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峽口啟程,驅(qū)車到三卿口,再駕車沿山溪在兩米多寬的盤山水泥路上,蜿蜒十多里后,開始徒步上楊梅嶺。農(nóng)歷正月初九,我從城里出發(fā),會同住在峽口的十多名親屬,為祭奠安息在大山中的先輩,又一次踏上故鄉(xiāng)楊梅嶺。
楊梅嶺在峽口鎮(zhèn)上西坑,距峽口鎮(zhèn)中心近四十里,途中要翻越一座大山——相傳在上西坑尚無人煙時,這座山上楊梅樹遍布,先輩們便把這條進出山必經(jīng)的山嶺,稱為楊梅嶺。
到過上西坑的山外人,嘗過翻越楊梅嶺的艱辛。楊梅嶺頂峰海拔1300多米,山高700多米;彎彎曲曲的盤山小路,途中彎道竟有30多處;有陡峭的臺階,山外人稱“抬頭望山頂,帽子掉落地”;也流傳著“有囡莫嫁上西坑,蘆葦蓋房籬笆墻,下雨屋內(nèi)醬油湯”的民謠。
楊梅嶺中途有兩處山泉,半山腰有一座十多平方米的路亭,這是山里人翻山越嶺唯一避風遮雨之處。那時沒有雨傘,山里人扛木頭、毛竹出山,都會帶著斗笠和一塊塑料布,但這樣簡陋的雨具,只能擋住小雨。每當大雨天,十多平方米的路亭常擠著四五十人。從峽口趕集回家,鄉(xiāng)親們?nèi)宄扇?,大伙兒會一邊爬山一邊唱歌,肚子餓了,就喝幾口山澗里的山泉水充饑。
楊梅嶺山路狹窄,那年代山里人運米、運肥料用的是干糧袋和籮筐。進楊梅嶺撿柴禾的山外人,習慣把柴禾捆成兩捆,用扁擔平挑。我們趕集回家在楊梅嶺與挑柴人相遇時,稍有不慎,走外面的人就會掉進樹叢里;山里人挑著的籮筐繩滑出扁擔頭、一只籮筐掉下去或干糧袋被柴禾戳破米漏掉,也是常有的事。
山里面只有一至四年級的初級小學,從十歲到十二歲的兩年中,我和村里四五個同學一起,每周兩次跋涉二十多里,翻越楊梅嶺,到三卿口社中心上高小。冬天下雪,我們便用棕片裹住腳,穿著草鞋從冰凍的楊梅嶺溜滑下去,小伙伴們一點也不怕,個個都覺得挺好玩。半滑半走到山腳下,一雙腳已變得熱乎乎?!?
那時期,山里人看電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常相約在晚上去山外看電影。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智取威虎山》的電影,首次在三卿口公社放映。得到這個消息后,我們幾個年輕人約好,待傍晚生產(chǎn)隊收工后,吃過一碗冷玉米飯,就每人扛一根近百斤的杉木去賣,僅用一個半小時,就翻過楊梅嶺,到三卿口看上了電影,夜里又回到家。雖然有點累,但很劃算,因為不但看到了電影,還掙到了一塊多錢。
記憶中這些關(guān)于楊梅嶺的往事,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令我畏懼。但正是故鄉(xiāng)的這條楊梅嶺,磨煉了我們吃苦耐勞的意志。上世紀末,勤勞的120多戶、470多名鄉(xiāng)親們發(fā)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在各級政府的關(guān)心支持下,翻過楊梅嶺,走出了大山,在205國道沿的峽口集鎮(zhèn)上,建起了新的家園。
我和鄉(xiāng)親們一樣,忘不了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那一方土、一方水,還有那條楊梅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