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沒有。因為大多數(shù)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云亦云,對于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于沒有想法。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學問,走上現(xiàn)在這條路,只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大約從十四歲開始,總有問題占據(jù)在我的心里,從一個問題轉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一路走了下來。提得出問題,然后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fā)覺前后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沖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匯貫通 從此以后,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后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yǎng)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fā)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征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xiàn)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tài)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于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第五層境界:以簡御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里全是一貫的系統(tǒng),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御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tǒng)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簡單,仿佛只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復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異常輕松的----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著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么,現(xiàn)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么,那就對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沒有問題。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里完全不會用。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里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么分數(shù),那個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fā)起過鄉(xiāng)村建設運動,并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著有《鄉(xiāng)村建設理論》、《人心與人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