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經(jīng)也盜過墓,這位盛世名君為什么會干這種令人不恥的勾當呢?原來,他看上了明十三陵里的上等楠木,想拿這些楠木來修自己的裕陵。當朝皇帝盜前朝皇帝的墓,那可是犯大忌的,而且盜墓本來就是犯法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史料當中對這一段卻不見一點筆墨。那么,乾隆皇帝又是怎么“偷梁換柱”的呢? 明十三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和一位太監(jiān),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乾隆盯上明陵是因為明陵的木頭都是上好的金絲楠木,于是想出"拆大改小"的方案,將明陵所有的祾恩殿,包括兩廡這些配套建筑的規(guī)制縮小,比如說七間改為五間,五間改為三間,重檐改為單檐,這樣就把楠木換下來了。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乾隆盜了明陵上的木材,但是它的地宮還沒有動過,在歷代皇家陵寢當中,明陵是保存得最好的。 乾隆盯上明陵中的金絲楠木 乾隆盯上明陵的木頭是有道理的,因為明陵的木頭都是上好的金絲楠木。金絲楠木是皇家或者有錢人家才用得起的。明朝有一個文人叫謝肇淛,寫一本書叫《五雜俎》,這本書的《物部》里面記載,楠木一般產(chǎn)于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廣東一帶。楠木有一種很特別的香氣,而且防腐防蛀,有錢人家特別喜歡用這種木頭來做大棺材,可以保持尸體長期不爛。所以皇帝造陵會看上上等的楠木。但因為這種木頭都是生長在深山老林里面,采伐和運輸都很困難,所以當時每一根成品的楠木,都值上萬兩黃金,還不包括運費,如果加上運費就更不得了了。考慮到把楠木原木運到家比較困難,成本也太高,很多人就直接把木匠帶到山區(qū)原產(chǎn)地那邊,就地打棺材。傳說有一次木匠造好棺材起運之前,專門燒了一碗紅燒肉,放在棺材里面,十天半個月以后,棺材運到家打開一看,里面的紅燒肉還有熱氣,還能吃。 朱棣在位時,社會穩(wěn)定,國力比較強,他有時間也有財力派人到深山老林里去采伐楠木。采伐楠木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一千個民工進去采木,真正能活著出來的只有五百人,餓死、病死的很多。而且在那種惡劣的采伐條件下,人的生命安全是很難保證的。采好以后,運輸也相當困難,山路崎嶇不平,根本沒有辦法運,只有等到每一年山洪暴發(fā)的時候,讓山洪把原木沖下。所以,原木真正運到北京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乾隆當時就是考慮到,金絲楠木本身就很珍貴,采伐又很困難,于是決定,干脆省事,盜點明陵上面的東西用用吧。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昌平縣境內(nèi),因為朱棣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以后,前幾年是在南京當皇帝的,后來他有意遷都北京,所以在他的皇后徐氏死后,就派人到北京一帶為徐皇后尋找陵地。他除了讓專管天文歷法的大臣參與以外,還從民間找了幾位風水大師,其中有一位是最著名的,叫廖均卿。廖均卿是江西人,關(guān)于廖均卿為朱棣相風水寶地這件事情,僅僅在廖氏宗譜里面有記載,在正史上是沒有的。廖君卿當時把北京周圍包括城東、城西、城南的郊區(qū)一帶全都看過了,北京當時的風水寶地有好幾處,但是他認為上好之處還是黃土山。廖均卿獻上了黃土山的山圖并附《朝獻山圖表》一道,表稱黃土山風水“玉燭清明,并三辰而永耀;金符浩蕩,亙?nèi)f古以長存;國祚無疆,邦家有慶”。朱棣看到圖表以后,很高興,據(jù)說當時送了他五十斤豬肉,所以民間就有一個說法,說是朱棣花了五十斤豬肉換了一塊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和一位太監(jiān),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而五十斤豬肉換來明陵的傳說,也令明十三陵更具有傳奇色彩。 據(jù)說乾隆皇帝看中朱棣長陵上的金絲楠木,當時吏部尚書劉墉、文淵閣大學士紀曉嵐聽到以后都很著急,這些漢族大臣就搬出《大清例律》,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尸者,絞”。《大清例律》上是嚴禁盜墓的,所以乾隆也知道盜墓是很不得人心的,也違反了《大清例律》。但是他還是日思夜想著那些金絲楠木,他下邊的有些大臣看出皇帝的心思,于是上了一道奏章,請示修葺明陵。乾隆一聽就心領(lǐng)意會,借修明陵的機會,正好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楠木倒騰下來,所以當時他就準奏了。 負責修葺明陵的是工部金簡,還有戶部曹文埴,他們兩個人在奏折當中說,要修葺明陵難度比較大,如果按照原樣修復是很困難的,光金絲楠木就不好搞,因為乾隆年間,金絲楠木已經(jīng)被砍伐殆盡了。于是,金簡和曹文埴就在奏折中提出“拆大改小”的方案。就是將明陵所有的祾恩殿,包括兩廡這些配套建筑的規(guī)制縮小,比如說七間改為五間,五間改為三間,重檐改為單檐,這樣就把楠木換下來了。而且當時他們上奏的理由還說,如果這樣一改,就可以保證永陵、定陵這些陵的規(guī)格都保持一致,大家都修成一個樣了。 其實這招,大家都明白,把大的建筑一拆,里面的金絲楠木就可以拿走了,然后再替換一些體量不用太大的木材,這是典型的偷梁換柱。“拆大改小”的方案一出來以后,乾隆盜明陵這個嫌疑立刻就傳出去了。 乾隆首先看好的是永陵,永陵的主人是明世宗朱厚熜,就是嘉靖皇帝。因為永陵的金絲楠木與朱棣的長陵不相上下。永陵開建于嘉靖十五年,它的規(guī)制完全是仿長陵的,朱厚熜希望自己的陵也造得和祖宗的陵一樣漂亮,一樣輝煌?!恫街葜尽飞嫌涊d:“其規(guī)制一準于長陵,而偉麗精巧實有過之。”當時朱厚熜為了造自己的永陵,動用了國家財政,據(jù)說動用的官兵有四萬人之多,這個陵造了好多年才造了起來,所以說乾隆瞄上這個陵墓是極有道理的。 命運多舛的明十三陵 結(jié)果,十三陵當中有十二陵都被“拆大改小”了,唯獨有一個陵卻“拆小改大”了,那就是末代皇帝朱由檢的思陵。崇禎是亡國之君,死的時候還是李自成給他收殮的,草草地葬在他的妃子田貴妃的墓里面,就是把一個妃子墓改成帝王陵了。當時做得很粗糙,很草率,所謂的祾恩殿僅僅有一間,所以乾隆借著這個機會,把一間改成了三間,就與其他十二座陵墓規(guī)制基本上一樣了。乾隆這樣做主要還是想收買人心,他想安撫臣民當中一些親明階層,另一方面也是表彰自己的功德:你看我對前代的帝王陵寢多么維護。 然而有句俗話,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乾隆把明十三陵“拆大改小”,其動機昭然若揭。乾隆盜取明陵里面金絲楠木的說法,到最后還是不脛而走,傳了出去。作為一個皇帝,他必然要有一個說法,要對臣民有個交代,不然這個皇帝怎么當?于是他裝模作樣下了一道罪己詔,把自己貶了一通,流放到了江南。當時他一襲青衣小帽,帶著手下的臣子,脖子上還戴著一串朝珠,相當于枷鎖,跑到江南游山玩水去了。 當時督修明十三陵的,除了工部尚書金簡,還有好幾個,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宰相劉羅鍋》里面的劉墉,他是吏部尚書,也參與了。當時“拆大改小”確實多出了好多木料,這些木料都有很完整的統(tǒng)計,明細如下:大小楠木238件,木墩頭584件,改砍糟楠木224件,小件楠木截頭折方25700余尺,花斑石500余塊,舊磚130萬塊……材料運走做什么了呢?劉墉在奏章中稱,“擬運回京城,以備各工取用”。 可見,乾隆盜“木”還是比較可信的。但是有一點,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完成了,而乾隆盜十三陵,是在三十五年以后的乾隆五十二年才發(fā)生的,因此從時間上來講,乾隆盜明陵修建自己的裕陵這個說法,應該不成立。但為什么民間傳得沸沸揚揚,都說他盜陵呢?這也不是空穴來風,第一個入關(guān)的皇帝——順治皇帝的孝陵里面,就曾發(fā)現(xiàn)有明代建筑上面的材料,所以外界傳說乾隆盜明陵修葺自己的裕陵也是有道理的。而且從歷史上看,把自己造好的陵墓拆掉以后再重做的事例在清朝皇家都曾發(fā)生過,比如慈禧太后就是這樣,她覺得自己的清東陵造得過于簡陋了,于是把它拆掉重建。但據(jù)清宮檔案記載,乾隆裕陵上的金絲楠木,出處是很清楚的,清宮檔案上是這樣記載的:凡楠木系廣東、四川、湖廣、福建四省進,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廣、江西四省進,金磚系江南省進,具體的就是從現(xiàn)在的江蘇蘇州進的。所以說,乾隆皇帝盜取十三陵的木材,最終其實沒有用到自己的陵墓當中去。 值得慶幸的是,在歷代皇家陵寢當中,明陵是保存得最好的。雖然乾隆盜了明陵上的木材,但是它的地宮還沒有被動過。目前明十三陵的十三座陵墓中,只有兩座地宮是被動過的,另外有十一座地宮都是保存完好的。被動過的兩座地宮一個就是萬歷皇帝的定陵,這是1949年解放以后,被考古工作者進行考古發(fā)掘的,另一座就是末代皇帝朱由檢,他的思陵被盜墓者盜過,因為思陵的地宮做得相對比較簡單,畢竟是田貴妃的墓改成的帝王陵。那么盜墓者為什么會看上倒霉的亡國之君的陵墓呢?關(guān)于思陵被盜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以后,崇禎皇帝萬念俱灰,跑到煤山上找了一顆歪脖子樹吊死了。李自成官兵進來以后,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把他尸體慢慢地卸下來放到停尸間里,準備第二天收殮。結(jié)果收斂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夜過去朱由檢的頭沒有了,沒有頭的皇帝怎么收殮呢?所以據(jù)說,當時急忙找了一個金匠打了一個金頭,這僅僅是一個傳說,哪曉得傳到盜墓賊耳朵里面,信以為真,從思陵旁邊打了盜洞把這個地宮給盜了。至于盜沒盜到那個金頭,就沒有下文了。 而乾隆的裕陵,到最后也沒落得什么好下場,還是被人家給盜挖了。就在民國年間,東陵大盜孫殿英除了盜慈禧的定東陵以外,瞄上的第二座陵就是乾隆的裕陵。裕陵的地宮做得很豪華,當時孫殿英這幫盜墓賊很野蠻,把它精美的石門全部搗毀了,打開裕陵以后發(fā)現(xiàn)乾隆的尸骨早已腐爛,而且墓里面積滿了水,整個地宮都是爛淤泥,孫殿英沒有辦法,拿了個抽水機把地宮抽干,這才盜成。 明十三陵,盡管多災多難,屢次遭到破壞,不過好在現(xiàn)在還有相當大的部分都是保存非常完好的。 明十三陵 金絲楠木棺材 乾隆畫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