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臨床少見,機理不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尚無有效療法,且病勢不可逆轉(zhuǎn),從發(fā)病到死亡1~4年。采取肺移植術(shù),不僅費用高昂,而術(shù)后生存期僅1~3年,是世界醫(yī)學(xué)新增疾病譜中疑難絕癥之一。 本病初期類似急慢性支氣管炎,反復(fù)發(fā)作的痙孿性劇烈咳喘為其主癥。一旦確診,已屬晚期,此期,無一例外合并肺心病,終因全身衰竭、心衰、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進程與中醫(yī)學(xué)肺痿、癆瘵、痙咳、喘癥,有相似之處。筆者近年曾救治二例垂危病人,以自擬破格救心湯變方,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在緩解期以培元固本散變方,峻補先天腎氣,重建人體免疫力,以抽絲剝繭的方法,緩化濕痰死血,從而阻斷了病勢惡化,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似乎還出現(xiàn)了可逆性轉(zhuǎn)化之機,值得深入研究。茲將醫(yī)案抄錄如下:
【案例追蹤一】 張春花,女,44歲,山西靈石縣原頭村農(nóng)婦。 1998年11月7日初診: 20年前,產(chǎn)后暴感寒邪,患咳喘,久治不愈,凡節(jié)令交替或氣候驟變必犯,遂成痼疾。近年來,感冒纏綿不斷,終致喘不能步。10月初,去省二院呼吸科住院半月,CT檢查,診為"特發(fā)性肺間質(zhì)纖維化合并肺心病",經(jīng)大劑量激素療法、吸氧等法無效。心衰、呼吸衰竭日見嚴重,病危出院。 診見患者羸瘦脫形,近7個月內(nèi)體重銳減15公斤,面色青慘,兩目無神,聲啞無音,喘息抬肩,氣息奄奄。唇指青紫,杵狀指,下肢凹陷性水腫。喉間痰鳴漉漉,咳吐白痰涎沫。四肢厥冷,手冷過肘,足冷過膝,脈急而促,133次/分(頻發(fā)房性早搏)。舌胖、苔灰膩,兩側(cè)瘀斑成條。唯趺陽、太沖、太溪三脈尚能應(yīng)指不亂,食納好,胃氣尚存,雖亡陽厥脫諸癥畢見,尚有可挽之機。以破格救心湯大劑救陽固脫為先,參蛤散納氣歸腎,麝香辟穢,化濁痰,開上竅,以救呼吸衰竭。
【處方】附子200克,干姜25克,炙甘草60克,山萸肉120克,生龍牡粉、活磁石粉、煅紫石英粉各30克,生半夏、云苓、鮮生姜各45克,(高麗參20克、蛤蚧尾1對、麝香1克研粉分吞)。 【治療過程】加開水2000毫升,急火煮沸1刻鐘后,頻頻邊煎邊喂,晝夜連服3劑。 11月8日早二診:昨日從10時20分開始服藥,每次約1~2羹匙,10余分鐘給藥1次,服至第7次,約首劑的2/3,痙咳暴喘得罷,上肢回溫,可以側(cè)臥,基本脫險。以后每隔半小時服藥100毫升,凌晨1時服完2劑,安睡約2小時。醒后痰鳴聲一度消失,暴喑20余日,第一次發(fā)出聲音,索食湯面1小碗,至破曉服完3劑,再次入睡。 從四診所見,本病難關(guān)重重,病雖見轉(zhuǎn)機,而陽根未固,不可輕忽。 1.久病氣血耗傷殆盡,陰竭陽亡,氣息奄奄,是為大虛。一晝夜用附子600克,指掌雖溫而下肢冰冷如昔。一線殘陽能否挽回,成為生死關(guān)鍵。 2.肺葉枯萎,濕痰死血盤踞深痼,是為大實。反復(fù)發(fā)病,正愈虛而邪愈實?!袄w維化”為肺葉實質(zhì)損害,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斷定不可逆轉(zhuǎn),病入膏盲,針藥難施。肺為嬌臟,非如腑實、癰毒之可以用霹靂手段,直搗病巢,攻補兩難。 3.近半年來,盛夏不離棉衣,自覺如入冰窖,背部似冷水澆灌。此次重病月余,始終惡寒無汗,全身如繩索捆綁,胸痛徹背,憋悶如窒。病雖20年,而小青龍湯證之主證不變;營衛(wèi)閉塞,寒邪冰伏,少陰亡陽與太陽表實同見,成為本病一大死結(jié)。 病機既明,可知營衛(wèi)內(nèi)連臟腑,外合皮毛,為人身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線。既是邪之入路,亦當是邪之出路?!秲?nèi)經(jīng)》云:“善治者治皮毛……"前賢亦主張"諸癥當先解表",開門逐盜。喻昌創(chuàng)"逆流挽舟法",更謂:“……邪陷入里,雖百日之久,仍當引邪由里出表。若但從里去,不死不休!"所論雖為痢疾夾表濕內(nèi)陷者立法,而萬病一理,凡沉寒痼冷諸癥,外邪深陷入里,冰伏難出者,非汗法不能解此死結(jié)。遂擬一方,師法麻黃附子細辛湯意,助元陽,開表閉,引領(lǐng)冰伏之邪外透。采取多次分服,消息進退,以保汗不傷正: 【處方】麻黃30克(另煮汁150毫升備用),細辛20克,附子200克,干姜25克,炙甘草60克,山萸肉120克,生半夏、云苓、鮮生姜各45克,蔥白3寸,(高麗參20克、蛤蚧1對、麝香0.5克研粉分次吞服), 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服藥選午前陽旺之時,以助正氣。每次對入麻黃汁50毫升,得汗后止服。 11月9日三診: 上方于9時服1次,至10時30分,仍無汗意。令縮短給藥時間,加服1次,并以鮮生姜末、紅糖、胡椒粉煮湯1碗,熱服以助藥力。午時頭部見汗,少頃頸項胸背皆得潤汗,令去麻黃汁將剩余藥液趁熱服下,以固護元氣。 11月10日四診: 昨日藥后,表閉一開,肺氣宣發(fā),伏寒外透,真陽敷布,背部冰冷及全身如捆之感,一服而解,上肢厥冷已退,喉間痰鳴消失,唇指色轉(zhuǎn)淡紅。喘定,劇烈痙咳二日內(nèi)偶見一二次。又因肺為聲音之門戶,并主透調(diào)水道,得汗后,聲音出,嘶啞愈;小便增多,踝腫亦退。脈象緩和,80次/分。頑固性心衰及呼吸衰竭之危,得以解除。表氣通,營衛(wèi)亦和,每進食必有微汗,全身舒暢。二日來吐痰甚多,胸中憋悶感亦大為松寬??梢姾狗ǖ眯?,有助于人體正氣來復(fù),使盤踞肺絡(luò)之濕痰死血,漸有外透之機。唯在黎明、午后、子時,胸痛徹背,胸中憋悶之感,陣陣發(fā)作。乃痰巢雖破,死血難消,不通則痛。遵仲景法改方如下: 【處方】1.附子90克,炙甘草60克,生半夏、云苓、鮮生姜各45克,瓜蔞30克,薤白15克,丹參45克,檀、降香各10克,砂仁5克,桃杏仁、靈脂各15克,山萸肉30克,細辛20克,干姜、五味子、白芥子(炒研)各10克,百合、生山藥各30克,白酒100毫升。 加冷水2000毫升,浸泡1小時,文火煮取450毫升,日分3次服: 2.大三七100克,高麗參100克,琥珀、靈脂、紫芝孢干粉、川貝、沉香、土元、水蛭、冬蟲草、全蟲各30克,蜈蚣100條,蛤蚧10對,全胎盤1具,坎氣50克,黃毛茸尖50克,制粉,日服2次,每次3克,熱黃酒送下。 3.炮甲珠60克,麝香2克。 制粉,分作20包,早晚各1包,熱黃酒送下。 此后又經(jīng)二診,服湯約40劑,散劑1料,諸證均退,體重漸復(fù)。雖經(jīng)嚴冬,咳喘未發(fā),亦未感冒。次年開春,隨夫去外縣經(jīng)營煤窯,做飯、洗衣、提水,已如常人。1999年4月,遇于街頭,已無病態(tài),囑其散劑再服半年,以資鞏固。惜因煤窯倒閉,負債累累,未能如愿。當年底遇其夫,始知患者于7月份得暴病,日夜上吐下瀉30余次,不及救治而死。 近賢治肺間質(zhì)病,多主甘涼柔潤,養(yǎng)陰清肺,以救肺葉枯焦。而本例病人純屬沉寒痼冷,病機有異,自當遵循仲景溫養(yǎng)之法。既屬肺萎,難免肺津有傷,故選百合、生山藥性平之品,以養(yǎng)肺腎之陰。況四逆湯中附子一藥,辛以潤之,致津液,通氣化,可使腎中五液蒸騰敷布,陽生陰長,此即陽中求陰生化無窮之理。若徒以養(yǎng)陰清肺為能事,則寒涼敗中,肺陰未復(fù),脾陽先傷,食少便溏,土不生金,化源告竭,反促致亡。 本病大虛大實,自當攻補并重,方2、3為拙擬培元固本散變方,以血肉有情之品,峻補先天腎氣,重建人體免疫力。方中化瘀藥,化痰藥,蟲類藥,針對本病大實而又難以攻伐掃蕩的特點,扶正氣以固根本,由淺入深,抽絲剝繭,入絡(luò)搜剔,化瘀散結(jié)的緩攻之法,攻邪而不傷正。尤以炮甲珠、麝香對藥,穿透攻破,無微不至,辟穢化濁,引諸藥直入肺竅,清除濕痰死血。諸藥相合,似有修復(fù)、激活受損肺實質(zhì)病變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