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澳門歷史文化老街區(qū) 圖文·陳仁江 澳門的老街區(qū)很小,值得看的也在這里,這里被稱為澳門歷史文化街區(qū)。凡是到澳門旅游的人,都會來此一游。通常游覽了這里就可以說“我到過澳門了”。難怪許多寫澳門游的博文都說澳門除了看賭場,只需要半天游覽就足夠了。 澳門的歷史文化老街,基本保持著澳門昔日模樣。這里有著名的大三巴、有炮臺、有老教堂,還有議事廳前地“波浪起伏”的街道,等等。澳門,城市比香港小,樓房也不及香港密集,有許多地方行人都不多,唯獨老街區(qū)人流涌動,狹窄的街道上擠滿了游人。游覽這一帶老街,半天都不用,有一個時辰就可以了。 澳門的老街區(qū)街道很狹窄,但因為車子不多,稍微僻靜點的街道上一點也不擁擠。街道是有坡度的,實地看過后才知道澳門的老街是依照山勢修建的,盡管山的坡度不是很大,但街道明顯向上或者向下傾斜。 澳門老街區(qū)有一片廣場,名曰“議事廳前地”,到澳門旅游的人不可能不去這個廣場。因為除了它的名氣很大,還因為它的位置居中,任何游人都必須通過這里游覽老街區(qū)。最特別的是,廣場的地面用兩種不同的地磚鋪設成海洋的波浪,走在上面,真有波浪涌動的感覺。遠處看,廣場好像在起伏動蕩。 澳門人非??粗刂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去的時候,澳門人正在準備迎接中秋和重陽節(jié),廣場上喜氣洋洋,到處張燈結彩,傳統(tǒng)的蓮花燈最多見。我想如果正好是中秋游澳門的話,我們一定會看到澳門慶祝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鬧了。 議事廳前地周圍的建筑歐式居多,但也有中國傳統(tǒng)的房屋,中西合璧,色彩協(xié)調,建筑大多老舊,時光在這里彷佛停滯。 到了澳門,街上到處可以看到摩托車。我們剛從香港來,竟然有點不習慣,因為香港很少見到摩托。 澳門的街道兩邊的建筑格局很像廣州,文革時我去過廣州,對街道兩邊樓房的內走廊印象很深。這種建筑,可以遮陰擋雨,而且最為安全。 老街區(qū)有的街道非常狹窄,簡直像商場內的露天通道。也許不讓走車,這樣的小街很像步行街。走在澳門,感覺生活的節(jié)奏似乎有意放慢了,行人們也是慢悠悠的走著,完全沒有香港那樣的匆忙景象。 老街的店鋪門面都不大,它們大多只是靜靜地開著門,很有耐心地守株待兔。既很少聽見有叫賣的吆喝聲,也很少看到有店員站在門口兜攬生意。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盡可隨意溜達,自由觀看。一切都顯得那么悠然自得。 澳門老街區(qū)的標志性建筑物是大三巴,凡是去澳門的游人沒有不去看看的。我們也順著斜斜的老街往上走去,街的盡頭就是著名的大三巴。遠看,好像為了拍電影搭起來的大牌坊,但不是中國傳統(tǒng)的式樣。究竟是誰搭蓋了這么一座哥特式的“牌坊”呢? 大三巴前游人最多,來此留影的游人也最多。后來才弄清楚,所謂“大三巴”,其實只是“大三巴(原名‘圣保祿’)教堂”殘留的前壁?!? 【網(wǎng)摘】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門,也把天主教帶到了澳門。1562年,葡萄牙人歷經(jīng)數(shù)年,在澳門建起了這座哥特式教堂,取名“圣保祿”教堂。葡語“圣保祿”發(fā)音接近當?shù)胤窖灾械摹叭汀?,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后來,教堂兩次毀于火災。1602年,圣保祿教堂再次重建,歷經(jīng)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白銀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的背面有人工搭建的樓梯上去,站到窗洞前看下面,澳門的老街區(qū)遠處是現(xiàn)代的新建筑,高大宏偉包圍著老街區(qū)。老街區(qū)更顯得擁擠狹窄,街道有如羊腸小道。 大三巴右側是山,山不高,其上有大炮臺,一般游人都會走上去看看。在進山的入口處有一座雕像,細看乃西人利瑪竇也。意大利學者、傳教士利瑪竇1582年曾到過澳門。利瑪竇對于中華文明十分景仰,一生為中國做出了許多杰出的貢獻。澳門為利瑪竇塑像是在情理之中。 登山可以看到“澳門博物館”,剛好我們去的時候,沒有開館。不然可以進去看看,一定能更多地了解澳門。 雖然沒看成澳門博物館,但參觀了山上的“大炮臺”。 大炮臺占地約1萬平方公尺,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建于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臺,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chǎn)業(yè),后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御設施的大炮臺城堡。大炮臺的建筑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臺與媽閣炮臺和東望洋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范海盜之用。 大炮臺經(jīng)歷了300年的滄桑歷史,終于在1966年解禁,成為向公眾開放的旅游景區(qū)?,F(xiàn)今,大炮臺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臺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臺花園,可以俯瞰澳門360度的風景。 大炮臺基本保持著舊貌,雖然炮臺的功能早已喪失,可作為旅游景點的價值卻與日俱增。 大炮臺景區(qū)很幽靜,游人在這里可以享受一份難得的靜謐。 站在大炮臺俯瞰澳門城景最佳,感覺澳門長高了,在新建筑區(qū)面前,昔日的老街房屋盡皆矮小擁堵。這與我在其他大城市登高看到的感受差不多。 我們走下山,又見大三巴。大三巴側面的狹窄馬路是傾斜下去的。車子來到這里居然都是快速通過,從這里看出澳門的交通秩序還是很不錯的。 來到大三巴,很少有不留影的?!暗酱艘挥巍?,是國人每到一處旅游的嗜好,但我們卻只留下澳門的街景,正所謂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澳門給我的印象猶如一棵老樹正綻放出新芽,沒親身見識澳門,就不知道澳門是啥模樣。來澳門后,我很欣賞澳門歷史文化老街區(qū)的古老和青春,再見了,澳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