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是張載《正蒙》一書中的第一篇。張載以《太和》為《正蒙》的首篇,是有深意的。他是要以“氣”為最原初的統(tǒng)一狀態(tài)來論定“氣”含能動之性,以“氣”自身所有的能動之性為“氣化”之源,來建構(gòu)其“氣化”論思想體系。后來,王夫之十分推崇張載的《太和》篇。認(rèn)為《太和》篇“首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而作圣之功,下學(xué)之事,必達(dá)于此,而后不為異端所惑”。①
在張載的哲學(xué)中,關(guān)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都是以“氣化”論來闡釋的。而張載對“氣化”的理解,則同其“太和”觀念關(guān)聯(lián)。張載哲學(xué),就其思想資源而言,不少來自《易傳》。“太和”的觀念,可以說就來自《易傳》中“保合太和”的講法。在中國哲學(xué)史上,“和”的原初的義蘊當(dāng)是多樣的統(tǒng)一。《國語》中說,“以他平他謂之和”,即是強(qiáng)調(diào)“和”乃多樣的統(tǒng)一?!疤汀碑?dāng)是對“和”的狀況的一種描述。《國語》中論“和”,已有“和之至也”之說。王夫之認(rèn)為,張載所說“太和”也是說“和之至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張載所謂“太和”是指“氣”的至上的統(tǒng)一,原初的統(tǒng)一。張載在自己的哲學(xué)中,從“太和”講起,是要從“氣”的至上的、原初的統(tǒng)一狀態(tài)講起,肯定“氣”即使在“太和”的狀態(tài)中,仍然包含對立,自身具備能動之性。這種觀念,對于張載以“氣化”論釋天道性命、人倫物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太和》篇在張載的“氣”學(xué)論著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張載的著作十分難讀。下面我們具體解讀張載的《太和》篇,以求對張載的《太和》篇“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相蕩、勝負(fù)、屈伸之始?!?/FONT>
“太和所謂道”一說,注家歷來語焉不詳。
此處若僅從字面上看,“太和”乃至上之和,描述的是“氣”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道”是法則。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即釋“太和”為“和之至也”,釋“道”為“天地人物之通理”。但是,這樣從字面上理解,聯(lián)系到后文講則不妥。實際上,要正確理解張載此說,應(yīng)當(dāng)注意兩方面的視角和兩種思路:一是張載所謂“太和”是指“氣”,或說指“氣”的一種狀態(tài);張載所謂的“道”則是指“氣”運行變化的過程。張載在《正蒙》中對“道”與“理”的規(guī)定是有區(qū)別的。所謂“理”是指“氣”聚散變化的過程中“順而不妄”,“道”是說“氣”自身所包含的陰陽之間“推行有漸”。二是張載編定《正蒙》時,曾“效《論語》《孟子》,篇次章句,以類相從,為十七篇”②。張載論“太和”,“太和”為“氣”,同時也是《正蒙》第一篇的篇名。注意到這種不同的視角之后,可以看到張載所講的“太和”、“道”等都是對“氣”本身的狀態(tài)、性質(zhì)、特征的描述,張載使用這些概念層次、范圍有所不同,但都在同一個序列之中,都是統(tǒng)一的?;谶@種認(rèn)識來看張載“太和所謂道”,及其接下來的論述,其大意應(yīng)當(dāng)是:《太和》所說的“道”,是指“氣化”的過程?!皻狻弊陨砑春小案〕痢?、“升降”、“動靜”之間相互感應(yīng)的性能,這種相互感應(yīng)的性能,是產(chǎn)生“”、“相蕩”、“勝負(fù)”、“屈伸”等不同形式的“氣化”運動的最初的原因。用我們今天的語言來說,張載的這一論述,是要肯定作為“太和”狀態(tài)的“氣”的存在仍是一個過程,其自身包含的對立面之間相互作用的性能,是“氣”自身以不同的形式運行變化的始因。③
“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簡者坤乎!
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不足謂之太和?!?/FONT>
“來”為“氣化”之始,“究”為“氣化”之終?!捌鋪硪矌孜⒁缀啞?,是說“氣化”開始時是一氣之內(nèi)的陰陽之間相感相應(yīng),并未“氣化”成物(幾、微是就“氣化”的原因狀態(tài)說的),“其究也廣大堅固”,是說“氣化”中“氣”凝聚而成宇宙間的實際事物。
“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簡者坤乎!”此說源于《易傳》。《易傳》中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解釋《易傳》中這段文字時認(rèn)為,“知”是主、是支配、規(guī)定。“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就陰陽在事物形成中的作用和情形而言的。乾、坤即是陰陽,兩者之間,陽施陰受。陽氣輕清未形,陰氣重濁有跡,所以乾主始物,坤作成之。基于這種認(rèn)識,也可以理解“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因為乾健而動,故主始物而無所難,坤順而靜,從乾而不自作,故能簡而為物。依朱熹的理解看張載的論斷,張載也是肯定在“氣化”之中,陽健陰順,陽動陰受,陽氣居于主使、支配的地位,陰氣居從屬效法的地位。陰陽包含于一氣之中,陰陽相感是“氣”的一種自涵之性,由這種自涵之性引起的“氣化”,即由“氣”到物,也可以說是既易且簡。易是不難,簡是不繁,易、簡的原因,都在“氣”含自動之性,由這種自動之性引發(fā)“氣化”,由“氣化”而形成萬物。這樣說易、簡,實際上是在強(qiáng)調(diào)“氣化”成物是一個自然過程。換言之,張載所謂“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是就“氣化”的開始與結(jié)果說;所謂“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簡者坤乎”,則是就“氣化”中陰陽二氣的性能與功能的區(qū)別說。
“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前者是說“氣化”過程中,萬物消散為“氣”,“氣”分陰陽,仍有象可察;后者是說“氣”含陰陽相感之性,這種內(nèi)含于“氣”的陰陽相感之性不易觀測,故為神。在張載的著作中,神這一概念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氣”含陰陽,陰陽相感,不易觀測,這種意義上的神,也可視為“氣”自身具有的一種能動的性能。其二是神即伸,鬼神為歸伸,實際上是“氣化”的一種形式。
“不如野馬、,不足謂之太和?!薄褒※俊笔侵浮皻狻钡囊环N狀態(tài),“野馬”是指游氣?!安蝗缫榜R、,不足謂之太和?!比允窃谝詣討B(tài)的“氣”比擬“太和”,強(qiáng)調(diào)“太和”狀態(tài)的“氣”仍自含能動之性。
“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xué)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FONT>
“語道者”是指探究、論析事物的一般法則者。論析宇宙生化的法則和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如果能理解“太和”自含能動之性,由這種自含的能動之性引發(fā)的“氣”的運行變化,是宇宙間事物生化的根源,這才可以說是理解、把握了事物生化的法則;學(xué)易者,也只有了解這一點,才算理解了易學(xué)的主旨和本義。若不是這樣,雖才如周公,也不值得稱道。張載在這里是將才、智分開來講的。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認(rèn)為,“才”是“待其已感,因事而效能者”;“智”是“灼見道體”者。王則認(rèn)定“知道見易,始謂之智”。不能洞察、理解宇宙萬物的生化之源在于“太和”之氣自含的能動之性,即說不上是智。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FONT>
“太虛”即是太空。張載認(rèn)為,宇宙間萬物皆源于“氣化”、“太虛”也即是“氣”。只不過相比較于具體的實物而言,“太虛”無形而已。但是,這種無形,正是“氣”尚未轉(zhuǎn)化為物時的存在狀況,故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這里的“本體”一詞,不宜作本體論哲學(xué)所說之本體解。在中國哲學(xué)史上,本體是指本體或本根,這種意義上的本體也是實體。所以古人講體、用,也可以說是講本、用。宋代哲學(xué)家講體用者很多。宋儒講“明體達(dá)用”時,體指根本,指不變者,或指人倫原則,用則是指對這些原則的運用。張載講的本體是一種較特殊的講法。張岱年先生曾經(jīng)認(rèn)為張載講體含義有三:一是本性,二是體形,三是事物的部分或方面。而張載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則是肯定無形的“太虛”,是“氣”存在的本來狀況?!疤摗笔菍Α皻狻钡膶傩缘囊环N描述和規(guī)定。黃宗羲在《明儒學(xué)案·自序》中說:“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边@種“本體”也當(dāng)是指本來的狀態(tài)而言。只有將張載所謂“本體”理解為本來狀態(tài),才能讀通他在《太和》篇中對“氣”的屬性的另一些描述與規(guī)定。
“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FONT>
聚、散是張載認(rèn)定的“氣”運行變化的形式。張載認(rèn)為“氣”處于不斷的聚、散過程之中,“氣”聚為物,物散為“氣”,因此聚、散都只是“氣化”過程中的暫時狀態(tài)。
“至靜無感,性之淵源?!?/FONT>
這似乎仍然是就“太和”狀態(tài)的“氣”立論?!疤汀弊鳛橹辽系脑醯慕y(tǒng)一狀態(tài)的“氣”,可以說是“至靜無感”,但“太和”之“氣”仍自含對立面之間的相感之性,具備自身運行變化的始因。
“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FONT>
“有識有知”是對事物的認(rèn)識、了解。這種知、識是認(rèn)識的主體在對外物的感覺中形成的。感覺外物,是自外至,王夫之說“自外至曰客”,這樣說客感即是對外物的感受。
“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FONT>
客感是主體與外物相感,客形是“氣化”中聚散的暫時狀態(tài);無感是說主體不與外物相感,無形是“氣”的本來狀態(tài)??透锌托问且浴皻狻钡倪\動變化為前提,無感無形也以“氣”的運動變化為前提。四者都是由“氣化”過程中的不同形式和階段規(guī)定和制約的。只有了解“氣化”的本性和過程,才能夠使對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的認(rèn)識和理解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一起來。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途,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FONT>
“天地之氣”、“攻取百途”,是說陰陽之氣相感相應(yīng)、相互作用的形式多樣;“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是說“氣”運行變化的形式多樣,但“氣化”仍遵循一定的秩序和條理,服從一定的規(guī)律,不是雜亂的、無序的。
“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
在“氣化”中,“氣”凝聚而成實物,物消散而回歸太虛?;貧w太虛,即是物從有形回歸無形。歸于無形,并非消滅,而是回復(fù)為“氣”的本來狀態(tài),故說“散于無形,適得吾體”?!皻狻本蹫槲?,故而有象。但“氣”聚只是“氣化”中的一個階段,或說是暫時狀態(tài)。就“氣”聚而言,仍然體現(xiàn)了“氣化”中“順而不妄”之理,同時,“氣”聚而成之物,在本質(zhì)上仍然是“氣”。故說“聚為有象,不失吾?!薄?/FONT>
“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在張載的哲學(xué)中,太虛的含義一是指太空;一是相對于至實而言,指“氣”的本來狀態(tài),即無形。張載認(rèn)為,“氣”乃萬物之源,宇宙間的事物都是由“氣化”而成。就太空而言,也當(dāng)是“氣”,故說“太虛不能無氣”。同時,“氣化”是一個不斷聚散的過程。在“氣化”的過程中,“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而“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皻狻本蹫槲矬w現(xiàn)了“氣化”,“物散而為太虛”即回歸太虛,歸于無形,也體現(xiàn)了“氣化”。“氣化”中由“氣”聚到物散,是一個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在張載看來,“氣化”中這種由聚到散,由散到聚的過程,體現(xiàn)了“氣化”過程的必然性,或者說,“氣化”中由無形而為有形,由有形回歸無形的循環(huán)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不能不如此的過程。故張載強(qiáng)調(diào)“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然則圣人盡道其間,兼體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FONT>
這里是說圣人能夠理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這一“氣化”過程的必然性,把握“氣化”之理,在認(rèn)識中即不會為“氣化”中某種暫時的形態(tài)所限制,既能理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又能理解物不能不散而歸于太虛?!皻狻敝?、散皆為必然,皆為不得已而然。對于“氣化”的理解,既不囿于聚,又不囿于散,對人生則不會執(zhí)著生,也不會恐懼死,視人之生死為自然和必然,不為生死所累。像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所說的那樣,“生以盡人道而無歉,死以返太虛而無累”。對于人生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真正做到“存,吾順事,沒,吾寧也”,“兼體而不累”,需以對“氣”聚散出入的必然性理解為前提。換言之,人生中不為生死所累,標(biāo)志著其對“氣”聚散出入的本性的認(rèn)識達(dá)到了一個至上的境界或說最高的層面。這大概就是張載所謂“兼體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的本義。
“彼語寂滅者往而不返,徇生執(zhí)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均焉?!?/FONT>
這里張載以其“氣化”論批判佛教與道教。“語寂滅者”乃佛教。佛教視人生為苦海,將人死視為涅或說寂滅。寂滅意味著對人生苦難的解脫。在生死問題上,佛教實際上是厭生,而將人的追求與希望寄托于死后。故張載說佛教的寂滅說是主張“往而不返”?!巴环怠痹谀撤N意義上可以說是主張只死不生。“徇生執(zhí)有者”乃道教。在生死問題上,道教求長生久視,實際上是要長生不死。故張載說道教在生死問題上是主張“物而不化”。佛、道二教在生死問題上的理解與追求都不相同,但在張載看來,二者在理論上的失誤則有相同之處。這就是都不了解“氣”乃萬有之源,不了解“氣”之聚散的必然性。具體而言,佛教是不理解“氣化”中,“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人作為物中一物,其生死與“氣”之聚散是關(guān)聯(lián)的。人的生死繁衍也是必然的,不可能只死不生,或說“往而不返”。道教則不理解在“氣化”中,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人死即是“氣化”中“氣”由有形之物回歸無形的本來狀態(tài)的體現(xiàn)。故人死也是自然之則,是無法抗拒的?!搬呱鷪?zhí)有”也是背離事物變化的本性的??傊瑥堓d認(rèn)為,佛、道二教在生死問題上,一主“往而不返”,一主“物而不化”,這兩種主張都背離了“氣化”之理。不懂得“氣化”是一個由無形而為有形,又由有形而為無形的不斷往復(fù)的過程。
“聚也吾體,散也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也?!?/FONT>
聚散都是“氣化”的形式。聚為有象,散入無形,本質(zhì)上都是“氣”。理解了聚散都是“氣”,認(rèn)識到死亡只意味著“氣化”中從聚為有象到散入無形,而非絕對的消亡的人,才能與之研探事物的本性。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于《易》者也?!?/FONT>
這里是說了解了太虛即是“氣,”是從一個最高的層面上肯定“氣”乃萬物之源。那么就可以使有與無、隱與顯、神與化、性與命這些看似對立的現(xiàn)象得到統(tǒng)一的解釋,找到其共同的根源。在張載看來,這些現(xiàn)象都源于“氣化”。在“氣化”中,“氣”聚為物,即為有;物散為“氣”,則為無。有則為顯,無則為隱。神乃“氣”自含的能動之性,化則是“氣化”過程,化是神的表現(xiàn)。性乃自有。命,宋人陳淳在《北溪字義》中說,“猶令也”。性為自有,即可說是天命之者,性命仍同“氣”自身的屬性關(guān)聯(lián),同“氣化”之理關(guān)聯(lián)。張載認(rèn)為,看到了“氣”之聚散、出入、有形無形的變化,能夠理解這些變化都根源于“氣”自身所含的能動之性,則是對于《易》學(xué)有深入了解之人。
“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于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FONT>
這是說,如果認(rèn)為虛能生氣,那么,虛為無限,“氣”為有限,或說虛為無,“氣”為有,即會使體用絕對地不同和分離,同道家有生于無的理論劃不清界線,從而也無法了解有同無在“氣化”中統(tǒng)一的常則。
“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入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
這是說,如果不了解“太虛即氣”,太虛即是“氣”的本來狀態(tài),而認(rèn)為萬物為太虛中所見之物,那么就會將物與虛,即形與性割裂開來,看不到形與性或說物與虛之間的依存和聯(lián)系。這樣,形自為形,性自為性,形與性、天與人不相憑藉,不相依存,這種認(rèn)識就會陷入佛教將山河大地歸于人的主觀幻覺的理論錯誤.因為在張載看來,佛教之所以持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根源即在于佛教講緣起性空,認(rèn)為物無自性,將形與性或物與虛割裂開來,對立起來。
“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無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
這里“此道不明”是指不理解形性相資、天人相待。張載認(rèn)為佛教不理解形性相待、物虛相資的原因在于其雖然講性論虛,但只知皮毛,不察本然,不知道根據(jù)“氣化”的自然過程和法則去看待物與虛,形與性的聯(lián)系與統(tǒng)一,反而以個人的主觀識見作為天地存在的根源和條件。
“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坤為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FONT>
這里的“明”相對于“幽”而言,明為有形,幽為無形,躐等是逾越界線。張載認(rèn)為,佛教對于明即有形的事物未有全面的正確理解,卻主觀斷定現(xiàn)實世界為人心識的幻覺或說見病,原因是不能正確理解幽明之間的界線與聯(lián)系,不了解幽與明或無形與有形在“氣化”過程中是統(tǒng)一的,是可以轉(zhuǎn)化的,是在不能全面理解有形之明的基礎(chǔ)上,妄談無形之幽所導(dǎo)致的一種錯誤結(jié)論。
“不悟一陰一陽范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然一途。”
這是不理解“氣”乃萬物之源,“氣”自身所含的陰陽相感相應(yīng)的自然之理為天、地、人三大領(lǐng)域中的普遍法則,使儒、佛、道三家在物虛、形性、天人、幽明等問題上的失誤有著共同的認(rèn)識根源,即都陷入了妄說和臆斷。
“語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夢幻,則定以‘有生于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入德之途,不知擇術(shù)而求,多見其蔽于而陷于淫矣?!?/FONT>
這里的“語天道性命者”當(dāng)指后世儒家。張載認(rèn)為,儒家中一些探討天道性命問題的人物,不是迷惑于佛教之說,就是認(rèn)定道家的“有生于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在道德修養(yǎng)的途徑方面,不知選擇正確的理論為依據(jù),獲取正確的方法為指導(dǎo),從而使人們看到的不是被片面的言辭所蒙蔽,就是為放蕩的言辭所欺騙。
“氣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兑住匪^‘’,莊生所謂‘生物以息相吹’,‘野馬’者與!此虛實、動靜之機(jī),陰陽、剛?cè)嶂肌8《险哧栔?,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散,為風(fēng)雨,為霜雪,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jié),糟粕煨燼,無非教也?!?/FONT>
然,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釋為充滿貌。這里是說“氣”充盈于太空之中,升降飛揚不曾止息?!兑住分兴f“”,《莊子》中所說的“生物以息相吹”、“野馬”,都是指“氣”升降飛揚的狀態(tài)。這是形成虛實、動靜的關(guān)鍵,是區(qū)分陰陽、剛?cè)岬钠瘘c。陽氣清輕上升,陰氣重濁下降。陰陽二氣的相感相遇形成了風(fēng)雨、霜雪等自然物象。在宇宙間,事物的多樣,糟粕灰燼(即煨燼),無不是“氣”升降飛揚的變化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無不向人們展示“氣化”為萬物之源這一普遍法則。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
離明是指人的視覺。氣聚為物,人們憑視覺能夠觀察故說有形,氣不聚,人們無實物可觀察故說無形。無形只意味離明不得施,而不是說存在絕對的虛無。
“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圣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無之故’?!?/FONT>
這是說“氣化”是一個過程,聚散都是“氣化”中的不同階段和形態(tài)。即使“氣”剛剛凝聚成物,也不能不說是暫時的。同理,即使物剛剛消散,也不能倉促地說是沒有。所以,圣人仰觀俯察,考察事物,只說知道幽明的原因,而不說知道有無的原因。因為在張載看來,圣人不承認(rèn)有離開“氣化”的無,“無”只表明“氣”不以有形的狀態(tài)存在,而非絕對的虛無。
“盈天地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FONT>
法象乃佛教用語,這里大體上相當(dāng)于物象。張載認(rèn)為,充滿天地之間者都是物象。人們考察事物的形式和條理,不依靠眼睛即無法進(jìn)行。因此,人們觀察到有形之時,可以推知到幽,當(dāng)人們觀察不到有形時,則可以推知明?;蛘哒f,人們知道有形時,可以推知無形,知道無形時,則可以理解有形。
“氣之聚散于太虛,猶冰凝釋于水。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故圣人語性與天道之極,盡于參伍之神變易而已。諸子淺妄,有有無之分,非窮理之學(xué)也?!?/FONT>
“氣”聚散于太虛,猶冰凝釋于水,這種比喻,意在強(qiáng)調(diào)虛空即“氣”。張載認(rèn)為,了解了虛空即“氣”,就應(yīng)當(dāng)肯定沒有離開“氣化”的絕對的虛無(或者如王夫之之子王所說的“方信虛無不是無”)。所以,圣人從最高的層面上論釋事物的本性與自然的法則,在于全面地詮釋“氣”含陰陽,陰陽錯雜相感之性引起的變易。而一些談?wù)撔耘c天道的學(xué)者,思想淺薄而又主觀臆斷,才將有與無割裂開來,在有無之間確立一道絕對對立的界線。這并非全面理解事物本性之后而形成的學(xué)說。
“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在張載的著作中,太虛即是“氣”,或說是“氣”的本來狀態(tài)。張載著作中所謂清是純,通是普遍,神是不易觀測,實乃“氣”所含陰陽之間的相感之性。張載講“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似乎是認(rèn)為,太虛狀態(tài)的“氣”,陰陽未分,希微不形,所以能轉(zhuǎn)化為各種不同的事物;正因這種希微不形之“氣”,能為萬物之源,故不易觀察,使人不易理解“氣”乃宇宙萬物的根源。所謂“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有形”,似乎是認(rèn)為陰陽之“氣”,感遇聚結(jié),凝聚為有形之物。這不同于太虛之“氣”。張載這種清濁之別,礙與不礙之分,似是在強(qiáng)調(diào)作為萬物之源的“氣”,同由“氣化”而成的物之間有別。
“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故聚而有間則風(fēng)行,風(fēng)行則聲聞具達(dá),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之極與。”
前文說清是純,通是普遍,“凡氣,清則通”,也可以從這種意義上理解?!皻狻鼻鍎t通,是說太虛狀態(tài)的“氣”是所有事物的本源;昏是模糊,壅是堵塞?!盎鑴t壅”,是指“氣”聚為物后,物不可入于物,也不可為物所入,故不能由一物為萬物之源?!扒鍢O則神”,是強(qiáng)調(diào)原初狀態(tài)的“氣”乃萬有之源,故不易觀察和理解。所謂“故聚而有間則風(fēng)行,風(fēng)行則聲聞具達(dá),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之極與”,是說形中之虛(間)仍不為物礙,人聞風(fēng)行之聲,是清不礙物的表現(xiàn)。張載這些論述比較牽強(qiáng)。王夫之曾從人的修養(yǎng)方面解讀這段文字。但就張載行文的本意來看,他論“氣”之清通,似仍是要區(qū)別本源與實物,強(qiáng)調(diào)“氣”為萬有之源。
“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FONT>
在這段文字中,張載論釋了自己理解的天、道、性、心四個范疇。太虛即是太空,故說“由太虛,有天之名”;“氣化”是一個“氣”聚散、凝釋的過程,故說“由氣化,有道之名”,道即“氣化”的過程,虛是無形,是“氣”的本來狀況,也可以說是“氣”的基本屬性,故說“合虛與氣,有性之名”;人的認(rèn)識源于對有形之物的感覺和對事物本性的了解,故說“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說“陰陽相感聚而生人物者神”,“復(fù)散而合于者為鬼”。這里所謂鬼神即歸伸。張載在《正蒙》中說過“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為鬼,以其歸也”。鬼神實際上是指“氣”聚為物和物散為“氣”,是“氣”自身所含能動之性的表現(xiàn),故張載有“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的說法。
“圣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虛妙應(yīng)之目?!?/FONT>
這里“圣者,至誠得天之謂”,實際上是對《中庸》中“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一論斷的發(fā)揮。誠乃真實無妄,至誠即是“誠之”,達(dá)到誠。王夫之說是“體太虛至和之實理”,人能夠至誠即是得天,得天實即是把握“氣化之理”,能把握“氣化”之理者即是圣者。
神是“氣”自含的能動之性,妙是奇妙,應(yīng)是感應(yīng),目為名目?!吧裾撸撁顟?yīng)之目”,是說神乃表示“氣”自身包含的陰陽之間奇妙地相感相應(yīng)的概念。
“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FONT>
“天地法象”,大體上是指有形之物。有形之物都是由于“氣”自含的能動之性(神)引發(fā)的“氣化”的結(jié)果。糟粕是相對于作為本原的“氣”而言的。張載著作中,強(qiáng)調(diào)“氣”“清虛一大”,而以糟粕表達(dá)“氣化”的結(jié)果,是要論定“氣”與物之區(qū)別,并有推重本原之意。 “天道不窮,寒暑也;眾動不窮,屈伸也;鬼神之實,不越二端而已?!边@里說天時的變化沒有窮盡,是因為有寒暑之交替,萬物的運動沒有窮盡,是因為屈伸往來的變化。“氣”聚“氣”散的本質(zhì)和根源,在于對立面的相互作用。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FONT>
兩是對立面,一是統(tǒng)一體?!皟刹涣t一不可見”是說沒有對立面,就沒有統(tǒng)一體;“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是說沒有統(tǒng)一體,對立面不能共存于統(tǒng)一體中,對立面之間的作用也就停止了。
“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FONT>
這里是說虛實、動靜、聚散、清濁都是對立面,都是兩體的表現(xiàn)形式。張載在《正蒙》中說過“一物兩體,氣也”,肯定“氣”自身包含對立面,把“兩在一中”視為“氣”的屬性。所以在張載看來,不論兩體的形式如何多樣,都需要共存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就虛實、動靜、聚散、清濁而言,則都是“氣”自身所包含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之間相互作用的具體表現(xiàn),都統(tǒng)一于“氣”。
“感而后有通,不有兩則無一。故圣人以剛?cè)崃⒈?,乾坤毀則無以見《易》?!?/FONT>
這里強(qiáng)調(diào)有對立面的相感相應(yīng),然后才有對立面的普遍統(tǒng)一。沒有對立面,沒有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沒有由對立面構(gòu)成的統(tǒng)一體,或說沒有對立面的統(tǒng)一?!安挥袃蓚?cè)無一”,實際上是對“感而后有通”的更具體的說明。在張載看來,正因為如此,圣人才主張“以剛?cè)崃⒈尽?,實際上是由“兩”見“一”,通過對立面了解事物,通過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作用,把握事物的變化和本性,了解事物的法則和規(guī)律。“乾坤毀則無以見《易》”也是對前面觀點的補(bǔ)充.乾坤即是陰陽,亦是對立面,或說是“兩”。在張載看來,沒有陰陽的觀念,沒有兩體的觀念,則不可能理解事物的本性和變化,也不可能把握《易》學(xué)的主旨和精神。因為《周易》的體系和框架都是基于乾坤或說陰陽的觀念建構(gòu)起來的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zhì)者,生人物之萬殊?!?/FONT>
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說“游氣”即“氣之游行”,“紛擾”即“無心之化,無擇于施”,陰陽之氣相遇“無一成之軌”。王說符合張載的原意。張載在這里是要強(qiáng)調(diào)“氣”聚散于太虛,升降飛揚,形式多樣,陰陽之“氣”的感遇聚結(jié)的形式多樣。正是陰陽相感相合的形式規(guī)定了事物的具體內(nèi)容,又使事物的形質(zhì)表現(xiàn)出多樣性。
“其陰陽兩端循環(huán)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FONT>
“游氣紛擾”,“無一成之軌”,完全是自然的。但“游氣紛擾”的深層原因乃在“氣”自身所含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致使“氣”升降飛揚,循環(huán)不息,化生萬物,這體現(xiàn)了宇宙間事物生存變化的根本法則。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歲成?!?/FONT>
日月的更替而有晝夜,寒暑的往來形成年歲,這都是《易傳》中的說法。張載利用這種思想資源,仍在于論證“陰陽兩端循環(huán)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肯定對立面的相互作用乃事物形成和變化的根源。
“神易無方體,‘一陰一陽’,‘陰陽不測’皆所謂‘通乎晝夜之道’也?!?/FONT>
張載這里所引“一陰一陽”等說法都源于《易傳》。關(guān)于“神易無方體”,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說:“無方者,無方而非其方,無體者,無體而非其體?!边@種說法意思并不是十分明確。這里實際上是說“氣”所自含的不易觀測的能動之性,以及由這種能動之性引起的變易不是局限于某一具體的空間,也不是局限于某一具體的形體,而是普遍地存在和表現(xiàn)于一切事物之中?!耙魂幰魂枴?、“陰陽不測”皆所謂“通乎晝夜之道”,也是肯定“一物兩體”,“一中之兩”不易觀測的相互作用引發(fā)事物的變化,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普遍法則。
“晝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晝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FONT>
這里是說晝夜的變化與寒暑的變化,雖然有一定的區(qū)別,但都是“氣化”的表現(xiàn),兩者是可以統(tǒng)一的,既可以說晝夜為“天之一息”,也可以說寒暑乃“天之晝夜”。在自然的變化中,春秋的區(qū)分與“氣”的變化,就像人醒和入睡時的“魂交”一樣。古人認(rèn)為人醒時,魂交于明,入睡時魂交于幽。
“魂交成夢,百感紛紜,對寤而言,一身之晝夜也。”
入睡后有夢,夢中百感紛紜,但成夢只是“魂交”的一種形式。張載講寤寐,仍是在講兩體,說寤寐乃人身之晝夜,則似乎仍是在講一物兩體,強(qiáng)調(diào)兩體乃一物之兩體。
“氣交為春,萬物糅錯,對秋而言,天之晝夜也?!?/FONT>
這里張載講“氣交為春”,以春秋為天之晝夜,也是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變化和統(tǒng)一。春天里萬物糅錯(糅是混雜,錯是參差),這只是“氣化”中的一個階段,秋天是斂物之季,這是“氣化”的另一種形式。春生秋藏,在“氣化”中是同一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故說,春秋之別,也可說是天之晝夜之分。
“氣本之虛則湛一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FONT>
這是說“氣”的本來狀態(tài)是太虛,故清澈,單純,無形,由太虛所含的對立面相互感應(yīng)而引發(fā)“氣”的聚散變化,由“氣”的凝聚而形成有形有象的事物。
“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FONT>
這是說一切根源于“氣化”的有形有象的事物自身都包含對立面,有對立面,對立面之間的作用、性質(zhì)就是相反的;由于對立面之間的性質(zhì)、作用相反的,就有對立面之間的相互排斥、斗爭;對立面之間的排斥、斗爭必然會在對立面新的統(tǒng)一中得到調(diào)整。
過去學(xué)術(shù)界對張載在這里所講的“和”多作調(diào)和理解,認(rèn)為張載這里講對、反、仇、和,最后是主張調(diào)和矛盾。實際上張載講的對、反、仇、和,是指“氣化”中的不同階段和具體情況,“和”是統(tǒng)一?!俺鸨睾投狻笔侵浮耙恢兄畠伞钡南嗷プ饔?,經(jīng)過反、仇之后在新的階段中統(tǒng)一。在張載看來,“氣化”即是一個不斷地從有對開始,中經(jīng)反、仇,再到和的過程。
“故愛惡之情同出于太虛,而卒歸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發(fā)之間,其神矣夫。”
愛與惡也是兩,愛惡之間也可說是有對、有反、有仇。作為萬物之源的太虛本身即是“一物兩體”,故說人之愛惡也同出于太虛,并表現(xiàn)為物欲。人的愛惡之情處于迅速地變化之中,其生成變化,是不易觀測的。
“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FONT>
這是說“氣化”而成的事物,無一物在形質(zhì)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多樣的事物,本質(zhì)上都是“氣化”所成。同時,事物雖然多樣,但沒有哪一事物是不包含對立面的,由此可知事物變化的根源都在于其所包含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作用。
“萬物形色,神之糟粕,性與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這里是說有形之物,乃神化之糟粕。張載這種說法表明他更看重作為萬物本源的“氣”,而非“氣化”中形成的有形之物。張載認(rèn)為,談?wù)撌挛锏谋拘耘c自然的法則,都不過是從不同的層面上探討事物的變化。因為事物的本性與自然法則,都是由事物的變易來體現(xiàn)的。
“心所以萬殊者,感外物不一也?!?/FONT>
這里是說人的認(rèn)識或認(rèn)識活動之所以是多樣的,是由于心與外物的交感不一樣。實際上,在張載看來,人“感外物不一”,又是因為“氣化”所成的事物,“無一物相肖”,本身是多樣的。
“天大無外,其為感者二端而已?!?/FONT>
張載說“天大無外”,指多樣的事物存在于無限的太空之中.在張載看來,人心萬殊,是因為外物多樣。外物多樣,從根源上講都在于陰陽相感相遇的結(jié)果不同。這里強(qiáng)調(diào)的仍然是人心萬殊源于外物多樣,而外物多樣,又源于“二端”,源于事物有“兩”和“兩”之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存在差別。
“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鄉(xiāng),一萬物之妙者與。”
“物之所以相感者”,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對立面之間的相感之性,或說事物所自有的能動之性。事物自含的這種能動之性的作用自然而然,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觀測。但正是事物的這種能動之性規(guī)定了萬物的變化之妙,乃萬物不斷運動變化的根源。
“氣與志,天與人,有交勝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氣壹之動志也,鳳凰儀,志壹之動氣也。”
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說:“氣者,天化之撰,志者,人心之主;勝者,相為有功之謂?!币劳醴蛑f,張載這里是講“氣與志”、“天與人”相為有功。天生人,是天有功于人,所以人道源于天道;人存神盡性,把握“氣化”之理,也可以說人有功于天。圣人在上,下民仍有怨憤、嘆息,是因為天勝人,人未能存神盡性,把握“氣化”之理。引來鳳凰,意味著太平盛世,其原因則在于人勝天,即人能存神盡性,把握“氣化”之理,使陰陽二氣不失其序,各盡其理。
附識:
張載的哲學(xué)是以“氣”范疇為核心建構(gòu)起來的一個嚴(yán)密的理論體系。在這種理論體系中,有兩個最基本的哲學(xué)觀念,即“凡象皆氣”和“一物兩體”。這兩個哲學(xué)觀念,張載在《太和》篇中都進(jìn)行了詳盡的詮釋。因此,要了解張載的哲學(xué)思想,讀懂張載的《太和》篇是必要的。這篇解讀文字就是基于這樣的目的寫成的,可以說它是一篇讀書筆記。這樣的解讀不同于一般的校注,也有別于所謂今譯,而是力求從義理上弄清張載的所思所學(xué)。筆者認(rèn)為,這樣也不失為一種學(xué)習(x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由于張載的著作比較難讀,解讀文字中不合古人思想處難免,尚祈方家指正。
注釋:
①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卷1,中華書局1975年版。
② 《張載集·蘇序》,中華書局1978年版。
③ 張載“太和所謂道”一說中,“所謂”的“謂”亦可作“為”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