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表現(xiàn)手法(描寫手法)詳析
1、烘托與對比 A、概念: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襯體作主體的陪襯,突出主體。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像明顯突出。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梢允侨撕嫱腥?,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而悲傷的心情。古詩中常見的一些“藝術(shù)辯證”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時,常把遠與近、動與靜、聲與色、實與虛等相結(jié)合,互相形成對比映襯,收到了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杜牧《齊安郡后池絕句》最后兩句:“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币猿呻p成對的“鴛鴦”襯托出人孤寂的心情。反襯也叫反映,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烘托主體。
石頭城(唐·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疚觥勘驹婎}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疚觥勘驹娕c《石頭城》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詩通過烏衣巷周圍景物——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舊時燕飛入普通百姓家——寫出了烏衣巷已不是昔日的烏衣巷了,今日的烏衣巷一片荒涼,昔時豪門世族已不復存在。
景物描寫可以從正面入手,直接描寫景物的特點,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對其他事物的描寫,來揭示該事物的特點,而且還能提供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兩種方法結(jié)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突出。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作者對雪景的描寫可謂一絕,用的就是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法:“正是寒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仍舊迎著朔風回來??茨茄?,到晚卻下得緊了”,這是從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風猛;“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那間草亭已被雪壓倒了”,“火盆內(nèi)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這是從側(cè)面入手,通過寫草屋的搖振、倒塌,火種的浸滅來間接突出風雪之猛烈。兩種描寫手法的結(jié)合,使風雪的特點更為突出了?! ?/p>
B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如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高適的“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等,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給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的前兩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將“冰雪林”中潔白的梅花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梅花之高潔守志,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p>
對比——對比手法鑒賞,我們要注意它的特點,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nèi)容設置的技巧。這里不多討論,僅舉一例:南園十三首(其一)李賀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蓱z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靶“组L紅”指白花少,紅花多。園中春花的艷麗和“日暮嫣香落”的結(jié)局,形成對比,藉以抒發(fā)個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華,猶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諱卻不能為朝廷所用,如花盛開時無人欣賞,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來,全詩悲劇氣氛濃烈?!凹夼c春風不用媒”說得輕松,其實花何嘗愿意離開本枝,隨風飄零。
C、賞析:例: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p>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p>
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破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問:(1)《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2)陸游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shù)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技巧指要]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襯托的寫作技巧。襯托,也叫映襯,相形。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關、相反的事物作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體,用來作背景的事物叫襯體。襯托又分正襯和反襯。正襯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襯體作主體的陪襯,突出主體。如《采蓮曲》,這首詩歌將采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少女的邏裙和碧綠的荷葉,粉嫩的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襯,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反襯也叫反映,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烘托主體。如陸游詩,“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眱删洌娙艘浴傲助L巢燕”的無聲,反襯杜鵑的有聲,好處是以寂靜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 ?/p>
例:閱讀下面一首唐人七絕,回答問題?! ∮^祈雨(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p>
問:這首詩在寫作技巧和語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試作簡要賞析?! ?/p>
[技巧指要]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運用了對比手法。所謂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如上面七絕,前兩句寫農(nóng)民祈雨的場面,后兩句寫朱門歌舞的情景,前者憂,后者樂,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語言含蓄,極具諷刺性。第一句語中帶情。(桑無葉,土生煙)含蓄地抒發(fā)了農(nóng)民盼雨心憂如焚之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亨樂,一樣“憂”,兩樣情,詩人的同情與憤慨滲透其間,溢于詩外。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提問:(1)、水急流雖然是寫景,但與送別情景密切相關,呼應了上句中的“”,也開啟了下句中的“”。2、詩中兩處描寫自然景物,其表現(xiàn)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提示:(1)、解行舟;人已遠。(2)、前者用“紅葉青山”反面襯托對朋友的留戀之情,后者用“滿天風雨”是寓情于景,用悲涼之景來表達作者黯然神傷的離別之情。
陶者(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提問:這首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詩歌把長年辛勞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的憤慨之情。
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
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征。(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虛實結(jié)合
A、定義: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B、概念:首先,介紹一下詩歌中的“虛”。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a、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c、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今夜中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再看看詩歌中的“實”。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劃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钡?。
C、關系:“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例一: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問題?! 〗亲犹K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注:這首詩是詩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問:這首詩上下片各分兩層,請概括各層的內(nèi)容。[技巧指要]這首詩其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虛實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jié)合起來。金圣嘆在《水滸》批語中說:“文到入妙處,純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jié)合,適合于表現(xiàn)廣闊的生活畫面,增加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題。蘇詞分上下兩片,各分兩層。上片先寫入夢前的思念,屬于實寫,接著寫設想相逢的情景,屬虛寫。下片先寫夢中相見的悲喜,屬虛寫,后寫,夢醒后的感慨,屬實寫。這樣由實而虛,由虛而實,充分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從字面來看是寫亡妻;“年年斷腸”,實際上是詞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D“虛”的方法,其實也就是作者想象聯(lián)想的方式,從我們讀過的作品來看,主要有兩種:一是遙想,二是夢境。而眼前之景之事為實。對中學生的考試,不會太難,因此,能注意這幾點區(qū)分就行了。比如:題龍陽縣青草湖(唐)唐溫如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程千帆說“西風吹老洞庭波”有三奇:秋城的到來,不從草木變衰而從湖水興波見出,一奇也;湖波能老,二奇也;湖波之老,是由于西風之吹,三奇也。其實這首詩還有一奇,那就是只此一句寫實,其余三句均為虛?!耙灰埂本涫窍胂笾杏锌鋸?,“醉后”句哪來實景?“滿船”更在夢中。塞上聽吹笛(唐·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色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3、動靜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jié)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選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形容詞用作使動動詞,都是動態(tài)描寫的一些典范,在動詞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為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這里的“動”含動與聲: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喧”為聲,“動”為動),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例:簡析下面詩歌的寫作技巧?! ∩骄忧镪酝蹙S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裥鷼w浣女, 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技巧指要]王維不愧描寫山水的高手,動靜結(jié)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如《山居秋暝》,對景物的刻畫細致入微,既有自然風景圖,又有田園生活圖。詩人在描繪的景物中,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構(gòu)成動人的意境。第二聯(lián)寫物,“明月松間照,”是靜景,是所見,寫的是月光透過松枝灑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動景,是所聞,動靜融為一體,構(gòu)成一副清幽可愛的風景畫。第三聯(lián)是詩人用“竹喧”烘托山靜,是所聞,用“蓮動”襯托水幽,是所見,見聞交錯,“喧”幽互襯,頗具藝術(shù)感染力。比如: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前兩句寫黃昏時候,山林不見人影,寂寥、空闊。偶爾聽到幾點人說話的聲音,非但沒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顯得山之靜。后兩句明暗對比:一縷夕陽射進蔚然深秀的樹林,落日余暉打在一塊青青的苔蘚上。這里為聲襯靜,用了襯托,也用了對比。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動襯靜)
4、點面結(jié)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lián)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lián)系物,點面結(jié)合,烘云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jié)合的方式?!八蝮椅獭痹诋嬅嫔巷@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shù)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妒裣唷芬皇资嵌鸥Φ钠呗擅?,由諸葛亮的祠堂寫到這位蜀漢賢相的一生事業(yè)。其頸聯(lián)云:“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边@兩句之所以顯得格外厚重,就是因為它所包容的內(nèi)容異常豐富:前一句,抵得一篇《隆中對》,后一句,抵得兩篇《出師表》;從三顧茅廬到白帝托孤,他與先主劉玄德的君臣遇合,從七擒孟獲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績和北伐的功業(yè);“天下計”言其宏圖,“老臣心”表其忠貞;……。老杜以外,哪個詩人曾有過這樣的筆力?類似這種手法,可以稱之為點面結(jié)合。指出一點,隱括全面。
5、細節(jié)描寫:中國古典詩詞一般篇幅短小精悍,這樣就不象敘事性作品那樣有過多的細節(jié)描寫。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樣不能忽視了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這一點特別需要加以注意。文學作品中真實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也能獲得“見微而知著”的效果。如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痹娙藘H攝取楊貴妃看到跑馬飛送荔枝的人發(fā)出會心一笑的細節(jié)入詩,一切盡在不言中了。詩人的隱諷態(tài)度在于“妃子笑”與“無人知”,由此可見,千里迢迢飛送荔枝,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內(nèi)情的,看到快馬飛馳的緊急情況,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妃子笑”的細節(ji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再如元稹的小詩《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痹⒁盆b今之意,抒憑吊今昔之情,向來極負盛名。詩云《唐詩別裁》說它:“只四語已抵一篇長恨歌矣。”《養(yǎng)一齋詩話》稱它:“一十個字,足賅《連昌宮詞》六百字,尤為妙境?!本烤姑钤诤翁??在于“小處寄慨,倍覺喝嘆有情”(紀昀)。詩人只是選取了白頭宮女“閑坐說玄宗”的細節(jié)組成全篇。按說這些宮女從紅顏到白發(fā),在冷宮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誰?她們應該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詩人拋開了許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讓這些宮女,閑坐無聊,數(shù)說玄宗昔時的繁華,談資以消磨時光。如今,她們既不憤激,也沒有感嘆,只是麻木地說說而已,甚至談起自己的過去,像談論別人的故事一樣,心如死水,無怨無恨?!伴e坐說玄宗”看似輕筆帶過,然而,厚積薄發(fā),蘊含了詩人多少不勝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潛贊曰:“只說玄宗,不說玄宗長短,佳絕!”下列小詩,都是以細節(jié)描寫為中心組織全篇,顯得搖曳多姿,昭暢述情,各顯其妙:鳴錚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疃恕堵牴~》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燕窩。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獜堄印对亙?nèi)人》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獎⒂礤a《烏衣巷》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驢肩每帶藥囊行,村巷欣欣夾道迎。共說向來曾活我,生兒皆以陸為名?!懹巍渡酱褰?jīng)行因施藥》城南倒社下湖忙,阿老龍鐘七十強。猶有嫁時塵埃鏡,東涂西抹不成妝。——陸游《阿老》李端的《聽箏》,以“時時誤拂弦”的細節(jié),傳達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態(tài);張佑的《詠內(nèi)人》,以“剔開紅焰救飛蛾”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宮女幽居深宮的哀怨;劉禹錫的《烏衣巷》,通過“燕子”的細節(jié),抒發(fā)了古今盛衰的感慨;陸游的兩首小詩,運用細節(jié)使詩篇洋溢著生動、活潑的氣息,大有奇趣;特別是張籍的《秋思》,運用細節(jié)描寫,更是平中見奇,有點鐵成金之妙?!肚锼肌繁憩F(xiàn)的是行客思念故鄉(xiāng)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萬重”也好,“說不盡”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詩在平庸的敘述中失掉了藝術(shù)的光輝,然而,最后結(jié)出“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使境界突現(xiàn),形神逼露,驟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輿在《養(yǎng)一齋詩話》,推崇為“七絕之絕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6、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髡咄怀隽藙偝樾卵康牧Γ呻p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gòu)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如杜甫的另一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就是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風光,山青翠,花紅艷,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的;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冰Z潔白的羽毛浮于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xié)調(diào),在藍天、白云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么絢麗的畫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目前。
7、觀察角度的變化;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云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后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八~紅于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笨赐痪拔?,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xiàn)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描寫緊十八盤時,運用的便是這種手法:遠眺“緊十八盤仿佛一條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峽當中”;仰望“緊十八盤仿佛一架長梯,搭在南天門口”;近看“新砌的石級窄窄的,擱不下整腳”;俯視“低頭望著新整然而長極了的盤道------”總之,景物描寫,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觀察,詳盡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動活潑的藝術(shù)形象。蘭溪棹歌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詩的第一句從什么角度寫仰視,第二句從什么角度寫低頭,這兩句詩勾勒出一個怎樣的境界?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朧飄渺,使人如同墜如仙境。
8、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如上文兩句詩,即是六個名詞(即六種景物)的組合,沒有任何修飾語。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早行的辛苦。在雞鳴聲起,殘目未落之時,冒著寒霜上路,可見早行辛苦。例: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稳~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問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膾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語言結(jié)構(gòu)有什么特點?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怎樣表現(xiàn)的?[技巧指要]這句詩的語言結(jié)構(gòu)特點是純用名詞組合,沒有(動詞)形容詞的修飾點綴。即所謂白描手法。
9,以少總多、以小見大1)以少總多: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碧瞥瘎⒅骸妒吠ā⑹隆穃"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
王安石\"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少\"應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概括性:所表現(xiàn)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夠啟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二是具體性:指所表現(xiàn)的事物具有個性、偶然性,體現(xiàn)為感性的,能夠限制讀者的聯(lián)想。如:《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濺欲迷人眼,錢草才能沒馬蹄。\"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景物增加了個性,使我們知道這是早春,不是暮春。2)以小見大: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表現(xiàn)了窗中觀景的藝術(shù)趣味,通過有限聯(lián)想到無限,\"物小蘊大\",意趣無窮。同樣,竹中觀日、鏡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樣具有這種藝術(shù)效果。特點:一是詩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讀者的腦海里喚起大的境界,所謂\"以小景傳大景之情\"如:\"梅花落地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這是小景,風吹初開柳葉,--聯(lián)想,東風馳蕩,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清代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二是寫社會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內(nèi)容,絕句尤適宜用這一手法。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任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二喬命運\"小事,小事與東吳霸業(yè)有關,以二喬立意,從而反映三國之爭大事。
10、詩中有畫;詩中有畫,就是在寫景詩歌中,運用工筆手法,描寫出一個個畫面,表現(xiàn)一種意境。蘇東坡稱道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這評語十分中肯。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總是勾勒一個畫面,透著一股空靈微妙的意蘊,我們讀著徐虎的《春游湖》,也不難體味到這一點。例:閱讀下面宋詞,然后按要求賞析?!〈河魏旎ⅰ ‰p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燕蘸開?!〈河陻鄻蛉瞬欢?, 小舟撐出柳蔭來。問題:全詩通過描寫詩人春天游湖所見的四種具體可視的美景,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動優(yōu)美的畫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寫景詩歌的特點。請概括四種具體景物,并寫出其特點。[技巧指要]這首詩歌描寫了詩人游湖時所見的雙飛燕子,夾岸桃花,春雨斷橋、柳蔭小船四種具體美景,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寫景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1)寫出這首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答:詩中有畫,本詩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對仗工整,又自然流暢,毫無雕琢。(2)這首詩歌表現(xiàn)出春天怎樣的特征?答:寫出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