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子,羋姓,熊氏,史稱羋鬻熊,春秋早期丹陽人。鬻子是楚國的先祖,杰出的巫師和政治家,道家的開山之祖。鬻子的傳世之作《鬻子》被稱為是起子書之始。 羋鬻熊是祝融氏之后代、陸終第六個(gè)兒子季連的后裔。楚人奉顓(zhuan)頊(xu)帝高陽氏為先祖,祝融為遠(yuǎn)祖,鬻熊為始祖,其子孫以熊為姓。殷商時(shí)期,商紂王無道,羋鬻熊投靠商紂王未被重用,便轉(zhuǎn)投周文王?!妒酚洝こ兰摇?span style="font-family: Calibri;"> 記載,楚武王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鄙坛┠?,鬻熊作為老師扶助姬昌起兵滅商,并成為推翻商朝后的首席火師。賈誼《新書》說,周朝文王、武王、成王三代都以鬻熊為師,問以國事。羋鬻熊死后, 周成王感念他的功勞,封鬻熊的曾孫熊繹“以子男之田,居丹陽”,自此,楚國開始建國。這件事發(fā)生在公元前1042年。 羋鬻熊是周朝三代帝王的老師,他的傳世之作《鬻子》主要內(nèi)容就是向周天子講解治國、做人和處事道理的。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第十七》中說:“至鬻熊知道,文王咨詢,余文遺事,錄為《鬻子》”。內(nèi)容“闡域中之教化,論刑德之是非”(《鬻子·逢行圭序》)。 羋鬻熊是第一個(gè)提出“道”字的政治家和哲學(xué)家。什么是“道”呢?鬻熊說:“發(fā)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為天下人謀福祉,就是“道”。這在商末周初的奴隸制社會,提出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政治思想,無疑是進(jìn)步的。他說:“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本幼竦蓝?,能不能被君主接受,這要看君主是賢明還是昏庸。所以,他又說:“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見信。”這說明,只有君明臣賢,二者相遇合,“道”才能得到推行應(yīng)用。因此,賢臣的作用能否發(fā)揮,要視君主是否賢明而定。 《漢書·藝文志》就將他列為“道家”,并載有《鬻子》二十二篇。道家的開山之祖只能追溯鬻熊,再往前就沒有了,《鬻子》也被稱為是起子書之始。 附件:《鬻子》 卷上 1、撰吏(五帝三王傳政乙第五) 政曰: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能必見信。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辭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惡惡者行善,而道諭矣。 2、大道(文王問第八) 政曰:昔者文王問于鬻子,敢問人有大忘乎?對曰:「有?!刮耐踉唬骸父覇柎笸魏?。」鬻子曰:「知其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其行如此,是謂之大忘?!?/span> 3、貴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 昔之帝王所以為明者,以其吏也。昔之君子,其所以為功者,以其民也。力生于神,而功最于吏,福歸于君。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晝代夜然。故其道首首然,萬世為福、萬世為教者,唯從黃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君王欲緣五帝之道而不失,則可以長久。 4、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圣人在上,賢士百里而有一人,則猶無有也。王道衰微,暴亂在上,賢士千里而有一人,則猶比肩也。 5、撰吏(五帝三王傳政乙第三) 故曰:民者,賢、不肖之杖也;賢、不肖皆具焉。故賢人得焉,不肖人休焉,杖能側(cè)焉,忠信飾焉。民者、積愚也,雖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興焉。士民與之,明上舉之;士民(若)〔苦〕之,明上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后和。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隨。政曰:民者、至卑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愛,故十人愛之,則十人之吏也;百人愛之,則百人之吏也;千人愛之,則千人之吏也;萬人愛之,則萬人之吏也。故萬人之吏撰卿相矣。卿相者、諸侯之丞也,故封侯之土秩出焉。卿相者、侯之本也。 卷下 1、曲阜(魯周公政甲第十四) 政曰:昔者魯周公曰:吾聞之于政也,知善不行者謂之狂,知惡不改者謂之惑。夫狂與惑者,圣王之戒也。 2、道符(五帝三王傳政甲第二) 不肖者、不自謂不肖也,而不肖見于行,雖自謂賢,人猶謂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謂愚,而愚見于言,雖自謂智,人猶謂之愚。 3、數(shù)始(五帝治天下第七) 昔者帝顓頊年十五而佐黃帝,二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緣黃帝之道而行之,學(xué)黃帝之道而常之。昔者帝嚳年十五而佐帝顓頊,三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緣黃帝之道而明之,學(xué)帝顓頊之道而行之。 4、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得皋陶,得杜子業(yè),得既子,得施子黯,得季子寧,得然子堪,得輕子玉。得七大夫以佐其身,以治天下,以天下治。 5、湯政(天下至紂第七) 湯之治天下也,得慶誧、伊尹、湟里且、東門虛、南門蝡、西門疵、北門側(cè),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二十七世,積歲五百七十六歲至紂。 6、上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以五聲聽。門懸鐘鼓鐸磬,而置鼗,以得四海之士。為銘于簨,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教寡人以義者擊鐘,教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鼗?!勾酥^五聲。是以禹嘗據(jù)一饋而七十起,日中而不暇飽食,曰:「吾猶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故且运暮V拷灾?。是以禹當(dāng)朝,廷間也可以羅爵。 7、道符(五帝三王傳政甲第五) 夫國者、卿相世賢者有之,有國無國智者治之,智者非一日之志,治者非一日之謀,而知所避。發(fā)教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上下相親謂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信,除去天下之害謂之仁。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凡萬物皆有器。故欲有為不行其器者,雖欲有為不成。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 8、湯政(湯治天下理第七) 天地辟而萬物生,萬物生而人為政焉。無不能生而無殺也。唯天地之所以殺人不能生,人化而為善,獸化而為惡。人而不善者謂之獸,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別,有別然后有義,有義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數(shù)。曰有冥、有旦、有晝、有夜。然后以為數(shù)。月一盈一虧,月合月離以數(shù)紀(jì),四者皆陳以為數(shù)治。政者、衛(wèi)也,始終之謂衛(wèi)。 9、慎誅(魯周公第六) 昔者,魯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戒之曰:「與殺不辜,寧失有罪。無有無罪而見誅,無有有功而不賞。戒之!封!誅賞之慎焉?!?/span> 作者簡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五四文藝獎獲得者,南陽市五個(gè)一文藝工程獎獲得者,淅川縣文聯(lián)副主席,淅川縣作協(xié)副主席兼秘書長,在全國各大報(bào)刊雜志刊發(fā)作品3000余篇,《讀者》、《意林》簽約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禪谷禪韻》;長篇小說《淚落水中化血痕》;參與主編《魅力淅川》叢書(六卷),撰寫的《北京,不渴》微電影劇本拍攝后榮獲國家林業(yè)部“十佳影片”。約稿電話:135692439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