后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在中國家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中含英咀華,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家文化有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雖然用齊家的策略治國不合時宜,但將家庭命運與國家興亡緊密聯(lián)系的家國情懷依然鼓舞著每位國人。家與國,共同承載了中國人的情感、榮譽和夢想。正如顧憲成的名聯(lián)所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照片說明:
圖一 多子多福的年畫
圖二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訓》)
圖三 從《韓熙載夜宴圖》可見差序格局
圖四 名畫中修身養(yǎng)性的古人
圖五 古代婦女居家做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