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拉近親子之間心的距離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拉近的不僅僅是身高幾十厘米的差距,而是父母和孩子心與心的距離,是一代人和另一代人的那條可深可淺的“代溝”。 知心姐姐盧勤說過:“蹲下身,和孩子平視,你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世界。”
至今,還對在長沙火車站看到的一幕印象深刻:一個小男孩不愿進火車站候車廳,惹他媽媽生氣了,媽媽很嚴厲地訓(xùn)斥他,他在一旁低頭不語。媽媽看孩子這樣更加來氣了,很大聲地對孩子說:“你抬起頭來,聽我說話!”孩子還是不理。
沒多一會兒,孩子的爸爸過來了。看這樣的情景,父親蹲在孩子面前,看著他的眼睛,低聲地孩子說:“爸爸一直知道你是個聰明、懂事的好孩子,你告訴爸爸你想回老家和正正哥哥玩不?”“想!”小男孩很高興地回答。“回老家和哥哥玩,我們就要坐火車回去,那你說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小孩想了一會,說:“我們現(xiàn)在要去坐火車了。”“我們坐火車要先進站,要等火車開過來,那我們現(xiàn)在先去候車廳等,好嗎?”小孩很愉快地接受了,和爸爸媽媽手牽手進火車站了。
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父母二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就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父親采取蹲下來的姿態(tài),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覺得爸爸是理解他的,自然就收起了自己的敵對情緒,認真思考爸爸所說的話;而母親則采取居高臨下的訓(xùn)斥方法,孩子看到媽媽氣勢洶洶的樣子,會感到壓抑和恐懼,有話也不敢說出來了。
小林校長的教育方法
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流行于很多國家,作者被認為“再也沒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許多孩子看了這本書后,很羨慕豆豆能有那么好的機會去巴學(xué)園,能碰到像小林校長那么好的老師。在我們眼中,小豆豆純粹是一個問題兒童;在巴學(xué)園中,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眼中的問題兒童。那么孩子為什么還會羨慕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林校長是怎么樣教育豆豆的:豆豆因為淘氣被原學(xué)校勸退,來到一所新學(xué)校——巴學(xué)園。小豆豆到巴學(xué)園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被媽媽當(dāng)著校長的面“揭瘡疤”,也不是校長、老師的思想教育,更不是“要是再那樣的話,你就沒學(xué)上了”之類的恐嚇、聳聽之危言。而是校長把媽媽打發(fā)走之后,把椅子拉到小豆豆面前,面對小豆豆坐下來,說:“好了,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么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然后,小豆豆就把陳谷子爛麻的事情都搬了出來,甚至把“擤鼻涕、鉆籬笆”的事都說了出來,當(dāng)小豆豆因絞盡腦汁仍找不到有什么可說的而傷心時,校長摸著她的頭說:“好了,從現(xiàn)在起,你是這個學(xué)校的學(xué)生了。”
校長的一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了,但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校長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沒打,也沒有露出一次不耐煩的樣子,而且像小豆豆那樣,把身子向前探出來,專注地聽著小豆豆的話”。
小豆豆感覺到“只有校長一個大人這么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和這所學(xué)校的校長在一起的時候,她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能和這個人永遠在一起就好了”。
現(xiàn)在,又有哪個家長能夠如此認真、專注地聽一個小孩子說上十分鐘的話呢?又有哪個家長能如此與孩子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交談呢?家長都在說“現(xiàn)在的孩子很難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不和家長交流”等。其實,不是孩子不想和家長交流、溝通;而是因為沒有人愿意去聽他們內(nèi)心的話,是因為他們往往是接受父母高高在上的教育。所以,孩子向家長關(guān)起了自己的房門,向家長鎖起了自己的日記,向家長關(guān)起了自己的心扉。
平等地與孩子相處了解他的需要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就是從他的思維方式和年齡特點,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時作恰當(dāng)?shù)囊龑?dǎo)和處理,而不是讓孩子處在被“控制”的悲哀中。
蹲下來與孩子說話,體現(xiàn)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了家長對孩子的事情或問題認真又親切的態(tài)度,使孩子和父母更親近。因為用愛的細節(jié)不僅能感染孩子,更能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