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導讀 2 精彩片段 溫酒斬華雄: 董卓戰(zhàn)將華雄連斬諸侯聯(lián)軍兩員大將。關(guān)羽請戰(zhàn)。袁術(shù)因其職位低而不同意,曹操力薦 ,并令人斟熱酒一杯為關(guān)羽壯行。關(guān)羽說: “酒且斟下,某去便來?!?nbsp;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關(guān)羽與劉備失散,暫居曹營。曹操一心想收服關(guān)羽,三日—小宴,五門—大宴,賜美女、金銀、官職等,關(guān)羽獨留下赤兔馬,以便來日尋劉備方便。聽到劉備下落 后,關(guān)羽將官印吊于屋中,帶上嫂嫂,奔向劉備。途中沒有曹操批準,在五個關(guān)口受到阻攔,關(guān)羽皆殺之闖關(guān)。后曹操命人加急送來出關(guān)令,也是日后關(guān)羽在華容道 放止曹操的一個原因。(151字) 三氣周瑜: 劉、孫聯(lián)合破曹,但孫吳的水軍都督周瑜氣量狹小,多次想法害諸葛亮而不得,被諸葛亮三次出招氣死,臨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借東風: 孫、劉破曹須用火攻,但風向不對,周瑜心急如焚,病倒在床。諸葛亮算出某日必有東南風,探望時便開了一個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痊愈,殺孔明之心頓起。諸葛亮便喬裝鬼神借風,—可令眾人對自己更加欽佩,二可趁機逃離東吳。(117字) 死渚葛嚇走活仲達: 諸葛亮死后,料定司馬懿定會知曉,趁機攻打,便命姜維將自己尸身保存好, 口中放入麥粒。出兵時將自己放在陣前給司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清諸葛亮沒死,以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計,退兵而走。(97字) 煮酒論英雄 劉備為防曹操謀害,在下處后園種菜。曹操邀劉備青梅煮酒。酒至半酣,曹操問劉備天下英雄。劉備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說 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大驚,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正巧雷聲大作,劉備借雷聲掩飾。曹操認為劉備膽小,胸無大志,再不懷疑劉備。(125字) 桃園結(jié)義 東漢末午,天下大亂。朝廷發(fā)布文告,下令招兵買馬。榜文到涿縣,引出了三位英雄:劉擠、張飛、關(guān)羽。三位英雄志向相同,都想為國出力,談得十分投機。隔 日,三人來到張飛莊后的—個桃園,拜告天地,按年齡劉備為大哥,關(guān)羽為二哥,張飛為三弟,并發(fā)誓同心協(xié)力,報效國家。(125字) 董卓自封為相國后,欺主弄權(quán),朝中正直的大臣們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謀并早有殺董卓之心。—日,曹操藏寶刀來到相府,他走到小閣,站在一旁等待機 會。曹操見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鏡內(nèi)看見曹操的動作,轉(zhuǎn)身急忙“”你要干什么?”這時呂布也牽馬回來。曹操急中生智說:’’我得一口寶刀,欲獻 恩相?!倍拷拥兑豢?,長有盈尺,鋒利無比,果然是寶刀。董卓引曹操山閣看馬,曹操謝道:“愿借馬—試?!比缓罂祚R加鞭往東南疾去,逃得無影無蹤了。 東漢末年,各諸侯帶各路人馬討伐董賊。董卓派華雄迎戰(zhàn),被關(guān)羽殺了。董卓嚇聽說華雄被殺,派呂布迎戰(zhàn)。張飛沖殺上去,連戰(zhàn)五十回合。后來關(guān)羽、劉備也上陣,三個人把呂布圍在當中,走馬燈般的輪流廝殺, 呂布難敵 三人,漸漸難以招架,拍馬沖出包圍圈逃了,各路人馬一齊掩殺。(127字) 義放曹操 赤壁之戰(zhàn)曹軍大敗,所剩三百人馬,跟隨曹操向華容道退去。關(guān)羽領(lǐng)一支人馬攔住去路。曹操見了,只得央求關(guān)羽說:“我今天無路可走了,望將軍看在我們往日的 情份上給我留—條活路!”關(guān)羽說:”你的恩情我已報答,今天不能為私情誤了國家大事?!辈懿僬f:”將軍還記得過五關(guān)斬六將嗎?’,關(guān)羽聽了,心中暗想,如 果不是曹操關(guān)照,我闖過五關(guān)也保不住性命。關(guān)羽是個重義之人,擺手讓曹操他們過去,曹操終于保住了性命。 單騎救主 新野—戰(zhàn),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艁y中,趙云發(fā)現(xiàn)不見了劉備,走散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云在一位 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趁趙云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殺來,趙云含淚推倒土墻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曹將殺來,趙云力戰(zhàn)眾將,威武 勇猛。正在山上觀戰(zhàn)的曹操見趙云勢不可擋,傳令—定要活捉。趙云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終于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水淹七軍 曹操命大將于禁、龐德去救樊城。關(guān)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不料中了龐德的箭。后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汁,油然而生。就在一天夜里,風雨大作, 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關(guān)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guān)羽。龐德 被生擒。 三顧茅廬 —日劉備帶關(guān)羽、張飛來到臥龍岡,想請諸葛亮出山。小僮說諸葛亮今早出去了。又過了數(shù)日,劉備又同關(guān)、張二次來訪。又見不到諸葛亮,于是留下一封信,表達 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氐叫乱安痪?,劉備想再次去請渚葛亮。經(jīng)過一番爭論,兄弟三人又第三次來到臥龍岡。他們一到,小僮說諸葛亮在睡覺。劉備 —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見。劉備不辭勞苦,三顧顧廬,終于請出諸葛亮出山輔佐,共圖大業(yè)。 草船借箭 東吳與劉備聯(lián)合抗曹,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nèi)制作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需三日,并立下軍令狀。魯肅來見諸葛亮,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也不動。第三天四更,諸 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 向曹營進發(fā)。只見江上大霧迷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只接近曹營。諸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周瑜來偷襲。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 調(diào)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下令收船。軍士們高喊著:“謝謝曹丞相的箭。”高高興興地往回去了?;貭I后,把箭取 下,十萬有余。 橫槊賦詩 曹操親率八十三萬大軍,準備渡江消滅孫權(quán)和劉備,統(tǒng)—全國。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眾將好不威風。曹操告訴眾將官:我自起兵以來,為國除害,掃平 四海,使天下太平?,F(xiàn)在只有南方我還沒得到,今天請你們來,為我統(tǒng)一中國同心協(xié)力,日后天下太平,我們共享榮華富貴。文武們都站起來道謝,曹操非常高興, 先以酒奠長江,隨后滿飲三大杯。并橫槊唱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p> 空城計 諸葛亮由于錯用了馬謖,致使街亭失守。 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已向西城撲米,而且馬上就要到了,這時,諸葛亮身邊只剩下一些文官,連—員武將也沒有,根本無法作戰(zhàn)。諸葛亮稍一沉吟,計上心頭, 他披上一件寬大長衫,戴—頂便帽,登上城樓,憑著樓上欄桿端端正正地坐下,點燃香。然后,虛望前方,安然自得彈起琴來。司馬懿來到城下看了許久,聽了很長 時間,無論從對方人物的表情動作還是諸葛亮所彈的琴聲中,都看不出絲毫破綻。其子和其他將士紛紛要求進兵攻城。司馬懿凝然不動,仍靜靜蹄聽。忽然他神色大 變,露出緊張模樣,忙下令:“后隊改作前鋒,先鋒變?yōu)楹箨牐R上撒退!”西城中的諸葛亮,見司馬懿帶兵疾忙退去,輕輕長吁一口氣,用手拭了額上的冷汗,笑 了起來。司馬懿得中知中計后不覺由衷贊嘆:“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火燒連營 劉備率領(lǐng)75萬人馬殺向東吳。孫權(quán)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來孫權(quán)起用了陸遜,劉備的部隊從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沒打敗東吳主力,就在樹林里安營扎寨。營寨— 個挨一個,連續(xù)幾百里長。陸遜得知劉備的營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敗劉備的計謀。這天,東南風刮得很猛,陸遜指揮大隊人馬帶著茅草和火種,并分三路, 一起殺進蜀營,把蜀軍40個營地燒成一片火海,劉備在趙云的保護下逃到白帝城。 關(guān)云長刮骨療毒 關(guān)公右臂中毒箭,華佗前來醫(yī)治。當時關(guān)公正與馬良下棋。華佗要求立一柱子,釘上大環(huán),把關(guān)公的手臂綁在環(huán)上,用刀割開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關(guān)公說不必 了,一邊下棋一邊伸手讓華佗來割。華佗用刀割開皮肉,用刀刮骨,發(fā)出沙沙的聲音。看的人都嚇得失了臉色,而關(guān)公仍談笑下棋。(129字) 大意失荊州 孫權(quán)見關(guān)羽實在無禮就決定趁關(guān)羽和曹軍交戰(zhàn)的機會,奪回荊州。他的大將呂蒙把戰(zhàn)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關(guān)羽的江邊守軍,順利渡江,趁關(guān)羽毫無防備,沒 傷—兵一卒就占領(lǐng)了荊州。在呂蒙波江的同時,曹操派大將徐晃帶大隊人馬攻打關(guān)羽。徐晃的兵比關(guān)羽多,他把關(guān)羽包圍起來。關(guān)羽退到荊州城外的一個小城一一一 麥城。這時, 赤壁之戰(zhàn) 周瑜與諸葛亮商量好進攻曹操的時間,只等東南風一刮起來,就開始行動。東南風刮起來后,黃蓋帶了20只裝滿蘆葦、硫磺等物的火船,向?qū)Π堕_去??斓讲懿佘?營時,船一齊起火,順著風勢,將曹軍船只燒著。由于曹操所有的船用鐵環(huán)鎖在一起,根本沒法逃走。這時,曹軍水寨全都燒著,—片火光。不計其數(shù)的兵士被燒死 了。曹操知道中了計,一邊叫罵,一邊尋找船只。這時,張遼駕著—只小船過來,曹操才脫離火海。 樂不思蜀 蜀國亡國后,劉禪被俘虜,在魏國享受榮華富貴,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大臣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 蜀漢的大臣看了這些歌舞,想起亡國的痛苦,傷心得差點兒掉下眼淚。只有劉禪看得十分高興,就像在他自己的宮里——樣。過了幾天,司馬昭在接見劉禪的時候, 問劉禪說:“您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樂哈哈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p>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之事表現(xiàn)出曹操的聰明才智,他能在大軍絕水源士卒渴難忍的危急情況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僅使士卒引起條件反射、暫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土氣。 長坂坡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 李典、夏侯淵、樂進、張遼、許褚等都至,見張飛怒目橫矛,立馬于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操聞 知,急上馬,從陣后來。張飛睜圓環(huán)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張飛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準敢與我決 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軍聞知,盡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共傘蓋,回顧左右曰:“吾問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 敵?!毖晕匆?,張飛睜目又喝叫:“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zhàn)?’’曹操見張飛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 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齊望西逃走。 趙云救主 云喘息而言曰:“趙云之罪,萬死猶輕?!泵臃蛉松韼е貍?,不肯上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墻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才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彼旖庖曋?, 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無恙?!彪p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 《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 摘要: 《三國演義》作為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其思想傾向是人們歷來觀注的,當然與是值得觀注的。我認為,《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擁劉反曹”。因為: 一、“擁劉反曹”是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反映,更是人民進步的歷史要求和選擇。二、“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集中體現(xiàn)在曹、劉道德觀念和政治品質(zhì)上。三、“擁劉反 曹”是作者自身生活觀念思想傾向的表現(xiàn),反映了“歌頌忠義英雄,向往國家統(tǒng)一”的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小說,但它的思想內(nèi)容十分復雜,融合了傳統(tǒng)、官方、民間與作者個人的各種思想。對它的思想傾向人們歷來說法頗多,但我認為:《三國 演義》極力突出的是“擁劉反曹”傾向。在《三國演義》中,以劉關(guān)張及諸葛亮為代表的蜀漢方面,是正義的代表。而曹魏集團則代表了邪惡。這種傾向并不是羅貫 中首創(chuàng),而是早已存在于民間,羅貫中只不過是繼承了民間的觀念。這樣的傾向?qū)τ谖x者的感情投入是必需的。這種傾向固然沿襲了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但另一方 面,擁劉也表現(xiàn)了對仁政和明君的向往,反曹則是對暴君和暴政的痛恨。也就是說,作者是從儒家的政治道德觀念出發(fā),糅合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來表現(xiàn) 對昏君賊臣及黑暗統(tǒng)治的痛恨,對圣君賢相和清平社會的渴望。所以,生活于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奉蜀為正統(tǒng),不僅因為對否定蒙元正統(tǒng)地位,在“人心思漢”的當時 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 一、“擁劉反曹”是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反映,更是人民進步的歷史要求和選擇。 從歷史上看,西晉陳壽的《三國志》是“擁曹反劉”的。到了東晉,此時北中國先后被所謂的“五胡”占據(jù)著,東晉偏安于江左,其地位與時勢均似同于三國時的蜀 劉政府,為了適應(yīng)時代潮流,對“晉承魏統(tǒng)”提出異議,習鑿齒作《漢晉春秋》時,便以推崇蜀漢為正統(tǒng)的辦法,來間接地推崇東晉的地位,以便在思想上壓倒北方 的胡族統(tǒng)治者,此后北宋司馬光作《資治通鑒》,由于此時北宋統(tǒng)一了中國,不再存在誰和它爭正統(tǒng)的問題,因此它對歷史上的正統(tǒng)問題也就不像偏安江左的東晉王 朝那樣敏感;但由于北宋皇權(quán)是取自后周王朝,也是從別人手里奪來的,其情況又與當年曹魏政權(quán)取自漢帝有相似之處,因而又決定了它的立場只能是“尊曹正 魏”。所以這一切又決定了北宋的官方立場只能是“擁曹反劉”。但到了南宋,隨著南宋王朝政治地位的變化,它又淪于當年劉蜀政權(quán)和東晉王朝的地位,因而出于 自身利益的考慮,必然又要化“擁曹反劉”為“擁劉貶反曹”,在朱熹所著的《通鑒綱目》里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變化的集中反映。從上述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可以 看出對待曹、劉態(tài)度的這種戲劇性的變化,歸根到底是封建正統(tǒng)觀念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反映。 此上是史學上的傳統(tǒng)而言,其實它更多地帶有的是官方的色彩,而在民間,情況則似乎不同,歷來就只存在一種傾向,那就是“擁劉貶反曹”。蘇軾的《東坡志林》 就曾記載“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今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到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庇纱丝梢姡敃r民間的民 眾態(tài)度正好與官方態(tài)度相反。另外從現(xiàn)已知的有關(guān)三國戲和有關(guān)三國內(nèi)容的小說、話本、野史來看,無一不是明顯的反映著“擁劉貶反曹”的思想傾向,所以“擁劉 貶反曹”實際上也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要求。《三國演義》的“擁劉貶反曹”正是繼承和發(fā)揚了以前的同類文學傳統(tǒng)的基礎(chǔ),更加集中和突出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和選 擇。 二、“擁劉貶反曹”的思想傾向集中體現(xiàn)在曹、劉道德觀念和政治品質(zhì)上。 中國古代的通俗文藝、對于“正”與“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國演義》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書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漢,以劉備最為突出;代表 “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為突出。這是三國故事很久以來就形成的傾向,只是在小說中表現(xiàn)得更充分。比較簡明地分辨“正”、“邪”,其實是通俗文藝很難 避免的,因為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容易了解歷史人物,對歷史作出一種道德化的解釋;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觀眾和讀者的感情投入。 小說中曹操和劉備雖同屬地主階級的政治家,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道德觀念和政治品質(zhì),正如書中劉備自己所言:“今與吾水火不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 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本C觀整部小說,兩人確實時時處處顯示了這樣一種性質(zhì)的對立,主要體現(xiàn)有以下兩點: 1、 寬仁和殘暴是反映在這兩個政治家身上的最突出的政治品質(zhì)。 在三國的三方中,怎樣來分辨“正”、“邪”,則是由一種尊崇“正統(tǒng)”的封建道德觀決定的。 劉備出生在一個破落的貴族地主家庭,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后,但他本人實已論為“織席販履”之境。孤苦飄零的生活,使他更接近于下層的民眾,并能體驗到人民的 疾苦和不幸,因此能夠?qū)捜蚀?,劉備雖然沒有太大的政治成就,卻因為他與漢皇室的一點可疑的血統(tǒng)關(guān)系,更容易被樹立為正面人物。由此來分辨正邪,體現(xiàn)出皇 權(quán)神圣的意識。不過,小說通過對曹操的殘暴奸詐的描繪和對劉備的寬厚仁愛的贊揚,也表現(xiàn)出作者、也是民眾的對于“仁政”的向往。小說中四十一回,劉玄德攜 民渡江,寫劉備從當陽撤退時,雖形勢危急,仍不肯拋棄跟隨他而行的十幾萬百姓. 對待部將下屬,劉備同樣是誠篤寬厚。無論是關(guān)羽、張飛結(jié)拜兄弟,還是孔明、趙云等文臣武將,他都能“知人善任”,“甚相敬愛”,以德感人,以德服人,故而 天下之士競趨之。書中三十六回,寫徐庶因老母被曹操脅迫,而來向劉備辭歸時,盡管劉備當時只有徐庶這樣一位軍事,但他仍能設(shè)身處地為徐庶著想,對徐庶哭著 說:“子母乃天性之親,元直無以備為念。待與老夫人想見之后,或得再得奉教?!逼溟g孔乾獻計,苦留徐庶,不使其去,使曹操斬其母后,從而使徐庶為母報仇而 力攻操時,劉備嚴詞拒絕說:“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母之道,不義也,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毙≌f中的劉備,就是 這樣一位“仁慈之主”的典型。 與劉備的“寬厚仁德”相反,小說中的曹操則是一個殘酷暴戾的政治家形象。對待百姓,曹操與董卓、李 2、 小說中劉備和曹操還體現(xiàn)了忠義和奸詐兩種道德觀念的對立。 首先,在封建社會,忠義是衡量一個政治家品德的重要標準?!爸摇币笙聦ι蠘O端無條件地服從。它是制約上下關(guān)系特別是君臣關(guān)系的一種道德規(guī)范;“義”則要 求人與人之間要講信任和真誠,它是制約兄弟、朋友關(guān)系的一種道德準則。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但又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小說中,在劉備作為人臣的時候,對待 漢獻帝的態(tài)度上,他體現(xiàn)出來的是“忠”的典范。而他對待兄弟和部下,則是以信義為重,交之以心,待之以誠。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他成為人君之后,他與部下 臣子的關(guān)系仍是靠義來維持。如他和諸葛亮的關(guān)系,從三顧茅廬到遺詔托孤,兩人與其說是君臣關(guān)系,不如說是朋友關(guān)系、知交關(guān)系。托孤之時,他不僅把大事全部 都托付給了孔明,而且真誠地告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為成都之主”的肺腑之言,這里壓根就沒有那種森嚴的君臣關(guān)系,而較多的是知己之 交的人情味。 與劉備的忠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曹操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亂世奸雄的典型特征。他奸詐、猜疑、詭譎,還在少年時代,他就能詐作中風之態(tài),欺騙父親,中傷叔 父,顯露出權(quán)謀機變方面的鱗角。后躋身列官,雖也參加過討伐董卓的斗爭,似乎“忠義”之態(tài)可掬,甚至迷惑了象陳宮一類的人,愿意棄官從他而逃。而一旦他的 地位得到改變,所作所為又無異于董卓之流,欺君罔上,專橫弄權(quán),劍逼后宮,擅殺大臣,挾天子而令諸候。對待下屬,他非但不以誠相待,相反總是施以詐術(shù),出 爾反爾,專干一些不仁不義、假仁假義之事。 其次,在小說中起著支撐作用的不但有君臣之義,更有民間的義。與封建正統(tǒng)道德同時存在的,是民間的尤其是市井的“義”的道德,這與《水滸傳》的情形頗為相 似?!傲x”本來是一個浮泛的道德概念,但民間所說的“義氣”,則有它的專指。它特別強調(diào)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扶助以及知恩圖報的原則。在農(nóng)業(yè)社會中,由 血緣所形成的宗法關(guān)系高于一切,而在市井社會,很多活動超越了狹小地域以及家庭、宗族的范圍,“義氣”就顯得特別重要。舊時江湖幫會特別重視“義氣”,原 因就在于它能幫助建立強有力的共同利害關(guān)系。 在小說中,曹、劉這兩個人物始終是處于鮮明的對照中,從而使偽者更偽,真者更真。 三、“擁劉貶反曹”是作者自身生活觀念思想傾向的表現(xiàn),反映了“歌頌忠義英雄,向往國家統(tǒng)一”的主題思想。 據(jù)傳,羅貫中其人與世寡合,但儒家正統(tǒng)思想很重,曾有志于輔佐帝王做一番事業(yè)。又傳,他曾為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張士誠做過幕客。朱元璋統(tǒng)一中國后,因與張 士誠事,終不得志,改而從事“稗史”的編寫工作,他處于動蕩不安的社會,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復雜,一生被迫東奔西走,因而接近民眾,十分厭惡統(tǒng)治集團 “爭名利使盡奸滑”,常用演義形式抒發(fā)自己和人民的愿望要求。作為一個接近社會下層的文人,他思想核心是民本思想、賢人政治和“忠義”觀念。浪跡湖海的坎 坷歲月,特別是對元末的大動蕩,使他對黑暗、民生疾苦有著深刻的感受。對國家統(tǒng)一、政治清平有著強烈向往。因此在小說中,劉備和曹操雖是以歷史上的真實人 物為基礎(chǔ),但經(jīng)過作者的虛構(gòu)和加工,一個成為仁德忠義的化身,一個為殘暴奸詐的象征,使其成為脫離了歷史上的真人而獨立存在的藝術(shù)典型。小說通過對三國時 期各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政治、軍事和外交斗爭的藝術(shù)描寫,特別是通過對其中劉備集團的推崇和對曹操集團的貶斥,一方面謳歌了仁政和忠義等傳統(tǒng)美德,同時譴責 了暴政和奸詐等丑惡行為,反映了古代人民,其實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政治和政治家的選擇。所以明君政治、賢人政治便成為作者的夢中的理想,“尊劉貶曹”便是其 理想的直接反映。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極其偉大的聚合力,維護國家統(tǒng)一,渴望和平安定,是我們民族一貫的政治目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幾千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民 族屢次被強行“分”開,飽受戰(zhàn)亂分裂之苦。但是每一次分裂,人民總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犧牲,清除了分裂的禍患,醫(yī)治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促成重新統(tǒng)一的現(xiàn) 實。羅貫中敏銳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通過對漢末三國時期歷史的藝術(shù)再現(xiàn),精心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高舉起忠義的旗號,一心不貳地為封建王朝奔 走效命,甚至只是對某一集團的領(lǐng)袖賣命捐軀;但也常常指對國家民族的忠貞不二,對理想事業(yè)的矢志如一、鞠躬盡瘁,雖說這種忠義的觀念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 藩,但也確實融合了人民群眾的觀念和感情。 就這樣,向往國家統(tǒng)一的政治理想,構(gòu)成了《三國演義》的經(jīng)線;歌頌“忠義”英雄的道德標準,便構(gòu)成了《三國演義》的緯線,二者縱橫交錯,形成了《三國演 義》這部巨著的思想內(nèi)容和坐標軸。羅貫中就是依靠這兩大坐標軸,把歷史與道德的評價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作品達到了難能可貴的高度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