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清代欽賜進士綜述(修改稿)

 芙蓉書閣 2015-05-08

清代欽賜進士綜述(修改稿)

芙蓉書閣|鄧旺林

 進士有文進士和武進士之分。本文只記文進士。有清一代,由舉人到進士,按正常的途徑,須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中式后成為貢士(從康熙五十一年開始,對會試中式的舉人有時候還要進行覆試。若有覆試,那就要過得了這一關的才算是貢士),然后再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稱為殿試,也叫廷試),才能具有進士的身份。這樣的進士,不會稱之為“欽賜進士”。被稱為“欽賜進士”的,他們在科場中走的是“終南捷徑”。他們?nèi)藬?shù)不多,在進士群體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他們所走的“終南捷徑”,也并非完全一樣。下面,我們根據(jù)清帝實錄、光緒十三年《欽定科場條例》(下簡稱《科場條例》)【注1】和《清史稿》等的相關記述,將這些從“終南捷徑”中走出來的文進士們,進行粗略的分類。

一、參加了殿試的

(一)會試不中,特許參加殿試

清帝實錄與《科場條例》中有不少“今科未得中式,著授為進士,一體殿試”的記錄。

 1、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汪灝、何焯、蔣廷錫

 本科二月鄉(xiāng)試,四月己卯(初四)殿試。【注2】《科場條例》卷二十二《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三名?!彼麄兊男彰凇犊茍鰲l例》的《特旨賞給舉人,并恩準一體會試、殿試》(下簡稱《特旨賞給》)【注3】中有記錄:“康熙四十二年奉上諭:舉人汪灝、何焯、蔣廷錫,學問優(yōu)長。今科未得中式,著授為進士,一體殿試。”《康熙實錄》記康熙帝于此年三月甲戌(29日。本月倒數(shù)第二天)下達此諭(見第211卷)。

 據(jù)《清史稿·選舉三》記載,何焯是江蘇人,汪灝是安徽人,均為監(jiān)生,“以能文受上知,召試南書房”,并賜舉人。

 汪灝、何焯、蔣廷錫分別中二甲第1名、第3名、第4名進士,俱入選庶吉士。

 汪灝入選庶吉士后情況不明。【注4】

 何焯于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四月散館(指庶常館散館。下同)時以“文義荒疏”,“不準授職,再教習三年”,至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四月始授為編修。

蔣廷錫于康熙四十五年授編修,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曾先后擔任《大清會典》副總裁官、《康熙實錄》總裁官。

2、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王蘭生、留保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二名”。他們是王蘭生和留保?!肚迨犯濉みx舉三》:“(康熙)六十年,以內(nèi)廷行走舉人王蘭生、留保學問素優(yōu),禮闈不第,俱賜進士。”

《康熙實錄》中記得更詳細??滴趿耆赂纾ǔ蹙牛┛滴醯壑I大學士等:“此番應試之人,有學問優(yōu)長,不得中式,以致抱屈者,朕亦無從而知。即有人奏聞,亦難深信。如舉人王蘭生學問,南人中或有勝彼者,若直隸人則未能及之。前《周易折中》、《性理精義》、《朱子全書》,魏廷珍、王蘭生等,在朕前晝夜校對五年,不遺一字。讀書人少全讀性理者,王蘭生甚為精熟,學問亦優(yōu)。屢試未中,或文章不佳,抑別有故耶?再滿洲舉人留保,學問好。滿洲、蒙古、漢軍中,罕有及者。即翰林中諒如彼者亦少。今番滿洲內(nèi),巡撫蘇克濟之親屬二人俱中,張伯行幕中修書之人,數(shù)年來皆相繼中式。惟王蘭生、留保,俱未得中。此在朕前行走之人,朕深知其學問,非屬偏向也。王蘭生、留保俱賜進士,著一體殿試?!保ㄒ姟犊滴鯇嶄洝返?91卷)【注5】

留保,字松裔,完顏氏,滿洲正白旗人;十四歲入國子監(jiān)讀書,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舉人。王蘭生,據(jù)《清史稿·選舉三》記載,原是直隸生員,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經(jīng)大學士李光地推薦“入直內(nèi)廷,尋賜舉人”。

王蘭生、留保分別中二甲第1名、第19名,皆入選庶吉士,俱于雍正元年(癸卯。1723)十二月授編修。

3、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顧成天、盧伯蕃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這是錯誤的。本科“欽賜殿試”的實有兩名。這在《清史稿·選舉三》中有記錄:“雍正八年,賜江南舉人顧天成、廣東舉人盧伯蕃殿試?!?

 雍正八年的殿試是在四月初一日舉行。雍正帝在三月十二日便已下喻:“賜江南下第舉人顧天成進士,一體殿試?!倍n盧伯蕃“進士,一體殿試”則是在殿試的當日。(詳見《雍正實錄》第92卷、第93卷)。

 顧成天中二甲第11名進士,即授翰林院編修。盧伯蕃中三甲第100名。

 顧成天能得到“欽賜殿試”的恩寵,可說是因禍得福。據(jù)上海市《南匯縣志》第三十二編“人物/文化科技”的記述,顧成天是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舉人。雍正年間,顧成天曾客居于同鄉(xiāng)人、任宗人府丞的蔡嵩家中?!安提缘闷湓娭杏小对伝食遣荨芬辉?,懷疑詩中有譏諷朝廷的意思,便向他要來全集呈給皇上以示告發(fā),誰知雍正皇帝看到集中的《挽圣祖詩六章》后,感動得流下淚來,十分贊賞,認為這是忠君愛國的不朽詩章,特旨召見,'欽賜’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留在御書房做皇太子(即乾隆皇帝)的教師,并賜居澄懷園的花語山房?!?/span>

 盧伯蕃是廣東連州(今屬清遠市)人。他能得到“欽賜殿試”,乃是得益于當?shù)氐囊粓觥罢味窢帯?。因連州諸生陳錫等人揭發(fā)“廣州府理猺同知朱振基,于前任連州知州任內(nèi)私置逆賊呂留良牌位,設祠奉祀。連州學正王奇勛勒令闔學生員奔走趨奉”,雍正七年九月雍正帝下諭:“著將今年該州應試完場之舉子,交與該學政秉公遴選學問優(yōu)通者四人,送部一體會試,以示恩獎?!睆V東學政顧仔“遵旨將連州完場朱卷,細加覆閱。選定盧伯蕃、陳錫、吳奇徽、戴雯等四名【注6】,送部會試?!贝耸略凇肚迨犯濉みx舉志三》中有記錄:“(雍正)七年,廣東連州知州朱振基私祀?yún)瘟袅?,生員陳錫首告,上嘉之。令是科連州應試完場舉子,由學政遴取優(yōu)通者四人賞舉人?!薄肚迨犯濉反颂幱浀貌粔驕蚀_。因為對盧伯蕃等四人不只是“賞給舉人”,還有“送部一體會試”。【注7】

盧伯蕃有無參與揭發(fā)朱振基、王奇勛,尚不清楚。盧伯蕃是“送部會試”之人,應該是參加了會試,也屬會試不第的欽賜進士。

《特旨賞給》中無關于本科“欽賜殿試”的記錄,應是漏記。

4、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李再瀛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丁未(21日)殿試。《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他是貴州省黔西人李再瀛。

李再瀛是清代大臣李世杰【注8】之孫。李再瀛本年會試不中,乾隆帝于四月癸巳(初七)下諭:“李世杰之孫李再瀛,會試未經(jīng)中式。李世杰系總督中得力之人。李再瀛著加恩準其一體殿試?!保ㄒ姟短刂假p給》及《乾隆實錄》第1326卷)

李再瀛中三甲第20名,分部學習,授為禮部儀制司主事。至遲在次年四月便已病故【注9】。

5、嘉慶四年(1799)己未科蔡本俊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己酉(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贝巳思锤=ㄕ钠秩瞬瘫究 K谴髮W士蔡新之子,舉人,嘉慶二年(丁巳,1797)四月得賞為內(nèi)閣中書(見《嘉慶實錄》第16卷)。

蔡新是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第一名進士,入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于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任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曾“在尚書房【注10】行走,為諸皇子總師傅”。于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四月以原官致仕,并晉加太子太師。

本年四月上旬,嘉慶帝得知蔡本俊會試不中,加恩賞其“一體殿試。”(見《特旨賞給》和《嘉慶實錄》第42卷)

蔡本俊中三甲第7名,“著分部學習”。

6、嘉慶六年(1801)辛酉恩科蔡行達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丁卯(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要科“欽賜殿試一名?!贝巳思磁e人蔡行達,大學士蔡新(見前)之孫。

本年四月丁未(初一日)嘉慶帝下諭:“朕因原任大學士蔡新宣力年久,在籍身故,特降旨令該省巡撫于伊孫中選擇一二人送部引見。嗣經(jīng)吏部將蔡新之孫舉人蔡行達帶領引見。因其現(xiàn)屆會試,本欲俟伊中式后再行錄用;茲已揭曉,未經(jīng)取中,著加恩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見《特旨賞給》和《嘉慶實錄》第82卷)。

蔡行達中三甲第44名,入選庶吉士,嘉慶七年四月散館以部屬用。

7、嘉慶二十二年(1817)丁丑科強望泰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甲午(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據(jù)《特旨賞給》和《嘉慶實錄》所記,此人即陜西韓城欽賜舉人強望泰,是死難立功知縣強克捷次子。

強克捷是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科三甲第65名進士,任河南滑縣知縣。嘉慶十八年(癸酉,1813),滑縣人李文成等與直隸林清“結(jié)連謀逆”,相約于九月十五日同時舉事。強克捷密訪得實,于初五日將李文成抓捕,嚴刑碎其兩踝,定于次日解省。當晚,“匪黨”數(shù)千破城劫獄,強克捷“率民壯御賊,闔署殉難”,僅長子強逢泰、次子強望泰已回籍獲免。后李文成與林清均“迅就殲戮”。

嘉慶二十二年四月壬午(初九),嘉慶帝諭內(nèi)閣:“強克捷之功甚鉅。其全家被害,尤為可憫。前疊經(jīng)降旨褒恤忠藎,強克捷長子強逢泰以騎都尉世職改授主事,其次子強望泰賞給舉人。本科會試,未經(jīng)中式,強望泰著再加恩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見《嘉慶實錄》第329卷。《特旨賞給》所記基本相同)

強望泰中三甲第129名,入選庶吉士。嘉慶二十四年(己卯,1819)閏四月散館考試,強望泰名列三等?!翱剂腥日呔銡w原班銓選”,強望泰因其父“歿于王事”,得“加恩”用為內(nèi)閣中書,“俾得仍列清班”。屬“優(yōu)恤忠良后嗣”。(見《嘉慶實錄》第357卷)

(二)不須會試,直接進入殿試

與“今科未得中式,著授為進士,一體殿試”者不同,他們得到的是“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可以跳過會試及會試后的覆試,直接進入殿試階段。

1、順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吳珂鳴

本年二月會試,四月戊辰(初二)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此科“欽賜殿試一名”,此人即吳珂鳴。

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順天(今京津地區(qū))、江南等處鄉(xiāng)試的作弊現(xiàn)象被揭發(fā)后,順治帝于今年的正月和三月十三日先后對順天、江南丁酉科鄉(xiāng)試所錄舉人親加覆試。順天的覆試結(jié)果是:(1)米漢雯等182名仍準會試。(2)蘇洪浚等8人“文理不通,俱著革去舉人”。江南的覆試結(jié)果是:(1)吳珂鳴“三次試卷,文理獨優(yōu),特準同今科會試中式舉人一體殿試”。(2)汪溥勛等74名仍準作舉人。(3)史繼佚等24名“亦準作舉人,罰停會試二科”。(4)方域等14人“文理不通,俱著革去舉人”。(見《順治實錄》第115卷)

順治帝覆試丁酉科江南舉人時,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故特許吳珂鳴直接參加殿試。《特旨賞給》中無記錄。不知是否漏記。

吳珂鳴考中二甲第8名進士,入選庶吉士。次年十月散館時“著照舊教習”,至順治十八年(辛丑,1661)五月上旬始授任翰林院編修(時已屬康熙朝。順治帝于當年正月初七崩)。

2、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楊昌霖、戴震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戊戌(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二名”。從《乾隆實錄》有關記述可知,他們就是楊昌霖和戴震【注11】二人?!短刂假p給》中無記錄,應該也是漏記。

楊昌霖和戴震都是被征召參加纂輯《四庫全書》的人員。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閏三月庚午(11日),“大學士劉統(tǒng)勛等奏:纂輯四庫全書,卷帙浩博,必須斟酌綜核,方免掛漏參差?!诌M士余集、邵晉涵、周永年,舉人戴震、楊昌霖于古書原委,俱能考訂,應請旨調(diào)取來京,令其在分校上行走,更資集思廣益之用。從之”(見《乾隆實錄》第930卷)同年七月戊辰(11日),乾隆帝下諭:“前據(jù)辦理《四庫全書》總裁奏,請將進士邵晉涵、周永年、余集,舉人戴震、楊昌霖調(diào)取來京,同司???。業(yè)經(jīng)降旨允行。但念伊等現(xiàn)在尚無職任,自當予以登進之途,以示鼓勵。著該總裁等留心試看年余。如果行走勤勉,實于辦書有益,其進士出身者,準其與壬辰科庶吉士一體散館;舉人則準其與下科新進士一體殿試,候朕酌量降旨錄用。(見《乾隆實錄》第938卷)

戴震與楊昌霖都是乾隆四十年乙未科的進士。從乾隆帝關于“留心試看年余”,“舉人則準其與下科新進士一體殿試”的諭令看來,他們應該就是《鄉(xiāng)會試中額》所記本科的“欽賜殿試”者。而由乾隆帝這一諭令來看,他們也都無須參加會試,直接就進入殿試。

楊昌霖中三甲第十六名,戴震中三甲第四十三名。

戴震比楊昌霖先入選庶吉士。其入選庶吉士后,仍參與纂輯《四庫全書》;未及散館,于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五月逝世,年僅五十四。其弟子、古文字學家段玉裁說:“謂先生鞠躬盡瘁,死于官事可也”。

楊昌霖在5月14日“內(nèi)閣、翰林院帶領新進士引見”時是“歸班銓選”,至24日才又改為庶吉士【注12】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四月散館“以部屬用”

3、嘉慶二十四年(1819)己卯恩科方傳穆

本科為嘉慶帝“六旬萬壽恩科”。于三月會試,四月壬午(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是安徽桐城舉人、候補中書方傳穆。其父方維甸、祖父方觀承均是清代大臣。

方維甸是直隸總督方觀承之獨子。方觀承于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八月病逝時,方維甸尚在幼稚。至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二月,“年已及歲。前赴良鄉(xiāng)接駕”,獲加恩“授為內(nèi)閣中書,并準其一體會試?!鼻∷氖辏ㄐ脸螅┧脑轮卸椎?4名,官至閩浙總督(嘉慶十四年七月由陜西巡撫升任)。嘉慶十五年(庚午,1810)九月因母年老病弱,獲準“回籍養(yǎng)親”。次年四月“簡用為軍機大臣。將來補放尚書”,后獲準繼續(xù)在籍養(yǎng)親。

嘉慶二十年(乙亥)六月方維甸卒,嘉慶帝于六月甲戌(20日)下諭賞方傳穆“進士,一體殿試”(見《嘉慶實錄》第307卷)這在《特旨賞給》也有記錄:“嘉慶二十年奉上諭:閩浙總督方維甸忠勤盡職,清慎著名。驟聞溘逝,深為悼惜。伊子舉人、候補中書方傳穆,著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span>

嘉慶二十一年無進士科考試。即使有,方傳穆在丁憂期間也不能參加考試。為父母守喪不能少于27個月,方傳穆最快也要到二十二年(1817)九月才“服闕”(守喪期滿除服)。因此,嘉慶二十二年雖有進士科(欽賜進士強望泰參加的就是該科。見前),但與方傳穆無關(此年殿試在四月舉行)。二十三年無進士科。故方傳穆有份參加的進士科考試,最早的也就是嘉慶二十四年的這一科。

本科方傳穆中二甲第71名進士,入選庶吉士,參與《嘉慶實錄》纂修。道光三年(癸未,1823)四月散館授為編修。

4、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溫承悌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壬申(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應是廣東順德舉人溫承悌。他是兵部右侍郎溫汝適之子。

溫汝適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二甲21名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兵部右侍郎(嘉慶十八年九月起);曾多次入值上書房。

道光元年(辛巳,1821)三月溫汝適卒,溫承悌得恩賞“進士,一體殿試”。(見《道光實錄》第14卷)《特旨賞給》也有記錄“(道光元年)又奉上諭:原任侍郎溫汝適,前在上書房行走有年。茲服闕來京,在途溘逝,殊堪憫恤。伊子舉人溫承悌,著加恩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span>

從道光元年到道光六年之間,共有兩次進士考試:道光二年(1822)壬午恩科、三年癸未科。道光二年、三年這兩科會試,溫承悌還在丁憂期間(溫承悌要到道光三年六月才服闕,而道光三年的殿試已在四月舉行),故至道光六年才參加殿試。

溫承悌考中二甲第7名進士,選庶吉士,道光九年(己丑,1829)四月散館以部屬用。

5、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孫慧惇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庚戌(21日)殿試。

孫慧惇是江蘇金匱舉人,是閩浙總督孫爾準的長子。道光十二年孫爾準卒,道光帝于當年二月乙未(18日)下諭:“贈故閩浙總督孫爾準太子太師……并賞其子舉人慧惇進士,一體殿試……”(見《道光實錄》第206卷)?!短刂假p給》則記得較詳細:“道光十二年奉上諭:閩浙總督孫爾準,由翰林【注13】膺外任,擢授至閩浙總督,宣力有年。前次臺灣漳化匪徒滋事,迅速蕆功,善后事宜亦俱籌畫周妥。海疆劇要,正資倚畀。上年因患病懇請開缺,當經(jīng)賞假調(diào)理。方冀醫(yī)治就痊,不意遽爾溘逝,殊深軫惜。伊長子舉人孫慧惇,著加恩賞給進士,俟服闕后一體殿試。”

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恩科、道光十三年癸巳科,孫慧惇應在丁憂期間,道光十四年無進士科;故孫慧惇至道光十五年才參加殿試。考中二甲第88名,以知縣即用。

《鄉(xiāng)會試中額》無本年“欽賜殿試”的記錄。應該不是因為孫慧惇所得“欽賜殿試”并非在這一年。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的方傳穆和道光六年丙戌科的溫承悌也都不是在舉進士當年“欽賜殿試”的,但在《鄉(xiāng)會試中額》中,這兩年均有“欽賜殿試一名”的記錄??磥砺┯浀目赡苄暂^大。

6、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栗燿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丁巳(21日)殿試。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應是山西渾源縣人栗燿,河東河道總督栗毓美次子。栗毓美于嘉慶七年(壬戌,1802)以拔貢考授河南知縣,官至河東河道總督(道光十五年五月起任),屢著循聲。

栗燿也不是在本年得“欽賜殿試”的。這在《特旨賞給》有記錄:“道光二十年奉上諭:河東河道總督栗毓美,持躬端謹,辦事實心。自擢任河督以來,慎厥修防,安瀾奏績。本年京察,特予交部議敘。河工劇要,倚畀方深。遽聞溘逝,殊堪悼惜。著加恩賞給太子太保銜,照總督例賜恤。伊次子栗燿,加恩賞給進士,俟服闕后一體殿試?!薄兜拦鈱嶄洝返?31卷記道光帝于該年二月甲申(23日)下達此諭。

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栗燿是在丁憂期間,二十三年無進士科。故栗燿至道光二十四年才參加殿試。栗燿中二甲第105名進士(本科共209名,其中二甲106名),歸班銓選。

7、咸豐六年(1856)丙辰科潘祖同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丁未(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是江蘇吳縣的欽賜舉人、國子監(jiān)學錄潘祖同,他是大學士潘世恩之孫。

潘世恩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的狀元,官至大學士,曾任上書房總師傅。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六月(時屬咸豐朝。道光帝于正月十四日崩)初三日,潘世恩“因病乞休,命以大學士致仕,賞食全俸?!?。(見《咸豐實錄》第11卷)咸豐三年(癸丑,1853)四月甲午日(舉行殿試的頭一天),因潘世恩將“重赴恩榮宴”【注14】,潘祖同獲欽賜舉人,“一體會試”。次年四月潘世恩去世,咸豐帝“軫念耆臣”,于當月己丑(21日)給內(nèi)閣下諭:欽賜潘祖同“進士,準其一體殿試”;潘世恩的另一個孫子潘祖保是監(jiān)生,則“賞給舉人,準其一體會試”。(詳見《咸豐實錄》第91卷、第128卷和《特旨賞給》)。

潘祖同得到“賞給舉人,一體會試”的恩賞時,咸豐三年的會試時間已過。咸豐四年、五年無進士科考試,咸豐六年有會試,但潘祖同已獲準直接參加殿試。故潘祖同自成為欽賜舉人后一直未曾參加會試。

潘祖同在本科考中二甲第40名,入選庶吉士。咸豐八年(1858,戊午)十月,時尚未散館(丙辰科散館是在咸豐九年四月27日。詳見《咸豐實錄》第281卷),潘祖同因被人揭發(fā)為順天鄉(xiāng)試考生“代送條子”,于次月底被“革職,歸案辦理”。咸豐九年二月獲加恩免其死罪,七月發(fā)遣新疆效力贖罪,八月獲準贖罪。(詳見《咸豐實錄》第266卷、第270卷、第288卷、第292卷)

 8、咸豐十年(1860)庚申恩科杜庭琛

 本科為咸豐帝“三旬萬壽恩科”。三月會試,四月乙酉(21日)殿試(本年有閏三月)?!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是山東濱州的欽賜舉人杜庭琛,他是太子太傅銜、協(xié)辦大學士杜受田的長孫。

杜受田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選漢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協(xié)辦大學士。曾值上書房多年。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被選任時為太子的咸豐帝的師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二月被任命為上書房總師傅;曾主持《道光實錄》的編纂。

咸豐二年(壬子,1852)七月,杜受田病逝,其三個孫子包括杜庭琛同時得欽賜“舉人,準其一體會試”。當時杜庭琛年方十一二歲(杜庭琛出生于道光廿一年,即1841年)。

咸豐六年十一月,《宣宗成皇帝圣訓實錄》(“宣宗成皇帝”即道光帝)告成,咸豐帝恩賞有功人員。因杜受田“開館之初,章程體例皆其手定;編纂稿本業(yè)經(jīng)過半。茲全書告蕆,未與觀成。”咸豐帝“殊深追念”,又賞杜庭琛為“貢士”,“一體殿試”(詳見《咸豐實錄》第66卷、第211卷)。這在《特旨賞給》中也有記錄(但“庭”字記作“廷”)

杜庭琛參加本科殿試,考中二甲第40名,五月入選庶吉士,九月中旬即與刑部員外郎王蘭谷一起“馳往山東”,聽候時任山東團練大臣的父親杜?【注15】差委。(見《咸豐實錄》第318卷、第330卷)同治元年四月己卯(27日)授任翰林院編修。(見《同治實錄》第26卷)

咸豐六年的殿試早在四月份已舉行,杜庭琛已無份參加。咸豐六年之后,咸豐九年(己未,1859)四月的殿試,杜庭琛之所以沒有參加,可能與其曾祖父杜堮于咸豐八年五月逝世有關。【注16】

9、同治二年(1863)癸亥恩科翁曾源

本科為同治帝登極恩科。三月會試,四月丁酉(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年“欽賜殿試一名”。此人是江蘇常熟的欽賜舉人翁曾源,是大學士銜管理工部事務翁心存之孫。

翁心存是道光二年(1822)壬午恩科二甲第3名進士,選為漢書庶吉士,次年四月授編修。在咸豐朝曾任編纂《宣宗成皇帝圣訓實錄》(“宣宗成皇帝”即道光帝)的副總裁、總裁,曾入值上書房,同治帝為皇子時,得過翁心存的教授。翁心存在咸豐八年(戊午。1858)九月升任大學士,管戶部事。次年五月因病請求開缺【注17】得到批準。而在八月,在查處去年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作弊案的有關責任人員時,翁心存以未盡到搜檢之職,雖已離任,仍被“罰俸一年”。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七月十七日咸豐帝崩,十一月十一日,同治帝即以翁心存領大學士銜管理工部事務。

翁曾源先是恩蔭監(jiān)生,咸豐六年(1856)十一月咸豐帝因《宣宗成皇帝圣訓實錄》告成,恩賞一批有功人員的后人,翁曾源獲“賞給舉人,一體會試”。(詳見《特旨賞給》和《咸豐實錄》第211卷)同治元年十一月上旬,翁心存去世,翁曾源又獲“賞給進士,準其一體殿試”(詳見《同治實錄》第48卷。《特旨賞給》應有記錄,只是該內(nèi)容正處于缺頁部分)

翁曾源參加本科殿試,高中第一名進士。中狀元后不久便因?。〒?jù)說其身患癲癇)致仕。有人稱之為“清代最輕松的狀元”(見附錄一)

翁曾源能詩能文,工書善畫。,難以正常參加科舉考試。

(三)可能未參加會試

以下幾位有無參加會試尚不清楚。很可能是沒有參加會試。

1、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梅玨成

據(jù)“百度百科”網(wǎng)介紹,梅玨成(1681—1763)字玉汝,號循齋,別號柳下居士。清代安徽宣城縣人。自幼受家學熏陶,對歷算、數(shù)學頗有研究。

本年四月丁卯(初二)舉行殿試??滴醯墼谌乱页螅?9日)(三月的最后一天)“賜內(nèi)廷行走舉人梅玨成一體殿試。”(見《康熙實錄》第262卷),時距殿試只有兩天。

梅玨成(題名碑作梅瑴成)中二甲第10名,選庶吉士,授編修。

梅玨成何時授編修,尚不清楚。據(jù)《雍正實錄》第48卷記載,雍正四年(丙午,1726)重陽日,“上御乾清宮西暖閣。召皇子、諸王、大學士、學士、各部院寺堂官、詹事府、翰林院、科、道、及武大臣之能詩者九十四員,至乾清宮賦柏梁體詩。”其中有“編修臣梅玨成”所作詩句“書天祿藜火晶”。

2、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恩科梁同書

本科為太后六旬萬壽恩科。本年春季鄉(xiāng)試,八月會試。九月癸未(26日)殿試。

梁同書是錢塘(今浙江杭州)舉人。他是清代大臣、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探花(一甲第三3名)梁詩正之子。

本年九月辛未(14日)乾隆帝下諭:“協(xié)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梁詩正之子舉人梁同書,著加恩準其一體殿試。”(見《特旨賞給》和《乾隆實錄》第422卷)這里沒有提及“今科未得中式”,很可能梁同書是沒有參加會試。

梁同書考中本科二甲第16名進士,入選庶吉士,乾隆十九年閏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鄉(xiāng)會試中額》無關于本科“欽賜殿試的”記錄,應是漏記。

3、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吳省蘭、張羲年

本年三月會試,四月辛亥(21日)殿試?!多l(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二名”。他們就是吳省蘭、張羲年二人。

乾隆帝于本年四月庚子(初十日)下諭:“國子監(jiān)助教吳省蘭、助教銜張羲年,學問尚優(yōu),且在四庫館??簳?,頗為得力。俱著加恩,準其與本科中式舉人一體殿試。”(見《乾隆實錄》第1054卷?!短刂假p給》中將“張羲年”記為“張義年”。應是誤記“羲”為“義”)。

吳省蘭中二甲第3名,入選庶吉士。后授編修。

在《進士題名碑》【注18】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注19】中都未見有張羲年。據(jù)“百度百科”網(wǎng)頁記述,張羲年因中暑未參加殿試,并于傳臚當晚病逝,年僅四十二歲。其去世后,“王公卿相罔弗吊恤”。

二、未參加殿試

1、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張?zhí)┗?/strong>

本年九月會試,十月壬申(初二)殿試,乙亥(初五)傳臚。

張?zhí)┗鶗嚥坏?,未殿試。十月庚寅?0日)“欽賜舉人張?zhí)┗鶠檫M士”(見《雍正實錄》第25卷)。張?zhí)┗莻髋F【注20】后半個月才得欽賜進士,無甲第。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的《進士題名碑》中附張?zhí)┗谌走M士之后,并注明“欽賜進士”和“碑未載”。

張?zhí)┗m無甲第,類似入另冊的進士,卻入選庶吉士。散館時“著以州縣用”。(見《雍正實錄》第26卷、第31卷)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清嘉慶五年刻本)卷三十六《人物·文學二·太倉州》記張?zhí)┗白执髲?,明尚書輔元孫。……康熙四十六年南巡獻詩稱旨。雍正元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明年會試不第,賜進士,改庶吉士,已六十六矣。三年,出知景州,值歲饑,勤賑濟,蒞任百余日,以事落職歸?!?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這位“欽賜殿試”者不知是誰?!队赫龑嶄洝泛汀短刂假p給》均無本年有“欽賜殿試”的記錄。有可能是《鄉(xiāng)會試中額》誤將張?zhí)┗暈椤皻J賜殿試”者了。如果是指張?zhí)┗脑挘蔷蛻撜f“欽賜進士一名”,因為張?zhí)┗⑽磪⒓拥钤嚒?/span>

2、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于開泰、焦以敬、吳超、桑調(diào)元、李光型、劉學祖六人

本年三月二十九日(本月倒數(shù)第二天)舉行殿試。殿試后第三天即四月初二日傳臚。據(jù)《雍正實錄》第130卷記載,雍正十一年四月壬子(初一),傳臚的頭一天,雍正帝諭內(nèi)閣:“任啟運授為翰林,在阿哥書房行走。于開泰、焦以敬、吳超、桑調(diào)元、李光型、劉學祖,著賜進士,補入殿試榜?!?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black;">桑調(diào)元的《旌門錄》中亦有記述。【注21】

《清史稿》第481卷《儒林傳二》:“任啟運,字翼圣,宜興人……雍正十一年,計偕【注22】至都。會世宗問有精通性理之學者,尚書張照以啟運名上。特詔廷試,以'太極似何物’對,進呈御覽,得旨嘉獎。會成進士,遂於臚唱前一日引見,特授翰林院檢討,在阿哥書房行走”。可見任啟運正是傳臚的頭一天雍正帝所召見的八個人中的一位。因其會試中式而參加了殿試,本就榜上有名,故不用“補入殿試榜”。

1、于開泰:三甲第124名,入選擇庶吉士;乾隆元年四月散館,歸進士原班銓選。

2、焦以敬:二甲第59名,入選庶吉士;乾隆四年四月散館,以知縣即用。

3、吳超:三甲第52名。

4、桑調(diào)元:三甲第63名。

5、李光型:三甲第97名。

6、劉學祖:二甲第91名,入選庶吉士;乾隆元年四月散館,以部屬用。

三、繙譯科的欽賜進士

繙譯科的進士,稱為“繙譯進士”?!肚嶄洝返?87卷記乾隆八年(癸亥。1743)三月丙子(22日),“禮部奏:八旗義學教習,今當奏請考取。據(jù)滿洲文進士德音、繙譯進士雙圖等呈請一體考試,查向無此例??煞??請旨。得旨:準其考試?!庇纱丝梢姟翱溩g進士”與“文進士”在進士系統(tǒng)中分屬不同的系列。

《進士題名碑錄》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記“繙譯進士”只有以下二位:

1、乾隆十年乙丑繙譯科(1745)的玉鼎柱

《科場條例》之《歷科繙譯鄉(xiāng)會試中額》(在《科場條例》第六十卷)記本年“繙譯會試取中滿洲繙譯進士十六名,蒙古繙譯進士二名?!倍哆M士題名碑錄》則記滿洲十七名,蒙古二名,欽賜一名。均有姓名。欽賜者為玉鼎柱。

       《乾隆實錄》第240卷記本年五月丁丑(初六)“吏部帶領中式滿洲、蒙古繙譯進士安福等十九員,欽賜進士宗室玉鼎柱一員引見”。并記“得旨:安福、五訥璽、貝登額著以六部主事即用。勒爾謹、博文、舒寧安、雅爾圖、郎圖、額爾卿額分派各部院,在額外主事上學習行走,該堂官照例題補。薩哈產(chǎn)、七達色、武極理、四達、玉麟、蘇敏、富躬、格圖懇、伊蘭泰、佛爾卿額俱著歸進士班,照例選用。宗室玉鼎柱亦著照例用?!庇纱丝磥響浴哆M士題名碑》所記為準。

       玉鼎柱曾任戶科給事中,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乾隆四十一年五月)、盛京禮部侍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吏部右侍郎、正藍旗漢軍副都統(tǒng)(乾隆四十八年七月)、鑲白旗漢軍副都統(tǒng)(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盛京禮部侍郎(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等職。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十一月還以吏部右侍郎署經(jīng)筵講官。據(jù)《乾隆實錄》第1248卷所記,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二月庚辰(初六日)舉行仲春經(jīng)筵。時任吏部右侍郎的玉鼎柱和時任兵部尚書的王杰(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狀元)曾一起作為“直講官”“進講書經(jīng)'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一句?!?(應是玉鼎柱用滿語講,王杰用漢語講)

2、乾隆十三年(1748)戊辰繙譯科(1748)的玉奇

《歷科繙譯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繙譯會試取中滿洲繙譯進士十八名,蒙古繙譯進士二名。《進士題名錄》所記不同的是,有姓名,而且也記有“欽賜一名”。欽賜者為玉奇。玉奇的情況不明。

四、類似虛銜的“欽賜進士”

在《乾隆實錄》中記有兩位。但在《進士題名碑》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中均無記錄。

1、福建莆田欽賜舉人郭鐘岳

郭鐘岳九十九歲時在福建參加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恩科鄉(xiāng)試未中式,經(jīng)閩浙總督三寶向乾隆稟報,于當年十月得“賞給舉人。一體會試?!薄4文耆拢〉勰涎仓琳憬瓡r,又得三寶稟報,知郭鐘岳“壽躋百齡”,“遠涉迎鑾”(從福建至浙江向南巡的乾隆帝謝恩),乃“加恩賞給進士”(注意:是“賞給進士”,而不是“賞給進士,一體殿試)。和他一起從福建“遠涉迎鑾”的年老欽賜舉人,還有八十八歲的陳應騰,八十五歲的宋耀年,他倆就只得到“各賞御書墨刻、緞二匹、荷包一對?!保ㄒ姟肚嶄洝返?092卷、第1102卷)時會試尚未開始(在欽賜郭鐘岳進士之后才宣布會試知貢舉、正考官、副考官人選)。

乾隆帝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正月二十一日出發(fā)南巡江浙。三月十四日,乾隆帝在海寧下諭:“福建欽賜進士郭鐘岳,年屆一百四歲,茲來浙迎鑾。皓首龐眉,允稱人瑞。著加恩賞給國子監(jiān)司業(yè)職銜,以示朕嘉惠期頤至意。”(見《乾隆實錄》第1200卷)

2、云南石屏州舉人賽玙

賽玙是雍正七年(1729)己酉科云南鄉(xiāng)試中式舉人,曾任四川知縣。因乾隆五十四年(1789)是己酉科鄉(xiāng)試之期,其希望能重赴鹿鳴筵宴。云南巡撫譚尚忠將此事上報乾隆帝。乾隆帝乃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八月己亥(初十)下諭:“賽玙系前己酉科中式舉人,今重赴己酉科鹿鳴筵宴,洵屬儒林盛事。允宜特沛殊恩,用彰昇平人瑞。賽玙著加恩賞給進士。并著俟年屆百歲時,該省督撫再行奏聞。候朕另降恩旨,以示壽世作人,加惠耆齡至意?!保ㄒ姟肚嶄洝返?310卷)

下面所記進士應該不算是欽賜進士。

(一)屬“補錄”或“擴大招生”的

在進士考試中,確實存在補錄或者說擴招的現(xiàn)象。

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五月壬戌(18日)的《康熙實錄》中有這樣的記錄“先是,上以本科會試,廣東舉人未經(jīng)取中,命九卿議嗣后會試脫科之省,作何補取之法。至是,九卿議:嗣后會試揭曉后,如有脫科之省,將未中式試卷,交正副主考檢閱,揀選進呈,取中一二名。從之。”(見《康熙實錄》第212卷)這從“未中式試卷”中“揀選進呈,取中一二名”便屬“補錄”。至于《清史稿·選舉志三》所記“(雍正元年)會試覆檢如前,中落卷七十八人。二年中七十七人。乾隆元年中三十八人”,這就不是一般的補錄,而應視為“擴招”了。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雍正二年甲辰科“取中二百三十名……于正額外,又取中落卷七十七名。又欽賜殿試一名?!庇赫塾谠撃昃旁?/span>丙辰(16日)諭禮部:“今歲會試取中二百九十名。朕茲續(xù)取朱卷,著于本科榜后再行出榜?!保ㄒ姟队赫龑嶄洝返?4卷)而據(jù)《進士題名錄》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記,本科進士實是300名(其中一甲3名,二甲81名,三甲215名,無甲第1名)。無甲第者即張?zhí)┗?。不算張?zhí)┗鶆t是299名。由此可見,雍正二年進士考試,原計劃錄取230名,后來擴大到290名;而實際錄取了299名。加上又欽賜一名,共有300名。

這些補錄、擴招的,應該不屬“欽賜進士”。下列進士就是屬于補錄或擴招方面的:

1、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王圖炳等十七人

據(jù)《康熙實錄》第249卷記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康熙帝因“去年順天解元以科場事發(fā)脫逃”而“心甚疑今中式進士內(nèi)或有不能作文、令人頂替者,亦未可定?!蹦擞诋斣?5日臨時決定于20日對會試中式者進行覆試。因本科會試主考趙申喬題請增加云南、貴州、廣西三省中額,康熙于17日又下諭令趙申喬將所取三省備卷舉人亦帶去參加20日的考試。后康熙帝還諭令九卿“搜閱遺卷”。由于此次覆試是臨時決定的,結(jié)果,有二十六名會試中式者沒能到場,對他們只得“行文各該撫速行咨送,到日請旨覆試”;覆試后又革退了五名“文字不堪者”(“革去進士,仍留舉人,下科會試”)。對由此造成的缺額,康熙于25日令大學士等“傳諭主考官趙申喬、徐元夢,于落卷中有可中者,著選百卷呈覽;又各館修書舉人落卷亦著查出,一并呈覽。殿試為期甚迫,覆試卷不及再分等第,俱準其殿試?!敝?9日“賜舉人王圖炳等十七人一體殿試?!?/span>

這十七人,除王圖炳外,其他十六人均不知姓甚名誰。

王圖炳等十七人是由主考官趙申喬、徐元夢負責“于落卷中”補錄的(云南、貴州、廣西三省各增加1名的人選就是由趙申喬擇定的)【注23】。這與由康熙帝特別欽點的顯然有所區(qū)別?!鞍俣劝倏啤本W(wǎng)將王圖炳記為“御賜進士”,是值得商榷的。

王圖炳(1668-1743)是江南華亭縣(今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滴跞四辏?699)己卯科舉人??滴跛氖辏ǘ『?。1707)供奉內(nèi)廷,編修《方輿全覽》(全國地圖)??歼M士時,其父王頊齡時任禮部左侍郎??滴跷迨荒甑钤囀窃谒脑录滓ǔ醵┡e行。王頊齡在同年五月己丑(初七)由禮部左侍郎調(diào)任“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十月壬申(22日)“充經(jīng)筵講官”,次年五月丙戌(初十)升任工部尚書。由此可見,王頊齡當時是很得康熙帝寵信的。如果康熙帝要欽賜王圖炳為進士,又何必等到趙申喬等人去檢搜落卷后才來推恩施惠呢。

王圖炳:字澄川,號麟照、慎悔道人,本科中二甲第七名進士,選庶吉士,次年十一月授編修,官至禮部左侍郎。

2、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補錄時余等十人

據(jù)《雍正實錄》第129卷記載,雍正帝于本年三月初五日諭內(nèi)閣:“云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舉人。赴京會試,郵程遙遠,非近省可比。朕意欲于落卷中,擇其文尚可觀,而人材可用者。添取數(shù)人。候旨錄用。以昭朕格外加恩之意。著傳諭主考官,于六省試卷遵旨取中外,其次等可取之卷,不拘數(shù)目,秉公選出。俟發(fā)榜后,朕另派大臣會同主考官驗看人材,更加遴選?!?/span>

據(jù)《清史稿·選舉三》記載,從云南等六省的落第者中補錄了時余等10人(“雍正十一年,詔于云、貴、廣東西、四川、福建會試落卷,擇文理可觀、人材可用者,拔取時余等十人,一體殿試。”)現(xiàn)在僅知時余考中三甲第200名進士,其余九人不知是誰。

本科在傳臚的頭一天,雍正帝諭內(nèi)閣:“任啟運授為翰林,在阿哥書房行走。于開泰、焦以敬、吳超、桑調(diào)元、李光型、劉學祖,著賜進士,補入殿試榜?!边@里共7個人,加上時余等10人,正好17人。不知他們是否就是《鄉(xiāng)會試中額》所謂的“欽賜殿試十七名”。如果是的話,那就與事實的出入太大了。任啟運是會試中式者,當時亦未對會試中式者進行覆試,因此,其參加殿試無須“欽賜”。而于開泰等六人則未參加殿試(可能也沒有參加會試)。只有時余等10人在補錄后參加了殿試。

3、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擴招”35人,其中老舉人5人

《清史稿·選舉志三》記本年從會試落卷中取38人(見前)。而據(jù)《乾隆實錄》所記則是35人。乾隆元年正月二十一日,乾隆帝下諭:“乾隆元年會試及鄉(xiāng)會恩科。準于常額之外,寬余取中,以示鼓勵。”三月十四日,乾隆帝諭兵部尚書傅鼐:“朕聞今科會試遺卷內(nèi)尚有佳卷。目今場事已竣,朕于科場事宜,不能深悉。應如何加恩增中之處,爾可會同大學士鄂爾泰、朱軾議奏?!辈痪?,鄂爾泰等奏議:“各房薦卷尚有文理明通、可以取中之卷,應揀選進呈,續(xù)出一榜,準其一體殿試?!庇谑乔〉勖渑c張廷玉、朱軾等公同閱看“今科會試落卷內(nèi)所有薦卷”。十六日,兵部尚書傅鼐奏:“今科會試各省年老舉人,八十歲以上劉起振等三人,七十五歲以上馮應龍等五人,七十歲以上李琬等十五人,七十歲宋士正等二十人。請飭令查閱闈卷,揀選進呈?!鼻〉勰讼轮I:“著交大學士等照傅鼐所請行?!倍?,鄂爾泰等進呈選取會試薦卷三十卷,年老舉人試卷五卷。乾隆帝下諭“交禮部照取擬名次出榜”。(見《乾隆實錄》第11卷、第14卷、第15卷)

五位年老舉人,除劉起振外,其他四位不知是誰。查《進士題名碑錄》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也未見有馮應龍、李琬、宋士正三人。

劉起振是廣東潮州人,時年八十七歲,中三甲第250名(倒數(shù)第二名),入選庶吉士。劉起振入選庶吉士后即回籍,未參加乾隆二年(丁巳。1737)五月的“散館”,至乾隆三年九月重回京師時,授為翰林院檢討,并獲準回籍,還得到乾隆帝的接見(“著大學士張廷玉帶領引見”)。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四月,廣東巡撫岳浚奏:“在籍翰林院檢討劉起振,年百歲。請照例給銀建坊?!钡们〉叟鷾?“海陽縣在籍翰林院檢討劉起振,年屆百齡,洵為國家人瑞。除照例給銀建坊外,著加恩給與侍講職銜,再賞給上用緞四疋、銀四十兩?!?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乾隆帝南巡,劉起振時年一百三歲,仍親往“迎駕”,乃得乾隆帝賜五律《翰林院侍講劉起振,年一百三歲。自粵東來浙迎駕,詩以賜之》一首(見附錄二),并御書一“詞垣耆瑞”匾額。(見《乾隆實錄》第43卷,第76卷,第313卷,第384卷)后來還得了乾隆帝的許多恩賞。

在乾隆帝給劉起振所寫五律的詩序中說到“向聞起振老于場屋,乾隆元年彼已八十七歲矣。因特恩賜以進士,仍命選館。”能否據(jù)此認為劉起振屬于欽賜進士呢?我們認為不能。

首先,劉起振不是乾隆帝欽點的進士,而是乾隆帝命大學士鄂爾泰等人從落卷中選取出來的。這從“鄂爾泰等進呈選取會試薦卷三十卷,年老舉人試卷五卷。乾隆帝下諭'交禮部照取擬名次出榜’”就可以看出來。至于將劉起振選作庶吉士,倒有可能是乾隆憐其“老于場屋”而特批的。

其次,不能因有“恩賜”二字便認作是欽賜進士。在封建帝王看來,所有進士都是他們恩賜的。我們看到,自乾隆朝至同治朝,歷科傳臚時都用這樣的套話:“賜一甲***、***、***三人進士及第,二甲***等ⅹⅹⅹ人進士出身,三甲***等ⅹⅹⅹ人同進士出身。”(***是姓名,ⅹⅹⅹ表示數(shù)字)【注24】

(二)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的達麟圖

據(jù)《乾隆實錄》第186卷記載,因宗人府曾議請“合試左右兩翼宗學生,拔取佳卷,準作進士”。乾隆帝乃于八年(癸亥,1743)三月丙辰(初二)欽命大臣考取一二等佳卷進呈,宗人府帶領引見。后下諭:“考取之宗室玉鼎柱、達麟圖、福喜,俱準作進士。與乙丑科會試中式之人,一體殿試引見?;蜻x入翰林,或以部屬等官補用,候朕臨時降旨,嗣后俱照此例行?!倍鴱摹哆M士題名碑錄》、《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和《乾隆實錄》第242卷有關記錄看來,他們中只有達麟圖參加了普通科(相對于繙譯科而言)的殿試,考取三甲第90名,入選庶吉士;乾隆十三年五月散館時授任翰林院檢討。

福喜之情況不詳。【注25】玉鼎柱則名列繙譯科進士中(見前)。可能福喜沒有參加殿試。玉鼎柱可能是參加了繙譯科的殿試。有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參加繙譯科的鄉(xiāng)試,而憑“準作進士。與乙丑科會試中式之人,一體殿試”,故稱其為“欽賜進士”。

這里主要談談達麟圖算不算欽賜進士的問題。他在乾隆八年參加的由宗人府主持的宗學考試,可說是宗室人員參加的特殊的鄉(xiāng)、會試,屬清室對宗室人員這個特殊的群體參加科舉考試最初實施的特殊政策。《清史稿·選舉志三》:“宗室不應鄉(xiāng)、會試,圣祖、世宗降有明諭。乾隆八年,宗人府試宗學,拔其尤者玉鼎柱等為進士,一體殿試,是為宗室會試之始。未久即停?!庇纱丝梢?,達麟圖當時參加的正是“宗室會試”,而這“宗室會試”當時也是得到乾隆帝認可的。乾隆帝所謂“俱準作進士”,可以說主要是作為對宗人府議請“合試左右兩翼宗學生,拔取佳卷,準作進士”的肯定。

既然達麟圖也是會試中式者,其可以參加殿試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因此,達麟圖不應列入“欽賜進士”之中。

達麟圖等人參加的“宗人府試宗學”是“宗室會試之始”。這種考試“未久即停?!钡诩螒c六年之后,卻又有了合法的地位?!凹螒c六年,宗室應鄉(xiāng)、會試始著為令。先期宗人府或奉天宗學考試騎射如例,試期于文闈鄉(xiāng)、會試場前,或場后,或同日。試制藝、律詩各一,一日而畢。鄉(xiāng)試九人中一人。會試,考官酌取數(shù)卷候親裁,別為一榜。殿試、朝考,滿、漢一體,除庶吉士等官有差?!保ā肚迨犯濉みx舉志三》)據(jù)《欽定鄉(xiāng)會試中額》卷二“宗室人員鄉(xiāng)會試”所記,宗室考試原在國史館,嘉慶五年后,因“該館易地,房舍無多,且不甚嚴密”,乃改在貢院考試;“宗室鄉(xiāng)、會試俱在于各士子鄉(xiāng)、會試三場完畢后,十七日點進,當日完場”;“宗室鄉(xiāng)、會試用四書文一篇,排律詩一首”。

(三) 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的王葉滋

《鄉(xiāng)會試中額》記本科“欽賜殿試一名”,不知是指誰。《雍正實錄》中各科均無“欽賜殿試”的記錄。但本科有未參加殿試的二甲進士,他就是王葉滋。

王葉滋未參加殿試,卻名列二甲第10名。這算不算是欽賜進士呢?應該不算。據(jù)《清史稿》第300卷之《列傳八十七》記載:“王葉滋,字槐青,江南華亭人(原注16)。弱冠補諸生。浙江巡撫朱軾辟佐幕,器其才。雍正元年,重開明史館,軾薦之,引見稱旨,命入館纂修。舉順天鄉(xiāng)試。福敏督湖廣,世宗命葉滋往贊其幕。五年,應禮部試甫畢,上召見。問湖廣吏治、民生利弊,奏對甚悉,趣馳傳還湖廣。榜發(fā)中式,未與殿試,賜二甲進士,即授常德知府”(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二十五史·清史稿》 1986年12月第一版P9960——9961)。

王葉滋會試已經(jīng)中式,《雍正實錄》中又未見此年有對會試中式舉人進行覆試的記錄,因此,王葉滋實際上已具備了成為進士的條件。他雖然沒有參加殿試,但和其他因故沒有參加殿試的貢士不同。

王葉滋原是雍正帝派去協(xié)助署任湖廣總督福敏的。會試剛結(jié)束,雍正帝即召見他,“問湖廣吏治、民生利弊,奏對甚悉,趣馳傳還湖廣”。由此可見,他是因欽派外出而沒有參加殿試,也可以說是雍正帝對他提前進行了考試,等于是提前參加了殿試(殿試本來就是皇帝對貢士的考試)。也正因為如此,王葉滋無須補應殿試便有了進士甲第。清代俞樾《同治上??h志》將其列入“欽賜進士表”【注26】,這對于王葉滋未免有失公允了。

就本文所記36位欽賜進士來看,屬普通科的32人[其中參加了殿試的25人(已知會試不中的11人,不須參加會試的10人,另有4人未知是否參加了會試),未參加殿試的7人],繙譯科的2人,虛銜類的2人。在這36位欽賜進士中:

一、服務內(nèi)廷,才華得皇帝賞識者10人:汪灝、何焯、蔣廷錫(康熙四十二年),梅玨成(康熙五十四年),王蘭生、留保(康熙六十年),楊昌霖、戴震(乾隆四十年),吳省蘭、張羲年(乾隆四十三年)。

二、因其他機遇他或在其他方面得皇帝賞識者10人:吳珂鳴(順治十五年)、張?zhí)┗ㄓ赫辏?、顧成天(雍正八年)、于開泰、焦以敬、吳超、桑調(diào)元、李光型、劉學祖(雍正十一年)。

三、大臣之后11人:梁同書(乾隆十七年)、李再瀛(乾隆五十四年)、蔡本俊(嘉慶四年)、蔡行達(嘉慶六年)、方傳穆(嘉慶二十四年)、溫承悌(道光六年)、孫慧惇(道光十五年)、栗燿(道光二十四年)、潘祖同(咸豐六年)、杜庭?。ㄏ特S十年)、翁曾源(同治二年)。

四、“優(yōu)恤忠良后嗣”的 1人:強望泰(嘉慶二十二年)。

五、因有立功表現(xiàn)(有可能是沾了他人的光)而得皇帝嘉獎者1人:盧伯蕃(雍正八年)。

六、繙譯科的2人:玉鼎柱(乾隆十年)、玉奇(乾隆十三年)

七、高齡者2人:郭鐘岳(乾隆四十五年)、賽玙(乾隆五十三年)。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的張羲年,因中暑未參加殿試,并于傳臚當晚病逝,可謂無福消受“欽賜”。因此,欽賜進士實際上只有35名,其中普通科的31名。這31名欽賜進士可分為以下幾類:

1、一甲第一名(狀元)1人:翁曾源(同治二年)

2、二甲18人,其中即授編修1人(顧成天。雍正八年),入選庶吉士15人(見下),未入選庶吉士2人:孫慧惇(道光十五年)、栗燿(道光二十四年)

3、入選庶吉士的21人,其中

(1)二甲15人

①未留館【注27】5人:汪灝(二甲第1名??滴跛氖辍H脒x庶吉士后情況不明),焦以敬、劉學祖(雍正十一年)、溫承悌(道光六年)、潘祖同(咸豐六年。未及散館即緣事獲罪)

②留館10人:吳珂鳴(順治十五年)、何焯、蔣廷錫(康熙四十二年)梅玨成(康熙五十四年)、王蘭生、留保(康熙六十年。王蘭生二甲第1名)、梁同書(乾隆十七年)、吳省蘭(乾隆四十三年)、方傳穆(嘉慶二十四年)、杜庭?。ㄏ特S十年)

(2)三甲5人,均未留館:于開泰(雍正十一年),蔡行達(嘉慶六年),強望泰(嘉慶二十二年),楊昌霖、戴震(乾隆四十年,戴震未及散館卒)。

(3)無甲第1人(張?zhí)┗S赫辏?/span>

據(jù)《咸豐實錄》第84卷記錄,咸豐三年(癸丑,1853)二月上旬,因順天府府丞張錫庚奏請明懸賞格,有能團練丁壯殺賊立功者,“文、武舉人賞給進士,貢、監(jiān)、生員賞給舉人,軍民人等賞給把總、外委”,咸豐帝諭:“著即酌量出示曉諭,廣懸賞格,以勵人心?!薄肚迨犯濉みx舉三》中也說:“至歷代捐輸軍饟、賑款、園庭工程賞舉人,拏獲叛匪及殺賊立功,有貢監(jiān)給舉人、舉人給進士之例,則又一時權(quán)宜之制也?!笨磥砬宕€曾有過因“捐輸軍餉、賑款、園庭工程”而“舉人給進士”者。這說明清代的欽賜進士肯定不止本文所搜集到的。

本文不但少不了有遺漏之處,而且所記亦難免有誤。有待今后逐步補充、修正,還請眾方家不吝賜教。

    【注】

1.由禮部尚書奎潤修,刻本。

2.康熙帝正月壬戌(16日)起南巡,至三月庚申(15日)回宮。

3.在《科場條例》第五十三卷

4. 汪灝:康熙朝有兩個汪灝。一是特賜進士的汪灝,一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二甲第十五名。兩人均入選庶吉士。前者入選庶吉士之后情況不明。后者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月授編修,后歷任翰林院侍講、侍讀,提督山西學政,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河南巡撫,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1709)九月初四日“以疾乞休。允之”。后在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的一場“文字獄”中,因曾“為戴名世悖逆書作序”,初定絞刑,后以“在內(nèi)廷纂修年久,已經(jīng)革職,著從寬免死,但令家口入旗。”。按: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二月初四日,康熙帝曾說過:“原任巡撫汪灝,任山西學政時聲名甚佳,后任河南巡撫時即改易其操,聲名掃地矣?!睋?jù)此,受“文字獄”牽連的汪灝應該就是這位曾任河南巡撫的汪灝。

5.在《特旨賞給》中,“珍”字記為“廷”,疑是誤書。另外,省略“今番滿洲內(nèi)……數(shù)年來皆相繼中式”這幾句。

6.乾隆朝和同治朝《連州志》均記盧伯蕃、陳錫、吳奇徽、戴雯等四人為雍正七年(1729)己酉科“特恩舉人”,同時記陳錫任廉州府合浦縣教諭,戴雯任惠州府龍川縣教諭,盧伯蕃為雍正庚戌科特賜進士、廣西武宣縣知縣。

7.“賞給舉人”和“賞給舉人,準其一體會試”是大不相同的。在《特旨賞給》中有只是賞給舉人的記錄。如嘉慶十四年“原任安徽巡撫荊道乾長孫荊炆送部引見。奉旨:荊炆著賞給文舉人。欽此?!庇小百p給舉人,一體會試”的記錄(此類較多)。如咸豐四年“監(jiān)生潘祖保,著賞給舉人,準其一體會試?!?。對于準予“一體會試”的欽賜舉人,如果原來沒有說到“準其一體會試”,還要特別補上。例如,咸豐五年“(兵部)遵旨將原任總兵董光甲長子董國賢、次子董國良、三子董景垣帶領引見。奉旨:董國賢著以通判用,董國良著賞給文舉人,董景垣著以同知用。欽此。又奉硃批:'昨日賞給舉人之董國良,著準其一體會試。欽此。’”

8.李世杰(1716——1794),字漢三,號云巖。乾隆九年入貲為江蘇常熟黃泗浦巡檢。自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四月起任總督(兩任四川總督,其間曾任兩江總督),五十五年(庚戌。1790)四月任兵部尚書。不久,因“吏部議失察句容縣糧書侵蝕錢糧之歷任該管上司,及前任兩江總督李世杰等”,乾隆帝于七月戊戌(20日),以其“年力就衰,染患兩腿軟弱之疾,亦難望其就痊。今在京供職,步履維艱,不能當差辦事。且伊藉隸貴州,距京較遠”,“著加恩以原品休致,令其回籍?!蔽迨拍辏滓┳溆卩l(xiāng),年七十九。得“賜祭葬,謚恭勤”。

9.《乾隆實錄》第1353卷記乾隆帝在五十五年四月己卯(29日)說過“今李再瀛業(yè)已病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有關于李再瀛早故的記述:“李主事再瀛,漢三制府之孫也。在禮部時為余屬,氣宇郎徹,余期以遠到。乃新婚未幾,遽夭天年。聞其親迎時,新婦拜神,懷中鏡忽墮地,裂為二,已訝不祥,既而鬼聲啾啾,徹夜不息。蓋衰氣之所感,先兆之矣?!保ㄒ娫摃硎痘蔽麟s志三》)

10. 尚書房:滿清皇子皇孫上學讀書的地方。道光年間改稱“上書房”。建于雍正初。凡皇子年屆六齡,即入書房讀書,師傅:尚書房的教師??値煾担荷袝拷虒W的負責總負責人。

11.《清史稿·選舉四》:(乾?。叭四?,詔開四庫館。延置儒臣,以翰林官纂輯不敷,大學士劉統(tǒng)勛薦進士邵晉涵、周永年,尚書裘曰修薦進士余集、舉人戴震,尚書王際華薦舉人楊昌霖,同典秘籍。后皆改入翰林,時稱'五徵君’。”

戴震(1724—1777):字東原,一字慎修,號杲溪,漢族,休寧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區(qū))人。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者第一人”。據(jù)“百度百科”網(wǎng)頁介紹,戴震于乾隆二十七年中舉?!扒?0年第六次會試下第,因?qū)W術(shù)成就顯著,特命參加殿試,賜同進士出身?!卑矗簭摹肚嶄洝匪洝芭e人則準其與下科新進士一體殿試”來看,戴震在乾隆四十年不須參加會試,似不存在所謂第六次會試下第的問題。

12.《乾隆實錄》第983卷中記乾隆帝于四十年五月庚午(14日)下諭:“楊昌霖因在《四庫全書》館纂校書籍,是以欽賜進士,準其一體殿試。昨進士引見,該員甲第在后;而江蘇省館選者已多,是以未經(jīng)錄用。茲閱館中所進由散篇裒輯書內(nèi),《春秋經(jīng)解》一種,編校頗見實心。即系楊昌霖所辦,是其學問尚優(yōu)。楊昌霖著加恩授為翰林院庶吉士?!?/span>

13.孫爾準是嘉慶十年(乙丑,1805)二甲第五名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14.恩榮宴:也稱瓊林宴,是為新進士舉行的宴會。清制,進士于考中后滿六十周年,重逢同一干支之年舉行恩榮宴,由禮部奏準,得與新科進士同時赴宴。

15.杜?(1808—1865)是杜受田第二子(杜受田長子是杜翰)。字漢升,號筠巢。道光八年(1828年)以濱州第一名中秀才,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人,道光十五年年(1835)中乙未科二甲第72名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任詹事府詹事、內(nèi)閣學士,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署吏部左侍郎、禮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江南鄉(xiāng)試副考官,咸豐二年(1852年)任會試副考官,咸豐十年(1860年)以欽差身份任督辦山東團練大臣,他主張裁撤冗員,精兵簡政,提高戰(zhàn)斗力,節(jié)省開支,減輕農(nóng)民負擔,一直未能施展才能,被同治皇帝撤回。同治四年(乙丑。1865)病逝于北京家中,終年五十七歲。杜?生三子,杜庭琛居長。

可能因“?”字電腦輸入有困難,故有人用“喬羽”代之。

16.清制為曾祖父母服喪期為5個月。杜庭琛原本可以參加咸豐九年的殿試,可能是為體現(xiàn)孝心而特意推遲到下一年。另外,其當年也只有十八九歲。

杜堮(1764―1859),字次厓,嘉慶六年進士,曾任職翰林院,外放順天和浙江學政,調(diào)任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兵部和吏部侍郎等職,加太子太保銜。杜堮聰明好學,精勤不倦,善詩、精通書畫。一生勤于筆耕,著述頗豐,達17種之多,有《遂初草廬集》。1858年(咸豐八年)病逝,卒年九十六。

17. 開缺:舊時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職務,準備另外選人充任,叫做開缺。

18.《進士題名碑》:北京市東城區(qū)圖書館編輯。見北京市東城區(qū)圖書館網(wǎng)站“專題文獻>科舉輯萃>進士題名”網(wǎng)頁。

19.《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朱保炯、謝沛霖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該書是記錄明清進士群體方面比較權(quán)威的工具書。

20.傳臚:此指科舉制度中,殿試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傳臚即唱名之意。另外,明清時代的二甲第一名進士也稱為傳臚(明朝時三甲第一名進士也可稱傳臚)

21.桑調(diào)元《旌門錄》:“雍正十一年四月初一日,世宗憲皇帝召見天下通知性理舉子八人,調(diào)元與焉。奏對稱旨,蒙恩諭曰:'好!好!此是躬行實踐之學?!瘹J賜進士,授工部屯田司額外主事?!保ㄝd張波《柳詒征〈盧抱經(jīng)先生年譜〉補遺》)桑調(diào)元記當日被召見者八人,《雍正實錄》中只提到七人,還有一位不知是誰。

載“道客巴巴”網(wǎng)http://www./qsyj/ztyj/ztyjzz/2007-01-29/24386.shtml

【按】雍正“圣德神功碑”碑文中則記為“(雍正)八年舉通曉性理舉人八人并賜進士?!保ㄔ斠姟肚嶄洝返?0卷:乾隆二年丁巳九月。丙戌朔  ○壬辰。恭建世宗憲皇帝圣德神功碑于泰陵。遣官告祭。碑文曰:……)。

22.指舉人進京會試

23.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三月戊申(25日),“大學士九卿等遵旨會議:云南、貴州、廣西三省應各增進士一名;即將趙申喬所薦三卷作新增之數(shù)。又覆試不到中式舉人二十六名,行文各該撫速行咨送,到日請旨覆試。又今科取中進士內(nèi)文字不堪者已革退。所缺額數(shù),伏乞皇上將各省考試不中落卷內(nèi)選擇取中。從之?!保ㄒ姟犊滴鯇嶄洝返?49卷)

24.光緒朝傳臚時用的套話略有不同。一是宣布一甲三名各自的任職(在乾隆朝至同治朝,這是傳臚之后若干天內(nèi)另行公布的)。二是在“進士及第”、“進士出身”、“進士出身”前各有一“賜”字(不像以前,只在最前面用一“賜”字領起)。例如:

(光緒二年四月丙戌)上御太和殿傳臚。授一甲三人曹鴻勛為翰林院修撰,王賡榮、馮文蔚為編修,賜進士及第。二甲吳樹梅等一百五十六名賜進士出身。三甲何德臻等一百六十五名賜同進士出身。(《光緒實錄》第30卷)

25.關于福喜,《乾隆實錄》中對其所記甚少。除乾隆八年三月提到其“準作進士”外,此后只有三處提及福喜:(1)乾隆九年(甲子,1744)三月“以故奉恩將軍海琳子福喜襲奉恩將軍”。(2)乾隆九年六月“引見京察一等戶科給事中慧中等四十員”,其中福喜屬于“準其一等”中的一員。(3)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丁丑日以故奉恩將軍宗室福喜之繼子慧文襲職。從“故奉恩將軍宗室福喜”來“襲奉恩將軍”的福喜可能是欽賜進士的福喜,而京察一等的福喜是否即欽賜進士的福喜則尚未確定。

26.俞樾《同治上海縣志》卷十五《選舉表上·科第·國朝進士》:“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啟豐榜:葉滋,復姓王,名葉滋,字槐青,并見欽賜科第表?!蓖怼哆x舉表上·科第·欽賜進士》:“雍正五年丁未科,王葉滋,丁未進士,未廷試,欽賜二甲第十名,特授常德府知府?!?見同治九年刻本第43頁、第51頁)。

27.留館:指翰林院庶吉士學習期滿后,授以翰林院正式職官。通常是二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三甲進士授翰林院檢討。

2022.05.21(2015.05.05初稿)

【附錄一】

清代最輕松的狀元

吳根洲

……在清代,一個讀書人若要考中狀元首先要參加縣試、府試和院試,通過院試的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秀才每三年要參加一次歲試,若要想繼續(xù)上升,還要參加三年一次的科試,在科試中位列一等、二等或三等的前幾名才有資格參加全省統(tǒng)一的鄉(xiāng)試。鄉(xiāng)試三年考一次,考中的稱為舉人。如果沒有考中,還要定期參加歲試、科試,才能參加下一次的鄉(xiāng)試。舉人可以參加第二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這是一次面向全國舉人的選拔考試,考中的人稱為貢士,若沒有考中可以直接參加下一次會試。貢士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因此,清代的狀元幾乎都是經(jīng)歷了一次次煉獄般的考試才奪魁的。

由于身患癲癇,翁曾源不能正常參加科舉考試。尤其是鄉(xiāng)試和會試均考三場,鄉(xiāng)試是八月的初九、十二、十五,會試是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每場考試的前一天入場,整整考一天后出場,然后接著就是下一場考試。一次考試下來就是九天,吃住均在考場。江南鄉(xiāng)試的八月還是暑天,京城會試的三月還有春寒,對于一般士子而言尚且難熬,何況生活在官宦之家又身患重疾的翁曾源呢?但是,道光、咸豐年間,常熟翁氏家族是個名門望族。翁曾源的祖父翁心存在咸豐八年(1858年)升為體仁閣大學士,就是人們常說的宰相。翁曾源的父親翁同書在咸豐八年(1858年)官拜安徽巡撫;三叔翁同爵在同治元年(1862年)升至鹽運使;四叔翁同龢在咸豐六年(1856年)考中狀元。

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翁曾源沒有參加縣試、府試、院試,憑借祖父的官階當上了監(jiān)生。在明清時期,監(jiān)生與通過科試的秀才都具有參加鄉(xiāng)試的資格。明清時期的監(jiān)生并不鮮見,但一般的蔭監(jiān)生也就止于此了。幸運的是,由于其祖父翁心存在同治元年(1862年)初被選為皇帝的師傅,推恩賞了翁曾源一個舉人,即欽賜舉人。這就省去了鄉(xiāng)試這一關,可以直接參加會試。然而,更為幸運的是,祖父翁心存同治元年(1862年)病逝,第二年又賞給翁曾源一個貢士,這樣他就不必參加會試而可以直接參加殿試了。接著,翁曾源在同治二年(1863年)的殿試中一舉奪魁,這種情形在明清科場上可謂是幸運之至、絕無僅有。

狀元來得如此容易,在政治上又毫無建樹,人們就認為翁曾源中狀元完全是沾了祖宗的光。毫無疑問,若沒有祖宗的余蔭,翁曾源是不可能高中狀元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翁曾源沒有學問。事實上,影響翁曾源科舉與仕途的主要是疾病,而不是才華。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熱衷功名,早年刻苦好學,能詩能文,工書善畫。翁曾源是有才華的。關于此事,有兩人的說法比較客觀。

一是他的叔父翁同龢。翁曾源考中狀元后,翁同龢在日記中情不自禁地寫道:“曾源侄近年為病所苦,深慮不能成名。今邀先人余蔭,得與廷試,從容揮灑而出,意者其有天佑乎?得報,源侄得一甲第一名,悲喜交集,涕淚滿面。”可見翁曾源考中狀元主要是邀“先人余蔭”,但“從容揮灑而出”又刻畫了翁曾源的應試狀態(tài)。

二是晚清大學問家俞樾。俞樾有挽翁曾源的對聯(lián):“三秋桂、三春杏,皆從天上頒來,只獨占鰲頭頂上;文端孫、文勤子,何以山中歸臥,竟長辭綠野堂前?!编l(xiāng)試在八月桂子瓢香季節(jié),會試在三月紅杏鬧春之際,前聯(lián)意思是說殊榮臨身,從天直接降下一個欽賜舉人、貢士;祖父謚號文端,父親謚號文勤,后聯(lián)意思是說大魁之后,翁曾源拿到一個翰林修撰就礙于病疾歸隱了。

——《北京考試報》http://www./html/ksb/gaozhaozhuanban/2011/0328/35901.html

【按】《清代最輕松的狀元》中所記“祖父翁心存同治元年(1862年)病逝,第二年又賞給翁曾源一個貢士”有誤。按《同治實錄》所記,“賞給翁曾源一個貢士”是在同治元年的十一月的上旬。

【附錄二】

乾隆帝賜劉起振的五律

翰林院侍講劉起振,年一百三歲。自粵東來浙迎駕,詩以賜之

向聞起振老于場屋,乾隆元年彼已八十七歲矣。因特恩賜以進士。仍命選館。至十三年壽躋百歲,督撫以聞。故特賜今職。

臺背聳隆肩,來瞻蹕路邊。成名后梁顥,得壽擬彭篯。

人瑞今猶古,經(jīng)傳后繼前。越都無慮遠,應是地行仙。

【注】

1.梁顥(963—1004):“顥”或作“灝”。字太素,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北宋大臣。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狀元。年方23歲。

    《三字經(jīng)》寫有“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本W(wǎng)上已有人指出這是訛傳(網(wǎng)址:

https://wenku.baidu.com/view/5719a2c0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fa.html)

       2.彭篯:即彭祖。篯姓,又封于彭,故稱。以長壽著稱。

【說明】注文原無。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中文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东京热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老司机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国产人妻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高清| 午夜直播免费福利平台| 欧美多人疯狂性战派对| 9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 免费黄片视频美女一区| 国产三级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又粗又猛又长又黄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高清不卡一卡二卡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嘿嘿|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在线| 免费黄片视频美女一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久草视频这里只是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午夜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一区二区| 自拍偷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二区综| 久久国内午夜福利直播| 懂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一级片在线观看| 99久只有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好吊日成人免费视频公开| 欧美三级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