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寧夏固原博物館石刻館內陳列著一組四塊青石質石碑,名曰“三關口筑路碑”,為國家一級文物。碑身高127厘米、寬304厘米、厚10厘米,整體頗有氣勢。碑的正面刻字,前三塊每塊豎刻五行文字,第四塊三行,全文完結后落空,落空處刻有后補寫的“跋后”。碑文由吳大澂撰寫,內容主要頌揚涇、慶、平、固觀察使魏光燾率領將士修筑三關口道路的功績,書體為“八分書”,是反映吳氏書法藝術難得的實物資料,也是寧夏唯一的“八分書”碑刻。碑文如下:
第一塊(圖1):三關口為古金佛峽,山石犖確,雜以潢流,夏潦冬雪,行者苦之。坡南舊通小道,西出瓦亭驛,亂石歮路,車騎弗前。慶、涇、平、固觀察使邵陽魏公)
第二塊(圖2):始以光緒元年二月開通此路,為道廿余里。鑿隘就廣,改高即平。部下總兵官蕭玉元,副將魏發(fā)沅、楊玉興,參將鄒冠群、彭桂馥、
第三塊(圖3):岳正南、羅吉亮、徐有禮等分督興作。凡用功八千余人,役勇丁四萬余工,炭鐵畚鍤,器用功費,縻白金千兩有奇。是年五月訖功。行人蒙
第四塊(圖4):福,去就安穩(wěn)。督學使者吳縣昊大澂采風過此,美公仁惠。勒石紀事,以示來者。大清光緒元年三月轂旦立
“八分書”的由來。在漢以前只有隸書,沒有八分,“八分”最早見于蔡文姬《石寶書勢》:“割程隸八分取二分,去李篆二分取八分,是為八分書?!背屉`即程邈所作之隸書,李篆即李斯所作小篆?!鞍朔謺币簿褪请`字二分、小篆八分的隸篆結合形成的書體。也有認為,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字體似隸而體勢多波磔,向左右分開,“漸若八字分散”,把帶有明顯波磔特征的隸書稱為“八分書”。這種書體產生后,盛行于東漢,留下了諸多實物名碑,如,現存東漢摩崖刻石中最早的《開通褒斜道刻石》(永平六年,即63年),是備有篆字筆法的隸書,無波磔,字形大小錯落有致,別具天趣,古意盎然。清楊守敬評其:“按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摩擬,此之謂神品?!迸c同處褒城稍后的《石門頌》、《楊淮表記》刻石用筆相似。還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漢溧陽長潘干校官碑》《漢合陽令曹全碑》《漢張遷碑》等等,風韻藝雅,字字華采,古樸、渾厚、奇逸,境界高邈,嘆為觀止。唐宋時期,雖然楷書一統(tǒng)天下,但唐代秘書省下設有校書郎,負責正校典籍,刊正文字,一曰古文,廢而不用;二曰大篆,惟于《石經》載之;三曰小篆,謂印璽、幡旐、碑碣所用;四曰八分,謂《石經》、碑碣所用;五曰隸書,謂典籍、表奏及公私文疏所用。皆辨其紕繆,以正四庫之圖史焉。宋代洪適《隸釋》謂《何君閣道碑》《會稽東郡路君闕銘》《王稚子闕》字法方勁,兼用篆體,發(fā)筆皆長,均為八分書。元代的金石學家吾丘衍在《字源七辨》中說:“蔡邕《石經》及漢人諸碑上字,皆有挑法,與秦隸同名,其實則異,又謂之八分。”今人周汝昌先生講:“‘八分’是漢隸晚期的加以新改進、演變的一種書體,再歷三國、魏、晉、到東晉王羲之又‘始變古法’確立真書之體,大致脈絡可窺?!?/font>
“八分書”的特征。在筆畫上,抑制直畫而放縱波畫之勢,向左右發(fā)筆,橫、撇、捺三種筆畫達到三分之一后頓筆,愈頓筆愈肥,橫與捺改用提筆向上略挑,豎畫和撇走筆略提,筆畫形態(tài)方筆漸多,長畫末端多用挑法,形成上仰的撇腳式尾巴,橫捺呈微波起伏之勢。綜合形成了獨特的八分筆法。在形體結構上,簡潔凝練,多呈扁平狀,蠶頭燕尾,波磔明顯。在運筆上,用肘書寫,“平畫斜結”,增強了藝術性,改變了篆體筆畫向一個中心點“抱拱”的布局,而向四面八方分布與鋪展,不再是萬畫同一勻停的單線法,出現了輕重、放斂、轉側、起落、頓挫,豐富了中國書法藝術性,是對隸書的藝術加工和美化,“隸書既成,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則為八分”?!鞍朔謺本哂泻芨叩臍v史和藝術價值,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曰“八分一字直千金,蛟龍盤挈肉屈強?!甭砸娨话摺?/font>
碑文作者吳大澂(1835—1902年),字清卿,號恒軒,晚號愙齋,江蘇吳縣人。清末著名的金石學家、文字學家、書法家。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中進士。當時授命編修《穆宗大婚典禮隆縟疏》,請求裁減繁費,名震朝右。后出為陜甘學政,正逢陜西一帶發(fā)生饑荒,他奉命辦理賑務,親臨災區(qū),了解災情,解決人民的實際困難。深得民心,也得到了朝廷許多官員的稱贊。光緒六年(1880年),朝廷授他三品銜隨吉林將軍銘安辦理邊防事宜。他親自勘查地界,對吉林東部國土被俄占領,并暗中偷移界碑、明里公然侵占、設兵設卡等事宜,向俄方提出了抗議。光緒十一年(1885年),朝廷明旨時任都御史欽差會辦北洋軍務大臣的他再次赴吉林,會同琿春副都統(tǒng)、邊務邦辦依克唐阿與沙俄再次會勘東部邊界。次年,與俄方勘界代表、濱海省省長兼司令巴拉諾夫在俄境內巖柯河舉行了勘分邊界會談,他據理力爭,揭穿了沙俄的詭計,收回了被俄占領的琿春黑頂子百余里的土地,并爭得了中國船只在圖們江口的航行權,為捍衛(wèi)祖國的領土不受外國侵占作出了貢獻。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清軍一戰(zhàn)即潰,致使日軍氣焰囂漲,侵入我國東北,逼近山海關,清政府大驚。他時任湖南巡撫,挺身而出,“請率湘軍赴前敵憂”,表現出了愛國情懷。次年,朝廷命他作為湘系軍隊副帥出關抗日,由于將令不一與軍隊腐敗,全軍潰退。他慚愧無比,“憤湘軍盡覆,拔劍欲自裁”。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降旨革職,永不敘用”,結束了政治生涯。
吳大澂在學術與書法上,造詣頗深,善鑒別,喜收藏,精于金石學和古文字考釋,工篆刻、書畫。曾搜集鐘鼎、璽印、陶器、貨幣上的文字,撰寫了《說文古籀補》,是一本根據金石資料寫成的重要的古文字著作,為后來的古文字學奠定了基礎。又集錄所藏各家彝器銘史拓本為《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為興起于宋代的金石學研究、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另撰有《古玉圖考》《權衡度量考》《愙齋詩文集》等著作,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晚年生活艱苦,貧病交加,經常“售書畫古銅器以自給”。在書法上,他能書善畫,擅長篆書,中年后參以古籀文,并喜用籀體作書,開創(chuàng)書法史上的先例。他的篆書吸收鐘鼎銘刻精意,是直接學習古器書法的第一人。但是他的書法作品在全國留傳下來的寥寥無幾,在勘查東北邊界時,篆“龍虎”二字,為“龍虎”碑,立于國界邊境。現藏故宮博物院的《篆書詩軸》為其篆書代表作,現存寧夏的“三關口筑路碑”是其唯一存世的“八分書”,彌足珍貴。
筑路碑的書法藝術。該碑是吳大澂就任陜甘學政期間,路過而寫,是反映他書法藝術成就不可多得的實物見證,具有顯著的書法藝術特點。一是體現了清代對“八分書”的繼承和發(fā)展,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清代乾嘉時期,由于種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致使金石學、訓詁學、碑學興起,八分書進入了書法家的視野,出現了研究、臨摹八分書的學者,并留下了八分書的藝術成果,吳大澂便是之一。在書寫該碑時,根據自己的意趣,極盡變化之能事,遠宗漢隸,但并不一味摹擬漢隸,變化漢隸,改變漢隸,或取篆籀筆勢,或運用行草筆意,或摻以籀篆,真可謂神奇變幻,不可方物,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把篆書筆勢有機地揉合于隸書之中,筆體處處帶有篆書意韻,遒勁有力,美觀大方。恰如明清之際的書法家傅山所言:“分書乃變古隸而為之者,以楷法而用篆筆,筆鋒中出,藏鋒斂鍔,惟用波撇以伸之。訣曰:方勁古折,斬釘截鐵。筆畫俯仰起伏,參以篆意,始有生動之趣?!笨芍^表現出了他在書法、文字方面深厚、扎實、凝重的基本功。二是整體結構排列打破了明清以來隸書的排列風格。明清以來隸書作品,字體扁方勻整,波碟劃一,豎有列、橫成行,列間擠、行間寬,規(guī)格整齊劃一。而該碑沒有受其束縛,在排列結構上,每塊石碑豎排五行文字,滿行為11字,有些行只有9字或10字,每個字體大小、長短、扁方均不統(tǒng)一,左右對稱錯落參差,灑脫大度,瀟灑自如,自然天成,與傳統(tǒng)風格迥然不同。正如“所謂篆隸八分,不但形相,全在運筆轉折活潑處論之。俗字全用人力擺列,而天機自然之妙竟以安頓失之?!比菚ㄆ鎰?,結體寬博、橫平豎直,波磔不顯,中鋒用筆,以篆作隸,變圓為方,削繁就簡。四是落款頗具自己的風格,吳大澂主要寫篆書,但經常用隸書作款,方正平實。該碑落款的11字,在第四塊的近邊處,筆無篆味,波磔有形,體勢勻整、均等,集中體現出了清人隸書的模式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