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姜姓、吳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93%。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占吳姓總?cè)丝诘?/span>34%,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吳姓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陽、陳留、汝南、長沙、武昌、吳興等八個吳姓的堂號除用以上郡望外,重要的還有三讓、讓德、種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義等。 吳姓起源 出處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quán)的,他的后代是中國樂曲的發(fā)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于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jīng)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quán)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quán)是炎帝之臣??梢妳侨俗畛跏菑膶儆谘椎邸ⅫS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quán)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懷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鐘的發(fā)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fā)明創(chuàng)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氏族 吳權(quán)屬于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quán)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quán)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quán)的后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lǐng)后,吳氏族不斷發(fā)展壯大,并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吨袊帐洗笕氛f:“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后有吳氏”。吳賀見于《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quán)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堵肥?/span>·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遠古初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陜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 公劉下傳數(shù)代到古公室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顫-頁)父率領(lǐng)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xù)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陜西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lǐng),他發(fā)揚光大了周人數(shù)代奮斗的事業(yè),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chǔ),后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jīng)·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后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室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進入了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chǔ)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xiàn)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tǒng),古公宣父去世后,應(yīng)有長子太伯繼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應(yīng)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為父親采藥,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陜西岐山一帶出發(fā),來到荊蠻吳越地區(qū)(今天的江浙一帶),吳越地區(qū)居住著原始落后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xiāng)隨俗,紋身斷發(fā),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吳后,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后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jīng)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jù)其二。其子武王發(fā)繼位后,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后,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fù)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后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qū),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 (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后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后,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shù)赝林用?,建立了吳國?!妒酚?/span>·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當時尚未開發(fā)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后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吳姓祖先 太伯建吳 句吳 太伯、仲雍到達江蘇吳地后,帶來了中原地區(qū)先進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受到當?shù)赝林鴧侨说钠毡闅g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風亮節(jié)、仁義之德所感化,自愿擁立太伯為君長,因太伯所居處屬吳地,故太伯在這里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fā)聲詞頭,無實際意義),簡稱吳。 太伯 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guān)太伯遺跡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相傳太伯去世后,吳人無不悲痛欲絕。太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太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后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shù)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qū)的喪葬禮俗。[2] 仲雍接任 太伯沒有子孫,后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后,繼續(xù)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yè),在吳姓發(fā)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于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shù)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cè)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nèi)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nèi)),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后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 吳、虞兄弟之國,歷經(jīng)整個西周,傳國十余代,一直到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大變革,周天子喪失了號令天下諸侯的權(quán)威,人們不再遵從傳統(tǒng)禮法,各諸侯為擴張自己的地盤掀起了兼并戰(zhàn)爭,可謂禮崩樂敗,天下大亂。虞國當時是一個小國,版圖面積不過今天的山西平陸一縣,它北鄰強大的晉國。晉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吳、虞、虢同屬姬姓封國,起初不過是方圓百里的小國,但經(jīng)過晉國君主數(shù)代經(jīng)營,版圖日益擴大,到春秋初期已成為諸侯強國。春秋時期的晉 國國君晉獻公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擴大晉國國土,稱霸諸侯。 虞國和虢國 (在今河南省陜縣)位于晉國南方,控制著晉國南下中原稱霸的通道,因此成為晉國首先兼并的對象。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虞國,為避免虞、虢兩國聯(lián)合抗晉,晉國采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滅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晉國大臣荀息和晉獻公密謀,設(shè)計了一個“假虞伐虢”的陰謀。晉臣荀息出使虞國,以晉國出產(chǎn)的名馬、垂棘出產(chǎn)的玉璧向虞公行賄,請求虞國借道給晉討伐虢國,虞公果然上當,不僅答應(yīng)借道給晉國,而且還答應(yīng)出兵助晉攻虢。宮之奇是虞國著名的賢臣,深為晉國所忌諱,史書記載:“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他聽說此事后,急忙面見虞公,力陳借道于晉討伐虢國對虞國的種種不利后果,但是虞公聽不進去。此前,虞國邊城墩邑曾遭西鄰冀國侵犯,晉國看到事態(tài)的發(fā)展對自己不利,就出兵討伐冀國,解除了虞國的危機。在虞公看來,這次晉國討伐虢國,虞國理應(yīng)助晉伐虢。晉臣荀息終于說服了虞公,晉虞聯(lián)軍進攻虢國,雖未滅虢,但極大削弱了虢國的力量。三年后,晉國看到滅掉虞、虢兩國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臣宮之奇聽到后驚恐萬分,他斷定這次晉國借道伐虢,回師途中必定滅虞,急諫虞公,力阻借道于晉。 虞公不聽勸諫,同意借道給晉。宮之奇無可奈何,他預(yù)知虞國行將滅之,就率族人離開了虞國,臨行前嘆息著說:“虞國恐怕連臘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個月后,晉軍滅虢,回師途中又滅掉了虞國。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國共歷 12君。虞國滅亡后,后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xù)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太伯、仲雍之后。 吳國與姓 稱霸中原 北吳虞國被滅亡了,南方吳國卻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曾一度稱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號下傳到壽夢已歷十五代,壽夢做吳君時,歷史已進入春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國經(jīng)濟有了較大發(fā)展,吳國國力增強,已敢于與中原強國抗衡。壽夢在位期間,中原以楚晉爭霸為主,兩國之間發(fā)生了城濮之戰(zhàn),這次戰(zhàn)爭,楚國雖然失敗,但實力未損,楚莊王時又卷土重來,楚與吳越結(jié)盟重新對抗中原大國晉國,此后楚軍又北上與晉爆發(fā)了(必阝)之戰(zhàn),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zhàn)。(必阝)之戰(zhàn)楚國戰(zhàn)勝了晉國,使楚國的霸業(yè)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國都降服于楚。失敗后的晉國時刻尋找機會想戰(zhàn)勝楚國,因此,晉楚間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接連不斷。為調(diào)解晉、楚之間的爭端,避免各國受到牽連,公元前579年,以宋國大夫華云為主發(fā)起了解除楚晉爭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晉兩國仍處于明爭暗斗之中。后來,楚國國內(nèi)發(fā)生權(quán)力之爭,楚國大臣申公巫臣因與楚國令尹(相當于宰相)子反爭奪權(quán)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敵國晉國。他蓄意報仇,向晉國獻計獻策削弱楚國。晉國采納了申公巫臣聯(lián)絡(luò)新興的吳國以牽制強楚的建議,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晉國出使吳國。申公巫臣在吳國教習吳人兵法戰(zhàn)陣,訓練吳人采用中原兵車作戰(zhàn),慫恿吳國討伐楚國。吳國一年內(nèi)數(shù)次出兵,在吳楚邊境聲東擊西,楚國疲于奔命,國力減弱,吳國從此開始強大起來。 姬吳分支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國舉行國喪之際,派弟弟蓋余、燭庸率軍伐楚,同時又派季扎出使晉國,觀察中原諸國的動向。楚國早已做好準備,派大軍截斷了吳軍的退路。吳軍進退兩難,吳王僚的兩個弟弟蓋余、燭庸不能回歸吳國,吳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見時機成熟,假意宴請僚,讓專諸伺機刺殺僚。據(jù)《史記》記載,吳王僚為防萬一,自王宮至公子光家,沿路設(shè)護衛(wèi)軍士,連公子光家堂前、階上、席旁都有衛(wèi)兵帶刀護衛(wèi)。公子光推說足疾故意離開現(xiàn)場,而在窟室中布上帶刃甲士。專諸把匕首藏在炙魚腹中,借獻魚之機,得以靠近了吳王僚。專諸突然拔出魚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傳后世的魚腸劍。混亂中,刺客專諸被吳王僚的衛(wèi)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殺散僚的衛(wèi)兵。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為感謝勇士專諸,闔閭封專諸之子為卿,重用伍子胥執(zhí)掌國政。遠在楚國作戰(zhàn)的吳王僚的弟弟蓋余、燭庸聽到公子光弒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勢已去,棄軍逃走。后來兄弟倆又投奔了楚國,楚把養(yǎng)邑 (今河南沈丘一帶)分封給他們。從此,吳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帶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別以兩公子的名字蓋余、燭庸為氏,成為姬吳的兩大分支。 季扎回國后,不愿看到吳國再鬧內(nèi)亂,就承認了闔閭為君的合法性?!妒酚洝酚涊d季扎說:“茍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吳王闔閭即位后,實施富國強兵之術(shù),他立城廓,設(shè)軍備,實倉廩,治兵府。相傳現(xiàn)在的蘇州(古稱姑蘇)就是伍子胥協(xié)助闔閭修建的都城,姑蘇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設(shè),又兼及南方水鄉(xiāng)的特點,它周長47里,有 8個陸門,8個水門,是一座設(shè)計精巧、攻守兼?zhèn)涞亩汲?,它的建成提高了吳國的軍事實力。在伍子胥推薦下,著名軍事家孫武從齊國投奔吳,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進獻給闔閭。闔閭為測驗孫武兵法,在宮中選了180名美女充當士兵,以兩名愛妃做首領(lǐng),讓孫武試演。演習過程中,兩位愛妃對孫武排兵布陣視如兒戲,在孫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孫武按照軍事法令斬殺了闔閭的這兩位愛妃。據(jù)史籍記載,闔閭痛失兩位愛妃后,食無味,寢不安。然而闔閭看到孫武確有用兵的本領(lǐng),就沒有責怪孫武。他任用伍子胥為謀主,孫武為將軍操練軍隊,為進擊強鄰楚國做準備。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率兵大舉攻楚,在唐、蔡兩國軍隊的引領(lǐng)下,吳軍五戰(zhàn)五勝,長驅(qū)直入楚國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開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報了殺父之仇。楚國忠臣申包胥指責伍子胥鞭打王尸無道之極。伍子胥解釋說:“吾日墓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后來,申包胥不畏路途險遠,遠奔秦國求救兵。申包胥感懷祖國君民蒙受苦難,在秦宮庭外,痛哭了7天7夜,終于感動了秦王。秦答應(yīng)發(fā)兵救楚。秦楚聯(lián)軍擊敗了吳軍。戰(zhàn)亂中,闔閭之弟夫概乘機回國自立為王,闔閭聞訊,立即領(lǐng)兵回國擊敗了夫概,夫概率殘余逃到了楚國,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縣一帶),其后裔以棠溪為氏,這是姬吳的又一分支。 吳國忘 早在吳亡之前,就有吳人流落異國他鄉(xiāng)。吳越之間進行了多年的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一部分吳人做了越國戰(zhàn)俘,幸存下來滯留在越國,其中有夫差的兒子吳友及王孫彌庸。在吳越戰(zhàn)爭中失敗的吳國王室成員多流向了楚國,諸如上文提到的吳王余昧之子蓋余、燭庸,闔閭之弟夫概。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在父死之后,舉家逃亡到楚國和宋國,其后稱慶忌氏。然而與公元前473年吳國這場大災(zāi)難相比,這些都顯得微乎其微。在這場大災(zāi)難中,上至吳國宗室貴族下至吳國普通百姓,都歷經(jīng)了徹心透骨的亡國滅種之痛。據(jù)《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后,大批吳人被趕出家園,有的遠走他鄉(xiāng),有的到越國做苦役成了越國奴隸。愈是離散于異鄉(xiāng),愈是懷念故土,血緣、地緣標志的“吳”就愈加被突顯出來,亡國后的吳人紛紛以吳為姓。流落在越國的吳人在越人監(jiān)督下修建了大型水利設(shè)施辟首,這座長達千余米的水利設(shè)施后來改名為吳塘,以紀念早期吳姓先人流亡異國做奴隸的艱辛。后來越國滅亡,在越的吳人又隨越人南遷,兩漢后期的陽山(今廣東陽山縣)吳霸家族就屬隨越人南遷的一支吳人。 吳亡后,大批的吳姓宗室被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這支吳氏尊吳王諸樊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歷史上最悠久的吳姓宗族。 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進賢吳氏等支都是吳鴻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難到了安徽歙縣,其后裔發(fā)展成安徽吳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諸樊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jié)吳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吳氏最為興旺,成為望族。 恢復(fù)吳姓 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濮氏宗族推舉族長濮肇為代表,出面向朝廷獻糧賑荒。濮氏的義舉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詔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隱居一千多年,不愿張揚的族風使濮肇辭絕了征用,仍率族人隱居于太湖邊。 靖康之亂后,百姓紛紛南遷。太湖周圍也住滿了南遷的移民,從此,濮氏宗族開始廣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吳氏先民的純樸之風,族人樂善好施,南遷百姓聞其聲名,紛紛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圍移民越來越多,族長濮百被移民們尊稱為“仁義山長”,無意中濮氏族長成了這一帶百姓的首領(lǐng)。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復(fù)歸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間的承認。 此后洞庭吳氏又數(shù)次續(xù)修家譜,使這支吳氏的歷史非常清楚。 吳氏族脈 出自虞氏或有虞氏 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相傳仲雍的后代,周文工時曾被封于虞國(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后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lǐng)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zhèn))。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yè)。舜去世后,中原形勢發(fā)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lǐng)職位,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qū),繼續(xù)當有虞氏的首領(lǐng)。有虞氏成為夏代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陜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并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于幫少康復(fù)興了夏朝。商代以后,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元和姓纂》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zhàn)國時期,虞、吳開始區(qū)別。 家譜介紹 修譜 吳人認為,族譜是神圣之物,修譜是對宗族的一大貢獻。各家吳氏族譜,大談族譜的神圣意義與作用,成為卷首譜序的主要內(nèi)容。清順治十二年《(湖南)八甲灣吳氏譜序》曾說:“夫族之有譜,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吳氏譜序》也說:“譜學之興,其有益于世也大矣,蓋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譜的作用,說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國,族譜的神秘意義,首在維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統(tǒng)純正。 吳姓譜序 現(xiàn)存吳姓譜序,最早當推唐代著名文學家吳少微的《吳氏正宗譜序》。吳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孫,他的詩文雄邁高麗,與富嘉謨合稱“吳富體”。此后之吳氏譜序,宋初有著名學者、龍圖閣大學士吳遵路的《丹陽吳氏宗支錄初編敘》。宋以降,至民國時期,文人學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吳氏譜序,就數(shù)不勝數(shù)了。 遷徙分布 秦漢以前的遷徙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xiàn)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fā)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shù)吳姓子孫在戰(zhàn)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zhàn),厥由(吳王壽夢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敵營犒勞楚師,偵察敵情。一至楚營,便被抓住。楚人本擬殺他祭鼓,厥由大義凜然,嚴辭斥敵,使楚人折服,結(jié)果不辱使命。楚國撤兵,但厥由也被帶回楚國。此后,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后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zhàn)中被俘;吳亡前數(shù)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秦漢時期遷徙 吳芮屬吳征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眾,當上了番陽(今江西鄱陽東)縣令。他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為“番君”。秦末農(nóng)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lǐng)當?shù)卦饺似鸨憫?yīng)。后轉(zhuǎn)戰(zhàn)西北,與項羽等入關(guān)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tǒng)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上婚L,吳芮做長沙王還不到一年,就于當年6月過早地去世,葬在臨湘,謚號為“文王”(傳見班固《后漢書》卷三十四)?!稄V東通志》說,吳霸后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后代。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間,北方少數(shù)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zhàn)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jù)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并呈南興北衰之勢。 自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后,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jù)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quán)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吳元三次子吳彪一支也遷回江蘇無錫——古吳國舊地,主持吳姓始祖吳太伯廟祀,成為無錫吳氏主宗。無錫吳氏后來又分衍出六合、高郵、晉陵、邗里、新塘等眾多的吳姓分支。 隋唐時期 吳姓在中國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發(fā)展,并逐漸在許多地方形成當?shù)匾淮?/span>郡望。其中南陽吳氏,為漢初長沙王后裔吳復(fù)興所開基,其后子孫繁衍各地,形成許多吳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勢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晉以后,吳氏北上繁衍明顯的緩和了許多,基本上是以中國南方一帶為其繁衍的地區(qū),這是與北方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據(jù)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溫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yīng)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后。 另據(jù)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泰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與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后遷江西南豐,后因戰(zhàn)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 總之,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fā)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據(jù)《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xiāng)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家族非常興榮。大約在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幸逃過于這場劫難。 大難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后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后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硅村,為吳申孫的后裔。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jù)《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zāi)戰(zhàn)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吳賢濟遷居海鹽畫橋后,娶妻李氏,生育兩子:長子吳相,次子吳宰。這兩個兒子,以后又分為海鹽吳氏的兩個支派:吳相一支為海鹽吳氏東支,吳宰一支為西支。海鹽吳氏東西兩支,后裔人丁興旺,以書香傳家。 陳留吳氏,屬季札一支的后裔。傳到吳恢這一代,家族始興。吳恢官任南???/span>(今廣東廣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吳佑是吳恢的小兒子,自幼隨父親學習儒家經(jīng)典,稍大便頗有主見卓識。12歲時,吳佑隨父親到廣州。當時,吳恢準備制作大批竹簡用來寫經(jīng)書,吳佑勸阻說:“此書寫成,勢必動用車輛搬運回中原。別人不知內(nèi)情,還會以為你在廣州搜刮了大批珍奇異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極為慎重。”吳恢聽后,感慨地說:“吳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優(yōu)秀的‘季子’呀!” 父親去世后,吳佑回到長垣縣牧養(yǎng)讀書,自得其樂。后舉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質(zhì)樸、遜讓、節(jié)儉,升任膠東侯相(膠東侯國在今山東平度縣)。任職 9年,為政寬仁,深得人心。 后又改任齊侯國相(今山東淄博市),因剛直不阿,得罪大將軍梁冀,被降為河間侯相(河間侯國在今河北河間、獻縣一帶)。不久,辭官回鄉(xiāng),以教授經(jīng)書為業(yè),成為當時著名學者。活到98歲時,壽終正寢,葬在長垣。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于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陳留吳氏吳恢祖孫4代為官,知名于當時。吳佑后代繁衍發(fā)達,因而陳留一地,成為魏晉至隋唐時期吳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吳姓已遍布全國。上代的一些吳姓大宗仍保持興盛局面,季扎次子吳征生一支在兩宋產(chǎn)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jīng)輾轉(zhuǎn)遷徙后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后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扎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fù)興。隱姓達千余年的季扎長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復(fù)姓歸宗。這一時期,由于民族關(guān)系問題的存在,宋金長期對峙,產(chǎn)生了影響深遠的吳氏軍事世家甘肅水洛吳玠、吳磷家族。以上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fā)展而來,并從地區(qū)分布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布,吳姓的遷徙多是由于戰(zhàn)亂、災(zāi)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當?shù)卮笞?。江西德興建節(jié)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戈陽吳氏在五代戰(zhàn)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沖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鑒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jīng)商,從而定居益陽,后裔繁衍成益陽九都沖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后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jù)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近現(xiàn)代 在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舞臺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jù)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l代嫡孫。 據(jù)《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于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于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后裔。據(jù)《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遷居臺灣 吳姓的發(fā)源地江蘇南部距離臺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臺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臺灣,然而見于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臺灣的逐漸增多。在臺灣的歷次統(tǒng)計中,吳姓長期穩(wěn)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歷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fù)臺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關(guān)。在臺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占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等都是近現(xiàn)代史上來臺的著名吳氏子孫。 吳姓名人 吳泰伯 生于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圣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發(fā)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余家。筑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鬃釉唬?/span>“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后裔奉為始祖,卒后葬鐵山(在鴻山鎮(zhèn)),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 唐代著名畫家。被后人奉為"畫圣"。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fā)展了線描的藝術(shù)方法,故表現(xiàn)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jié)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 明朝小說家。著有《西游記》傳世。 吳勉 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 起 戰(zhàn)國時著名軍事家。衛(wèi)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后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后被殺。 吳 廣 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fā)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quán)。后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敬梓 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杰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 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吳昌碩 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 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宗族特征 1.歷代吳姓族人地位都比較顯赫,高官眾多,且名人輩出。 2.吳姓族人皇親較多 ,從而使得本族有一個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繁衍播遷到全國各地。 3.各支吳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浙江嵊縣吳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天地君親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 岳陽吳姓一支字行為:“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芳,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 寵光。”據(jù)吳漠修《吳世族譜》,湖南洞庭吳姓一支字行為:“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必應(yīng),繼禮承宗。”據(jù)《永定吳氏族譜》,福建永定思賢村吳姓派語為:“念萬仕譚志,國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禮,讓德永振世,嘉興紹賢良,衍慶發(fā)文武,顯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