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手機風波 我現(xiàn)在帶的24中801的學生都是1997年前后出生的中學生。他們和80后的學生相比,最典型的社會環(huán)境是: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圍。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網(wǎng)絡的迅速發(fā)展使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隨著信息技術與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班上47個同學中幾乎30多個都有QQ號碼,經(jīng)常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的也不在少數(shù)。近三分之一的同學都有手機。中學生帶手機在校內(nèi)儼然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隨之出現(xiàn)的一系列諸如課堂上響起手機鈴聲、下課用手機聽音樂,收發(fā)不健康的短信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攀比心理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班主任感到擔憂。 為了加強班級的管理,我開始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來。但仍有學生存有僥幸心理,忍不住帶到了學校。即使有同學報告給我了,但學生如果把手機藏起來,然后就不承認,我也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去搜身啊。我只好在上課或下課時勤于觀察,只要當面發(fā)現(xiàn)學生拿出來,就當場沒收,然后由家長來討。 初露端倪 今天是物理課,班上的紀律一直不是太好,于是我照例到班級的后門來巡察一次,突然看到班上王暢同學舉止有點異樣。我從側面只能看她對著教室門口的右耳,但她用手托著腮,并捂著左耳。當她感到班上突然變得十分的安靜,便知道我來了,于是慌忙把好像是類似耳機的東西塞進抽屜。雖然角度不好,看得不真切,但我已猜出是在用MP4在聽歌。如果我這里沖進教室,在這短暫的兩秒時間里,王暢就能把東西藏起來,而讓我暫時無法搜到,我以前就吃過這樣的虧。這樣不僅尷尬,而且也是對任課老師的不禮貌。于是我就先把王暢喊出來,正好也快要下課了。我等到下課,在王暢的抽屜里發(fā)現(xiàn)了竟是一部手機。 我感到既很氣憤,又很失望。王暢在班上成績最好時考過班上的第九名,而現(xiàn)在在我三令五申反復強調(diào)后,她竟然還敢?guī)謾C到學校來,而且還是在課堂上聽音樂。有著十四年班主任經(jīng)歷的我,還是很快把火壓下去了,面對低頭認錯,默默無語的王暢,我只是簡單的告訴她,讓她的家長來討。下一堂課課間,班上王暢的前桌,也是她的好朋友余潔來告訴我,這是她的手機,好像是替她來認錯,又像是想要要回手機。 手機事件的一波三折,就此拉開帷幕。當時我哪里知道,只是不想把事情變得復雜化,告訴她,手機是從王暢手上收來的,我會把手機還到她的家長的手上,至于手機是你帶來的,這也是不對的。下午最后一堂課背地理,因為八年級期末要畢業(yè)考試,背好一個走一個。這恰恰讓某位同學有機可趁,提供了最佳的“作案時間”。 再起波瀾 第二天在辦公室,我無意中突然發(fā)現(xiàn)收上來的手機不見了。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不記得放在哪里了,也沒在意。可下課后,班上有幾位男同學來報告說,被沒收的手機在季陸川那里。我頓時激動起來,難道是王暢從我的辦公室拿走了嗎?她膽子竟然這么大嗎?于是我立刻把王暢喊來,看著我怒氣沖沖的樣子,她顯得有點緊張,結結巴巴的說:“不是……我拿的……”,低著頭,還不時的用眼角來看我。(班主任 www.banzhuren.cn)我反問她:“拿了什么啊,誰說是你拿的,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王暢知道說漏了嘴,漲紅了臉,辯解道:“真的不是我拿的?”我一氣之下,打電話給她媽媽,接電話后,她媽媽也很著急,恨不能插翅飛過來,問清是怎么回事??蓡挝贿€沒有下班,暫時來不了。等到放學時,我在校門口發(fā)現(xiàn)了王暢媽媽焦急的身影。我便和她邊走邊談,因為她家就在學校附近,很快便走到她家。 家訪了解 一番詳談之后,我才了解到,王暢的父母離異,現(xiàn)在是媽媽一個人帶著她。而她又是公務員,工作時間比較固定,如果管不到王暢,就讓她一人在家,可王暢不自覺,偷偷的學會在網(wǎng)上聊天,玩游戲。為了方便與女兒聯(lián)系,隨時知道她的行蹤,便給她配了一部手機。想不到聯(lián)系的作用倒沒怎么發(fā)揮出來,反而讓她迷上了玩手機,有時把各式各樣的短信發(fā)來發(fā)去,下課時還在比較誰的短信新鮮好玩。至于晚上做作業(yè)時,手機一直放在旁邊。現(xiàn)在被沒收的手機確實是余潔的,是王暢和她換的。當她的媽媽想停掉她的手機,為時已晚,王暢又是哭又是鬧,她對手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種依賴。 第二天,王暢的媽媽打來電話,說手機確實不是王暢拿的,是班上一位男同學那天下午背書后主動幫她拿的,王暢不敢要,又把它給了班上的季陸川,結果被班上同學發(fā)現(xiàn)了。王暢不想出賣那位男同學,王暢媽媽想讓班主任替她保密。面對家長善意的求情,我不置可否,心想有沒有更好的結局呢。 談話攻心 又等了一天,王暢并沒有到我這里來告訴我那個男生是誰,更沒有把手機還給我。我便產(chǎn)后了懷疑,從王暢的手上沒收了手機,她最著急,也最有可能來拿了手機。但現(xiàn)在如果王暢不說出那個神秘男生的姓名,又如何證明不是她拿的呢?難道讓那個男生“逍遙法外”嗎?,不管出于什么動機,但這種做法肯定會對班上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影響。而我又不能隨便猜疑,因為沒有證據(jù),弄錯了還會對別人產(chǎn)生心理傷害。既然這件事只有王暢知道,還是以她為突破口吧。至于手機我不慌著收上來,因為我還期待著有人完璧歸趙啊。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找到王暢心里此時此刻最想得到的,滿足了她這個心愿,事情就能查個水落石出。而她最想得到的不僅是那部沒收的手機,而且是老師公開的還給她,承認它的合法性。還要不辜負那位幫她的男同學,因為供出來,不僅連累別人要受批評,而且出賣同學,誰還愿意和她做朋友呢,畢竟別人是為幫她才冒這個險的。 于是,我對王暢說:“你說出他的名字,是在幫他洗脫“罪行”,我保證不會懲罰他。在老師辦公室趁老師不注意拿走東西,這是偷竊的行為啊,你就忍心讓他一輩子背著這個罪名嗎?”看到王暢的猶豫,我趁火打劫接著說下去:“如果還是不想讓我知道,就讓他偷偷的再把手機還到辦公室,我再把手機交到你媽媽的手上。不就意味著事件的圓滿解決嗎?不但手機光明正大的回到你的手中,而且那位幫你的男同學也算是心理上得到了解脫??粗鯐硲岩傻难凵?,我真誠的朝她點了點頭。我堅信接下來就是并不漫長的等待。 再度寬容 第四天早上,我故意來得比較遲,我見到桌上手機的那一刻,我差點激動的哭起來。雖然我成功了,但我的身心都很累。手機事件的一波又三折就這么接二連三不可思議的發(fā)生著,也在雙方的意料之中滿意的結束了。雖然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那個神秘男生是誰,但他畢竟把東西歸還了,畢竟他們都還是13、14歲的學生啊。班級管理要嚴格,但教育和懲罰還是應以寬容為主,給他們的機會多一點,他們就離自棄與墮落遠一點。直到前不久,王暢的媽媽還是忍不住告訴我,那個神秘男生根本就是扔出的煙幕彈,但確實不是王暢拿的,是好朋友女生余潔拿的。 事后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我還利用班會課組織開展了《初中生是否該帶手機的進校園》的辯論會,又邀請了部分家長參加了“中學生用手機的利與弊”的主題班隊會。結果理越辯越明。支持孩子用手機的家長都一致認為:手機好比是一根繩子,可以隨時拴住孩子。讓做父母的放心,不會出現(xiàn)孩子放學不回家在外面玩的現(xiàn)象。但大都支持班上的規(guī)定,不讓孩子把手機帶到學校。即使帶了在校園期間也要關機,不能拿出來,上學、放學的路上再開機。經(jīng)常帶的還要在班主任那里登記、備案,讓班主任心中有數(shù)。班上的手機潮終于得到了徹底的平息。 收獲點滴 我個人認為,中學生最好不要常用手機,因為學生年齡小,不能控制自我。手機游戲、不健康的短信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容易造成孩子間的攀比行為?!吨行W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24條也規(guī)定:“生活節(jié)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倍行W生帶手機入校,這是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相違背的。 90后的獨生子女們,是一類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敢于表現(xiàn),但叛逆;個性張揚,但自負。由于他們還未成年,在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消費觀還未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和家長應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消費觀。我個人認為,中小學生還不是一個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正處于成長與學習階段,思想還不成熟,不加強引導,容易引起偏差,出現(xiàn)一些社會問題。 這個案例只是我一個90后學生的典型案例,寫這篇文章也只是想探討對90后學生心理的把握和教育方式,處理問題上可能還有諸多不足之處,希望專家可以多多給予批評、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