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孔德《樂育堂語錄》新譯

 木立 2013-04-14

《樂育堂語錄》卷一 《樂育堂語錄》卷二 《樂育堂語錄》卷三 《樂育堂語錄》卷四

樹立大志 知難而進 道貴真?zhèn)?色身法身

陽生之道 戒怒守拙 虛實相間 煉運底奧

迷途知返 煉心伏氣 內(nèi)火外火 玄關(guān)多端

修煉水火 煉魔除垢 夜半驚雷 同類相親

明心見性 有無之用 風火藥丹 久定久養(yǎng)

煉心歸真 泥丸烹煉 結(jié)丹于無 天罡斗柄

以虛養(yǎng)虛 乾卦天機 心空存道 慧光慧劍

矢志尋竅 內(nèi)外丹田 真清藥物 我可主天

太空無知 返本還原 提撕喚醒 勉強用功

進火采藥 入定止觀 道即太極 真空妙有

調(diào)息用火 真意戊己 周天之要 動中修煉

久坐有禪 執(zhí)天之行 不落半邊 盡人聽天

運神周身 聽息法機 執(zhí)天而行 造端夫婦

舍財近道 生精煉精 物精信解 內(nèi)火外火

玉液煉己 真鉛凡鉛 素位若愚 操持覺照

玄牝之門 兩重天地 道無底蘊 看破紅塵

安爐立鼎 內(nèi)藥外藥 養(yǎng)氣緝熙 說不如行

四大火候 靈神服氣 女子丹法 朝屯暮蒙

采取烹煉 居塵出塵 理氣合一 去濁存清

陽火陰符 意為丹頭 止念之法 性命二藥

后天之氣 升降沐浴 得守杳冥 道機普在

先天之氣 靈覺真意 周天法要 保養(yǎng)元精

真靈之知 一念持虛 處處皆功 采煉服食

性命雙修 坎離乾坤 回頭是岸 神氣性命

鉛汞相投 積久功深 三心無著 儒道異同

精氣辯證 無中生有 隱語明說

元神作主 吸舐撮閉 養(yǎng)對運錯

煉劍鑄鏡 龍虎交媾

陰陽太極 性命同修

 

序一

 

陽生之道并不神秘,不外乎從無思無慮中得到。

人們?nèi)粘K佑|到的事物,凡屬善良正義的行為,又能做到恰好得當,使自己感到心情早已,這都是陽生的時候。

譬如說,你讀書詠詩,忽然沒有一點私欲,心境唯有空靈獨存,這也是陽生的一種表現(xiàn);朋友之間在一起高談闊論,談到相互默契的高尚之處,忽然有一種激情勃發(fā),陽氣飛騰其間,這也是陽生的一種表現(xiàn)。

可以說,于琴棋書畫、漁樵耕讀的各類有益身心的事物中,當順乎自然、出乎天性、無所求、也無所欲、心情暢爽、超然物外的時候,這都統(tǒng)屬陽生現(xiàn)象。在這種時刻,要做到一動即覺、一覺即收,使神不再外泄,而氣蘊含于身。尤其要懂得生命的道理:有陽則生,無陽則死。才可能悟知陽就是道,道就是虛無自然??鬃拥膶W生子思:“道這個現(xiàn)象,一時一刻也不能離的?!?/P>

 

卷一 陽火陰符

 

要知道,功中所產(chǎn)真陽之氣并不是外來之氣,它是我們?nèi)松碇醯南忍煲稽c氤氳元氣,從天地自然落入胞胎之中后,就存留在自身之中。因為人在后天生存中,口鼻呼吸作為氣息發(fā)揮功能,這點先天真息就被蔽藏起來,再也不能顯露。當有朝一日,人能通過練功使心息停止,這先天真意自然就會再顯露出來。不過我們需要知道,當真息現(xiàn)、真氣生的時候,自家真意這個主人公必須正正當當坐于清靜不動的中庭,方算身中有主宰。故而,丹法借用天象說,這時要“內(nèi)伏天罡,外推斗柄”。這個秘訣比喻的是,真陽之氣就如同北斗七星,它的斗柄就像車輪一樣不停地轉(zhuǎn)動,它的轉(zhuǎn)動周期直接引起地球季候周期的變化,這就是一種自然周天循環(huán)。然而,這種規(guī)律的周天循環(huán),又有其始終不變的主宰在它的中心起作用。這個主宰稱作天罡,實際是北極星座。在功中,不動不搖的真心真意就是天罡內(nèi)伏。有了天罡內(nèi)伏,真陽之氣的斗柄就會按規(guī)律運行。如果真陽藥氣生發(fā)后做周天運轉(zhuǎn),沒有在內(nèi)的真意天罡內(nèi)伏,則氣機沒有主宰,就會發(fā)生氣度運行紊亂。但真陽之氣的周天運行,也不是氣的單獨運行,而是真意有督導作用。所以說,真氣的斗柄在運行時,真意有“推斗柄”的作用,它不能死守中庭。如果真意死守中庭,真氣則無生發(fā)之機。

時下有些傳功的教師說,真陽之氣到全盛的十五滿月,陰氣又從十六開始生了,按照這個說法,鄧是指真陽之氣到了全盛又衰微下去,陰氣又滋長起來。既然陰氣滋長,人必然又昏昏沉沉,那么要退符干什么?這個理是說不通的。煉出真陽來又要歸于陰,那我們煉它干什么?在這里,我如果不把這個奧妙給大家說明白,恐怕大家不會知道升降進退之道,都是扶持陽氣而消抑陰氣。所謂退陰符不過是靜養(yǎng)性命、神氣。退,只是歸藏涵養(yǎng)的意思,也是保存積累的意思,哪里是什么陽氣漸漸消失又讓陰氣占了上風?他們以為退符就是昏昏沉沉歸于寂靜,什么跡象也沒有,這可是大錯特錯。

我作為教師所傳授的,都是萬兩黃金買不來的真訣。雖是這般珍貴,但對于真能領(lǐng)悟它的人,即使免費贈送也不毫不猶豫的。

 

卷一 元神作主

 

凡是有為而無為的都是識神,而無為而為的才是元神。識神與元神是一體的本未兩端,識神有作為,元神就退避于后;元神做主時,識神也都化為元神。

元神野外跡可循的,它只能在元氣的至靈情況下發(fā)現(xiàn)。然而,它的發(fā)現(xiàn)只能像山谷中的回音和物體的影子,自然而覺,自然而知,不摻雜一毫的主觀安排,不容納半點力度。(按:有人形容元神為空懸之鐘,叩之即應,不叩則虛空靜默。比喻最為貼切。)孟子說:猛然看到一個小孩掉入井中,人人都會生出怵惕惻隱之心,這就是元神有感而動的現(xiàn)象。由此推論,于日常的事物中,每個人的視聽言行都有元神的作用。元神與識神的區(qū)別,有意在先都是識神,無心而動都屬元神。能夠以元神為主,漸入虛無的境界,想聚為一體就聚為一體,想散為萬物就散成萬物,超越常人的功能是無限的,決不僅僅是入水不受淹、入火不受燒那點小本事(按:此處談到以無心和有意區(qū)別元神和識神,這個原則不錯,但還有一個元神與后天習慣成自然的分別。例如,有人養(yǎng)成罵人的習慣,稍不順心,未曾多想張口就罵。這在他幾乎是無心的、自然的,但這畢竟還是識神。如果遇到自己的爹娘,準不會開口就罵,這才是元神??傊?,元神代表著人的天良及人的真情實感,而識神則具有兩面性,即可以向善或向惡,但脫離不了謀慮狀態(tài)的特征。即使是習慣所構(gòu)成的后天自然,也是由謀慮預先構(gòu)成的)。

 

卷一 先天之氣

 

為師念某弟子辛苦修煉多年,但至今尚未弄明白道氣究竟是什么。雖然看起來先天之氣有許多稱謂,如真氣、元氣,關(guān)鍵無非在于從無聲無相、不思不慮出發(fā),才能見到它的真實存在。從人體來說,這道氣不能用在外、在內(nèi)去認識它,因它隱藏聚積在我們?nèi)馍碇?,稱為法身。道氣存在于哪里呢?對此,我們很難給它以確切答案,因為任何思量和揣度都不是它的真實面貌。我們只好說,要說遠,它無在無邊的天際;要說近,它就和我們形影不離??鬃釉@樣說:“我想仁的話,仁就跟我來了?!笨鬃诱f的仁,本質(zhì)就是道。足見這個元氣自然地普遍存在,并沒有和我們有一息的分離。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與元氣聯(lián)系著,人離了元氣是不能生存的。

既然人離不得元氣,故而我們修道就要尋覓元氣。但我們又如何才能尋覓到它呢?如果真正存心去尋覓,那又是千差萬錯,會為我們“尋覓”元氣增添數(shù)不清的障礙。其實我借用的這個“尋覓”,就是學生們經(jīng)常討論的“一絲不掛、一切放下、萬緣不染”的意思。若能這樣,那么這虛無元氣就在其中。

其實,這個先天虛無一氣,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的都是它。就人而言,不會因富貴而增多,也不會因貧賤而減少。即使人到了生死患難的關(guān)頭,它也不會或即或離地改移。后天的氣息因有陰陽,故而有盈虛消長。只是有些后學淺見的人,不了解人有清濁明暗和氣機的運行規(guī)律,而以氣之清明的狀態(tài)去尋虛無一氣,以為在昏濁之際這虛無一氣不存在。豈知這個元氣不因清明而特別存在,也不因昏濁而不存在。怕的就是人們不能消除思欲而留存保養(yǎng)它,怕的就是人們不能斬斷邪惡而使元氣返歸。即使說到做功,也常常存在這種錯誤傾向:當氣清時總有留戀顧盼之意,當氣濁時又有些憂愁煩惱之心。明明這元氣在無不在,就像不落的日月,時刻光明洞達,反因為有了認知判斷后產(chǎn)生心理了障礙,就像烏云一樣遮蔽得日月失去了光輝。

我們尤其要明白,這個元氣本來是無任何征兆和感觸現(xiàn)象的,它是后天精氣神的根本,是先天精氣神的主宰,故而,這個虛無一氣,在先天它產(chǎn)生陰陽,在后天它藏于陰陽之中。總之,人能夠?qū)㈤e思雜慮打掃得干干凈凈,使一切切心動念的障礙都消除掉,心境不染一絲微塵,要尋虛無之氣也就不必再用任何辦法了。返還虛無元氣,對于健康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心思單純,修煉得法就最容易得到;對于年老體弱者來說,因為思慮重重,連后天的氣血都難調(diào)和,采取真陽之氣也就更難。那對于年老體弱者又該怎么辦呢?我下面就為大家講一個采煉的方法和程序。

《易》書上有一句話,叫做“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用在練功上,在元氣尚未發(fā)現(xiàn)時,你們不妨以神光默默下照,將此神意之火去感動腎水中所埋沒的那如同金子般的元氣。久而久之,自然腎水因神火加熱如同煉爐一般火氣騰騰,那元氣之金就會從腎水礦中煉出。這種以此感而彼應的辦法,是一種影響法,比較便捷。所以,古人教后學于寂然不動之中,先是不知怎么采取,因而讓其以神光下照的辦法,便于操作下手,以采取這先天一味的最真之元氣,以為煉丹的資本,道理便是這些。然而,并不是說這個生發(fā)出來的可感之氣就是元氣。要知道,這個元氣在功中還未有感受之時,并不是不存在,在于它是清明空凈的特性,不可以供人感覺得到。當在功中有所感覺時,并不是這個能感覺到的就是它,而不過只是它在發(fā)揮主導作用而已。當它呈現(xiàn)本來面目時,是一種杳冥惚恍的不可形容的狀態(tài),如果說可以認識它,也就只能說是見到好它的影子,你可以通過影子去品味形象,其實仍舊也捉摸不到。達到真元之氣全部裸露的時候,它可以擴充到整個宇宙中去,就是可見的大自然也容載不了它。我們說產(chǎn)生天、地、人、萬物的本源,也就是它。然而,雖然它無邊無際,卻仍然不離人的方寸之心。我們說能夠?qū)⑵洳氐米铍[秘,也就是在心上做這番文章。

由此我們可以推敲,功中有氤氳的氣運感受,那仍然屬于帶有陰陽屬性的真氣,而主宰這陰陽真氣的才是最真的元氣。這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大家明白了嗎?

我記得古人曾這樣說:“真一之氣,看它,它沒有形象;聽它,它沒有聲音?!奔热蝗绱耍覀冇秩绾文軐⑺Y(jié)成黍米般的丹珠呢?

大家今天聽我講解了先天真一之氣,我相信今后就不會再將后天陰陽和先天陰陽誤以為是真一之氣,這將很容易使大家步入通向大道的坦途。

 

卷一 修煉水火

 

人身之中,火在哪里?它實指心中之性,性就是火。然而,性有兩種分別,一種是氣質(zhì)之性,一種是本真之性(按:氣質(zhì)之性就是因為后天識見而形成的偏執(zhí)之性,具角色化,稱為個性;本真之性即中和之性,是超角色,稱為共性)。后天氣質(zhì)之性不消除,先天本性不能顯露,人就不免不庸俗事務中應酬糾纏,就免不了有煩惱。煩惱之心一旦生起,便化為后天凡火,燒灼一身,而先天真性便隨著凡火的燃燒而逐漸消耗殆盡。所以煉丹之人,第一重要的就是凝神(按:凝神,即凝元神,元神也即真性、真火)。所謂凝神只是消除凡火,即消除后天氣質(zhì)之性,保持一團純粹的無思無慮之意,這才可化凡氣而為真氣(按:凡氣,即口鼻呼吸之氣;真氣即胎息之氣)。怎么能入門下手呢?神真正落實之處是氣穴,氣穴的呼吸就是胎呼吸,胎呼吸在氣穴之中一開一合,是純乎天然的。自己的神只是順乎這種自然,主宰于其中,不隨意開合運動,這就是凝神之法,也就是凝神于氣穴。這種凝神法,不用調(diào)息而息自調(diào)(按:調(diào)息之法多為守息、數(shù)息或守竅,是心神不能入靜之情況下的萬不得已之方法。如果能心神安靜,只需凝神即可。心神不可靜,還是當調(diào)息為妙)。如此下去,一日又一日之新變化,到時仙胎自然成就(凝神于氣穴的狀態(tài),好像嬰兒最初由父精母血所構(gòu)成,處在母體子宮之內(nèi),混混沌沌,雖是有了新生命的主宰,但這主宰完全是順乎自然,一團胎息,隨母體之呼吸,不疾不徐,十月胎圓便生就成人)。

人身之中,水在哪里?它是指腎中之情,情就是水(按:水本指精。此言水即腎中之精,是從心性上講起的。動情即是動性)。情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淫妄之情,一種是天真之情。兩種如果不能明辨,修道的心就無法落實(按:淫妄之情即后天被色相勾動引發(fā)的欲情,天真之情即發(fā)之自然天生的真情實感。例如,男女之產(chǎn)愛美則不生淫心,為之真情;愛美而生淫欲,為之妄情)。如果妄情不除,則真情不能顯露。一般情況下,真情不動,如果稍有動,那就是真氣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表現(xiàn)。于此時刻,練功者就應把念頭集中于真情動發(fā)之處,然后進行采取。采取之后便進行上升下降的周天運行,收回中宮土釜,加上一番溫養(yǎng)鍛煉。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得大藥、結(jié)大丹。

這里所說的水火,是生命的根本,更是成仙成圣的根本。

 

卷一 真靈之知

 

所謂后天陰陽,就是人身在受孕的最初時刻,借父體精子和母體的卵子所構(gòu)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陰陽物質(zhì)。這一生命活性物質(zhì),隨著年月日十二時辰自然氣運周期,到子時陰極陽生時,屬坎的腎精中就會有一陽之氣運行于一身內(nèi)外,到午時陽極陰生時,屬離的心神就會有一陰之氣周流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陰陽二氣交換運行,沒有絲毫停歇的時間。所以,人從受孕到出生以后,就受著這陰陽二氣的滋養(yǎng)而日漸成長起來。及至人開始成年,思慮便多了起來,神就因此而為不斷耗傷,又因貪愛和縱欲的緣故,精神也為斷招致衰敗,使得一頹人外的陰陽失調(diào)、功能減弱,無法再繼續(xù)行使良好的氣運氣化職能,從而導致過早的衰亡。懂得大道的至人,他們把常人由始到終偏于極化式的順行之道,改變?yōu)橛山K端返歸始端,消除極化的人生逆向修煉的丹道。這一修煉方式的初步階段,就是要關(guān)閉人身對外的感官和思維活動,把一切事情都忘掉,默默回光返照于丹田這個虛無之竅中,以采取真陽之氣和烹煉至陰之精。這真陽之氣和至陰之精就是人的先天陰陽,它生發(fā)于不識不知的虛無境界之中,而不是功態(tài)下的有意追尋和可供感觸的那些東西。如此收斂后天識神,調(diào)養(yǎng)后天呼吸之氣,反復做這樣的凝神調(diào)息,使后天的陰陽交會、后天的神氣相依。這樣,腎精中的真陽之氣便會超越自然界固定的子午流注規(guī)律局限,而以活子時的情況發(fā)生。于是,便可以用有作為的方式去采取,使它上升下降,當活午時來到時,心神中的真陰之液也就產(chǎn)生了。這時就要用無用為的方式來靜養(yǎng),把它收于不可見、不可捉摸的那個先天虛無竅中。

現(xiàn)在社會上一些從事修煉的人,有些只知道靜養(yǎng),而不知用有作為的方式去主動采取,元氣怎能返回虛無的本宮之處呢?有些或者又單知有作為的采取,而不靜養(yǎng),元氣又怎么能夠結(jié)為大丹呢?當然,動采和靜養(yǎng)既相輔相成,用法上各有區(qū)別,兩者是不可混雜的。尤其要知道,活子時到時,就會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這種有物有精的種種景象及感受,都是先天陰陽現(xiàn)象,而不是太極本來面貌,太極的本來面貌而排除后天思維感知后的一方感應,這種彼此的天然感應,有一動便有一覺,這就是所謂的時至神知。這種神知就是先天的真知。學道人必須在這種時刻出現(xiàn)的時候體認清楚,方能獲得先天一氣。當活午到時,屬離火的后天心神雖然有至陰的精靈發(fā)生征兆之象,比如圓融通達、金光閃灼等等,但這也還不是先天真精,當然也就不是先天太極立基的根本。要知道,即使有上述種種現(xiàn)象發(fā)生,也應當保持虛無寂靜的狀態(tài)。此后,油然間一種天然的意念出現(xiàn),就能夠成為生變無窮的主宰,這才是古人所謂的心中之靈知,也就是先天最真主宰的精靈發(fā)現(xiàn)。但在這種境界出現(xiàn)的時刻,一些不知根本道理的練功人往往會因此心神歡悅,或存一了照之心,而這了照之心也含有欲將這種境界長存下去的念頭在內(nèi)。要知道,這種境界的先天本來是一塵不染的,卻因為一心去了照它、留戀它,而給一塵不染的先天增設(shè)了一重蔽障,先天頓時就為后天所蒙蔽,天心就會為人心所流失。鑒于此,學功者如果遇到這先天境界出現(xiàn)時,只要采取既不接近它又不離開它,以及既不想念它又不忘記它析無心之心就行了。

凡未有真陽藥氣產(chǎn)生的時候,念慮又根除不盡,可以用數(shù)息法進行調(diào)息,以便有效地進入神氣合一狀態(tài)。當真陽藥氣已經(jīng)返歸,下一步就會生發(fā),這時切不可再用數(shù)息法的刻漏般武火,須用任其天然自然的文火,元神才不會被識神打散。你們這些弟子雖然已練功很長時間了,但不能生真陽之氣,原因就在于以上這些道理沒有深刻理解領(lǐng)會。孔子說他弟子顏回,“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就是指他還沒得真陽之氣而欲求獲得時,不得不使用武火,既然獲得了真陽之氣這一“善”,他就不再使用武火,而采用“拳拳服膺”嬰兒般的天然神火來溫養(yǎng),真意這個主人公能坐照當中就行了。這樣,丹藥獲得了就不會再散失。這種方法才合乎一動一靜、一武一文的修養(yǎng)之道。

今日為師所講的內(nèi)容,是古代丹經(jīng)從不輕易泄漏的秘密,我已經(jīng)將它全部吐露了出來,大家要知道,這是緣分所致,并不是偶然的事情。

所謂“小人不無仁心,只旋生旋滅,無有一眼窺定,一手捏定,而不失其機”者。

然而一陽初動,其機甚微,甚氣尚嫩,杳無端倪可以捉摸得,你們將怎樣去用功呢?必先煉去己私,以此心游于太虛,使中和的氣融貫于虛空,這才算得上妙手。為什么呢?因為玄竅本是虛的,以身心的虛合于它的虛,符合于同類相關(guān)的規(guī)律。如果從身上找出一個具體的竅來死死地守著,不但這個玄關(guān)竅不會出現(xiàn),而且會因我們的執(zhí)著而把這個竅給堵塞住了。

 

卷一 后天之氣

 

煉丹之道,雖曰先天元氣醞釀而成,其實非后天有形之氣,不能瞥見先天元氣。是知先后二氣,兩不可無者也。吾觀諸子先天真一之氣,不能實實在在認得真、修得足者,皆由后天色身太弱,無以勃勃蓬蓬,而洞見本來虛無妙相也。

今天再為你們專門講講后天之氣。我們?nèi)酥陨眢w健康強壯,無非都是由于后天之氣充足的緣故。這個后天之氣在什么地方呢?它就是我們身體內(nèi)一呼一吸、出入往來,且充滿于血脈肌膚內(nèi)外的氣息。肺主出,腎則迎之而入。一出一入,往還于中黃宮內(nèi),則內(nèi)而臟腑,外而肢體,無處不運,即無處不充。所謂身心健康,使人的毛發(fā)肌膚都到得滋養(yǎng)而潤澤光亮。單以后天而言,肺之出氣,腎之納氣,只要保持兩相調(diào)和而均稱,沒有或長或短或疾或緩弊端,人自然就不會生病,就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然而,在先天是金生水,就是屬于金的功能造就了后天的腎水。后天則必由脾土能生肺金。所以,必須節(jié)制何以飲食,使之合理適當;淡薄滋味,使之無強烈刺激;緩和言語,使之心平氣和,以便保養(yǎng)肺氣;同時要少思慮欲念、過分勞累、勿過分貪閑、勿過分昏睡。以保養(yǎng)脾氣。脾土旺自能生肺金,肺金旺自能生腎水。腎水之氣運化,則可使脾土滋潤。這樣氣則光華四達,血脈經(jīng)絡(luò)哪會有不通的呢?

大家如果想獲得先天元氣蓄于中宮虛無之處,讓它吹噓不已,變化無窮,就離不開后天一出一入的呼吸之氣。后天呼吸息息歸根,神氣就能兩相融結(jié),和合而不可解。這種狀況又導致后天之氣非常充足,從而為先天元氣的產(chǎn)生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如果不在后天呼吸的調(diào)節(jié)上做文章,使它息息歸根,并在這根的中宮里吹噓,那么肺金就無所生,腎水也不能足,一身內(nèi)外充其量也多是干燥焦灼之氣,缺乏生機。這很像烈日當頭、炎熱干旱的天氣,大地缺乏潤澤的空氣,大自然中的植物因而枯焦。由此可以看出,后天的一呼一吸之氣,也為人的生生之本,是不可以忽視的。

大家當前做功,不必尋找別的什么奧妙,只需于行住坐臥之間經(jīng)常調(diào)整呼吸,順其本身的自然天然,既不要加以任何干涉,也不要放縱而不管,則可。說到調(diào)息,也無特別的奧妙,只要在日常一切言語行為上心不激動、氣不喘急,勞動強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閑散無事,總是心平氣和,自然能夠后天氣旺,先天元氣就會自然返回到五臟六腑的本位之上了。不必問先天在不在,而先天之氣自然就在那里。由此可見,對后天之氣的調(diào)養(yǎng),也是與后天身心行為的調(diào)節(jié)分不開的,屬于一個系統(tǒng)工程。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不知道保養(yǎng)后天,而單想追求先天,這不獨是徒勞,也勢必如同炒沙當飯,永遠不可能獲得真功夫。只要使后天的氣息能保養(yǎng)得充盈,團聚于虛無之中,先天之氣自在其內(nèi),氤氳活潑,如霧般彌漫蒸騰。其狀態(tài)簡直無法形容,那種特殊的舒服愉快的感受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刻領(lǐng)略。功態(tài)中可以感受到任何現(xiàn)象,都是后天之氣的作用,而這些都不足以返本歸原,以修成我們所要追求的神仙風范。

你們知道否?先天元氣到來時,如果只有一點是可供明白無誤驗證的,那就是心如流泉那般清澈而活潑,身如山巖那般峻峋而穩(wěn)重;一身內(nèi)外,無處不爽快,無處不圓融。這種狀態(tài)決不是有意追求所能得到的,所以先天之氣就稱不虛無之氣。沒有虛無之心,又怎么能得到它呢?以此思考,足見先天之氣既不可形容,又不可捉摸。后人勉強稱它為先天一氣,既然屬于勉強形容,其實就是沒有任何可以形容的。學功人如果想在調(diào)和后天氣息的舒適狀態(tài)下追尋出先天一氣的實在感受來,那將是錯上加錯!而且,有這種探究之心,那即是后天的心意。若有這種后天心意的存在,那么先天的淳樸之氣必然被后天之氣打散,雖然勉強沾了點先天的邊,但實際仍然是后天。

大家近來對于所傳大道功夫,因為不斷實踐體能,已經(jīng)明白一些來龍去脈,想必對為師今天要講的這節(jié)課,能體會出實質(zhì)內(nèi)容來,肯定不會再將后天識神當做主人公的。一般講,在修道的當初,老師都怕大家不明白真諦,故而要求弟子們尋師訪友,交流心得,因此就設(shè)計了一些便于著實操作的下手步驟,讓其在實踐中層層見效,以便增加信心。然而,隨著功夫的進展和對修道理論進一步闡明,大家已對先后天現(xiàn)象有所感受,有所領(lǐng)悟,那就要將以前所有的知覺感受,見解、判斷、用心用意之法等一律取消,再不允許有一絲半點摻雜其中。因為先天境界是渾沌而統(tǒng)一的,光明而圓融的,若有一星半點思維渣滓摻雜其中,就會破壞這個混合體的圓融統(tǒng)一。古人說:打破虛空為了當。大家想一想,連“虛空”這個感受都不能去感受它,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往里添呢?只能兒童那樣,嘻笑怒罵皆是隨遇而感,完全出自天然自然,前無所思、后無所想,只是毫不思索地行為,過去后就算了,一點事前的謀慮和事后的思索也沒有。這些做法雖然說起來容易,但要使它變?yōu)榇蠹胰粘I顚崒嵲谠诘男袨?,并體現(xiàn)得恰到好處,沒有數(shù)十年的功夫磨煉肯定是不行的。

 

卷一 明心見性

 

什么叫性?性就是先天之心,心性的本體存在形式就是虛無之氣。心神不能安靜,精與氣就會消耗殆盡,這是學習丹功的人下手之初非常重視凝神調(diào)息的緣故,這樣才能達到虛的境界。我們?nèi)诵牡奶摚@是本來的天賦之性;我們身外自然太空的虛,那是未生萬物之前的虛無之性。人在未生以前,此虛無之氣懸于天地之間,遍布宇宙,可說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之命。

諸位弟子要想將生命返歸到本源之處,以達到陰陽不測的神化境界,只要凝神使其安靜,調(diào)息使其均勻則可。又聽古人這樣說:“心無性無主,性無心無依?!边@是說,心是性的表現(xiàn),性是心的主宰。由此可知,心的作用之所以高明廣大、神妙無窮,全在于性的含量之力。這就是所謂虛中有實,如此久久凝聚,自然身心內(nèi)外會形成剛健中正之象和至純至精的感受。如此見性,所見之性才能是真性。

所以說,明白了人的真心,也就是明白了真性。但性這個東西在人尚未生時,盤旋于宇宙茫茫太空,為元氣。當形成人身之后便是生命的元神,其重要特征是虛而不有。學習者初步下手功,需要先將這個先天心性放得平平靜靜、活活潑潑,而將它混融交給虛涵廣大的自然,游蕩于渾莽的太虛之上,這才能夠在體內(nèi)收伏一身之性火情水,對外采盜天地的元陽。

久而久之,神自凝定,息自勻調(diào),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丹田中一點天然神息流行于一身內(nèi)外,人與外部宇宙無一點隔閡,渾然化為一體。那種神息一刻也不休止,似有似無,生機無窮。性功做到這個地步,命功的效益自然而然就會得到。

 

卷一 玉液煉己

 

古代得道的仙家說:“先用玉液煉己以了性,然后以金液煉形以了命?!?FONT color=#990030>什么叫玉液煉己?其實就是指修性。------不然,煉丹沒有本真的心性作為本,哪里還談得上產(chǎn)什么藥呢?《悟真篇》上說:“鼎內(nèi)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上丹田就是鼎,泥丸中的神就是真種子,神就是心性。如果神不能收歸寂照于下丹田的爐中,就會像做飯時鍋里添了水、灶中生了火,鍋中卻沒有下米一樣,這怎么能做出飯來,豈不是白干一場。

古人說:“將神凝聚到虛無之處,將氣合到廣漠之所。”達到這一步,神氣自然合一,丹道稱此狀為虛無窟子。關(guān)于這個狀態(tài),古人說它不在身中,而又離不開身中。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谷神不死,是謂玄牝”。這個玄牝的門戶,不經(jīng)過修煉,就見不到它自動開啟的現(xiàn)象。修煉則必須使外呼吸斷絕,以及胎息發(fā)生,并經(jīng)過久久溫養(yǎng),就會發(fā)生胎息外接宇宙自然本體、內(nèi)接生命根蒂,于臍腹之間密密綿綿、悠悠揚揚的真息鼓蕩現(xiàn)象。然后忽然一震,則周身毛竅無處不開,且有周身酥麻微醉和通透圓明之感,這就是玄頭竅開的現(xiàn)象(按:玄關(guān)竅開必以胎息產(chǎn)生為條件,故稱胎息為玄牝之門。)此是我們所強調(diào)的胎息,其狀態(tài)也就像胎兒還在母腹中與母親同呼吸共命運一樣。希望從此以后口鼻之氣微微收斂,收斂至外呼吸若有若無。這樣,玄牝的門戶就會開啟,胎息當然也會發(fā)生。人的這點胎息也就是人生的本源,從胎息上采取,才能獲得真精、真氣、真神。此三者在胎息中是混而為一的。某弟子年紀這么大,知道了這個真諦,就應晝夜不停地用功。我不是念起某弟子的一片誠心,也不敢私下將秘訣傳授給你。

 

卷一 運神周身

 

至于說到命功,雖不有同的修煉層次和方式,但其原則上的要領(lǐng)卻離不開一雙眼睛。人體之中,中鑄是神氣顯示著運行功用,但它們比不上兩目的神光那樣炯炯光明,沒有絲毫渣滓,而且犀利洞徹。故前人說,人一身都是陰,只有目光才屬陽。(按:此是強調(diào)目光的內(nèi)守作用,并非是對身體陰陽的定性評價。)所以,行功時應將目光常常收斂起來。微微觀照全體。(按:就像月光普照大地一般。)這樣,精氣神自會和合團聚為一家。等到丹田元氣壯旺,直上腦中泥丸宮,周身關(guān)竅無一不能,最后歸注黃庭(指心位,神氣交匯之所。所謂心位,并非指心臟,而是通常心理術(shù)語“放心”的地方,意會可得)之時,自然周身陰氣消盡,而陽氣常存。這好比天空中有紅日高照,一切云霧都會被化為烏有。

諸位弟子近期在做功時,不要再專門意守下丹田。為什么這樣告誡你們?下丹田氣壯,自然能升至泥丸,以鍛煉泥丸丹田內(nèi)的陰蒙渣滓。但是如果神氣尚未壯旺圓明,卻久久意守下丹田,那么頭部就會有昏沉暈悶之感覺(按:這是把有限的神光守以下田,而泥丸陰氣泛起之故。)這就需要對神的運用加以調(diào)整,不防以真心真意回顧默守上丹田泥丸穴,這樣,泥丸穴中的陰氣被真意陽光一照,自然逐漸消化干凈,頭、目就不現(xiàn)有昏沉暈悶之感,而是空朗明靜。真意之光是真實的存在,泥丸神光圓明,人們可以看見它有一團圓光閃灼。古人所說“頂上圓光”即指此景象。佛道兩教所謂“毫光照徹世界,照開地獄者”,實際也指的是這元神之光。尤其要知道稍用一點意念,將神氣提攝到泥丸穴,過不了多久,周身就會有天清地朗、三陽開泰、樂不可支的感受。不但半夜陽生這種情況可如法采用,就是平日無事時守中,如果因意守而神氣過于下沉,頭、目感到昏暈,也不妨用真意將神氣提攝向上。

說到丹道的功夫,并沒有別的巧妙的方法,只不過在于調(diào)節(jié)升降上下、往來運度而已。我說的神氣運度法,也并非讓大家總是將神氣運來運去,而不收斂。若神氣不運于周身,則周身內(nèi)的陰氣不會化除,經(jīng)絡(luò)氣血就會陰滯。這樣,渾身無非是死肉一團,就談不上功夫進步。而且,這樣下去,日積一日,反而會被疾病糾纏。故而我教人修命,是教人以水火運遍周身,使血肉之軀化為活潑完美的健康生命,使一身的毛孔完整無損、肌膚紅潤細膩,永遠不會有疾病發(fā)生,并且自由自在地適應自然與社會。但又不可貪戀神氣運諸周身,貪圖周身酥軟快樂而不知返歸。后來的階段還要將神氣收歸于中宮,不準外泄。中宮即為黃庭,又稱絳宮,它處于心位。但神氣收歸中宮,固此大體方位,卻不能死死執(zhí)著于這個穴道。為什么呢?要知神氣收歸極中處,無非是與虛同體,并進入一種什么也沒有的境界,哪里還有具體的部位可收呢?在這種境界中,即使發(fā)生靜極之后的動象,真神也要認真把持,不令它放縱。它也就只能像電光一樣,一閃即逝。真神隨之一覺,覺后仍歸于寂定。此種光景真有前無所來、后無所去、內(nèi)無其內(nèi)、外無其外的不可思議的感受??傊@是杳冥之象,稱為歸還于無極。功夫到了這一步,才顯示身外之身。若功夫未到此步,一切動象奇妙之事都不過是有相之靈神的種種作用,不可以稱為仙。

 

卷一 安爐立鼎

 

不過,要尋見玄牝之門,除心神要百般安靜的條件之外,對外呼吸的調(diào)停也很重要。要順著自然呼吸加強入靜的誘導,同時在外呼吸細綿深長的時候,漸漸與內(nèi)呼吸連接,鼓蕩流通周身之氣脈,內(nèi)外呼吸鼓蕩流通之處皆會通暢剔透。這就是一個溫養(yǎng)過程。溫養(yǎng)過程的平靜衡穩(wěn)和持續(xù),神與氣就會進一步媾和,反之,則難以媾和。古人說:“玄黃著也無交媾,怎得陽從坎下飛?”這就是說,神不能真靜,用意太執(zhí)著,陰陽反而難以相合,欲使精中產(chǎn)氣是很難的。

日和月是天地的精神,水與火、陰與陽則是人身的神氣(按:在天地,月為精,日為神;在人身,陰為神,陽為氣,火為神,水為氣。)由此而生發(fā)的元氣才能憑借外呼吸的調(diào)停進一步斂聚。起實,神與氣還感覺得到各自的獨立存在,久而久之則匯聚一團,不他你我,真陽就在這種狀態(tài)下開始產(chǎn)生。如果陰陽水火為能相交合,姻蘊的元氣不能斂聚,而想讓真陽產(chǎn)生出來,那怎么可能呢?你們應當知道,真陽的生發(fā)決不僅僅是性動之精,它還包含神與氣。所以必須先要純靜其神,淘汰雜念,讓心靈凈化到一塵不染,進而將口鼻呼吸一概屏息,然后真息可見,也就是胎息產(chǎn)生,元神也由此出現(xiàn),元氣也由此圓融。在此基礎(chǔ)上做進火退符、沐浴溫養(yǎng)的功法,自然會有先天一點真陽發(fā)生,可稱靈光現(xiàn)象。用它作為藥物,可以驅(qū)除一身陰邪渣滓的病廢之氣。此“藥”久煉即成“丹”,可以成就與道合一的法身。古人曾言:“勿忘勿助妙呼吸,須從此處用功夫。調(diào)停二氣生胎息,始向中間設(shè)鼎爐。”這“妙呼吸”就是真息、胎息,“調(diào)停二氣”即調(diào)理有出有入的陰陽式呼吸,即凡火。由此可以知道,安爐立鼎鍛煉真藥,凡沒有達到口鼻呼吸停止后的胎息顯露,所謂安爐立鼎都是空話。即使自信,也屬無知。
我曾聽前人說:“人有一份陰未化,則不可心成仙?!彼?,呂洞賓祖師道號為純陽,就是無一分陰氣存身。這足以判斷:半陰半陽的是人,純屬陰氣者是鬼,陽氣壯滿者就是仙。整篇《易》理所講的都是抑制陰而扶持陽,消除陰而獨存陽。然而,要達到《易》理追尋的境界,豈是那么容易的?。勘仨氂善饺諘r時刻刻積精累氣,去掉雜欲,獨留真誠,一直修煉到?jīng)]有絲毫念慮的時候,性光洞明無一絲暗昧,所謂還有念,那就是無念之念的道念,是我人身的主宰之念。內(nèi)不接觸任何實體實相,外不隨色相感動,也不隨自然造化轉(zhuǎn)移,這即是丹法上所稱“金液大還丹”景象。在功中只要還一絲念頭沒有消除,就與凡塵沒有完全割斷,欲得金液還丹也就不可能。大家要知道,要想修成大智大覺、與道合一、永遠存在的金仙,離不開在功夫?qū)嵺`中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消除偏私之欲,存養(yǎng)公誠之心。這需要學習儒教的“君子慎獨”功夫。
 
卷一 玄牝之門
 

我聽前人這樣說:“念頭有一毫不能停止,呼吸之息就不能定;息有一毫不能定,生命就不能歸自己掌握。”由此可知玄牝這個生命的樞紐,要從有息煉到無息才能得到它。達到元息那就要在定大靜,而后才能見到真正的玄牝。我看有些弟子最近做功雖然氣處能調(diào),但根本上還是達不到極虛極靜的境界,所以玄牝的門戶就不能開啟,當然無法感受到它。因此還須在日夜之間,不論有事無事,都要時時以心神之光照注下丹田,將神與氣收斂于虛無的玄牝之中。(按:能虛無則能得玄竅,虛無即玄竅。)起初口鼻的呼吸一出一入,比較明顯而粗壯;慢慢地它就歸于細微綿長,心神也隨之有了些靜定;再慢慢地,鼻孔呼吸若有若無,心神也更加靜定;如此漸漸達到氣息與神合為一處,即不去感覺呼吸,實際上鼻孔呼吸也完全斷絕。這時方稱得上是大靜大定,煉丹的“采藥”才真正有藥可采。這種時候才可以領(lǐng)悟玄牝之門是什么景象,才可以體驗到生命產(chǎn)生的最初那一刻的“玄牝”消息。在玄牝的門戶開啟這一生命的始點上進行修煉,才談得上采藥、得藥、煉丹、成丹。不然,只要有一息不能靜止,氣就在動;氣動神就跟隨,神動氣就散漫,這還談得上什么得玄牝呢?不知道定息靜神,徒然在有呼吸有意念的后天神氣上用工,莫說丹不可能得,就是造丹之藥也不能得到。這種練功的效果,莫說生命的基礎(chǔ)立不起來,就是有些疾病也是難以治好和的。所以說,只有玄牝才是煉丹的資本。懂得這個奧妙,就等于修道有了目標。

道家是用虛無的神去養(yǎng)虛無的丹。學道的人必須要靠從煉功的實踐中一步一步地去依法修持,以及一點一滴從自己身上反復驗證,才能夠真正的認識它,除此則無任何辦法。

 

卷一 矢志尋竅

 

 我所講的玄關(guān)一竅,是既虛又靈的一種存在,得到了它才能了脫生死,不墮入生命物質(zhì)的再演化,而成為億萬年不朽的法身。領(lǐng)會到這個意義,在修煉中就務必使心性干干凈凈,像純潔無瑕的美玉,不沾染一絲一毫的污垢微塵,這才能成為仙家。若有一絲一毫的心性污垢沒有除盡。這么一想,不用說酒色財氣與一切寶貴榮華的參與心、追慕心絲毫沾染不得,就是為社會、為人類立了莫大的功勞,也不要把它當做什么了不起的事,不為名而成了名,成了名就趕快隱退;不爭功而立了功,立了功就不能居功。這樣,心性的靈光就會閃耀出獨特永恒的光輝,而不會與演化的有形物質(zhì)世界混同。

 

卷一 以虛養(yǎng)虛

 

我講開始練功的時候,要將神置于虛渺空無的境界,以便徹底尋求生命的本源之處。這就是以虛合虛,能夠心明而性見。這種方法是隨時可以用的,不必等待專門靜功之下的真陽產(chǎn)生。最可惜的時,一般練功者只知養(yǎng)虛,而不知道從虛中剔除無用之物。他們大多知道心有欲念就是不虛,卻不知道極力克服欲念也是不虛。我以為,如果說欲念強烈令人傷神,那么極力克制欲念也大勞人心、同樣傷神。有欲和絕俗這兩者雖有不同,但它作為心理障礙的結(jié)果卻是一樣的。所以,我現(xiàn)在就換個說法,不說虛,而說“陽”。因為我要用“虛”說下去,恐怕有人會走極端。我若用“陽”來講解,則可讓人明白虛中得實,這實就是陽,它含有圓明洞達的無限神通在內(nèi)。只有虛到極點,陽才會從中而生,陽生之后,我即以真意采取、烹煉、沐浴、溫養(yǎng)。一如天地初開,煙云障蔽,真陽一到,而融融春意,無非是一團太和。這個狀態(tài)的保持和發(fā)展就是醞釀過程即采取、烹煉、沐浴、溫養(yǎng),以外悉化為烏有矣。有者既化,而無者又從此生。所以說,內(nèi)丹法中的實者之虛,虛者之實,都是指自然造化于其中的一陽之氣。步入這種境界時,并不要人心去參與?!蹲吖饨?jīng)》講:得道的初步效驗就是,體內(nèi)不管有什么疾病都能統(tǒng)統(tǒng)消除,從而身心爽快,行步如飛,肌膚潤澤光滑。這都是一陽之氣化生所起的作用。

平日用工,亦要識得虛字之妙,方有進步。此處得力,才算真得力,真實受用。

說到人心,它的本來面目是虛靈洞達的。只因人們老愛在有心無心這兩個方面執(zhí)著辨識,所以其結(jié)果就是,要么不明而昏,要么不虛而窒。如果人們能心“誠”來立心的本體,根據(jù)日常生活的實際狀況來把握本心的生發(fā)之機,那就正如程子所說:“心像陽光普照萬物而顯不出心,情像季節(jié)順應萬物而顯不出情”,就得到了煉心之道。大家能得煉心之道,即使在一刻中應付千萬件事務,也會像在山中靜坐一樣清心靜虛。如果不能得煉心之道,就是閉門靜坐,也像萬軍千馬之中廝殺,心里半點不得安寧。故莊子云:“不制其心,心不得其正;強制其心,心亦不得其正?!蔽ㄒ坏霓k法就是,把心放踏實而不放縱,把心放寬又不使它迷忘。這樣,心是動靜合一的,是隱顯不分的。但這說起來容易,要實現(xiàn)卻頗為困難。你們要從這些道理上認真地辨審玄關(guān)一竅,既不要以假當真,也不要錯過真機。真機一到,立即采取,這叫不失其時;采取時掌握好進退升降火候,這叫不違其制;然后再進行沐浴封固,對它的周期循環(huán)不馬虎,這叫善始善終。這樣,則神氣打成一片,真機常在目前。自然天然,一任外緣紛集,此心直與太虛同體,毫不動心焉。

 

卷二 無中生有

 

《易經(jīng)》上有一句話,叫做“寂然不動,感而遂能”。如果沒有人與物這些相應的對象去認感,虛無仍是虛無,寂寞仍是寂寞,新的物質(zhì)現(xiàn)象是不會從無中發(fā)生的。由此可見,凡相就的認感對象,唯能善于感,自然能夠妙于應。這是善感妙應,但善感并不是指以機巧之心去逢迎,而是從無人無我,無思無慮的純潔明靜的本心上去坦蕩地接受,否則就不是善感(按:由此可知,善即良,良即本。善感妙應,乃是以本感本,本感本應。人們常用善于辦事、善于應酬、善于領(lǐng)導來夸獎某些人,而這蕓蕓眾生中又有幾人能懂得“善于”兩字的真正意義呢?)如果并非善感,又如何能妙于應啊!

人在功態(tài)下,能虛靜到極點,才可見了到生命產(chǎn)生的本原。繼而就可以清楚地明白,一切可見了的物質(zhì)現(xiàn)象,都屬于后天生而又滅、滅而又生的幻化之氣。真虛真無,才是先天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元神。

修先天大道功夫固然不能在后天精氣神上做文章,但在階段進程中我們卻不能不從后天精氣神的修煉上入手。例如,必須斷絕用于性交的精,煉精化氣,而先天無精才會壯旺。凡精煉化干凈,男女的外生殖器就會恢復到嬰幼兒那時的先天狀態(tài)。例如,必須從口鼻呼吸之氣下手調(diào)節(jié),繼而滅除口鼻呼吸之氣,才會先天元氣融融滋生。例如,又必須先從后天思慮之神入手,由自身的制約到對真意的絕對順從,就會有生動活潑的元神出現(xiàn)。

從這里看出,我們追求的目的是返歸先天,但在返歸的過程中,又并非全然不用后天。這道理就在于,我們雖然必須依靠先天作主宰,同時也必須依賴后天來完成返歸先天的使命。倘若我們不發(fā)揮后天的舟筏作用,那人的身心又以什么為寄托呢?古代就有“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的說法。等到我們先天的那個最真的生命靈物出現(xiàn),我們后天這個有形的血肉之軀就成為次要的了。丹道修煉過程,也就是所謂的借假修真的過程。這個真,就是先天的精氣神。其中又以元神最為重要。沒有先天元神的產(chǎn)生,元精、元氣也是不可能產(chǎn)生的。如果練功練不出元神,那么藥只能是凡藥,火只能是凡火,不但成不了大丹,反而會傷害自己。

 

卷二 龍虎交媾

 

人的真氣自從隨著性成熟而破體以后,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動淫生欲,精就從腎里往外流失,而不能保全健康的體魄。真氣為元精之氣,它在后天就隱含于凡精里面,凡精流失,它也隨之流失。從這個意義上講,所以必須用心神下照丹田腎水,然后腎精之水因火的燒煉而化為真陽之氣,再升上泥丸,這才不會走漏(按:只要保持本真之心,真陽之氣的生發(fā)之機是隨時存在的)。

 

卷二 返本還源

 

 要說練功的方法,一點也不算難事,只須稍微有意地目光收斂于體內(nèi),這就足了。

 

卷二 意為丹頭

 

至于說修煉的核心奧妙,不過是以虛為君王,以陰陽為輔臣,以意為對內(nèi)對外傳達命令的使者罷了。

我所指的虛,不是什么也沒有的空空之虛、有方有所之虛,而是無所不包的實實在在、浩蕩廣大、渾渾沌沌、靈靈明明之虛。

有人認為,丹道是無為之學,是無須用意的。這是天大的誤解。如果煉丹過程中沒有意參與運用,那么陰陽就不能返歸為太虛,太虛也不能散而為陰陽。

先天真陰陽,沒有開端,沒有結(jié)束,說動不是動,說靜不是靜。我們要找到它,唯一的就是平息我們后天口鼻呼吸之氣,從而采納到那什么也不可感受到的氣,那才是真陰真陽。只采納到這真陰真陽之氣,在丹道上,我們才它稱為大藥。

學道之人,第一要明白什么是真虛,第二要知道什么是真陰真陽。這是因為,不得真虛則不靈明;不得真陰真陽,則不能發(fā)生無窮的變化,也不會神妙不測。然而,我們又可以說,只要能得真虛,那真陰真陽也就同時到手了。

如果煉丹過程中沒有意參與運用,那么陰陽就不能返歸為太虛,太虛也不能散而為陰陽。

對內(nèi)久久觀照,忽則油然地產(chǎn)生混沌狀態(tài),不知不覺入于恍惚杳冥的境界。從這種無知無識境界中,忽而有知有識;從這種無感無覺的狀態(tài)里,忽而有感有覺,這就是先天之真意。古人說,真意之意,方能成丹。真意之意,它的出現(xiàn)就在于意之前無意,意之后無意。從杳里產(chǎn)生一知,一知之后復不見知。從恍惚里生出一覺,一覺之前總不生覺。這才為真意之意。如人呼子之名,不覺順口而答。不思議,不相像,此即真意之前后跡斷也。

我們又怎樣能得到真意呢?這就必須要將心地打掃干凈,不要存在絲毫的私慮雜念。所謂有真心的地方就有真意,有了真意,然后也能得到真陰陽,真陰真陽招來先天元神、先天元氣的階段。從練功狀態(tài)來講,是處于胎息階段。久而久之,神與氣合一,人體與宇宙自然完全融合為一體。

 

卷二 內(nèi)藥外藥

 

 古人曾指出:先天一氣這種所謂的外藥發(fā)生,是處在宇宙大自然的造化爐中,外藥的產(chǎn)生,必須依賴于真性真情。如果有絲毫的念頭生起,那就落于后天的感知,屬于后天識神的范疇,元氣又被打散,從而無法創(chuàng)造出生發(fā)外藥的條件。人不能心純意正,而老動識神,即傷元氣,傷元氣即傷人。

 

卷二 坎離乾坤

 

初步工夫,如嚼鐵饅頭,了無趣味。唯有耐之又耐,忍之又忍,于無滋味中,不肯釋手,自有無窮的真味出來。

在日常生活中,事來應之,事去就把它放下,方見真心。若論本心,只如明鏡止水,有什么物體如日月映照在其中,它們的光亮也不減少;即使光亮的物體離開了它們,它們自身的光亮也不會消滅。如此之心,乃是真心。心到此地,即明心矣。明心可以見性,這個性指的是人的真性。

學功者欲見先天真性,從專門的打坐功夫來講,以識神在識神所處的離宮去尋找,那是困難的。唯有下丹田腎精所處的坎宮,含有我們先天的一點真正純陽無陰的乾陽。下手興工時,即從此柞先用我們識神正念之神光專注了照,久而久之自會見到我們的先天本性。接下來,我們可以憑著真意的神火,借著呼吸的的巽風鼓吹神火,而從腎精中燒煉出先天元陽之真金),將它收歸爐鼎(引處是約略而言,應包括周天運轉(zhuǎn)之過程),再加文武火烹煉,以返復到息息歸根的胎息狀態(tài),就可以沐浴溫養(yǎng),使其自然地飛騰變化,結(jié)丹養(yǎng)胎。這時就不要再有固定的部位可守可為,而歸于全面的虛無。

不論何時練功,第一要收斂身心,使身心(調(diào)心使心清靜,調(diào)形使形中正松柔,調(diào)息使呼吸自然)不動不搖。然后安爐立鼎,在運火行符過程中,要發(fā)揮真意這個調(diào)節(jié)氣的橐龠,讓心神如同調(diào)節(jié)五音六律的琴瑟一樣,使它慢柔輕松地鼓動氣的運化。在這其中,要默默地依附氣這把神劍,以降伏我們身中氣血不通、意念游蕩,并以它斬滅我們不能保持清心寡欲的心念。

水火既濟的方法,如同我們蒸飯下米的開始,水不能過多,火也不能過大,把握火候慢慢烹燒,自然就能蒸成很可口的米飯。

 

卷二 兩重天地

 

大家要明白,元氣是無形無象、不可感覺的。在練功中可感覺的那種蓬勃之氣,也只是真陰真陽之氣,并非天然的元氣。如果認為真陰真陽之氣就是元氣,那就離金丹大道太遠了。要清楚,任它真陰真陽之氣鼓蕩,我的真意在其中安然不動,這就創(chuàng)造了元氣來歸的條件。由此可知,欲使元氣歸附,既不能離開陰陽,也不能摻雜陰陽。所以為師告訴你們這些學生,每坐一次,務心要坐出安然的自得境界,方有見到元氣這個人生本來面目的時候,千萬不要執(zhí)著于想象元氣究竟是個什么樣子。你只要有一絲一毫心念不靜,想刷元氣是絕對辦不到的。

我這當教師的,將修道的奧秘講到這個程度,可謂把最精微的理法都說透了。至于說練功有沒有功效,絲毫不必為此心存期望。只有消除這種心理,做一個無意插柳之人,到時就會進入大道之門。(按:這段話甚是至關(guān),世上的功業(yè)都是要用心用力去做的,唯獨修煉大道,云陽要用無心之心方可獲得。所以,塵世上修道者多如牛毛,但得道者卻少如鳳毛麟角,其難就難在這無心之心上。況且,這無心之心斷斷不是紙上談兵可以談得出來,而且果從人生處世的細微之處一點一滴鍛煉才能得到。)

 

卷二 真意戊己

 

當開始靜坐的時候,要一心返照于生命尚未形成那種虛無然而是最本源的境界之中(心不外馳即為返,心光內(nèi)守即為照),務必使心意無知無感,無思無慮。當后天知覺思慮的塵垢被掃除一凈,心境空曠,清明的境界就會自然地到來。這樣慢慢地就會從混混沌沌中落出一點真意。這就是先天之意。從這點上發(fā)生的感覺,即為先天之覺;從這個起點上發(fā)生的動,即為先天之動。要獲得這種時刻的到來也并不是很難的事。只要隨時能保持一心返照虛無之竅,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獲得它。但令人擔心的就是,你可能已經(jīng)達到了沒有后天知覺思慮的空明渾沌境界,而你的心卻在此時落入昏昏沉沉的寂滅態(tài),從而喪失自主意識(此比落入頑空更糟一層,可謂死空);或者又因為空明渾沌的境界中,忽然生發(fā)浩然光明的氣象,令你不勝歡欣鼓舞,從而又慶幸的心理對它進行騷擾破壞。無怪說玄關(guān)一竅,愈想尋求它,愈想保持它,它反而見不到、保不住。

為師見你們這些弟子不懂這個消息的奧妙,已經(jīng)是很長久時間的事,今特將這妙理一口說給你們,使你們知道,獲得玄關(guān)一竅并不難,它無時無刻不在,而它的所在也就在自然而然之處,只要有真意之神主宰就行了。至于玄關(guān)開后,氣機或消或入世,就任其盛衰消長,而其間主宰之神切不可隨它消長,這就是真正的妙訣。

 

卷二 入定止觀

 

練功人想達到返歸生命的最初形態(tài),以恢復完美的生命,唯一的就是要將這個后天紛動的心放下,以清靜的心境輕輕微微地去感受內(nèi)氣的循環(huán)往來。若氣太粗浮,氣息還在口鼻間走動,那么神也就隨之耗散,而不能返還虛無的本竅,以成為我們身體的主宰。如果能感受到口鼻的氣息似有似無,那就是凡息快要停斷、胎息將要呈現(xiàn)的時候,而這時先天本心也就可以得見。古人認為,心之所以容易紛動,那是氣息僵滯的緣故。因為不知道去感受氣的自然運作,同時又不收心惜氣,所以心神就難以凝定、氣息就難以調(diào)勻,而心與息、神與氣最終也難以相依相合。這種以心去感受氣的“聽息”法,也正是凝神調(diào)息的妙訣。如果做到了以神入氣、煉息歸神,那么,清氣就會自然上升,濁氣就會自然下降。這個小天地也就自然得以清靜安寧。等到人身這個天安寧的時候,就可以清晰在感受到清空一氣不斷地回環(huán)在全身的下下內(nèi)外,而并不是非要等到胎息發(fā)生之后才有這種現(xiàn)象。

真正的胎息是什么?到胎息真動真現(xiàn),全身酥軟如綿,無比的舒服愉快。胎息中真陽之氣的沖融,流行于一身上下,無微不至。油然而上騰,勃然而下降,其氣息對于血肉骨髓的薰蒸就好像人在春暖花開的陽光下熟睡方醒一樣,四肢百骸的暢快之感是難以名狀的。到了這個地步,恍然覺得一股清靈之氣直在虛空境界里沖流,耳目口鼻等周身孔竅也有通透光明的感覺,全然與平時的通暢情況不同。雖說凡息初停之時胎息也會有一些動機,但總不像這大定大靜所呈現(xiàn)的胎息自然自得、恒久保持。

 

卷二 煉心伏氣

 

 學道之人必須于行住坐臥這個重要的行為儀態(tài)中處處不離心性明靜這個道,子思子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比欢?,這道又是非常精微細妙,也并非一抬步就可以達到,倒不如按為師所言:性是一個慈愛物,你能時時事事保持慈愛之心,也就煉好了真性;命是身中氤氳的元氣,你能保養(yǎng)身中氤氳的元氣,就獲得了真命。你們可以將這個心安意順的念頭,配合活潑蓬勃之氣,在煉心的同時加上調(diào)息的功夫,方才是煉命的學問,常常在身心中玩味,不許它們一時一刻離開,不許任何雜念參與其間。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行住坐臥,不離這個”,“這個”就是指性命。

 

卷二 一念持虛

 

 在養(yǎng)胎階段,如果夾雜著后天的感知意念,執(zhí)著于某種功態(tài)感受,或追逐感應外部影響,這都不能構(gòu)成虛無之陽神,也不能以虛無之神去采虛無之氣而養(yǎng)煉虛無之丹??傊f到底,養(yǎng)胎階段始終就是一個虛無而已。你們?nèi)裟茴I(lǐng)悟這其中的旨趣,那么,先天一陽生發(fā)時,自自然然地去蘊藏它、蓄養(yǎng)它,就像土壤默默滋養(yǎng)植物的種芽,不加任何意識的干預,這就是一念的堅持。這種純潔天然的一念,與常人思謀策劃、心馳神往,以及一刻沒有靜止的意念是截然不同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采藥,與常人在發(fā)生性交時不能主宰真覺真知,任其后天性欲情感紛馳散漫也截然不同。為什么?因為雖都是在這一念的起點上發(fā)生分別,但修道者能守持這一念,就是真意。有真意始終主持在修煉之中,就能修煉成千萬年不壞的金剛之身。若真覺真知的一念不能守持,就落入了后天意識。人的后天意識只是一處幻化思維,故而可稱為幻想,所以生又死,死又生,輾轉(zhuǎn)輪回,竟為六道三途之鬼畜。

 

卷二 積久功深

 

大家靜坐,目的是涵養(yǎng)先天本原。當我們在大靜大定的寂然不動中,可以感到身心已化為宇宙自然的虛空和光明。這種境界,言其大它大得沒有邊際,言其小它小得內(nèi)核。有了這個狀況的出現(xiàn),必定就是天然真機已經(jīng)發(fā)動,就可以進行采煉功夫。

話說回來,即便大家靜坐很久,仍不見有上述的那種涵蓋一切、包羅萬象的天機出現(xiàn),而只要心神無思無慮,呼吸不出不入,身心也有一種清靜虛無境界,這也是我們的真一之氣已經(jīng)蘊含在其中。不過,這種狀態(tài)反映的是我們后天氣較弱,還不能達到有力沖舉而使先天壯大的緣故。但這也是天然真機常在,也可以進行采煉而服食。

以上是就靜坐而談法訣。現(xiàn)在不還要講講結(jié)合日常生活修煉法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凡言談舉止、思考問題,都要在一件件具體細微的甚至被人視為庸俗無聊的事(如大小便、打嗝、放屁、開玩笑、抓癢、看螞蟻打架等等)上,都要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本心置于虛無之中。久而久之,如果自丹田中開始有氣機發(fā)動,我們便以真意毫不分心地守住氣機的自動,這種守即為收攝,而不許心神紛馳散亂,這就能保證氣機不斷滋養(yǎng)壯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nèi)匀灰獙P膶2俪肿∷驳玫蒙鲜菍π鈾C的烹煉。因為氣機是由小漸漸壯大的,它需要練功時間的積累。所以,沒到時候,我們就不要強求氣機有大的發(fā)動。這個情況常常被一些修煉者所忽略,極易造成欲速則不達的苦惱心情。為師我現(xiàn)在雖說金液還丹功夫早已完成,而回想當年修道的經(jīng)歷,也是一步一步像登臺階段那樣積累而上。如果一開始練功,就想達到真氣圓融的高層功夫,認為只有在真氣最壯旺的時候才采煉,那么練功人就極少有采煉的機會了。

人的后天之精在卦象征坎水,外陰內(nèi)陽,它雖屬后天陰精,其中卻蘊含先天真陽之氣。前人曾經(jīng)指出:喪身殞命的東西,莫過于耗散這后天之精了。

我上面所說的采煉法,不是運行河車的周天采煉。運行河車的周天采煉,是氣機壯旺之后的事。當氣機尚未壯旺,采取烹煉的方式只在一念回光,收歸丹田的鼎爐就行了。但這一念回光、收歸鼎爐的采煉,不能夠太為用意,而應是一種順其自然的保持,否則容易引動后天凡火,口鼻之凡火必然恢復,其結(jié)果是必然傷丹。

鑒于這個道理和原因,修煉者在打坐練功時,雖然停留在口鼻呼吸這個階段,尚屬于后天凡息,然而它是順乎自然的,未加主觀意念的干預,可稱為自在真火。(按:可見,天然真火有后天的、有先天的,只在一個順乎自然而已。只要順乎自然,后天真火就會轉(zhuǎn)化為先天真火。)按照這種情形加以烹煉,經(jīng)過火候的把握和時間的積累,后天的有形之精就會忽然化為先天的無形元精。(按:先天的無形元精,也就是先天的真陽之氣。此精以信息而言,是先天元神的載體;以能量而言,則是先天元精;以物質(zhì)性狀勉強形容,則為先天元氣。但以丹道而言,這時所得元精,尚是初層后天神氣交合的產(chǎn)物,即坎中生陽,這時的陽尚嫩,需要做坎離交合之功,使坎中之陽與離中之陰進一步交合鍛煉,這一過程又稱抽鉛添汞、取坎填離。到后來,元精化為元氣,元氣化合于元神。這時的元神只陽不陰,屬于乾卦。以后接著再做乾坤交合之功,步步走下去,則可完成金丹大道之功夫。)到了丹田有氤氳悠揚之氣萌動發(fā)生,這就是化精之候,也就是煉精化氣的真實效驗出現(xiàn)。煉精化氣可以給我們這樣一個認識,即凡精是有形的物質(zhì),元精是無形的靈液。例如,口中所生的真津,它也是后天凡精,不經(jīng)過真火的灼煉,也是萬萬不能化為無形元精的。(按:這就給練功才一個明示,功態(tài)下口中涌生的津液充足旺盛,才能煉化出更多的元精,而不要以為口中津液就是元精。)那么,凡精化為元精的可供驗證的效果是什么呢?呂洞賓祖師說:“曲江月現(xiàn)水澄清,沐浴須當定主賓。若到水溫身暖處,便宜進火辦前程?!眳巫嫠f“水溫身暖”,那的確是凡精被煉化為無精的效驗。(按:在這里,筆者再為各位細解呂祖這段丹詩?!扒卢F(xiàn)”即指腎精中真陽初動,又稱坎中生陽?!八吻濉?,即心空意靜的狀態(tài)?!八吻濉笔潜WC“曲江月現(xiàn)”的條件。“沐浴須當定主賓”,是指真陽萌發(fā)后,我們要涵養(yǎng)它,使它壯旺,此稱為“沐浴”,沐浴的方式是真意主事。但主意雖說主事,卻也只是順應真陽生發(fā)的自然現(xiàn)象。從這個意義上講,真陽即為主,真意即為賓。俗話說客順主便,則與此同義。從另一方面說,沐浴之時,真意主事,而識神安伏不動,那么,這時識神即為賓,真意即為主。主次關(guān)系定好了,沐浴功能就能順利完成。“水溫身暖處”便是沐浴功積累到一定程度,凡精化為元精,即煉精化氣的效驗。這時不但丹田有溫暖之感,周身也有溫暖之感。煉精化所的功夫達到很高階段,人就擁有不畏寒暑之感。前輩仙家冬天冬天只穿一件單衣,以衣臥睡大雪之中,渾身熱氣蒸騰,就是這種效驗。我們一般煉功人,功夫做得好,冬天打坐,練著練著還可以脫去一層層衣服而絲毫不冷,也是這種效驗。但練樁功,如果出現(xiàn)這種效驗,那就要視情而論。例如初學者在樁功中渾身發(fā)熱出汗,多數(shù)則因為姿勢不自然因拿勁導致肢體大動、顫動而發(fā)生的外熱。如果站功深厚,身松氣和,由丹田至周身發(fā)熱而不出汗,那則是煉精化氣的效驗。“便宜進火辦前程”,指真陽之氣壯旺以后,就要進入周天運轉(zhuǎn),即進陽火、退陰符、卯酉沐浴的功夫階段。)當精化為氣時,即凡精化為元精之時,若不加以采取,就必然導致元精被引動起來的后天意念凡火燒灼,元精就會化為血汗從周身毛孔散發(fā)。(按:這個現(xiàn)象也就是元精已迅速釋解并滲入到后天凡精之中,由無形滲入到有形物質(zhì)中來。)所以,大家到了這個時刻,必須保持無思無慮,一任自然真火的運煉,則元精就不會改變元精的性狀,元氣也不改變元氣的性狀,這個時刻的元精動,元氣就隨之而生。(按:這里并不是指元精與元氣有什么區(qū)別,按其至靜中突然有動有覺。稱為元精;按其自有形化為元形,稱為元氣。一物而說而已。)

元氣的生發(fā),其中會讓人明察出一種浩然虛空、剛健中正現(xiàn)象,這與平時我們的口鼻呼吸之氣在體內(nèi)的運行有極微妙的區(qū)分。能從其中分辨出兩者的微妙區(qū)分,若硬要說一說,那我只能勉強地說一點:凡氣調(diào)節(jié)得好,在運化時也可以使身體產(chǎn)生光明溫暖的。除過溫暖外,它不會使人有更舒服的感受。真一之氣生發(fā)之后,它不僅使你周身溫暖,而且周身有松軟如綿愉快無皆感受。(按:此種感受不是用文字所能表達的,可以說,常人在生活中,任何愉快的感受都是無法與此相比的。)這個狀態(tài),從物質(zhì)現(xiàn)象而言,恍恍惚惚似乎可觸可見,又似乎一無所有。這就是真一之氣發(fā)生的現(xiàn)象和征驗。而且,真一之氣生發(fā)時,還伴隨著一種清涼恬淡的趣味。久而久之,涵養(yǎng)純熟,那顆真意之心也解化為空了,使人幾乎已經(jīng)消除了天、地、物、我之間的分別,只覺得虛涵演化的氣世界充滿一切。我還要強調(diào)一下,無論真一之氣產(chǎn)生時是弱是強,都要以真一元神主事,用以招攝采取,才不會使真一之氣走失。

你們現(xiàn)在的狀況,還不可能使真一之氣涵養(yǎng)到十分圓滿的程度,所以也不必強求出現(xiàn)這些景象。只要有一點特殊感受生發(fā),就都是真一之氣這個丹藥的真消息。我還要強調(diào)一下,無論真一之氣產(chǎn)生時是弱是強,都要以真一元神主事,用以招攝采取,才不會使真一之氣走失。為什么這樣呢?這也就是我在前面講過的,玄關(guān)竅開時,虛靜狀態(tài)下的真覺會忽然一覺,這個一覺叫真覺,保持這個真覺,就可以成為煉養(yǎng)大丹的主宰。所以,古人說:以靈覺為煉丹之主,以沖和為大藥之用。你們好好地將這些道理推想推想,煉丹的法訣,也都全在這里面了。

 

卷二 聽息法機

 

根據(jù)大家修煉功夫的情況,我要把更深一層的方法告訴你們。當靜坐之時,應采用“存神入聽”這個法訣。開始,不妨先用有意的數(shù)息,即采用武火。然后微微地將神志凝定,歸于不內(nèi)不外、不出不入、不動不搖的“一”的狀態(tài),這時神志就會凝靜,呼吸就會平息,松靜下來,而唯存心去聽息。

這個聽息的“聽”字是大有微妙的。前代大修煉家莊子說:“凝聚自己的神志不動,讓它歸于原始無極的一。神志不動卻不是死寂,而是處于明察一切的聽。但這個聽,卻不要也不是以耳朵去聽,而是以心在聽;說是以心在聽,而是以氣在聽?!钡覀円?,莊子所說的這個發(fā)揮“聽”功能的氣,不是口鼻呼吸之氣,也不是腎間所生發(fā)的真陽之氣,更不是識神中正念之靈氣,這個氣是自然太空中的虛無元氣。

唯有能將真意之心投合于虛無一氣,那么,人的這個真心真神,就于宇宙自然本質(zhì)和太和之氣同往同還、同長同消、同顯同隱。所謂神氣合一,烹煉成丹,就是這種功夫境界及層次。如果功夫還停留在口鼻呼吸的階段上,那還是識神與凡息相交,又怎么能結(jié)丹成丹呢?

丹經(jīng)上說:“不發(fā)揮主觀作用的神,才是真神。沒有呼吸運動的息,才是真息。”我們應當于混沌的功態(tài)境界中流露出先天那點真意,用它來聚合元氣,從后天返先天這個意義上講,這就是元神與元氣相交。有這個步驟的奠定,大道就能修成。

如果我們的口鼻呼吸還很明顯,而心意已能夠安靜下來,那么就輕輕微微地依著這個呼吸,漸漸收斂,以至完全平靜下來,直到口鼻呼吸完全停止。可以不管元氣動與不動,而元氣自然就在其中。這時就將識神退讓。真意主事,而行使聽盵之法,這也是達到陰陽交媾的一種形式。況且,下手行功之時,我們的口、鼻、眼這些孔竅,都可以讓它們關(guān)閉起來,但唯獨耳孔是不能用什么東西勉強把它塞上的。也就是說,別的孔竅容易關(guān)閉,耳竅不好關(guān)閉。然而,我們運用聽息之法,以真意聽合于元氣,那么耳竅就自然關(guān)閉了。既然耳竅能保持關(guān)閉狀態(tài),那么其他的孔竅自然對個也都不會再起作用。由此可見,聽息這個方法,是第一等的修煉方法。堅持運用聽息之法,且久久延續(xù)下去,真陽自然會日日生發(fā)壯旺,玄關(guān)之門就會經(jīng)常打開。

 

卷二 執(zhí)天之行

 

我們學道人要效法自然。人的神好像太陽的光和熱,稱為火,人的精好像江海里的水。當神火照射精水時,就會化為真陽元氣,在身體內(nèi)蒸騰循環(huán)。這種蓬勃的氣感就好似春夏之際萬物滋榮的那種現(xiàn)象,而我們在練功中就要用真意主持。這真意就好比大地,雖然春夏之際萬物茂盛,土仍是土,它平靜自然,并不隨氣機之動而動。這就是陽里生陰。體內(nèi)的氣機生動到一定程度,它會平靜下來,這是神火降于精氣中,精氣又歸伏于神火,兩者團聚而歸于安祥靜默之狀。因這時神火與精水的蓬勃交合階段已經(jīng)完成而告一段落,就像自然辦的水分含太太陽的光熱而潛入地下深層,體內(nèi)就像外部大自然的秋冬季節(jié)處于歸藏之象。這時,我們的真意就必須進入恍惚杳冥的境界,既不使自己昏昏入睡,也不使自己非常清醒,卻要于靜寂虛無之中保持著一點明白的意思。這也像大地,秋冬季節(jié)來到,大地的表面看起來是靜寂荒涼的,然而它卻默默地蘊藏著富于生機的熱能,外象是沉睡的,內(nèi)在是清醒的,不隨氣機之靜而靜。這就是陰中含陽。

我再進一步告訴你們:修道的人務必將一切私心雜念掃除干凈,把激動的心態(tài)和粗猛的氣息都收攝得歸于平靜。然后,識神的凡陽與情情的凡陰,以及它們的載體凡陰凡陽之氣,都被平息在外。這樣一來,元神元精這真陰真陽才開始生發(fā)于內(nèi)。古代修煉家有一句經(jīng)驗之談,叫做“要想人不死,除非死過人”。這是說,人要想長生不死,就得將你的凡心凡念先死掉,死掉得就像死人停止了一切思維活動那樣才行。這叫“人心死,道心活”。唯有將心境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口鼻的呼吸之氣若有若無,思慮的心神既不出也不入,自己在這種狀態(tài)下完全由身心內(nèi)外的靜寂和杳冥境界自然存在,唯有僅以真意這個主人公大大堂上主持一切,不動不搖。這樣溫養(yǎng)下去,自然會有真陽之機從虛無飄渺的境界中生出。如果不由真陽之機自然地生發(fā),自然地運動,卻以人的意念推動這個根植于天道的、好像北斗星的斗柄,具有主宰生命功能的真陽之機,這些都不過是人為做作的存在方式。即使是任你這樣“搬運”周轉(zhuǎn)不停,并經(jīng)年累月地堅持,其所動用的也不守是后天識神。后天識神發(fā)動的是后天意念,而后天意念的動用,必引起且依賴于后天口鼻呼吸的凡氣。只要后天識神不除,凡氣不滅,那就談不上有什么可能修煉成丹。

 

卷二 靈覺真意

 

我常說,玄關(guān)一竅是天、地、人、我發(fā)生的根源。其道理是什么呢?這是在于,天、地、人、我在生成的最初,都是處于混混沌沌、一團太虛和沒有任何跡象可尋的狀態(tài)。但我們所說的這一虛無,不是什么也沒有的虛無,而是包含一切、生造一切的虛無。太虛一氣由于靜極生動的本質(zhì)所致,等氣機靜到極點,就會忽然發(fā)生動象。就會忽然發(fā)生動象。就在這靜極忽動的瞬間,會憑空躍出一種靈明的知覺,這就是天、地、人、物的主宰。依我的觀察、判斷和分析,世上的修煉之士,有此人知道應該以虛無為本,一任天然自然的造化。但他們在實際的修煉中,一股腦兒地歸入了虛無,而不知自然中還有靈明知覺的作用。這種拋棄靈明知覺的修煉后果,常常導致墮于頑空。也有一些人,他們認為,既然是修煉,那就應有作為,因而不知追尋先天的虛無之氣,所以就在偏離本源、支離破碎的后天有形有象的方面大做文章。他們確實得到了一些功夫,然而這類功夫因為背道而馳,其結(jié)果不但害人,也害了自己。

你們這些弟子,如果候修煉成最上上乘的天仙,那就必須從杳杳冥冥、虛靜靜篤之后,尋出我們?nèi)松砦瓷澳且稽c太虛之氣的生命本體,以此作為丹頭,方才不流于偏頗和極端,如果在練功中不能虛無至極,偶爾仍有思維著落某種事物,哪怕只是一點點,但它不能使前無所想、后無所思,前后兩空,中無意念立足之地,所以這也就不是我們生命本初的虛無妙相,不是我們的真元心體。我們?nèi)绻J得清這個既不沾染任何污垢,又不沾染任何思慮意念的虛無元氣,又知必須以及靈覺之神作為這虛無元氣的主宰,那就能由藥而丹,由丹而胎,由胎而嬰,漸煉漸凝,漸凝漸結(jié),最終成為上上乘的大覺金仙。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虛無元氣是生命的根本,能夠招攝團聚這虛無元氣,用以將我們成就不不生不滅、聚則成形、散則為氣、顯則為有、隱則化無、變化莫測的金仙的真主宰,那就全在這個明覺之神。

對這個明覺之神,我們怎樣才能夠去尋找把握它呢?這不是要將后天識神徹底消除,則是要達到大靜大定的至陰狀態(tài)。這時恍恍惚惚,完全放棄了任何知覺,然而,就在這毫無知覺的恍惚態(tài)中,忽然生出個知覺,這個知覺,不是提前注入的意識,不是環(huán)境影響刺激出的感知,也不是自我欺騙的空想假設(shè),而是是萬緣皆空的情況下,由于氣機的靜極生動產(chǎn)生的知覺。如果我們在練功入靜中,稍微夾雜點思慮意念,也就不可以成為我們永恒不死的生命主宰。所以說,真覺這東西,靜的時候不是,動的時候也不是。它的呈現(xiàn)時機在靜極而動的最初階段,其間不過只是一瞬間的事。學道之人應當具備把握虛無境界的手段,方能駕馭得住這個時機,運用真覺采攝虛無元氣,歸于人身這鼎爐之內(nèi),再以真意守之。

在這里我還需指出,覺與意雖是兩個說法,卻是一回事。所謂真覺,不過于無心無意之中偶爾發(fā)生一種天然的知覺。所謂真意,就是在這一覺之后,我們要加意用心將這個真覺調(diào)停蘊含于不沾不染的境界之中,這就叫真意。這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加意用心保持這個真覺,但這個加意和用心仍然是心真覺保持一致的,說加意實未加意,說用心實未用心,這才叫真意。所以,我們可下這樣一個判斷:無心忽覺為真覺,一心內(nèi)守為真意。學煉內(nèi)丹之人,想采藥煉丹,除了這一真覺則無根本,除了這一真意則無作用。沒有根本,缺乏作用,想修成頑皮金仙,則只能是空想空談。所以古人說:“游思雜念,不是真意?!闭嬉猓瑢嶋H就是從那一真覺之后保持純潔的一心,而無二念罷了。這如同一個走路的人,順著一條大道一心往前走,并沒有絲毫念頭要尋找岔路小徑,這就是真意。在丹道功夫中,莫說小周天、大周天離不得真意,即便后來丹成道備、分身化氣、神游太虛的最高境界,還包括有了廣大神通后,對各種信息的感知,對良善人發(fā)出心靈求助的呼應回報,對人間危難的救助,等等,都離不開真意的作用。

我觀察你們這些弟子,近來雖然已經(jīng)能夠體會得到大道本體的內(nèi)涵,偶爾也可能有深刻的體驗,但你們的后天身心上所有的屬陰性的渣滓還未能根除干凈。對于意的真與偽、先天與后天之意的區(qū)別,都尚未能分辨清楚。所以,我在這一節(jié)里對意講得比較仔細。希望你們要敬誠地體會,在實踐中比較分辨,而不能有所忽視。

 

卷二 泥丸烹煉

 

到了真陽之藥已至泥丸宮內(nèi),尤其要一意不散,不使?jié)B入任何雜念,凝聚精神團結(jié)于泥丸宮內(nèi),使之溫養(yǎng)片刻。然后,腦中陰精化為甘露神水滴入中丹田。至中丹田冶煉一個時間,而后化為“金液”自然歸于下丹田。(按:所謂甘露神水,一般是指氣與津兩種現(xiàn)象。氣的感受大多像清晨或雨過天晴時,密林間濃密清新的霧露,彌漫式下降,清爽舒愉無比,賽飲醍醐美酒;津的感受是口腔內(nèi)涌生甜潤清沏的津液,分次緩緩咽下,順喉管汩汩有聲,下降過程中喉道與胸部皆有潤暢爽快的感覺。以上兩者合稱為甘露神水。)然后溫養(yǎng)成珠。(按:所謂珠,是以河灃養(yǎng)珠為比喻,非真有實在的珠。然而,它也會給人以珠的感受。)

泥丸宮原本是極其清虛玄朗的,然而人落于后天,識神思慮過多,導致渣滓污垢的阻塞(按理講,應當是腦機制的紊亂),所以造成神不清、心不靈,常常不免有昏亂的癥狀。這時能凝聚片刻,就會使?jié)釟庀陆?、清氣上升,而保持與天地輕清之氣相通。)(按:濁氣下降,清氣上升的說法,只是與大自然比附的象征說法。但這個說法用在丹道里,也會導致一些誤解和糊涂問題。應當是濁氣退潛,清氣周流。)如果能久久溫養(yǎng),那么清氣就會不斷充實,而濁氣不斷消失,這不但可使人身體健康,肌膚的顏色潤澤光亮,反而能夠完成金液還丹的功夫。

 

卷二 升降沐浴

 

陰陽二字,在宇宙自然現(xiàn)象中,均是相對概念,并非絕對分別。例如,甲物與乙物從層次上分,甲物或為陽物,乙物或為陰物。但就甲物、乙物個體而言,卻是陰陽共存的。如以神與精來分,神氣為陽,精氣為陰。那么,具體到氣上,而是以氣之動靜升降來分陰陽的,氣動為陽,氣靜為陰。然而,氣又非自主氣,氣受神使,神主動,氣則為陽氣,神主靜,氣則為陰氣。后天腎精生出真陽之氣,此稱為陰中生陽。腎精如果沒有經(jīng)過神火的鍛煉,那它自身是無法生出真陽的。但神火既是火,只能為陽,為什么又是陰呢?其道理又在神之運用文武之法上。如武火為動為陽,文火為靜為陰。腎精產(chǎn)生真陽,正是文火為用,即處于大靜大定的狀態(tài)。這時神歸于靜,不是其信息能量的消失,恰恰是其能量信息的內(nèi)聚。這就像自然界,夏天的烈日像武火,到了秋天,太陽雖不強烈,但它的熱能卻被大地所蘊藏,這就是天然武火、文火。蘊藏到一定時候,真陽之氣就從大地中生發(fā)?!扒鲑恪?,即真陽之氣十分旺盛時,自然由動而靜、由升而降、由長而消之現(xiàn)象。這就像自然界的水蒸汽,上升到一定高度,積聚量大,遇到高空冷氣壓,由云變雨又降落到大地。它上升時為陽,降落時為陰,并非是有截然的陰陽。
卯酉沐浴,它是考慮到練功者在功態(tài)下,陰中生陽和陽中生陰,常常會由先天元神主事落后于后天識神參與,所制定的提醒糾偏方法。如真陽生發(fā)后,因為欣喜之心生起,不免有拔苗助長之意,這就會使真陽之氣急劇升騰。導致的結(jié)果,就像兵員不足、訓練無方,元帥就令他們上陣打仗,必然導致?lián)p兵折將。所以這時就要行卯沐浴。實際情況就是去掉自主意識,順應客觀天道。酉沐浴也是同樣之理。陽極生陰本是自然現(xiàn)象,但在陰氣下降時,我們?nèi)羯鱿陆抵饽睿秃孟翊笞匀坏沫h(huán)境遭到破壞,該下綿綿細雨,卻變成了冰雹和暴雨,有益的陰氣反而變成為害的陰氣了。所以,陰氣下降時,如果意識有了下降的參與,我們就要收回這個參與??偠灾香逶〉姆椒?,是我們效法自然中還不能順應自然時所采取的回歸自然的方法。如果我們在練功中已能達到完全順應自然,那卯酉沐浴就無必要了。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功夫修煉又發(fā)生了一個質(zhì)的超越。

 

卷三 女子丹法

 

 為師勸你等人間寶貴恩愛??v多亦不過五六十年,終要分離,又何如道修于身。趁此看破紅塵,一心一意日夜觀照于乳房之中,出入之息,任其天然存在。其呼而出也,上不至沖動頭目;其吸而入也,下不至于沖于水府。聽它緩緩而行,悠揚自得。呼吸的遍數(shù),無論千次百次,任它自行自運,不可留心記憶,唯一的是凝神于乳房,調(diào)息于乳房,順其氣息一出一入就行了。這樣久久修持,自然陽氣發(fā)生,身體非常的健旺,較平時金玉財帛,夫妻兒女之樂為大矣!此雖微陽偶動,仍收歸爐內(nèi),日積月累,大有成效。

 

卷三 風火藥丹

 

 我再向你們談談外藥和內(nèi)藥。丹經(jīng)一般都說,必等到內(nèi)藥有形,才可以采取外藥。那么內(nèi)藥、外藥都指什么?內(nèi)藥,就是我們身中的元氣;外藥,就是大自然虛空中的元氣。這種虛空元氣的外藥,在自然中永恒存在,無處不至,而且不增不減。但非內(nèi)照內(nèi)養(yǎng)之功,必不能招回外來之藥。故大集經(jīng)云:“佛成正覺于欲色二界天中。”即以元神寂照于中下二田,內(nèi)之元陽發(fā)耀,外之元氣蓬蓬勃勃包裹一身,渾不知天地人我。此殆內(nèi)外合一,盜得天地靈陽,歸還于我形身之內(nèi),久之則煉形而化氣。所謂神仙無別法,只是此氣充滿一身內(nèi)外焉耳。

 

卷三 物精信解

 

 老子有一句話:“信不足,有不信焉?!北砻婵?,這話似乎是說,人信的事少,所以他就對許多事不相信。這實際也是對的。但他深層的含義卻是一種普遍哲理:獲得的真實信息量、信息質(zhì)不足,就不可能正確擇時相關(guān)的信息質(zhì)、量。宇宙自然信息奧秘和人類后天知識信息,都是無限豐富的。一個人接受了多少信息,才能反映出多少信息。一個不練功的人,他不能體悟到元氣的奇妙信息,故而他也就缺乏資格表述這種信息;他們可能因為抱定見已有成見,這都是“信不足,有不信”的表現(xiàn)。

 

卷三 執(zhí)天而行

 

 學功人打坐,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神凝于、合于冥漠之境。能進入虛漠之境,就說明神氣能混合為一。并返還于先天渾淪一氣。這就是真藥,這就是靈丹。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什么可以稱得上是藥是丹的了。

 

卷三 夜半驚雷

 

 要說玄關(guān)一竅指的是什么,其實就是指正當真陽產(chǎn)生的活子時。古仙說:“忽然夜半一聲雷,萬戶千門次第開?!碑斚忍毂緛砻婺砍霈F(xiàn)后,如人乘千里驥,絕塵而奔,暫一經(jīng)眼便認識,不可延遲。遲則無及矣。故曰:以前不是,以后不是,露處只在一息,一息之后不復見矣。如此坐一次,必有一長益。從此以后,你們第一要先將雜念和口鼻呼吸之凡息治得死。所謂凡心凡息治得死,真陽真陰才生得出來。到這個程度,耳不聽,目不視,萬緣放下,一塵不染,從此躍出,非大道而何。若夫年老之人,不從此妙覺修去,何以四大牢固,能久歲月?然但知此竅為主,而不知流行一身進火退符,自鼓蕩其陰霾,調(diào)和一身血氣,又安能長久耶?

 

卷三 三心無著

 

 我可以這樣說,玄關(guān)之竅是隨時隨處都存在的。只在于我們一點靈機敏捷地發(fā)現(xiàn)它,好像捉云拿霧,憑空而取,不失時機。即顏子“知幾其神”之意也,即吾道“活子陽生,時至神知”之語也。如果活子時未到玄關(guān)未開,真陽未生,我們就先預料它、等待它,這種意念稱為未來心。如果活子時到了,玄關(guān)開了,真陽生了,當時并未意識到,過去了而忽然回憶起來,這種意念稱為過去心。如果既無未來心,也無過去心,而老在眼前分析判斷所處的狀態(tài)感受,這種意念稱為現(xiàn)在心。這三種心都不是先天本心,而屬于后天凡心。著此三心,即為道之障也。三心無著,一塵不染,不謂之神,又誰謂乎?此為真正藥物,自然生清凈法身也。古來大覺金仙,莫非由玄關(guān)一竅下物,其后百千億萬法身,亦由氣機微動,隨時采煉,積累而成。問題在于,這個微弱的真陽發(fā)生,是無時無處不存在的,人們通常不能認識它,不去采取它,而是任它喪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細流,可以匯成大江大河??傇谌丝创┐说?,處處提防,在在保護,日積月累,未有不成無上菩提者。

 

卷三 養(yǎng)氣緝熙

 

我經(jīng)常教你們要學會“緝熙”之法?!拔酢?,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就是光明。這個光明要發(fā)自于心上。人心的光明,它的外露表現(xiàn)在人的眼目上。我們在做功時要將目光返過來與心光相照,從而使心靈的閃灼之光不由眼睛對外使用而散失,而由眼睛的內(nèi)觀而反射。這樣,心靈之光就會越積聚越充足,延續(xù)不斷,自然也就胸懷浩蕩,不會因一物一事而騷擾我們這個最靈明的心府。經(jīng)過久而久之的涵養(yǎng),我們的體內(nèi)就有一片靈光普照,不亞于日月普照萬物。(按:這是真實現(xiàn)象,決非比喻之詞。)怕的就是我們在做功的時候,一會兒心境很明郎,一會兒又后天念慮起動,使明郎的心境不能保持不間斷。

孟子好像偏重于氣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心的保養(yǎng)。其實不是,因為心與氣的關(guān)系是密不可分的,心是氣的靈明主宰,氣是心的供養(yǎng)差使。人能安伏住氣,不使它妄動,那么神也就自然安寧下來。神一安寧,心也就自然爽泰。所以,孟子不言養(yǎng)心而言養(yǎng)氣,道理就在此。由此可見,談養(yǎng)氣的方法不正好也是養(yǎng)心的方法么?如果不把氣上養(yǎng)得深厚又深厚,而急切地從毫無著落的空談上去追求養(yǎng)心,這就無怪乎終日談養(yǎng)心而心卻成天都不安寧。

實際上,我常所以真意收攝中丹田,進行溫養(yǎng)鍛煉,也就是養(yǎng)氣的功夫。

 

卷三 周天法要

 

仙真和凡人的區(qū)別,并無高深莫測之處,只在于對這先天之氣是否把握,就那么一點微妙之分。

吾教所以有玄關(guān)一竅,佛祖所以有“有情來下種”之論也。稍不及防,即落于塵垢,不堪為藥。于無知無覺之際,忽然而有知覺,此震雷發(fā)動,復見天地之心,是其旨矣。

須知先天元氣,必要先天陰陽水火調(diào)養(yǎng),始能同類相親。由是以我元神引之,上泥丸,我頭目之昏暈者,被此神火一照,盡化為神水,入于絳宮,一片清涼。此即《易》所謂“山澤通氣”也。然此氣此液,實為長生大藥。學人果得此真氣靈液,多年頑疾,可從此而消。只怕一杯之水,難救車薪之火耳??芍P(guān)一動,其間才有本來人、仙家種。除此一點動機,就是虛室生白,亦是幻境。

 

卷三 虛實相間

 

大自然運化無窮,本質(zhì)并無特別的奧秘,用一個“虛”字就概括了。修道人若能把這個“虛”把握得好,從虛中立穩(wěn)根基,自然能夠一天一天的積累成果,由幼嫩的真陽逐步采取到壯旺,成為大光明。

雖然人的本體與大自然的本體一樣,都是一個虛,但人出生以后,本體的虛就被后天的氣質(zhì)和物質(zhì)所掩蔽。就像一座空屋子,本來又開闊又明亮,因為后來屋子里堆放了雜亂的東西,既不有序擺放,又不清掃,則本來的開朗又不開朗了。虛,若言其用處,則是至靈至妙。但又因為被人后天惡劣習氣沾染上污垢,就像金子陷入泥沙,則光明就顯不出光明。即如水底金生,有蓬勃姻蘊之狀,此虛也。而上升下降,聽之自然,出以無心,則實也而虛矣。又如靈陽一氣,原無聲臭可言,此虛也。而彼此感召,自歸爐鼎,煉成嬰胎,則虛也而實之矣。如此虛中實,實中虛,才是成仙證圣之本。無奈當今一些從事修煉的人,知道養(yǎng)煉修靜很重要,就執(zhí)著于虛靜一邊;知道功夫有驗證,驗證就是有實在的感受和下手的實在部位,于是他們又落入執(zhí)著于實的一端。這兩者,前者為泛泛之虛,而不是真正之虛;后者為死死之實,而不是確確之實。為什么這樣說,大道本來無名無象,無方無所,然而也必須從無方無所又似乎有方有所去把握。按著虛實相兼的要領(lǐng)打坐,即或功態(tài)下稍微生出怠懈厭煩之心,也不要緊,不必找其他方法解決,只需要審察一下自己心虛還是不虛,氣是實還是不實。如果心太虛,落了空處,因為心無著落,必然會走神,生出游思雜念。如果心太實,守住某個部位不撒手,就會像肩上挑著東西、手上又提著東西那樣,走起路來負擔過重,那么練功心神不得安閑,自然會倦怠不堪。這就需要把握虛實相間的火候,這樣就會得到大道的微妙之處。

對于一個初學的人來說,還達不到神清氣爽的狀態(tài),雖然天心元神存在,他卻不能十分透徹地去認識。我今天就向初學者介紹個方法:首先要把身心調(diào)整到寂然不動的狀態(tài),并為保持這種狀態(tài)創(chuàng)造無任何干擾的心態(tài)環(huán)境,這即是煉我們的天心。及至靜極生動,感而遂通也要有個空空靈靈的主宰,不要讓我們的真陽之氣被意念所動而走失,這即是煉我們的元神。

 

卷三 不落半邊

 

你們也不要想求速效,須知急成者非大器,躁進者無大功。不如老老實實地養(yǎng)神養(yǎng)氣,讓神氣達到極度的剛健中正。不但代替了玉液還丹,還直接便利地跨入了金液還丹的層次,不需要九載十年的出壁之苦。(按:筆者以為黃先生此語是在強調(diào)修性的功夫。平時性修得好,入功便能神潔氣爽,功夫勢如破竹,直趨上乘。平時性功修得差,那就要在功中多磨煉,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慢慢跨越。)無奈當今一些學道之人,只認為“守中”是歷代仙圣們遵循的法則,先下手守有形之中,繼而守無形之中,就可以成仙作圣。豈知守中得藥,就只是修煉大道的半邊學問??v是陽生,這個陽只算孤陽,而無真陰靈液相配,總還是不能結(jié)成仙胎。這就如凡世中生兒育女,只有男沒有女,不能發(fā)生婚配。(按:此是強調(diào)周天運轉(zhuǎn)法的丹派理論,極合道理。)

(按:這一節(jié)將守中視為半邊學問,道理在于,守中一法只是一種尋根的方法,因為修道是由后天返還到先天,所以它必須要同自然一樣做周天運化。而這個周天運轉(zhuǎn)的起始點和回歸點,以至必要的階段,守中才具有特殊作用。)

 

卷三 周天之要

 

 丹經(jīng)說:“要問我酉沐浴在何時,就在任督二脈相合時,此進若沒有黃婆為媒,調(diào)和陰陽,藥物如何能順利育養(yǎng)?”這所說的酉沐浴,就是以氣息退藏蘊蓄于絳宮中丹田。如何判定絳宮的所在呢?一、降宮是神氣交會之地,神氣在這里凝聚時有充實的氣勢。二、退符時口中有甘津下降。三、神、氣、津三寶會于絳宮后,有一種騰騰火勢,會使周身感到發(fā)熱。酉沐浴,就是在絳宮上述情況出現(xiàn)后,唯以中和之意溫養(yǎng)保守,而氣息上下往來,隨其自然,這個方式不但是退陽火,連退陰符的退意到此時也要停止。這樣,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沐浴溫養(yǎng),然后將藥物收回下丹田繼續(xù)溫養(yǎng),便形成了太和之氣。

 

卷三 道即太極

 

 那么我就談談怎樣以后天返先天的方法。依你們現(xiàn)在的功夫?qū)哟危率中泄χ畷r,先要認清自己的太極。太極,就是無分別的先天性命、先天神氣、真元之氣,就是所謂的本來人,我們認出了它,就以一點慧燭般的神光了照它,操持住它。這就是達摩祖師所說的“凈知妙圓,體自空寂”狀態(tài)。,當無知無覺時,忽然生出明覺,就是凈知,就是妙圓,就是本來人。所以說,這個一覺也不是特殊的用意效果,只是以虛覺虛而已。我們在混沌的狀態(tài)下有了這一明覺,就要攝提本真之念,那就是運用真意主事。我們雖然說以真意主事,并不是說要真意采取什么特別行動,而是讓它一心不二,與本來人保持一致。所以,真意與道是相親相近的。真意生自脾土,以此真意來交媾心火腎水,和合肺金肝木,久久地烹養(yǎng),使后天心肝脾肺腎所藏的精、神、魄、意之五行煉為一團,渾然都是先天的真陽真陰。這時的狀態(tài),就是所謂的返于原始、太初,仍舊是當初未產(chǎn)生我們生命之前的渾然一團元氣,達到這個程度,就接近大道了。

 

卷三 道無底蘊

 

 為師從我們這一門弟子的修煉情況看,有的雖然行功已久,到現(xiàn)在不過才達到陰極生陽的效驗。在這個初步階段,忽然陰陽交爭,誰都想勝過對方,所以表現(xiàn)出氣血不暢的明顯特征。(按:依筆者之見,人在后天已造成經(jīng)絡(luò)不暢的局面,而真陽初步發(fā)生時氣勢微弱,一時不易疏通某些受阻的經(jīng)絡(luò)和病灶,往往會感到身體的某一部位不適或嚴重不適。例如,在小周天循行線上,背部會有酸疼、大椎所不通、頸脖不活、喉管不暢、心口堵悶等等。)

 

卷三 理氣合一

 

我看你們中有些人,常常哀嘆自己年老氣衰,神氣欠虧。豈知先天元氣無虛無實,無處不在,它是談不上有欠有虧的。不比后天事物有形有質(zhì)、有消有長,你們所說的神氣虧欠,那指的實際是后天神氣欠虧,今天我把其中的道理再給你們說破。人不怕后天神氣欠虧,只怕煉心養(yǎng)性而無功。果能明心見性,得到了那個天地造我的元神,那么元神一凝聚,元氣就融結(jié),便有精的凝聚。這個時候,不必求口中有什么津液生不生,味道如何甘美。這只屬于枝節(jié)未葉的小效驗,即使有也不足稱珍貴??傊?,只要神凝氣聚,周流不息,不但腔子里元氣浩蕩,而且能暢達四肢。自然會出現(xiàn)油然而上升、融然而下降、充固內(nèi)外、盤旋上下、其仁至誠、其氣至廣至大的包羅萬象的境界,以及剛健中正、純粹的氣象。

大家行功已經(jīng)很久,我認為這個神氣之機只是未曾經(jīng)過連續(xù)不斷的長久醞釀,所以你們見不到這種先天氣機大化流行長久不息的景象。只要不間斷地去煉功,這種獲得也就不驗證。切莫以為自己年老藥少,天天養(yǎng)虛無之神,卻不見滿口生出津液。這是后天未節(jié),不足掛齒。你們當前只要能達到神氣凝聚,周流不息,不但腔子里元氣浩蕩,而且能暢達四肢,那也就很不錯了。

 

卷三 心空存道

 

我看某弟子行功多年,氣機雖然已經(jīng)順暢,但筑基功夫卻沒有打牢。這說明從練功開始一直未能達到玄關(guān)竅開,沒有見到先天本來面目,所從事的都只是妄采妄練,夾雜有后天識神的渣滓在內(nèi),所以不能直入大道境界。(按:可見,初步用意會導引也還是有一定效果的。這種效果只能以后天口鼻之息來調(diào)理氣機,但不能進入胎息元氣層次。)今后你大凡打坐,必先將任何事情都放下,心中不要有任何雜思亂慮的牽掛。即使身心進入虛無飄渺的境界,也不要有意去領(lǐng)略這種感受,用真意將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下去。到了渾渾淪淪,好像自己也不存在了,這就是真性。真性就是仁,仁就是育生的源,這即是真正的見性,由這個真性發(fā)揮的信息能量作用,就稱為元神。從采煉主宰作用講,它們屬于后天的主觀精神。然而它們是由先天而來的。它們與先天真心真性是相通的、一致的。所以說,有了這個先天真性,生命就有了根本;得了這個后天的真意之心,才能發(fā)揮作用。

應當注意,當能見到自己的真性之后,這時就要將身中生發(fā)的最精華的元氣,采用河車功夫,運行于一身上下內(nèi)外,這就是以元神煉大藥。采取這樣的烹煉方法,才不是后天的凡神凡氣,也不至于枉費心力,勞而無功。依一般經(jīng)驗而率,大約從見到真性和真氣生發(fā)開始,認真修煉,快則半年,慢則一年,筑基功就可完成。就能成為抵御任何病魔、適應任何惡劣氣候、無病無災、延年益壽的金剛不壞之體。

總而言之,練功之初就要認真去尋求真正的性命,把先天的性命與后天的性命分別清楚,舍后天而采先天。這樣,經(jīng)過一個特定的練功周期,自然成就一個特定層次先天大道。如果夾雜著后天的神氣,這就像莊稼地里長滿雜草,決不會有很好的收成。

我們說,雖然先天之性并不難獲得,但為什么成道的人少之又少呢?這原因就在于,只要保持一個時刻的清靜之心,獲得真性并不難,然而要維持真性常住不去,而且終生都要保持住它,那卻是極難的。盡管如此之難,既然發(fā)誓修道,那就應該要時刻操持住它,日積月累,就像熱能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變成光一樣。初時見性,不過是混沌中那短暫之一覺,不能持久而圓明,必須久久煉養(yǎng),自身的元氣與宇宙的元氣虛渾無間,方能達到純熟圓明的境界。有一種說法:“功夫做到人身與天地都化為一氣,沒有了我們個體之私的概念,完全都歸于大自然了,道離我們還遠么?”欲達到這種程度,必須做到心空無物,性空似水,以至于忘物、忘人、忘我,那才會有太和一氣。學功人想與太虛化為一體,又必須使內(nèi)想不出,外想不入,就是自己的呼吸也不存在,一齊化為光明,只覺得自己無非也就是靈光的一部分而已。這種境界常被經(jīng)過實踐的丹道家們比喻為“元始天尊在空中所現(xiàn)手中一粒寶珠”、“釋迦牟尼煉成一粒寶珠”等。要達到這種高層次境界,如果不從煉精化氣做起,先從腎精中煉出先天一點真陽之氣,再用神火慢慢進行鍛煉,繼而引導做上升下降的周天運行,再收回五行歸元的中黃虛無之宮,那么,想達到這種“明珠空懸”的境界就是空想。我講的這種最高境界,也就是見性到了極處,是無塵無染的先天元性。達到這種境界,并維持這種境界,那也就即將成為能分身變化的法身之時。

 

卷三 真清藥物

 

某位弟練功已經(jīng)多年了,河車運轉(zhuǎn)的周天功夫練的時間也不短了,但為什么筑基功就是不能完成呢?這都是由于下手之初,從來沒有得到真清藥物,而時常夾雜著后天思欲念慮,這樣你練的歲月再久,也不過就同那還未進窯中燒煉的磚瓦坯子一樣,雜有渣滓,質(zhì)地低劣,縱是終生苦修也是勞而無功。我要告訴你,以后日夜行功的時候,先要靜定一會,將一切思維活動全部消除掉,心情安靜得像水一樣澄凈。如此清靜一番,果然達到身心松靜自然、呼吸非常柔和的時候,就微微閉上雙目,凝聚起自己的心神,默守住自己的呼吸,任呼吸之氣和鼓蕩的內(nèi)循環(huán)之氣在身內(nèi)自自然然地一往來、一開一合。氣息呼而出,不要讓它粗獷;氣息吸而入,不要讓它急躁。這樣久而久之的操持,口鼻呼吸就自然達到了無出無入、無聲無息的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是安然自在的,不是有意制造的,它是呼吸進入最中和狀態(tài)的體現(xiàn),也是呼吸返歸先天本源的體現(xiàn)。這是真正凡息停止的時候,也是胎息發(fā)現(xiàn)的時候。當凡處停止以后,就要保持這種狀態(tài)慢慢涵養(yǎng)。(按:練功人要特別體味黃先生告誡的“久久”和“慢慢”之苦心。修道不同別事,快一點就能出效率,而恰恰在“久”上“慢”上出效率。何況修道是在凈心上下工夫,如履薄冰,如過沼澤,若無久久慢慢之功,必遭禍患。)自然真氣沖動,上達中丹田心府。這就叫玄關(guān)展竅。(按:玄關(guān)竅開,其景象難以盡言,此只是簡略言其過程。)真氣能上達心府,是由于真氣有力才可能的事。真氣只要能上達心府,用不了多久,全身的毛竅就會統(tǒng)統(tǒng)打開。所謂“一竅相通,竅竅光明”,就是指這時候的現(xiàn)象。行功到了這個時候,才可以從會陰穴起導引真氣往后沿督脈達尾閭、過夾脊,直上泥丸之宮。如果氣機只是初步的微動,或者僅僅沖動心府,五官七竅不見通透清明的感覺,又不見一身的毛眼打開,這就不是真的展竅,萬萬不可立即貿(mào)然地運轉(zhuǎn)河車。況且,玄關(guān)沒有展竅,就說明腎精之水尚未煉化成氣,這時貿(mào)然運轉(zhuǎn)河車,就是只有神而無氣,丹法叫做無水無火,其結(jié)果必然燒灼一身。因此,務必要有展竅的景象出現(xiàn),才有內(nèi)呼外應、外感內(nèi)靈的奇妙收獲。也就是我們身上的元氣與宇宙自然的太虛元氣合為一體,丹家稱為真藥,又稱為人采取天地靈氣而成的丹。你們身上如果有真藥發(fā)生,流通一身內(nèi)外,那么,身體中多年凝滯的陰雜病邪之氣自然就會化成熱汗從毛孔里排出,身體內(nèi)的一切濁垢污雜就會消失干凈。從這時起,我們的身心就會產(chǎn)生質(zhì)的升華變化,漸漸接近得道者的功夫程度。

我還要告訴大家,我以前讓大家在下手之初采用意守的方法,文武火兼用,這樣的方法你們練的時間都較長,幾乎都形成了習慣。但現(xiàn)在我要讓你們完全拋掉意守,純歸自然,你們恐怕還丟不掉老法子。這也不要緊,不妨用個過渡的方法,將我們意會聚于虛無飄渺的境界里,無知無覺,就像一個愚癡人一樣。其實,這是后天人心死、先天神氣活的狀態(tài)。為什么用這種方法呢?古人認為,筑基功即使能完成,但人的后天識神不能消除干凈,還常常參與功夫中。它好比在金子中拌土和沙,丟在熔爐里燒煉時夾有大量渣滓,到后來煉精化氣、玉液還丹時,不能堅固耐久。因為煉精化氣的過程,人坐著就像個活死人,你的后天識神滅不凈,老生念頭,那當然不能耐久。既然不能耐久,真氣就難以生發(fā)。真氣不能生發(fā)壯旺,身心又如何能夠堅固?所以功夫到了這一步,必須要將以前用意的階段手法一概拋棄,完全返歸到純乎自然天然的狀態(tài),才能淘汰一切后天渣滓之私。我們所說的真意會聚虛無之竅,是返歸天然的手法之一。(按:讀此一段誡語,回憶筆者修道之歷程,也大有慚愧之處。深知修道之難,難就難在去心而無心。在通常情況下,即使是一個修性煉功做得相當不錯的人,他能守住玄竅,但最后的毛病就出在這個“守”字上。一守則墮入執(zhí)著,不守則流于走失。筆者以為有兩種法子:其一,功外之德修之又修,功外欲心洗之又洗,功外塵事淡之又淡、了之又了。這樣一來,入功的心神方可臻于純之又純、靜之又靜。其二,下手過程可試驗各種調(diào)心方法,得一法而后拋一法。然此必得反復試驗、反復修煉,終有所悟所獲。筆者以前從事書畫創(chuàng)作,曾有過書畫人的經(jīng)歷感受:每當自己的創(chuàng)作希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時,就有無限探索之苦惱;當已經(jīng)到達一個新的高度時,就有一番“知了知了”“得矣得矣”的幸福感。然而這幸福感是短暫的,又一個新的高度擺在面前,即又陷入一個新探索的苦惱之中。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升華,就在這不斷苦惱、不斷克服苦惱、不斷獲得幸福、不斷陷入苦惱的磨煉中醞釀,達到藝術(shù)的爐火純青,修道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卷三 結(jié)丹于無

 

如果沒有元氣來養(yǎng)元神,元神安得充壯?既然元神不充壯,再遇到什么艱難困苦的遭遇,則必懦弱。孟子養(yǎng)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塞乎天地,又有何事之可擾哉!所以,圣人與凡人的區(qū)別就在于,圣人經(jīng)過修煉,元神養(yǎng)得充壯;凡人不修煉,身中缺少元神,在遇到患難和利益時,不能處之泰然。這個區(qū)別,就在于他們將元氣化成元神。當時之時,氣即神,神即氣,神氣融合,所以能如此也。(按:南懷謹老師說,引用宇宙物理的“光”“熱”“力”來作比方?!熬笔巧摹盁帷?,“氣”是“力”,“神”便是“光”。)

所患學人有求速之心,如果生起暴躁之心,那么真陽的出現(xiàn)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成為壞事,因為暴躁之氣對真陽的燒灼會加害于身體。不知是清清凈凈一個物事,反生一心,加一意,因之夾雜后天,即使送歸鼎爐,由于不是純凈之物,也就成不了胎。古人謂藥老不成丹,即夾雜后天之故。藥嫩無可取,即是陽氣未見兀兀騰騰、氤氤氳氳之象,以意采之。如此行火,反而大大耗散元氣元神。

 

卷四 煉運底奧

 

我所講的玄關(guān)一竅,是修道人的立足之本,是學功夫的人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它不像中下乘的功夫,一說竅穴,就需要指向人體具體的部位,并有個具體的名稱。

我要求你們追求玄關(guān)一竅,須從進入無思無慮,無人無我的混沌境界做起,混沌了再混沌,這樣丹藥的產(chǎn)生才要根本,仙真的成就才有根基。(按:這是黃先生對功夫修煉有了相當基礎(chǔ)的弟子而言的上上乘之法,但人們通常修煉則一般必須經(jīng)由小乘漸達中上乘,我們知此道理,就不會因黃先生對相同功夫術(shù)語在前后不同之處說法不一而感到矛盾。

起初打坐,必須使身心達到無掛無礙、虛空渾淪、浩浩蕩蕩、圓圓靈靈,心仿佛存在于廣漠無際的境界,呼吸仿佛在虛空無邊的疆域,似內(nèi)非內(nèi),似外非外,逐漸達到我們心中之氣與天地自然靈陽之氣相通相融。

我們開始是從凝神調(diào)息做起的。等到神凝聚了,息調(diào)中和了,我們不由自主地就進入了恍恍惚惚的混沌境界,好像上上下下都不著邊際,無掛無礙。這就是虛到極點、靜到極點的時刻和狀態(tài)。以玄關(guān)一竅開啟后所產(chǎn)生的那一點元陽之氣主宰其間。微微用意運起自然的呼吸,關(guān)照住先天元陽之氣,只讓它不斷歸于體內(nèi)發(fā)揮主宰作用,而不許它有半點滲漏。(按:這時稍動后天念慮,它便滲漏。)

這元精元陽產(chǎn)生后,我們只能順應自然的呼吸,停止任何心神的念慮,專注在元精元陽上,有意收回它,但又要放下它;既要放下它,又不能讓散失,還要關(guān)照它。這就叫采取先天元精。接下來將此精降入下丹田水府之中,以元神勾起泥丸乾宮,落下一點元氣來,這就是以精煉氣。如果玄關(guān)之竅初開就降到下丹田水府去煉,藥物則顯得幼嫩,不可以采取。如果氣機蓬勃,充滿周身已很久,如花將謝,這種情況則是藥物已老,錯過了時機,也不可以采取。通常練功人處在這種狀態(tài)下很少去體認藥物的老嫩,就盲目去采煉搬運,得到的大多不是正當火候的藥物,往往造成空燒煉、空搬運。

上面講到以乾宮之元氣落下水府煉精,那么由此精入氣中,火降水里,然后再運起天然神息,自陰蹺穴則收攝入中丹田(陰蹺穴即會陰穴。這里的收攝法當有整體的自下而上之意,似不必專注于某一點上。因黃先生本節(jié)首句已講,他所談上上乘法竅不指具體位置。所以,本節(jié)所講乾宮,是最上之意;中宮,雖指中丹田,也指虛空之中、中和之中),與心神離中之精配合。自然水火相濟,神氣扭抱一團。這個時候就要懂得“常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既順其自然、保持自然,再不要向陰蹺去采攝就行了。

精化為氣,與元神元氣在中丹田匯聚,稱為神氣交媾。當神氣初交時,就會覺得有姻蘊之氣自腳掌涌泉穴一路直上,運貫周身。順其自然久久溫養(yǎng),就會感覺渾身上下氣機勃發(fā),這個時候正是河車搬運的時機。然而說起來,人身之氣本來是周流不息的,也有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又何必要人為地去引導呢?這是因為:一般人不知道,人自出生以后,知識漸開,欲望不斷增長,為了生存的滿足而勞神、勞形,許多身心行為損害、破壞了人身之氣的先天自然運行規(guī)律,小周天任督二脈這條人之氣運行的主循環(huán)線大都閉塞不通。在練功中,若不用意引導氣,若不對氣進行符合先天運行規(guī)律的管束,一旦游思雜慮參入其中,就把元氣打散了。這樣,陽氣當升而不得升,陰氣當降而不得降,升降不定,陰陽失常。如同大自然,天地陰陽不交時萬物就不得生,人身陰陽不交時四肢百骸也得不到養(yǎng)育。從卦象上講,就是晦蒙否塞之象。你的氣煉來了,但你沒有把它排上用場,你不引導它,放任不管,它又散失了,任督二脈還是閉塞不通。

將元氣運至泥丸這個人體的頂峰,好比天上的云彩升上了最高空,再也不能升高了,它就要化為雨露轉(zhuǎn)而向下。由最高處開始向下逆轉(zhuǎn)的時候同,就叫做陰之初生。降到中丹田黃庭宮時就要“歸爐封固”,似守非守,勿忘勿助,什么都不要想,仍然歸于混沌狀態(tài),就像練功之初入靜等候玄關(guān)開竅的情況一樣,這便是一個周天河車運轉(zhuǎn)之功的完成。接下去又再養(yǎng)之,有動有覺時再采現(xiàn)煉,再進行周天運轉(zhuǎn)。氣靜時歸于養(yǎng),氣動時歸于煉,氣沖時歸于引,氣行時歸于導,如此循環(huán)不已,筑基的功夫就可以完成。

 

卷四 同類相親

 

 你們打坐,若得到了這個玄關(guān)竅的開啟,忽焉神融氣暢,入于恍惚杳冥,那就是真陽大現(xiàn),可以進行河車運轉(zhuǎn)之功。如果還沒有達到這種情況,就表明身心這個爐鼎中還未產(chǎn)生生命的真種子。這時若盲目進行采煉運轉(zhuǎn),那則是以身中陰氣去驅(qū)趕陽氣,導致的結(jié)果則是陰氣長而陽氣消。時間久了,身中就是一腔邪私之氣在用事。這種誤煉的特定階段,盡管會出現(xiàn)預知未來的功能,也能于虛暗中發(fā)光,不明其理還以為是得丹成圣的效驗,其實是自身的陰魔漸修漸成。人們一般不會知道,人身中就是陰陽二氣,修煉的過程不是煉陽消陰,就是煉陰消陽。煉陽消陰是以先天元神即純陽之神主事,煉陰消陽則是以后天識神即濁陰之神主事。由于識神主事,它主的是陽氣的消耗,并阻止先天陽氣不能滲入。所以,煉下去就把身心中的陽氣驅(qū)逐完了,而原來陽氣所占的空間也就被陰氣所占據(jù)。一個沒有經(jīng)過修煉的人,他身中的陰陽是旗鼓相當?shù)?,有時和平共處,有時又互相背離,猶之主賓皆弱,懼不能斗。但修煉中誤用識神主事的人就不一樣了,他那識神中的陰氣很專注,所以就能不斷聚積陰而克敗陽,日積月累修煉下去,陰氣也就成了大氣候。

 

卷四 玄關(guān)多端

 

夫玄關(guān)一竅,是先天混元一氣之玄關(guān),了無聲臭可尋,色相可見。此為最上上一乘煉虛一著天機。從古仙子,鮮有下手之時即得悟入此際者。若論玄關(guān)不止一端,如煉精化氣之時,則有精生之玄關(guān);煉氣化神之時,則有氣勸之玄關(guān),此等處亦不可不明(按:此言實為至理,道無底蘊,玄關(guān)也無底蘊。同是一精、一氣、一神,又有層層深入之玄關(guān)。玄關(guān)玄關(guān),真是妙之又妙、玄之又玄)。

什么是精生的玄關(guān)呢?如下手打坐,即便凝神調(diào)息,到得恍惚之間,神已凝之,息已調(diào)之,斯時一點真精,即藏于陰蹺一穴之處,我從混沌一覺,急忙攝取陰蹺之氣,歸于中黃正位,與離中久積陰精,鍛煉為一。斯亦有藥嫩藥老之說。何謂嫩?如未混沌,斯為無藥;若已混沌,未能神氣融和,混化為一,即便去陰蹺采取,斯為藥嫩,不堪入煉。若混沌一覺,又復覺及他事;一動之后,又復動而外馳,斯為藥老,更不可用。

什么叫氣生之玄關(guān)呢?蓋從此精生,攝之而歸,與我離宮靈液,兩相配合。斯時神入氣中,氣周神外。其始神與氣猶有時合時分之狀,不為合為一區(qū)。神鄧離宮之神火,氣即坎中之神水。至神與氣融成一片,宛轉(zhuǎn)于丹田中,悠揚活潑,吾身靈氣,與天地外來之陽氣,不覺合而為一,此氣生之玄牝,所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露即外來靈陽之氣。此時須從混沌中一覺,方是水清至源,不染纖塵,于此采取。若未到玄牝大交而采,是為藥嫩。既已大交,猶不急采,則新生靈氣已散,是為藥老不堪用。吾再示一捷法:能混沌固佳,如不能混沌,只要自家綿綿密密,寂照同舊;恍惚之間而有象,杳冥之而有知;不起一明覺心,又復見吾身之氣,與外來之氣,姻姻蘊蘊,蓬蓬勃勃,周身踴躍,蘇軟快。正其時也,急運河車,大丹在指顧間矣。

 

卷四 操持覺照

 

人之所以具有靈明不昧、知曉過去未來的功能,無非就是有覺照之心罷了。對于這個覺照之心,佛家稱為“長明燈”,道曰“重關(guān)竅”,儒曰“虛靈府”(按:內(nèi)丹修煉中,指的就是真意,可稱明神、覺神,一般人所說良心也指它)。這個覺照之心,要描述它的存在情況,無非就是無思無慮,消除善惡價值判斷之后,所存在的一種虛空靈明的心神狀態(tài)(按:這種心神就是陰陽相抱的太極之神,為先天之后天,后天之先天。因具有后天個性特征,故稱先天之后天;因把持著先天的客觀公正,故稱為后天之先天。它一頭連著先天無極的元神,一頭通著后天有極的識神,稱為生命的主宰)。下手練功,如果不首先尋出虛無無極的元神來,那就沒有見到先天之性,沒有先天之性則無煉丹的基礎(chǔ)。然而,見到了先天之神、先天之性,如果不能從這個虛無境界中養(yǎng)育出一個靈明妙覺、洞徹內(nèi)外的真意之神出來,煉丹則無主宰,你就是日夜勤苦練功,也只是終日昏頭昏腦,練的時間再長也沒有用。

怎樣從虛無境界中煉養(yǎng)出真意明神呢?首先要把心頭牽掛的事一概放下,利用練功中意守丹田,以及配合意守丹田調(diào)運的自然呼吸之神火,將各種雜念慢慢煉化于空虛的境界。過一階段,自己可以對身心內(nèi)環(huán)境起一明覺觀照之心,身心已經(jīng)既無掛念又無不適的束縛,一片空空蕩蕩,似乎不知道從何處開始到何處結(jié)局,這就是見到了本性。本性一見到,又要有個明覺之心,但卻是照而不照,不照而照,這就是主宰常存(按:這種覺照方式說的容易,做起來卻難,常常不是忘記,就是過分執(zhí)意,非得千百次調(diào)訓而不能把握得當)。前人將這個主宰說成“主人公”,有這個主宰,就能煉成丹;無這個主宰,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當家的,怎么會興得起家呢?所以這個主人公就是煉丹的統(tǒng)帥。至于說元神、本性,那是煉丹的丹頭。(按:所以說,元神、明神是兩碼事,元神是藥引子,明神是煉藥的人。有些人將元神、明神的概念混淆,以致練功中不知怎么個用法。有些人則不知明神,一味守元神,終久無用。有些人則以為消除識神,就只有一個元神,同樣終無所得。所以煉丹之事,理不明即遭不真,學道之人能不慎之又慎嗎?)

就修煉的過程而言,如果一開始練功就想見到本性,就想進入渾淪無際、浩瀚無邊的境界,那是萬萬不可能的。開初只要松靜自然,安然無事,心地暢爽,有那么點開闊的意思也就行了。若想達到清清朗朗、浩浩蕩蕩、其在無外、其小無內(nèi)的境界,那就必須等火候純熟才行。因為能守住真意明神,渾淪的境界也必然會到來,先天本性必然能見到。只要我們這顆心常常保持明覺,稍有一點閑思雜慮就能隨時覺照化解,真意的主宰也就常在。

 

卷四 真空妙有

 

 景岑說:“學道之人不悟真,只因當初錯認神。”是指只認識神,而未認元神。元神則真空不空,妙有不有,所以與天地而長存。如果我們不知元神是湛潔靜寂、萬古長明的,卻以迷幻是空虛而不可捉摸,而且不知我們?nèi)诤?、豁達、順暢、靈明的心境,那就是元神所在。朱子云:“人欲凈盡,天理流行。”天理運行的狀態(tài)是,神沒有一時一刻不舒暢,氣無一時一刻不流通。這等玄妙天機,大家多少都有親身感受,我想不會不能辨別的。然莫切于孔子云:“樂在其中,樂以忘憂?!弊铀甲釉疲骸八匚欢校瑹o入不得?!边@里的關(guān)鍵問題,無非是順其天然而動,任其先天的本性表現(xiàn)。假使還有意念的思慮辨別活動和主觀做作的行為,那就不是真性,而是人為的假象,若這樣練功,就是成天談玄說法、時刻打坐,那也會跟沒學道的人一樣。

 

卷四 天罡斗柄

 

下丹田因居下位,是藏精之所,故屬陰、屬水。陰與水其性質(zhì)屬寒。中丹田絳宮是心神所居之所,屬陽、屬火。陽與火其性質(zhì)屬熱。故而,人身上半部為天為陽,下半部為地為陰。沒有上半部屬陽的神火對下半部屬陰的腎水進行燒煉烹煎,必須水寒金冷,只會沉淀而不會蒸騰。對于人的生命而言,以前混亂以后還會更混亂,以前氣血不通以后還會更不通。我之所以要求以神入氣,就是主張應用陰陽水火互相交合的方法。水火一交,精化為氣,那氤氳之氣蓬蓬勃勃發(fā)生起來,就稱為水中生出了金,又稱為鉛中煉出了銀,或稱為陰中產(chǎn)生了陽。總之,都是比喻這個人的生命之蒂,是長生不死之根。

為師常對你們說“后天之先天”這指的是什么呢?“后天”,我們指的是識神、呼吸之氣、有形之精、有形之血,這一類屬于與肉體關(guān)連的可見物質(zhì)。以這些東西修煉金丹是毫無用處的。只有下手之初,將神凝于虛空境界,將氣混合到廣漠之處,這虛空與廣漠才是后天之先天。我直截了當告訴你們,打坐的時候,雖不能離開有形的丹田,也不能脫離眼光、心光和口鼻呼吸的綜合運用,然而必須注意它們相互之間的運用,并體現(xiàn)得極融洽和諧,符合天然,極為通暢活潑,這才能返還玉液之丹。

什么叫做“玉液之丹”呢?具體說,我們?nèi)松碛斜歉[之涕、眼竅之淚、口腔之唾液、舌頭之津、毛孔之汗、血脈之血、骨中之髓、腎中之精,以及各臟器種種的營養(yǎng)分泌、呼吸之氣,這些物質(zhì)只能是滋養(yǎng)調(diào)節(jié)有形肉體必不可少的后天精華。修煉家認為由它們所構(gòu)成的肉體最終是會腐爛的臭皮囊。只有通過修煉出那一點虛無靈秀的真陽元氣,才能獲得后天中的先天。因為這后天中的先天真陽之氣溫潤靈秀,可祛病養(yǎng)年,故而稱為玉液之丹。

我們知道,要獲得玉液還丹,最先要從意守丹田,即神入氣穴做起。但切切不可將意念死死地執(zhí)著于丹田,不可將目光專注不移地照住丹田,總之不能有心有意。心意只是虛虛的,似有似無,不急不緩,這樣做下去,所獲得的才會是玉液之丹,才算得真正大藥。老子所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這句話,已將玄關(guān)之竅的微妙說盡了?!肮取本褪巧焦瓤仗撝螅泻B(yǎng)之義;“神”就是靈明;“不死”就是自然、生動、活潑,決不落于昏昧。這是說人想煉成大道,必須確認虛靈不昧的先天為本。元神自身其實無極也無形,如果玄關(guān)之竅不開,胎息不能形成,要單獨呈現(xiàn)是不可能的。仙家修真也無不是從胎息的運化之中立根基的。

 

卷四 內(nèi)火外火

 

說到真性的發(fā)生,也實在的容易,頃刻之間便會出現(xiàn)。但是,真性發(fā)動的時候,渾渾淪淪,既無一絲念慮,又保持極清明的境界,要從中認得什么是成為圣人仙佛的真藥并加以采取,這樣的人就少了。不要說認得的人少,就是認得的人多,當先天本真初步萌發(fā)的時候,也由于他后天凡性就像衣服上沾染了很厚的油污,同樣會影響修道的進展。昔日顏子因為運用行善事、發(fā)善心的方式去追尋本真之性,所以就獲得了青少年那樣健康完美的身心。由此我想你們也已明白,一念回頭,一念就是道,念念回頭,念念都是本真,當然,要做到這些,首先必須樹立堅固耐久之心。我看當今練功的人,當這個純真一念已經(jīng)出現(xiàn),本來體現(xiàn)了純潔完美的生命種子所攜帶的基因信息的完備性,但他馬上就懷疑這是否真是道,于是就加了一意而摻雜其中。所以,純真的本性反而由于后天識性的摻雜又墮入蒙昧。你們既能認識這先天一念之動為我們成仙成圣的唯一資本,那當然也會清楚,就是太上老君服不老的“神棗”再多也無濟一事,只能是先天本真一念的最初萌生以元神召元氣、神氣相抱,日積月累而成的。

這里再講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常說采取先天以補后天,究竟應該怎樣采補尼?不外乎先天真陽一動,不要去干擾它,不要讓它從身中滲漏。長此下去,身中都是這一氣薰蒸。有了這薰蒸之氣,從外面聚于內(nèi),這叫采取。采取以后收回上、下丹田的鼎爐中溫養(yǎng),這就叫滋補。人得太和一氣,無半點閑思雜慮,只見空洞了明,大而無外,小而無內(nèi),微覺氣機之似有非有,似無非無,即道也。

 

卷四 動中修煉

 

一般人開始練打坐靜功,心神難以爽快,氣機也不能流暢。這個情況好比宇宙形成之初,鴻蒙混沌的狀態(tài)正要發(fā)生,萬物的生成尚處于孕育階段,任何一種作為都還沒有表現(xiàn)出來。這時我們不要急于追求什么,只用消除雜念,用純一的思想將自己的神氣會聚于虛無中和、無染無著的境界之中。這也好比宇宙自然有一個靜定不動的主宰立于其中,在這種狀態(tài)下,任自己的呼吸極其自然,一呼而出,類似天地之氣輕清地上升;一吸而入,類似天地之氣重濁地下降。我只管保持著自己虛無的狀態(tài),而內(nèi)心卻有主宰。至于說在這種狀態(tài)下發(fā)生了氣機陰陽升降的現(xiàn)象,我們也只能順其陰陽升降地自然運度。到真陽之氣積累雄厚,力量強大了,它自然就有不可遏制的蓬勃氣勢,氣機不流暢和心神不爽快的情況就會改變。

然而,當真陽之氣旺盛強大的時候,又要懂得持盈保泰、歸根返本的方法。否則,陽氣旺盛過了頭就會轉(zhuǎn)變?yōu)殛?,想修煉成純陽之體就難了。故邵子云:“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此非知道者孰能明之。我看你們練功,每每到了氣機壯旺、心神開朗的階段,就不能持衡靜定,往往生出一些拔苗助長的意念。這好比一堆火,它本來在自然中燃燒,而你卻要往上潑油,或用棍子亂撥,弄得烏煙瘴氣,因氣機發(fā)泄得太甚而導致生機的斷滅。

至于講到“守候”,也就是等待真陽之氣發(fā)生的方法,古人曾說:“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guī)中?!逼湟馑际侵?,將元神真意處于虛空之境安伏不動,好像處在一個無邊無際大圓的中心,任其氣機圍繞著這個具有主宰作用的圓心自然運化。用這種方法觀照玄竅,用不了多久,先天真陽自然會從虛無中生出。這時的身體就如萬丈雄峰那樣穩(wěn)沉不動,心意就如冰天冷灰那般靜寂。這個時候,氤氳蓬勃的氣機,就是所謂的真陽生于活子時,也就是要行周天河車功夫的時候。前面的守竅是練精,也稱為二候采牟尼?,F(xiàn)在所說的陽生子時,也就是四候運河車。這兩個階段雖然是連貫的,但給人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混淆。

一般來說,靜坐修煉的事,幾乎是人所共知的。動中修煉這個奧秘,人們大多則是不清楚的。仁、義、禮、智這四種心的發(fā)生,常常是極微妙的,一般人都忽略了它,雖說懂得一點,也不過只從一般意義上懂得慈愛、善良之心是人的本真。當這本真之心微妙發(fā)生時,你們卻很少知道應將它采納入丹田之內(nèi)。

我今天將這個奧秘給你們道破。從今以后,凡在日常言談舉止發(fā)生的一切喜怒哀樂情感,都屬于我們先天真機的發(fā)動。我們必須將它們收養(yǎng)起來,納入丹田,用靜默的心神回光返照就行了(按:回光返照后的狀態(tài),即孔子所說:“喜怒哀樂未發(fā)謂之中”。方法是為這種真情實感的沖動一出現(xiàn),即讓它歸于平靜,保養(yǎng)在丹田之中,但不能用壓抑的手段,而是以平淡心態(tài)去淡化它)。

 

卷四 盡人聽天

 

我看你們練功,常常是做做停停,所以造成的情況就是,看著要進入大堂里,可馬上又退出了門外;看著走進了內(nèi)室,可馬上又退出在廳堂??偸遣灰娨恢毕蚯吧钊耄灾率冀K徘徊在淺層次階段。古云:“藏神于心,藏氣于身”,則不死之丹得矣。

如果要問怎樣才能令神氣收藏于身心,而且時時不失呢?這個方法就是,從玄關(guān)竅開的那一刻,太極一動,陰陽分化運行,根據(jù)形勢可進行上升則上升,當下降則下降,當停止則停止,當溫養(yǎng)則溫養(yǎng)。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玄關(guān)竅開時,只是我們后天屬離的心神返歸到了先天,引發(fā)了先天元神的萌動,這種情況稱為“性陽生”。然而,這只是元神的偶動,并不是真陽之氣的萌動。這時我們只能以元神為主,配合自然呼吸這種天然神火慢慢溫養(yǎng),聽任由呼吸運動起的內(nèi)氣一上一下、一往一來在體內(nèi)運行,而將元神真意坐鎮(zhèn)于不內(nèi)不外、不上不下的中黃正位。這就是“守中”的一大妙法。守中得法,周身便會油然而生酥軟美快之感,這時可以意守下田,稱為神火下照,腎精之水遇到心神之火,自然就化為一氣,其狀態(tài)氤氳活潑、沖沖騰騰、有飄飄欲仙之感,丹法上稱為“水底金生”。古人說:“陽生活子時”就是這時的情景,又稱為“命陽生”。前階段“性陽生”是指先天性最先出現(xiàn),此階段“命陽生”是性與命的結(jié)合產(chǎn)物。如果出現(xiàn)“命陽生”的氣機之動,就不必等到蓬蓬勃勃非要充塞一身內(nèi)外,只要初步有個苗頭,證實它是由于神火交于腎水,屬于“坎離相交”而產(chǎn)的藥,不論它多么微弱,也要勤勞地采取,進行河車搬運,而主神再棲居于腦部泥丸宮。除了這“守中”和“河車”兩種方法堅持不斷修持外,其他再也沒有積累精氣的妙法。

雖然我們講“神火”是天然自然的,但在用“火”的火候中,還是有些分別。例如,“守中”的用火,我們所用的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的溫火,但到了“河車逆運”的時候,那就有子、午、卯、酉,或文火或武火的分別。這就像季節(jié)一樣,春天未到來之前,陽氣在孕育過程中,這就是溫火;春天一旦到來,就有了文火和武火。說到底,盡管火候有區(qū)別,但貫穿其中而不變的,總是一個溫養(yǎng)之火。我們?nèi)绻茏龅匠3仞B(yǎng),行止坐臥之間,使元神歸藏于心,使元氣潛養(yǎng)于身,神與氣始終相抱在一起,達到這個境界,不是神仙又會是什么呢?

 

卷四 性命二藥

 

天地之間,一團元氣。生育萬物,亦只順其氣機之常。而渾渾淪淪,不識不知,所以億萬年而不朽也。人身包羅一段氤氳之氣,何以不如天地之長存?蓋以七情六欲,日夜摧殘,先天元氣,耗散者不少,是生老病苦也。人能力法天地,以呼吸之神息,運于其中,綿綿密密,寂寂惺惺,也同樣可以永久長存,與大自然同壽(按:此是生命長壽的微妙真諦!)

丹法中屬離的識神,陽中有陰;屬坎的腎精,陰中有陽。陽中之陰為真陰,陰中之陽為真陽,真陰真陽合化精華一氣,就稱為藥。有了這味真藥,就可以返過來再制伏后天易動的性情,使其渾渾淪淪還歸太極之狀。(按:這是指真陰真陽交合后,后天性情的全部寂滅和先天神氣的進一步凝聚。此時歸于大定大靜,人天結(jié)合,一氣流通。)總之,修煉中要分清兩種藥:一是心性之藥,一是命氣之藥。

什么是心性之藥?它又是怎樣發(fā)生的呢?消除后天思欲念慮,進入空沒事恍惚的先天心性狀態(tài),就是心性之藥;在虛無的境界中生現(xiàn)一種心曠神怡之感,就是心性之藥的發(fā)生。對此孔子描述為“樂在其中”。這話的意思是說,真正感受到樂,身心應處于無內(nèi)無外、四方上下無挨無著的中空境界。練功人守住了這個“中”,感受到真實樂趣,那就是最初發(fā)生的新嫩心性藥苗,也正是采取的時機。

什么是命氣之藥呢?它就是身心處于杳冥混沌狀態(tài)下,從零點上所產(chǎn)生的先天元精。此精發(fā)生后,丹田有姻媼之象(類似酒曲在酒中發(fā)醇)和活潑之機(如氣流上下回蕩、氣團四處滾動、氣狀如流云飛霧等);或一身上下流通,洋洋灑灑,無空不鉆,無竅不開,如冰在水中溶化,如空谷八面來風等。(按:前者性藥為識神中的真陰,后者命藥為腎精的真陽。)

對于初學功的人來說,采取性命之藥,也不必要求達到上述最壯旺的程度,只要原來身體不夠舒展,此時有了舒展之意,原來心胸不暢爽,此時有了暢爽,就可心進行采取。這道理在于,天下事物處于稚嫩的時候,正是具有生機的時候,若到了老壯則生機也就衰退了。所以丹家采藥取嫩不取老,老則氣散而不能用。果然能從新嫩之藥采取,久而久之,后天已經(jīng)發(fā)生的疾病和潛在的疾病都會一一消失。(按:藥的老嫩問題,是就每次練功中氣生現(xiàn)象而言的。所謂微弱與壯旺,即嫩與老,也是根據(jù)每次練功體驗而言的,例如,每次練功真陽之氣剛萌發(fā)時,為嫩。經(jīng)過一次或數(shù)次周天搬運,再萌發(fā)時,盡管仍為嫩,但后來的嫩卻先前的嫩壯旺得多?,F(xiàn)例如,前一月和后一月,前一年和后一年,雖然都有嫩的階段,其證驗狀況卻是不一樣的。)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此精甚真,其中有信?!笔侵幃a(chǎn),實有真效驗。若去符信一至,浩浩如潮生,溶溶似冰洋,猶是粗一層景象,即還未達到精微的地步。只有等到真精真藥發(fā)生到虛而能靈明,靈明而又虛,就像太空沒有始終的概念,就像日月的推移運轉(zhuǎn)沒有間斷,虛達到了無極,量達到了無限,所謂與天地合德,與日月長明,這才是最精微、最上乘境界。

 

卷四 采煉服食

 

 胎息一生,一往一來,陰陽配合,互為轉(zhuǎn)化,充滿于一身內(nèi)外,讓人感到似乎既不知從何而起,也不知會從何處止。人有于這個狀態(tài)下保持下去,直養(yǎng)無害,就能夠超越于自然的陰陽造化之外,并能像日月那樣發(fā)揮無窮的功能,與局限有限的自然界相比就要廣大得多。要達到這種成就,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關(guān)鍵也不過是神光內(nèi)聚,不間斷地反觀內(nèi)照,加之調(diào)節(jié)后天呼吸,引發(fā)先天胎息,而元神元氣自然蘊含在其中,成為我們?nèi)怏w生命永遠不朽的主宰。由此可知,凡息一旦停止,胎息也就自動。胎息就是真息,是大自然的永恒之息。一旦這個真息在體內(nèi)大動起來,我們就把神仙果采摘到手了。

 

卷四 性命雙修

 

性這個東西,其本質(zhì)就是虛無,不可用任何現(xiàn)象事物去類比。然而,必須通過達到虛無,才能體會它的實存就在其中包含;必須通過達到空茫,才能知道它是一種實有。這才不會墮入那種將“無為”絕對化,最后卻落得什么真收獲也沒有的“頑空”一類的悲慘下場。

我們這一派教學生練功,必須將萬緣放入,使思想凈化到一塵不染,使心神虛靜到極點,進入恍惚杳冥的境界,從而有靈光照著整個宇宙,這種境界就是宇宙自然本體之“靈”在它的至靜至湛的本位上出現(xiàn)的形象。佛家稱此為“大覺如來”,道家稱此為“靈知真知”。但一一般的人自從有了這個肉體之身以后,這一點先天的真靈面目就漸漸被后天思想行為的塵洉所污染,當然就不能再見到它。所以,大修行的人就必須驅(qū)除心神上受社會影響的雜思邪慮,從而于明靜的心神中修養(yǎng)出先天真靈的面目來,這也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大家在修功中探獲到這個消息,方能知道人的生命本真之性無時不在,并不是因為靜它才產(chǎn)生。不過是由于靜,就像擦去明鏡上的灰塵,它的本來面目才得以呈現(xiàn),并得以存養(yǎng)罷了。人的心放到它最根本的地方,它才是人的真正主人。心的根本地方,那就是靜。心一靜,就像陽光高照于冰山雪峰之上,身心的一切阻礙就會不知不覺中冰融雪化。然而,心靜之后先是周身血脈氣道的冰融雪化之感,一切都通達圓融后,就會忽然現(xiàn)出一線或一片靈光。這種景象莫說外人不能知道,就是自己也無法知道它的來龍去脈。這時人與宇宙是圓融不分的,整個一個光明澄徹,沒有任何的念頭產(chǎn)生,覺得天地萬物無不在這片境界之中;時空在這種境界中被超越,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或是未來,都一概在這境界中貫通。這種境界也即孟子所說的,“養(yǎng)我的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充祝塞天地之間”。用這種方式見性,方為真見;用這種方式養(yǎng)性,才稱得上直接無礙地直養(yǎng)。這個時候,神游于廣穆的宇宙,氣貫于太和的自然,它們既是靜寂明湛的,又是渾然圓融的,只有這種修煉方式所達到的境界才不至于使學練者墮入頑空,而讓先圣的大道學問背上謊言謬論的罵名;才不至于使學練才始終擺脫不了對世俗名利的追逐,而讓先圣的大道學問流于支離破碎的曲解和濫用。雖說妙道的本質(zhì)就是虛無,但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就會左右逢源、四能八達、一通永通。前人稱,掌握了大道的人能在針尖上打跟頭,能在瞬間的電光中立腳根。這就是從虛中求實,從無中求有,而不像旁門左道那樣——教來教去,教不出實在可供驗證的功夫,老在依稀仿佛的空圈子里打轉(zhuǎn)轉(zhuǎn)。
你們定要按照我傳的大道功夫去修持,要重在使心神既不紛亂又不寂滅上做文章,這步功夫做好了,本性就可以長存;接下來再配合做調(diào)息的功夫,一直做到外呼吸斷絕、息無出入的程度。古人曾說:“心在丹田身有主,氣歸元海壽無窮?!痹S多修養(yǎng)者不知道以清靜為本,以真實為目的,或者他專務于虛靜,而不能把最粗淺知識和最高深知識本來原理的一致性搞清楚,說虛靜就將靜搞成死寂,處處呆板,干不成實事,或者專事于社會參與,而不懂大自然的德與社會政治治理之道的相互貫通,可用順乎自然規(guī)律的無為而治獲得成功,而將天道與人道隔離開來,處處主觀行事,結(jié)果也就處處犯錯誤、處處失敗碰壁;抑或是專門從事心性研究,企求造化的奧妙在哪里,但不知道性為氣的本體,氣是為性發(fā)揮作用,性與命是不可分的。沒有性,命就不能生存;沒有命,性就不能立足。不要單單說盡性就可以完善命的生存,同時要清楚,只有奠定好命的生存基礎(chǔ),才可以最終盡性。我們常見他人講修煉,把功夫單花在存性上,而沒有關(guān)于氣的功夫修煉。因為這樣做不能立起命的基礎(chǔ),所以功夫是徒勞的。雖然追求性的虛靜固然不錯,但性能虛靜,氣必生動,氣動起來,那性的虛靜也就難以維持,勢必隨著氣動而勾動神思意念。神動則氣散,氣散則命耗,還是不能逃脫生死。由此可見,修性是個很重大的課題,而煉命尤其是當務之急。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人妻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乱精品古代| 偷自拍亚洲欧美一区二页| 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视传媒短视频免费观看| 隔壁的日本人妻中文字幕版|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视频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精品福利| 午夜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果冻传媒精选麻豆白晶晶| 少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蜜臀|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永久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人午夜精品射精日韩|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人妻免费视频一专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av| 丝袜诱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av|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又大又长又粗又黄国产| 一个人的久久精彩视频| 五月婷婷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套内射免费精品|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久热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超薄丝袜足一区二区三区| 黄片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二区| 欧美午夜伦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