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脾胃病是常見病癥,但病情拖久容易產(chǎn)生變化。因此,脾胃病患者應(yīng)及早接受治療,否則病情恐加重或惡化。 中醫(yī)辨治脾病、胃病不但證型繁雜,而且處方用藥都不同,可視病情酌加有益脾胃中藥材。 辨治脾病方面脾氣虛型患者治宜健脾益氣,適合用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脾陽虛型患者治宜溫陽健脾,溫中散寒,適合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小建中湯。中氣下陷型患者,治宜健脾補中,升陽益氣,適合用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 脾不統(tǒng)血型患者,治宜益氣攝血,適合用歸脾湯、歸脾湯合膠艾湯,以及補中益氣湯加阿膠、艾葉等中藥材。寒濕困脾型患者,治宜溫化寒濕,和胃健脾,適合用胃苓湯、茵陳四逆湯。濕熱傷脾型患者,治宜清熱利濕,適合用茵陳五苓散。脾虛水腫型患者,治宜溫陽健脾,益氣行水,適合用實脾飲。 辨治胃病方面胃氣虛型患者,治宜益氣健脾,適合用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胃陰不足型患者,治宜滋陰養(yǎng)胃,適合用沙參麥門冬湯、益胃湯。胃寒型患者,治宜溫胃散寒,適合用良附丸、桂枝生姜枳實湯。胃熱型患者,治宜清瀉胃火,適合用清胃散、麥門冬湯加白芍。 (曹淑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