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鑒賞22007-08-10 13:28:49| 分類: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標簽:顏真卿 楷書 書法 此碑 草書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唐代書法鑒賞2 十三少鑒別整理 (此為十三少多年嘔心瀝血之作,請勿隨意復制,引用請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瀏覽相關書法著作,相當不易。)
唐 歐陽詢 (557-641)唐代書法家。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臨湘)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h男。為書法史上第一大楷書家,書法初學二王,兼得秦篆、漢隸、魏碑之法。以真、行二體最勝,將二王遒媚與北碑峭拔結(jié)合,字形修長,筆力險勁,體勢凜肅,意志精密俊逸,參以隸法,法度森嚴,勁險刻厲,于平正中見險絕,自成面目,世稱“歐體”,對后世影響很大。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張懷瓘《書斷》稱其書:“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于古人。” 又稱:“真行之書出于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 潤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奇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雅之致。”傳世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誕碑》、《房彥謙碑》等,墨跡有《張翰帖》、《卜商帖》、《夢奠帖》等,編有《藝術類聚》一百卷。 唐 歐陽詢 《卜商帖》行楷書<此帖全稱《卜商讀書帖》,是歐陽詢存世墨跡,紙本,無款,高25.6厘米,橫16.5厘米,行書六行,共五十三字。唐人雙鉤廓填,墨氣精彩,具歐書典型風格。此帖宋代藏內(nèi)府,帖前有宋徽宗瘦金文題簽及宣和印。上有宣和內(nèi)府諸印和一瘦金體題跋:“筆法險勁,猛銳長驅(qū),智永亦復避鋒。嘗遣使求詢書,高祖聞而嘆曰:‘詢之書名,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zhí)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有人認為這是宋徽宗趙佶的手筆。此帖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初歸馮銓所有并刻入《快雪堂帖》。《卜商帖》乃歐體行書代表作之一,結(jié)字與其《九成宮醴泉銘》等楷書作品很相近。字形狹長,有明顯的左低右高傾斜之勢,但由于線條力度很強,仍顯穩(wěn)重扎實,是典型的歐體行楷書。帖中的每一字結(jié)構(gòu)近于楷書,筆畫間極少牽帶,字雖長,然而筆畫多顯飽滿豐腴之狀,精細筆畫相差很大,形成鮮明對比。結(jié)字大部分是上緊下松,甚至有的字用墨很濃,如“離”“為”“弗”等字,形成密不容針的效果。有的字結(jié)構(gòu)疏朗處“疏可走馬”,如“代”“所”等字。在筆畫中落筆、收筆不似楷書藏頭護尾,比較直率。全篇字緊行稀,行距很大,看來很諧調(diào)。相反,如果字緊而行密,勢必密不透風,令人有迫塞之感。用墨濃重,行氣淹貫,下筆鋒利如斬釘截鐵。他楷書中的瘦勁典雅,在這里轉(zhuǎn)化為鋒銳的筆痕,似乎還殘留著北派書法中的方勁筆法。但是墨氣卻極為鮮潤,筆畫飽滿豐腴,起筆簡截而少婉約之勢,是與當時流行的王羲之或王獻之書風大不一樣的。清高宗云:“風力振采,藻耀高翔。”正如清人吳升《大觀錄》跋:“筆力峭勁,墨氣鮮潤。”實非虛言。> 唐 歐陽詢 《房彥謙碑》楷書<《唐故都督徐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臨淄定公房公碑銘并序》簡稱《房彥謙碑》。唐貞觀五年(631)立,李百藥撰文,碑文三十六行,行七十八字,碑陰十五行,行十三字,碑側(cè)三行,計十三字,額篆書“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字。清吳玉晉《金石存》評曰:“極挑撥險峻之妙,與正書正是一律。蘭臺《道因》亦全是此種風味也。”按:歐陽詢的隸書作品,這是僅見的一件。隸書的筆法隨著行草書的興起,顯然已經(jīng)失傳了。書寫者只能在楷書筆法的基礎上揣摩隸書的筆意而已,因此它與隋代《青州默曹殘碑》等眾多的北碑極為相像,我們甚至可以從《大代華岳廟碑》(太延五年,即439年)找到它的影像——這是北魏刻石中最早的一件石刻。這塊碑全是北方人的傳統(tǒng)筆法,但也可以看出劉明玄已經(jīng)掌握了在當時較為先進的楷法。歐陽詢的這一作品,與此相反,即他在精熟的楷書筆法上,又想回到古拙的隸書筆法上去,但比楷書要古拙得多。他的起筆用的就是楷書的方法,而波尾的“三過折法”,卻是隸書中所沒有的。因此,盡管楊守敬對此帖評價甚高,認為是“唐朝第一分書”,但是其用筆之生拙與楷書的嚴謹是大相徑庭的。碑側(cè)款署“太子中允□□□□歐陽詢書,貞觀五年三月二日樹”。王昶《金石萃編》卷四十三中對此有考釋說:“歐陽詢稱太子中允,下闕二字,下又闕二字,尚存左傍亻扌,似是‘修撰’二字,然本傳則但云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宏文館學士,封勃海男,卒年八十五,終其身未嘗為太子中允及修撰之官。且此碑與《化度寺碑》同為貞觀五年所書,彼稱率更令而此題中允,疑不能明矣。”從這點來看,把此碑作為歐陽詢的作品,倒是頗值得懷疑的。> 唐 歐陽詢 《化度寺碑》 楷書<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貞觀五年(631)十一月刻,楷書,35行,行33字。原碑在長安(今西安)終南山佛寺,北宋慶歷年間石毀后翻刻甚多。此碑書法平正清穆,豐腴悅澤。王世貞云:“化度尤精緊,深合體方筆圓之妙。”《書概云:“率更化度寺碑,筆輕意長,雄健彌復深雅。”歷來將《化度寺碑》與《醴泉銘》并稱為“楷法第一”。此碑拓本以臨川李氏藏本,吳縣吳氏四歐堂藏本及敦煌石室本為佳。四歐堂本現(xiàn)歸上海圖書館收藏。> 唐 歐陽詢 《皇甫誕碑》楷書<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稱《皇甫君碑》。唐于志寧撰文,歐陽詢書。此碑現(xiàn)在陜西西安,無書寫年月。楷書28行,行59字。碑額篆書“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赌挚焓隆分^此碑立于隋朝,當為歐陽詢早年所書。此碑在明代已斷為兩截?!痘矢φQ碑》用筆緊密內(nèi)斂,剛勁不撓。點畫重在提筆刻入,此為唐初未脫魏碑及隋碑的瘦勁書風所特有的筆法特點。楊士奇云:“詢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論者謂虞(世南)得晉之飄遺,歐(陽詢)得晉之嚴整。觀《皇甫誕碑》其振發(fā)動蕩,豈非逸哉?非所謂不逾矩者乎?”翁方綱說:“是碑由隸成楷,因險絕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筆最見神采,未遽藏鋒,是學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筆研潤,雖為歐陽詢早年作品,但已具備了“歐體”嚴整、險絕的基本特點。明王世貞云:“率更書皇甫府君碑,比之諸貼尤為險勁。是伊家蘭臺(歐陽通)發(fā)源。”楊賓在《大瓢偶筆》中說:“信本碑版方嚴莫過于《邕禪師》,秀勁莫過于《醴泉銘》,險峭莫過于《皇甫誕碑》,而險絕尤為難,此《皇甫碑》所以貴也。”> 唐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宋拓唐刻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拓本半開縱209cm,橫13.9cm。1956年張明善捐獻文化部文物局撥故宮博物院藏。歐陽洵76歲書,貞觀六年(632)刻石。書法高華渾穆,豐厚挺拔,既有晉人鳳韻,又開唐人新風,是千余年來楷書登峰造極之作。此冊為宋拓明駙馬李祺本,是現(xiàn)存善本之最。曾經(jīng)清高士祺、趙懷玉收藏。清初高氏重新裝裱。后歸張明善所有。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歷經(jīng)陳、隋、唐三朝。貞觀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h男。八體盡能、尤工正書。世稱“歐體”,書名廣傳天下,影響后世深遠,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井稱“唐初四大家”。> 唐 歐陽詢 《夢奠帖》行書 <墨跡紙本,現(xiàn)由遼寧省博物館藏,全稱《仲尼夢奠帖》,9行78字縱25.5cm橫31cm無款,但流傳有序,北宋時巳聞于世。曾入南宋內(nèi)府收藏,鈐有南宋"御府法書"朱文印記兩方,"紹""興"朱文連珠印記,后經(jīng)南宋賈似道,元郭天錫、喬簣成,明楊士奇、項元汴,清高士奇、清內(nèi)府等遞藏。郭天錫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zhuǎn)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此帖書法具歐字險勁挺拔特點,《書法鉤元》評曰:“若草里蛇驚,云間電發(fā);又如金剛嗔目,力士揮拳。”此帖筆力險勁,鋒芒露而精神耀;結(jié)體緊而形體長,險絕而安穩(wěn),欹極而平正,繼承了王獻之的遺風。它章法疏朗,字形、字矩變化不大,字字獨立,但疏密輕重,起伏而連貫,故不愧為歐陽詢行書中第一。此帖墨色不很濃,似乎用禿筆書就,這也是歐陽詢之長處。傳說褚遂良曾問虞世南,自己的書法是否比得上歐陽詢,虞世南說:“吾聞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君豈得此?”這說明歐陽詢不管紙筆的好壞,都能得心應手,這是他基本功極為扎實的緣故。由于他的行書“險勁瘦硬,崛起削成”,故有“太猛峭”之嫌。米南宮就曾批評他說:“歐陽如新瘥病人,顏色憔悴,舉動辛勤。”這評論雖有些尖刻,卻也確實道出了歐書的一個弱點。> 唐 歐陽詢 《千字文》行書<墨跡本,無款。行書,首尾百余行,前后千余字?,F(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此帖也是流傳有緒的名跡之一。此帖曾歸宋王詵所有,其后經(jīng)賈似道等收藏,明代人項元汴天籟閣,清乾隆初年歸安岐所有,并摹勒上石,后入清內(nèi)府。此帖自始至終一絲不茍,每一字之起落筆,由牽絲中可見,筆筆相連,轉(zhuǎn)折自如,氣勢貫通,疏密適度,清秀挺拔,飄灑有致。> 唐 歐陽詢 《溫彥博碑》楷書<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亦稱《溫彥博碑》。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書36行,行77字,碑額陽文篆書“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虞恭公溫公碑”十六字。明趙涵《石墨鐫華》評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書法嚴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嘆:“時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誠然,歐陽詢所書《虞恭公碑》已達到了藝術的化境,細觀次碑書法已脫離了“歐體”在《九成宮》,《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嚴謹?shù)奶卣?,而更趨于自然流暢。此時歐陽詢作楷書已能隨心所欲,運筆自如。> 唐 歐陽詢 《姚辯墓志》<公元611年→55歲/[隋-大業(yè)七年] 是年/詢書姚辯墓誌?! ∩虬福核?趙明誠-金石錄目記曰“第五百三十/隋屯衛(wèi)大將軍姚辯墓誌/虞世基撰/歐陽詢書/大業(yè)七年十月”。趙明誠又於跋隋西林道塲碑中曰“余家蔵隋姚辯墓誌-元夀碑/皆率更在大業(yè)中為博士時所書”。姚辯其人,隋書無傳,僅煬帝紀曰“三月丁亥/右光祿大夫-左屯衛(wèi)大將軍姚辯卒”云云。清-王昶-金石萃編卷四十錄有隨故左屯衛(wèi)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姚恭公墓誌銘全文,可補隋書無傳之漏。墓銘記姚辯“大業(yè)七年三月遘疾/十九日薨於京兆郡/春秋六十有六…其年十月癸醜朔二十一日葬”云云,知是墓銘撰並書於大業(yè)七年無疑。又:是銘“隨”字帶“辵”,為隋碑尟見也,此亦可旁證“文帝受禪後/以魏-周-齊不遑寧處惡之/雖去辵而但書隋字”之說是為一辯。古“隨/隋”二字有通叚多例,不贅述。又:墓銘前題“廩軍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撰文/太常博士歐陽詢書丹”;末屬“萬文韶刻字”。唐-禇遂良有聖教序碑,立於永徽四年(653年),鐫刻者即屬為萬韶文,與刻是碑相距四十二年。噫,知萬韶文乃事隋-唐兩朝之鑿字名手,亦可揣其在永徽時至少已年過六秩矣。清-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記是碑字為“信本小楷之有名者”云云。其又以為是碑因有誤脫誤刻字數(shù)處,故斷是碑乃後人“據(jù)搨本鉤摹入石/芟棄其殘缺曼患者故爾”云云;清-授堂金石跋則以為是“近人重刻”。萬文韶(刻者),隋文帝至唐高宗時人。善刻碑,能將轉(zhuǎn)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大業(yè)七年(六一一)刻姚思辯墓志銘,唐永徽四年(六五三)刻褚良書慈恩寺三藏圣教序。> 唐 歐陽詢 《小楷陰符經(jīng)》 小楷<貞觀六年四月書。> 唐 歐陽詢 《張翰帖》<全稱《張翰思鱸帖》亦稱《季鷹帖》,行楷書,無名款印記。墨跡白麻紙本,唐宋摹本。縱25.2厘米,橫32.7厘米,10行98字。此帖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宋代藏內(nèi)府,后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qū),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zhí)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為宋徽宗早年所書。清初歸馮銓所有,刻入《快雪堂帖》,后歸清內(nèi)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有題識曰:“妙于取勢,綽有余妍。”此帖為唐人鉤填本,筆墨厚重,鋒棱稍差。此帖的風格與歐陽詢的楷書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險取勝。字的重心壓在左側(cè),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cè),使每個字的結(jié)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真可謂“險中求穩(wěn),別有樂趣”,可看出師法王羲之之處。其書映帶起伏,凝重遒勁,結(jié)體取勢縱長,而更突出,使其書法有一種挺拔之勢,顯得爽爽有神,令人耳目一新。歐書之最大的特點在秀滿。據(jù)楊仁愷考證,此帖與《行書千字文》應屬早期作品,由于是鉤填本,所以筆畫稍豐腴,但結(jié)體嚴整,合于法度,下筆勁利剛斷。> 唐 歐陽詢 《宗圣觀記》<武德八年二月,建《大唐宗圣觀記》碑,命歐陽詢撰書。(碑尚存) > 唐 裴 休 (791-846),字公美。孟州濟源人。官至宣武節(jié)度使,封河東縣子。善文章,工書,以歐、柳為宗。 唐 裴 休 《杰峰禪師碑》<唐裴休撰并書,柳公權(quán)篆額。唐大中九年(855)十月刻,36行,行65字,在陜西戶縣。裴休,唐孟州濟源(今屬河南省)人,字公美。孟州濟源人。官吏部尚書,封河東縣子,贈太尉。善文章,工書,以歐、柳為宗寺剎多請其題額,河南廬山亦多題銘。為晚唐著名書家,然存世書跡僅此一件?!督芊宥U師碑》是標準的中唐書風,其書法貌似柳體,但較柳更遒媚勁健。米芾《海岳名言》評:“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此碑筆筆謹嚴,清勁瀟灑,結(jié)構(gòu)尤為精密,取法于歐、柳。葉昌熾《語石》云:“《圭峰和尚碑》尚存,其書遒緊而無蘊藉,學之易滋流弊。細參之,其運筆之操縱、結(jié)體之疏密,與誠懇昕合無間。”> 唐 裴 休 《圭峰定慧禪師碑》楷書<唐裴休撰并書,柳公權(quán)篆額。唐大中九年(855)十月刻,36行,行65字,在陜西戶縣。裴休,唐孟州濟源(今屬河南省)人,字公美。孟州濟源人。官吏部尚書,封河東縣子,贈太尉。善文章,工書,以歐、柳為宗寺剎多請其題額,河南廬山亦多題銘。為晚唐著名書家,然存世書跡僅此一件。《杰峰禪師碑》是標準的中唐書風,其書法貌似柳體,但較柳更遒媚勁健。米芾《海岳名言》評:“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此碑筆筆謹嚴,清勁瀟灑,結(jié)構(gòu)尤為精密,取法于歐、柳。葉昌熾《語石》云:“《圭峰和尚碑》尚存,其書遒緊而無蘊藉,學之易滋流弊。細參之,其運筆之操縱、結(jié)體之疏密,與誠懇昕合無間。”> 唐 沈傳師 (769-827)唐代書法家。字子言,吳(今江蘇蘇州)人。官至尚書右丞、吏部侍郎。精真書,清逸遒麗。南宋陳思《書小史》稱其才行有余,工書有楷法。米芾評其書:“如龍游天表,虎踞溪傍,神情自若,骨法清虛。”“沈傳師變格,自有超世真趣,徐浩不及也。”米芾還自稱學大字以沈傳師為主。傳世墨跡有《羅池廟碑》拓本。關于沈傳師的書法,朱長文在《續(xù)書斷》把他與虞、歐、褚、柳等并列為妙品。說他“正、行書皆至妙品。存于翠琰、爽快騫舉,如許邁學仙,骨輕神健、飄飄然欲騰霄云”;宋代的米芾眼界與自視甚高,曾對顏的真書多有微詞及至他人書法也極少嘉許,然在見沈氏書法時,卻大為推重,謂沈氏書法“如龍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虛”。說明沈傳師在唐代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書家。有一則故事,說米芾曾游湘西道林岳麓寺,由于他非常喜愛沈傳師書法,即向寺里主持懇求能否將沈氏所書的《游道林岳麓寺詩》借觀,寺僧慕其大名及愛其“顛狂“”,遂借之以予,哪知這米顛,愛不釋手。想據(jù)為己有,竟“一夕張帆攜之遁去”,使得寺僧不得不急忙向官府告發(fā),才得以追回,想見老米酷愛沈氏書法的程度及在其心中的位置。 唐 沈傳師 《羅池廟碑》楷書<《柳州羅池廟碑》為沈傳師53歲時所書,碑文由大文學家韓愈撰寫,紀念頌揚柳宗元被貶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績。碑立于羅池廟內(nèi),碑石早已不存,至于何年遭毀,現(xiàn)無從查考,今所見拓本乃據(jù)清何紹基舊藏宋拓孤本一冊影印。瀏覽此碑書法,氣息清勁圓潤、骨法神健,結(jié)字雖較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于筋,略無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權(quán))書,但細察與柳書有著根本的區(qū)別,那就是柳書中宮過于內(nèi)斂,緊縮得讓人心中發(fā)慌,沈書卻無此特征,雖然中宮也稍作內(nèi)斂,但總體來說,還是屬于較寬松的。另一個與柳書不同點即在結(jié)構(gòu)上,沈氏書法結(jié)體多呈左低右高勢,且略向右欹側(cè),當然,此碑書法也確實存在與柳氏書法相同的地方,其中豎彎鉤、點、撇、捺、懸針豎等用筆和一些字的結(jié)體如“言“字旁,“詔”、“柳”、“師”、“不”等與柳書如出一轍,究竟是誰影響了誰?請看王鐸跋此拓本的一句話“沈書寡覿,本虞永興,柳誠懸、歐率更,合為一家”。如果王鐸的話可信,顯然沈師承了柳,然據(jù)《舊唐書》柳公權(quán)本傳推測,柳(公權(quán))小于沈傳師九歲,同時,本傳有一段話也耐人尋味,“公權(quán)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說不定這“近代筆法”里就包括沈傳師在內(nèi)。如撿柳書《李晟碑》與《羅池廟碑》對照,用筆與結(jié)字即頗為仿佛。看來王鐸的沈“本”柳公權(quán)是要打折扣的。黃魯直在論唐代書法時,曾說“唐初字學勁健得晉宋風,開元后變?yōu)榉屎?,元和后柳、沈之徒復尚清?#8221;??梢娏?、沈都是力“矯肥厚之病”以尚“清勁”為美的書家,若用今天的話來說,在當時柳、沈都是極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書家。這樣看來,柳、沈書風的相近也就不足為怪了。 > 唐 史惟則 (生卒年不詳),原名浩,以字行,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玄宗時至殿中侍御史,人稱史御史。宋陳思《書小史》稱其隸書“迫近鐘書,發(fā)筆方廣,字形俊美亦為時重。又善篆籀、飛白”。傳世的書跡有《大智禪師碑》等。 唐 史惟則 《大智禪師碑》隸書<此碑亦名《義福禪師碑》,唐開元二直四年(公元736 年)刻碑身高二百零二厘米,寬一百一十二厘米。是著名唐隸碑刻之一。碑大部分保存完好,碑陰碑陽泐字總計不過十字現(xiàn)存西安碑林。 碑陽嚴挺之撰文,史維則隸書并篆額,史子華旋字。陽三十二行, 行六十一字。額三行九字。> 唐 釋懷仁 唐代書法家。僧人。住長安(今陜西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刻中此為獨創(chuàng)。北宋周越《古今法書苑》載:“文皇制《圣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咸萃其中。” 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圣教序》懷仁所集右軍書, 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謂異才。” 唐 釋懷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懷仁集王羲之行書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書。30行,行83~88字不等?!督鹗途帯份d: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寬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現(xiàn)藏西安碑林。王氏書跡大都賴此以傳,故為歷代書家所重?!度厥ソ绦颉肥翘铺跒楸碚眯史◣煾拔饔蚋鲊笕》鸾?jīng),回國后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并為附記。懷仁是長安弘福寺僧,能文工書,受諸寺委托,借內(nèi)府王羲之書跡,煞費苦心,歷時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跡,咸萃其中”。碑文選自王書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托、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于懷仁對于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tài)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zhuǎn)側(cè),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xiàn)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shù)木窒扌浴H缰貜偷淖州^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jié)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書或其它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xiàn),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jīng)》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為成功。 傳世宋拓有墨皇本,現(xiàn)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明代劉正宗藏本,現(xiàn)藏陜西博物館;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縫間發(fā)現(xiàn)整幅宋拓本;其他還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唐 釋懷素 (725-785)唐代書法家。僧人。俗姓錢,字藏真, 長沙(今屬湖南)人。 上元三年(762)詔住西太原寺。工書。尤擅狂草,興到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zhuǎn),變化莫測而又法度謹嚴。晚年書趨于平淡。學書貧無紙,曾種芭蕉萬余株,取葉練字,名其居為:“綠天庵”; 相傳精勤學書, 禿筆成冢。南宋陳思《書小史》載:“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至再三,盤板皆穿。”受筆法于金吾兵曹鄔彤,彤轉(zhuǎn)述張旭??癫堇^承張旭而有所發(fā)展,稱為“以狂繼顛”。與張旭齊名,世稱“顛張醉素”。對后世影響巨大。傳世墨跡有《苦筍帖》、《自敘帖》、《小草千字文》;刻本《圣母帖》、《律公帖》等。 唐 釋懷素 《草書千字文》草書<又稱《千金帖》。墨跡絹本。貞元十五(公元799年)書,84行,共1045字。懷素千字文有多種,而以“小字貞元本”為最佳,人譽為“一字值千金”,遂被稱為“千金帖”。署款:“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書,時年六十有三。”此本為懷素晚年所書,全帖無自敘帖之縱放奇趣,不顛不狂,不急不躁,氣調(diào)尤為清逸,且中規(guī)中矩,字體大小一致。初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筆筆合于法度,脫去狂怪怒張,專尚平淡古雅。反映了懷素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另一種追求。此帖書法極佳,古樸淡雅,蒼勁靜穆,變化多姿而絕無狂怪之態(tài),風格與《論書帖》近,極守法度,特多古意,其用筆圓通,多以“藏鋒”書之,筋骨內(nèi)含,深得“屋漏痕”之法。其結(jié)體平穩(wěn)勻整,法度謹嚴,含巧于樸,富欹于正。書法已化歸平淡,而一行不茍,韻味更為厚重。明莫如忠稱:“懷素絹本《千字文》真跡,其點畫變態(tài),意匠縱橫,初若漫不經(jīng)思,而動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明文徵明稱:“絹本晚年所作,應規(guī)入矩,一筆不茍,可謂平淡天成。”文嘉說:“絹本《千文》,筆法謹密,字字用意,脫脂乳去狂怪怒張之習,而專趨于平淡古雅。”> 唐 釋懷素 《藏真帖》溫潤古健,飛動有勢 唐 釋懷素 《律公帖》書法瘦逸,稱為“游絲書” 唐 釋懷素 《圣母帖》 唐 釋懷素 《自敘帖》草書 <全稱《懷素自敘帖》,墨跡紙本,狂草書。縱28.3厘米,橫755厘米,共126行,698字。書於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十月二十八日。原跡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首六行早損,為宋蘇舜欽補書。帖前有明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裝題記。鈐有“建業(yè)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武鄉(xiāng)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tǒng)鑒賞”等鑒藏印。內(nèi)容為自述寫草書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和當時士大夫?qū)λ麜ǖ钠吩u,即當時的著名人物如顏真卿、戴敘倫等對他的草書的贊頌?!蹲詳⑻肥菓阉亓鱾飨聛砥铋L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此通篇活潑飛動,筆底生風,是其“心手相師勢轉(zhuǎn)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之抒情佳作。起首十數(shù)行述其學書經(jīng)歷,書法飄逸舒緩,從容不迫,中間述他人贊賞時,已是狂態(tài)畢露,得意之情溢于筆下;終篇二十余行,狂草之極,達到抒情高潮,至年月落款則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興之所至,筆勢自生,起止映帶,咸臻神妙,千變?nèi)f化,而法度不失。此帖為狂草巨幅,從中可領略懷素“狂草”之風神奧妙,故歷來極受重視。李白作詩贊道:“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谢腥缏勆窆眢@,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從此幅狂草作品當中,我們的確可以領略草書大家的藝術風范。明文徵明題:“藏真書如散僧入圣,狂怪處無一點不合軌范。”明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fā)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自敘帖》 曾經(jīng)南唐內(nèi)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內(nèi)府等收藏。據(jù)曾行公題,舊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劉巨濟諸名家題識,今佚。宋米芾《寶章待訪錄》、黃伯思《東觀馀論》、清安岐《墨緣匯觀》等著錄。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唐 蘇靈芝 (生卒年不詳),唐代著名書法家。唐開元、天寶年間武功(今陜西省武功縣)人。唐玄宗天寶中(約750)任易州(今河北省易縣)錄事參軍。登仕郎,唐制文階官之制,正九品以下,一生未曾除任高官。后歸隱。其書法融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及諸家于一體,圓轉(zhuǎn)流美,與當時的胡霈然、徐浩齊名,對后世有一定影響,一生寫碑頗多,號稱唐代寫碑手。其筆力遒勁端莊,與同時代書法大師北海李邕和平原太守顏真卿相比美。后來,評論家說,蘇靈芝書法“視北海(李邕)則加莊,視太師(顏真卿)又多雋”。其字體工整秀麗,筆法流暢,對研究唐代書法藝術有重要參考價值。靈芝書寫的易州《鐵像頌》、《夢真容勅碑》和《易縣唐開元廿六年道德經(jīng)幢》、易州刺史《田仁琬德政碑》及范陽《憫忠寺寶塔頌》等歷來被稱為精品。 唐 蘇靈芝 《夢真容碑》<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易縣> 唐 蘇靈芝 《易州鐵像頌》<全稱《大唐易州鐵像碑頌并序》,俗稱《鐵像頌碑》?,F(xiàn)存河北省易縣文物保管所內(nèi),列為國家級文物。原位于河北省易縣縣署東土地祠獄所內(nèi)。碑刻于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崇文館校書郎王端撰文,登仕郎蘇靈芝書丹并篆額。王希貞、解崇光鐫刻。碑通高2.90米,寬1.17米,厚0.29米。碑文行書,18行,行36字。碑額篆書“易州鐵像之頌”六字。碑文書法肥厚圓滿,在楷行之間,與蘇靈芝所書其他碑文稍異,為歷代書法家視為初學之楷本。碑系為紀念邑人為前太守盧暉造老子鐵像而立。關于此碑,清潘祖蔭非常喜此碑之豐研,稱之為初學此碑可增筆力,不流于枯瘦。歷代金石學家多有著錄。 > 唐 孫過庭 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虔禮,一作名虔禮,字過庭,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一作陳留(今河南開封)人;或作富陽(今屬浙江)人。官率府錄事參軍。博通古今,獨委文華。真、行、草均能,尤以草書著名,師法王羲之。楷行之行,亞于草書,與王知敬友善。所著書論,妙盡其趣,《書譜》為其代表作。一生淡泊名利,五十五歲暴病而卒。張懷瓘《書斷》評其書:“草書憲章二王(羲之、獻之),工于用筆,雋拔剛斷,尚異好奇,凌越險阻,然所謂少功用,有天材。”又稱:“嘗作《運筆論》,亦得書之旨趣。”北宋米芾評謂:“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今存手書墨跡《書譜》一卷,闡述真草二體書法,見解精辟。 唐 孫過庭 《北山移文》 唐 孫過庭 《千字文》<草書《千字文》卷紙,縱25.7cm,橫82.5cm,遼寧博物館藏。是孫過庭三十八歲時所作,通篇以草書寫出,用筆含蓄不露,功力內(nèi)在,沉著而飄逸,勁健而婀娜,一氣貫注,筆致俱存,是草書學習的典范。> 唐 孫過庭 《書譜》草書<墨跡紙本,孫過庭撰并書。書于垂拱三年(687)??v27.2厘米,橫898.24厘米。每紙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漢末伯英”下缺166字,“心不厭精”下缺30字。《書譜》在宋內(nèi)府時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現(xiàn)傳世只上卷。孫氏在數(shù)十年的書法實踐中,認為漢唐以來論書者“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nèi)迷其理。”因撰《書譜》一卷,于運筆評加闡述,故唐宋間亦稱為《運筆論》?!稌V》真跡,流傳有緒,原藏宋內(nèi)府,鈐有“宣和”、“政和”、“北海孫氏珍藏書畫印”、“梁清標印”、“安岐之印”、“乾隆”、“嘉慶”、“宣統(tǒng)御覽之寶”等鑒藏印。帖前有宋徽宗泥金字題簽“唐孫過庭書譜序”七字。后歸孫承澤,又歸安岐,后歸清內(nèi)府,舊藏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臺灣,俗稱真跡本《書譜》。有影印本出版?!稌V》墨跡為一卷,歷代均有摹刻本,真跡現(xiàn)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所藏宋拓《書譜》是上卷殘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較墨跡多17字,可補墨跡之缺。原石早佚,該拓系海內(nèi)孤本。拓本有張伯英、羅惇、林志均、馬敘倫、齊燕銘等跋,鈐“石門吳乃琛盡忱珍藏”、“陳叔通”等印。共14頁,每頁8行,行10至14字不等。每頁尺寸縱31cm,橫22.3cm。《書譜》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提出他著名的書法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與他在書法理論上的成就相統(tǒng)一的。《書譜》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也相當高,孫過庭的書法上追“二王”,筆筆規(guī)范,極具法度,有魏晉遺風,歷代予以很高評價。此帖書法結(jié)體遒美,草法周詳,論書精辟,是唐朝書壇的巨制,被后世奉為圭臬。唐代呂總《續(xù)書評》說:“過庭草書如丹崖絕壑,筆勢堅勁。”宋米芾評道:“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孫承澤則推崇其:“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為有唐第一妙腕。”清朱履貞說:“惟孫虔禮草書《書譜》,全法右軍,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書學捷要》)清劉熙載也在《書概》中說:“過庭草書,在唐為善宗晉法。其所書《書譜》,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王世貞云:“《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后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書概》然因過于圓熟,也得到“閭閻之風,千紙一類,一字萬同”的批評(《述書賦》)。由前人的眾多評價,我們可以看出孫過庭的《書譜》在唐代書壇的重要地位。> 唐 唐人臨王羲之《東方朔畫贊》 小楷 唐 王知敬 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生卒年不詳。官太子家令,官麟臺少監(jiān),又稱王家令。工行草書,尤善署書。署書與殷仲容齊名。武后詔一人署一寺額,仲容題“資圣”,知敬題“清禪”,俱為一時之絕。唐李嗣真《書后品》列知敬書中之中品。唐張懷瓘《書斷》云:“知敬工草及行,尤善章草,膚骨兼有,戈戟足以自衛(wèi),毛翮足以飛翻,若冀大略宏圖,摩霄殄寇,則未奇也。”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評王知敬云:“工正、行、草,峻利豐秀。”善隸書。其隸書評者謂:“如麒麟之騰躍,類鸞鳳之翱翔。”傳世主要書跡有《李靖碑》、《金剛經(jīng)碑》等。 唐 王知敬 《李靖碑》<《李靖碑》,全稱《大唐故尚書右仆射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司徒并州都督衛(wèi)景武公之碑并序》,亦稱《衛(wèi)景武公碑》。許敬宗撰,王知敬正書。此碑為昭陵陪葬碑之一。在陜西醴泉縣昭陵。唐顯慶三年(658)五月刻。正書,39行,行82字。碑陰刻宋元祐四年游師雄等題名13行,行20字。此碑稍有鑿損,保存較完好。此碑其書融入了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三家之筆,故書法精熟遒逸,用筆方勁,筆勢外拓,精神外露,筆力健勁,婀娜多姿,為王知敬的代表作,在初唐末可以說是一件重要作品。此碑由于是歐、虞、褚三體的結(jié)合之作,在唐碑里此碑成份最多,書藝亦很高。故此碑為初唐碑版中一塊既遒美而又虛和的名碑。> 唐 王士則 李寶臣部將王武俊之子,契丹族怒皆部人,雖史籍無傳,也并非書法名家,但其書法遒勁瀟灑,有李北海(李邕,678-747年,字北海,唐書法家,他善書,尤擅長碑頌,時稱書中仙手)、張從申(唐書法家,吳郡人,官至大理司直,書法世稱獨步,與其兄從師、從儀、從約,并工書,皆得王羲之風規(guī),時稱張氏四龍)筆意,足稱碑之珍品。歷代金石學家多有著錄。 唐 王士則 《李寶臣碑碑》<全稱:“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又稱風動碑。碑刻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王佑撰文,王士則書丹并篆額。碑文楷書25行,行55字。書法遒勁瀟灑,刻工精美,為張從申、蘇靈芝所不及。碑陰行書分3截,上14行,中33行,下15行,為將佐題名。此碑系唐“安史之亂”后,為給唐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歌功頌德而立的功德碑。> 唐 魏棲梧 《善才寺碑》<全稱《大唐河南府陽翟縣善才寺文蕩律師塔碑銘并序》。唐代正書碑刻。魏棲梧書;后人作偽改題“河南褚遂良書”。開元十三年立,石久佚,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傳世,共二十九頁,每頁五行, 滿行七字。用筆深得褚書神理, 在《雁塔圣教》、《房梁公碑》之間。上有“蔡京珍玩印”、“內(nèi)殿秘書之印”以及翁方綱、李宗瀚、安儀周、阮元、馮銓等題跋印記。有影印本行世。> 唐 武則天 《升仙太子碑》<武周圣歷二年(699年)六月立,行草書。在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君廟。此碑書體極草,多用側(cè)鋒,尚存一定古雅之氣?!缎蜁V》評:“后初得晉王導十世孫方慶家藏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其行書有丈夫氣。” 升仙太子碑不僅在文獻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其書法價值也不可低估。碑文為武則天書寫,以今草為主,行書輔之,具有章草韻味。對此,《宣和畫譜》卷一這樣評價:“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粉氣味。”現(xiàn)代書法名家倪文東先生評《升仙太子碑》的書法時說:“觀其書跡,確有功底,有大丈夫之氣魄,真不愧是女中豪杰”。而武則天以鳥形飛白書書寫的碑額也別有韻味。所謂“飛白”,俗謂“筆花”,是一種特殊風格的書法。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工匠以刷白粉之帚寫字,蔡邕因之受到啟迪,乃作“飛白書”,這種書體多見于漢魏宮闕題字。而武則天的飛白書還有鳥形修飾,非常奇特。明趙崛《石墨鐫華》評論說“碑首‘升仙太子之碑’6個大字飛白書,作鳥形亦佳。飛白書久不傳于世,此其僅存者耳”。楊劍虹在《武則天新傳》中指出:“她寫的《升仙太子碑》,集行書、飛白于一體,筆畫中絲絲露白,深得飛白佳趣。飛白書上又配以鳥形,蘊含著太子晉乘鶴升天為仙的傳說,借以抒發(fā)道教思想。筆畫靈活流暢,婉約圓轉(zhuǎn),是書中的上乘佳作。”除此之外,升仙太子碑上還匯集了當時幾位著名書法家的書跡。碑文的刊刻首先由著名書法家鐘紹京奉旨用雙鉤法將武則天所書碑文描摹上石。而碑陰有唐初書法家薛曜書寫的武則天《游仙詩》,筆劃纖細瘦硬,別具一格。還有薛稷、鐘紹京書寫的《升仙太子碑碑陰題名》,記當時隨行大臣,二人皆是初唐書法名家,題名也是端莊靈動,瘦勁清硬。一方碑石真可謂是初唐書法作品的寶庫。> 唐 徐 浩 (703-782)唐代書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張九齡甥。官至太子少師、彭王傅,封會稽郡公,世稱“徐會稽”。善真、草、隸書,圓融精熟,溫厚端凝。時四方詔令,多出浩手?!短茣繁緜鞣Q其書:“八體兼?zhèn)洌?、隸尤工。世狀其日:‘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北宋朱長文《墨池編》稱其“善正書、八分、真行,唐之工書者多,求其三葉嗣名者惟有徐氏”。也有評其“窘于繩律,稍乏韻致”者。傳世碑刻有正書《不空和尚碑》、《大智禪師碑》及隸書《嵩陽觀碑》等。傳世墨跡《朱巨川告身》也傳出于其手。 唐 徐 浩 《不空和尚碑》楷書<《不空和尚碑》正書碑刻。全稱《唐太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并序》。唐嚴郢撰,徐浩書。唐建中二年建于長安?!?金石萃編 》載: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廣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八字。徐寫此碑時已七十九歲,結(jié)法老勁,圓熟端莊,少清逸之氣?!短茣緜鳌吩疲?#8220;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星池編》云:“唐之工書者多, 求其三葉嗣名者,惟徐氏云。”包世臣《廣藝舟雙楫》謂:“會稽如戰(zhàn)馬,雄肆而解人意。。但對他的字表示不滿的人也有不少。如《呂總續(xù)書評》云:“徐浩真行書固多精熟,無有意趣。”李煜也說:“徐浩得右軍之肉而失于俗。”米芾甚至說:“《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惡札,全無研媚,此自有識者知之。”所傳書跡,除《不空和尚碑》外,還有《嵩陽觀記頌德感應頌》?!吨炀薮ǜ嫔怼返取魇滥疽?#8220;闍”字未損者為明拓。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yè)績。對于研究佛教密宗傳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唐 徐 浩 《嵩陽觀記》<天寶三年(744)書,碑在河南登封。 高9米,寬2.04米,厚1.03米?!夺躁栍^記》全稱《大唐嵩陽觀記圣德感應頌》,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書。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二月刻,碑高9米,寬2.04米,厚1.03米。隸書25行,行53字。碑今在河南登封嵩陽書院,碑陰刻有宋熙寧辛亥張琬等名家題名。清王澍《虛舟題跋》說:"唐人隸書之盛無如季海,隸書之工,亦無如季海," > 唐 徐 浩 《朱巨川告身》<傳為唐徐浩楷書法帖。紙本墨跡卷。書法淳厚,鋒鍔內(nèi)劍。帖有唐世璽印、宋內(nèi)府藏印等,帖后有鮮于樞、董其昌等題跋,有影印本行世。顏真卿正書法帖。絹本墨跡卷?!妒汅拧份d:帖高八寸三分,橫五尺二寸,計大字一百八十一,小字一百四十一,明代董其昌評此書謂“古奧不測,是學蔡中郎《石經(jīng)》”。今墨跡不傳??瘫疽姟度L梅ㄌ?。> 唐 薛 稷 (649-713)唐代書畫家。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人。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人稱“薛少保”。工書,曾于外祖魏徵處見虞世南、褚遂良書法名跡,精勤臨摹,其作風多得于褚遂良。當時有“買褚得薛, 不失其節(jié)”之說。 后人把他與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并稱為唐初四大家。 張懷瓘《書斷》評其書:“學褚公(遂良)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矣,可謂河南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兼畫人物,佛像、鳥獸、樹石,畫鶴尤為生動,時稱一絕。傳世墨跡有正書《信行禪師碑》等。 唐 薛 稷 《涅槃經(jīng)》 唐 薛 稷 《信行禪師碑》楷書<《信行禪師碑》,唐李貞撰文,薛稷書,正書,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碑早佚。拓本罕睹,僅有清何紹基舊藏剪裱本,碑文字已不全,1800余字,后流入日本。此碑書法瘦勁妍媚,下開宋徽宗“瘦金書”之先河。清吳荷屋云:“用筆之妙,雖青瑣瑤臺合意之作亦不過是過。”此碑明顯的汲取理褚書的特色,有一種清健娟秀的風韻。尤其是豎法的微曲輕勾,純?nèi)皇邱視拿婺?,然于筆的起落間又流露出自己的風格,不失為唐楷佳品。張懷瓘云:“書學褚公,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可謂河南公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尚。”呂總說:“薛稷真、行書如風驚苑花,雪惹山柏。”董逌也說:“薛稷于書得歐、虞、褚、陸遺墨至備,故于法可據(jù)。然其師承血脈,則于褚為近。至于用筆纖瘦、結(jié)字疏通,又自別為一家。”薛稷書跡流傳極少,《信行禪師碑》可以看出其書法的一般特點。> 唐 顏師古 《等慈寺碑》<全稱《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顏真卿五世祖顏師古作品。貞觀十年(636年)中書侍郎顏師古撰書《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簡稱《等慈寺碑》)。據(jù)《金石萃編》記載:碑高4.66米,寬1.53米,碑文32行,每行65字,碑文書法為正楷,勻凈精勁,字體峻利沉穩(wěn),頗得晉人風韻,拓片為書法范本。因碑文“一車書”之車字可見,故稱之為“一車本”,拓于同治年間。碑原在河南,解放前被毀。清書家楊守敬評云:“結(jié)構(gòu)全法魏人,而姿態(tài)橫生,勁利異常,無一弱筆,直堪與歐虞抗行”。此碑書法主要取法北魏,但有經(jīng)隋入唐以來的尚法要求。用筆明凈雄健,起收舒鋒見神,行筆便捷,提按不顯,而折角清朗。結(jié)體橫平扁寬,筆畫排列,突出平行映襯的藝術效果。因而既有茂密雄健之精神,又有勻凈精勁之風采,為唐楷中之另一風格。以長期被〖館閣〗要求所掩,未得弘揚。實際上,習楷從此入手,既可上溯隋、陳、北魏之雅雋,又可下尋中,晚唐之婉麗。質(zhì)言之,即使作硬筆書法,以此為范本亦甚得體。> 唐 顏真卿 蘇軾曾云:“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顏真卿,字清臣,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唐代杰出的書法家。歷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玄宗時為楊國忠所惡。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代宗時李希烈叛,宰相盧杞“銜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后為李希烈縊殺。他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于權(quán)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于時。顏真卿為瑯琊氏后裔,家學淵博,五世祖顏師古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墻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chuàng)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范。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jié)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xiàn)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并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jié)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quán)并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于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云,鉤如屈金,戈如發(fā)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顏體書對后世書法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后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jīng)驗。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著有《吳興集》、《盧州集》、《臨川集》。他的傳世書跡極多,《顏勤禮碑》《元次山碑》、《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傳世墨跡有《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唐 顏真卿 《八關齋會報德記》<《八關齋會報德記》碑文不僅字體圓健渾厚,而且全篇內(nèi)容矯健奔放,如萬丈瀑布,一瀉千里,似一氣呵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顏真卿不僅因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奇功而著稱于世,其兄顏杲卿和他的兒子也被安史賊兵所殺,國仇家恨,集于一身。公元772年,河南節(jié)度觀察使田神功久病初愈,宋州刺史徐向等地方官吏為了逢迎田神功,在五月八日,以俸錢十萬在宋州城內(nèi)舉行八關齋會(即指佛教徒的八種戒律和吃齋飯),而田神功是在張巡、許遠血守睢陽之后,因救援睢陽而立下功績深得全城軍民感激的。因此,顏真卿滿懷激情,千里之外應邀而來,臨文感憤,縱筆浩蕩,其文不僅書法價值極高,文章所記載的史料價值也毫不遜色??上н@塊八棱石碑在唐會昌年間(公元841--846年),因武宗李炎滅佛,石碑也與開元寺一起被廢,石碑被鏨為數(shù)段。公元851年,宋州刺史崔倬又從土中挖出,補齊殘缺字,重新立起。明嘉清年間(1522—1566年)加蓋碑亭。1972年的“文革”時期,某造反派頭頭帶領紅衛(wèi)兵將碑又砸為三段,上部約3/4部分現(xiàn)存商丘市博物館,其余部分至今尚不知去向。1993年,原商丘縣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又重刻石碑供人欣賞。據(jù)悉,全國目前保存的清代顏真卿《八關齋會報德記》石碑拓片為數(shù)極少,清代以前的早期拓片,就更加稀見了。> 唐 顏真卿 《蔡明遠帖》行書 <《蔡明遠帖》(772年作),或稱《與蔡明遠書》等。墨跡紙本。行書十八行,一百零四字。曾歸羅振玉,羅氏有影印本。和上“三稿”創(chuàng)作心境不一樣,此是在較恬靜的心境中,作一般內(nèi)容的贈送文字。因此作品筆韻流蕩之律動,氣勢轉(zhuǎn)換之迅緩都與前“三稿”不同。此帖有一種疏淡的意境,脫俗的氣韻。黃庭堅尤為敬服,曾云:“筆意縱橫,無一點塵埃氣,可使徐浩服膺,沈傳師北面。”此帖書法筆力勁健,規(guī)整近楷,略顯持重,是顏真卿處在特定政治形勢下,帶著強烈的感情,以充沛的精力一氣呵成之作。> 唐 顏真卿 《東方朔畫贊碑》楷書 碑刻<顏真卿書,楷書,36行,30字,在山東陵縣。碑額篆書“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并序”。天寶十三年(754)十二月立于德州。晉夏侯湛撰文。碑陽贊12行,陰記17行,行楷30字。這是顏真卿四十五歲時寫的,大楷字徑約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氣勢磅礴。蘇東坡曾學此碑,并題云:“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其后見逸少本,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本,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東坡題跋》卷四)。明人有云:“書法峭拔奮張,固是魯公得意筆也。”寶晉齋本《東方畫贊》,傳為王羲之小楷。魯公變小字為大字,易清朗俊秀為剛勁雄強,應說是師古而不泥古。假如說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寶塔感應碑》還比較清秀,與后來的顏書面貌有所不同的話,那末,此碑已初具后來顏書的規(guī)模。此碑在研究顏書的發(fā)展上有重要意義。原石多經(jīng)剜刻,面目全非。傳世有宋拓佳本。> 唐 顏真卿 《大唐中興頌》<《大唐中興頌》,書于大歷六年(771年)六月??瑫Y(jié)文。416.6×422.3厘米。凡21行, 行 25字??逃诤掀铌栦聪卤?,豎寫左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本。此刻又稱《中興頌》,碑文系元結(jié)于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所撰,文辭古雅遒勁。歐陽修《集古錄》云:“碑在永州摩崖石而刻之,模打既多,石亦殘缺,今世人所傳字畫完好者,多是傳模補足,非其真者。此本得自故西京留臺御史李建中 家,蓋四十年前崖石真本也,尤為難得爾。”可見,石崖在北宋晚期就已殘損。北 宋末年又有多種翻刻?!都配洝酚涊d:“蜀中資州??淘谄鋿|北二巖,各刻一本,鶴鳴山、銅梁江上故亦有刻本。”故真本極為難得。至清代以后石崖之字剜鑿嚴重, 拓本失去顏書面目。據(jù)馬子云、施安昌《碑帖鑒定》記載:“1973年秋在林彪家查獲碑帖一批,其中有中興頌石崖拓本之上半本。實為宋拓本,其字有部分損壞,然既不過肥而又不甚瘦,字雖大,而其精神猶如宋拓之顏家廟碑與后出土之顏勤禮碑之字。其上有藏 印九方……此收藏者為李斯義,雖然現(xiàn)時尚未查知,據(jù)其印之刻法與印色之舊的情 形來看,可能是明代早期人。”又:“此宋拓上半本,自‘大唐中興頌有序’起至 ‘百寮竄身奉賊稱臣’止,共存168字。明初拓涂描字在內(nèi),共存162字。后半本明 拓本共存160字。”此本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其影印本首先刊于文物出版社出版 的《顏真卿》第二冊?!洞筇浦信d頌》,唐元結(jié)撰,顏真卿書,唐摩崖刻石,宋拓,麻紙,黑墨精拓,裝裱成冊,二冊,共166頁,每頁縱29.3cm,橫15.5cm?!洞筇浦信d頌》,簡稱《中興頌》,為元結(jié)于上元二年(761年)撰寫,并請顏真卿書。此摩崖刻石是在戡平安祿山之亂后于唐大歷六年(771年)六月刻于湖南祁陽浯溪崖壁上。左行正書,21行,行21字,后刻有黃魯直題字,11行,行26-28字不等。此本為故宮藏宋拓本。首行“有序”之“序”字鉤筆未損。鈐有“海上精舍藏本”、“孫爾準印”等印5方。此頌書風磊落奇?zhèn)ィ首怨奴@得學者、藝術家們的重視。宋黃庭堅詩曰:“大字無過《瘞鶴銘》,晚有名崖頌中興。”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王昶《金石萃編》等書著錄。> 唐 顏真卿 《多寶塔感應碑》楷書 碑刻<《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唐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日立。原在唐長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現(xiàn)藏于西安碑林。 楷書,高285厘米,寬 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勛撰文,徐浩隸書題額,顏真卿書碑,史華刊石。碑文寫的是西京龍興寺和尚楚今靜夜涌讀《法華經(jīng)》時,仿佛時時有多寶佛塔呈現(xiàn)眼前,他決心把幻覺中的多寶佛塔變?yōu)楝F(xiàn)實,天寶元年選中千福寺興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為皇帝和蒼生書寫《法華經(jīng)》、《菩薩戒經(jīng)》,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義。此碑是顏真卿早期成名之作,書寫恭謹誠懇,直接二王、歐、虞、褚余風,而又有與唐人寫經(jīng)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輩書法家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民間的書法藝術吸取營養(yǎng)。整篇結(jié)構(gòu)嚴密,字行間有烏絲欄界格,點畫圓整,端莊秀麗,一撇一捺顯得靜中有動,飄然欲仙。雖然此碑還稱不上顏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與他后來所書的《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風格迥異,但它是顏書的第一篇,是顏楷成功的第一步,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北宋拓本,31行“歸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損,全碑字口方棱,字畫之間牽絲甚清晰。南宋拓本,15行“鑿井見泥”之“鑿”字未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北宋拓本。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顏真卿書多寶塔碑》、《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歷代金石拓本菁華》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輯有館藏明末清初拓。> 唐 顏真卿 《夫子廟堂碑》楷書<《夫子廟堂碑》(752年作),此碑原在陜西扶風。運筆力足鋒中,如錐畫沙,空間的分割極其均衡,結(jié)體方正嚴密,始終一貫,無一懈筆。且健之以骨而不剩骨,腴之以肉而不剩肉,既吐露風神,又姿媚映人,是年少鮮華時之書。當然也呈現(xiàn)出嫩稚、窘拘的另一面。> 唐 顏真卿 《郭家廟碑》楷書<《郭家廟碑》(764年作),藏西安碑林。郭子儀為其父建家廟,由真卿撰文書碑。至此顏書面目已成熟?!抖鄬毸啡鈩儆诠?,而此碑用筆圓而勁,豐腴恬適,氣骨風流,鋒芒轉(zhuǎn)換間神明煥發(fā),且具清靈古拙韻趣。> 唐 顏真卿 《干祿字書》楷書<《干祿字書》。歐陽修有評:“魯公喜書大字,惟干祿字書法最為小字,而其體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壇記》則道峻緊結(jié),大為精悍,把玩久之,筆畫巨細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魯公不能書也。”(《集古錄》)> 唐 顏真卿 《湖州帖》 草書 <傳顏真卿書。紙本。行書,信札。27.6×50.2厘米。凡8行,計48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墨跡本。此帖曾經(jīng)宋宣和內(nèi)府、賈似道,明項元汴、張則之,清梁清標、安歧、清內(nèi)府等收藏。帖內(nèi)鈐有“政和”、“紹興”、“秋壑圖書”、“歐陽玄”、“項元汴印”、“梁清標印”、“安儀周書畫之章”等鑒賞印。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有刻本,明《快雪堂帖》曾刻入。是帖無書寫年月。帖云:“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并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考顏真卿于大歷七年十一月委以湖州刺史,次年一月到任,直到大歷十二年八月卸任,召為刑部尚書,在湖州計六年?!杜f唐書》卷三十七《五行志》載:大歷十年“七月己未(廿八日)夜,杭州大風,海水翻潮,飄落州部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戶,死者四百余人,蘇、湖、越等州亦然。”關于杭、湖、蘇、越因海嘯而引起的水患,新舊《唐書?代宗紀》及《古今圖書集成?水災部》都有詳略不等的記載。劉尚書即劉晏。劉晏在大歷八年到十二年為尚書之職。“劉尚書”下不清二字,應是“安撫”。故此可知顏真卿此帖書寫于大歷十年(775年)七月以后至年底前。此帖又稱《江外帖》,著錄首見《宣和書譜》。今人徐邦達說,此帖用筆側(cè)媚多姿,完全不像顏書中鋒多“屋漏痕”之意,但和米芾行書很接近,從書體上來看,完全可以定為米書。> 唐 顏真卿 《祭伯父文稿》 行書<《祭伯父文稿》(758年作),或稱《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告伯父文稿》。現(xiàn)有刻本,最早的為《甲秀堂帖》。乾元元年顏真卿被御史唐旻誣劾,貶饒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波陽),遂祭其伯父顏元孫及一門去世者。此即為祭文稿本,或行或草,剛勁圓熟,與前之《祭侄文稿》及后之《爭座位帖》為顏氏著名“三稿”。此稿在用筆上中鋒運轉(zhuǎn),以沉著凜然為崇尚,不取側(cè)鋒之妍,故溢盈篆箱氣息。且一任縱筆,無意于工拙,不計其布置。然每字活潑圓動,行氣貫串,全篇風神灑脫。王世貞曾以此帖與《祭侄季明文稿》比較,云:“此帖與祭季明侄稿法同而頓挫郁勃似少遜之,然風神奕奕,則祭季明侄稿似不及也。”看來“三稿”為同一類型風格,而因內(nèi)容與撰寫時的心境不同,又各有特色。> 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行書<《祭侄稿》全稱《祭母侄季明文稿》,書于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為顏真卿50歲的杰作。墨跡麻紙本,縱28.2厘米 橫75.5厘米,二十五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三百三十四字。鈴有“趙氏子昴氏”、“大雅”、“鮮于樞”、“鮮于樞伯幾父”、“鮮于”等印。曾經(jīng)宋宣和內(nèi)府、元張晏、鮮于樞、明吳廷、清徐乾學、王鴻緒、清內(nèi)府等收藏,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影印本?!都乐陡濉肥穷佌媲錇榧赖炀土x于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作。唐天寶十四年(775),安祿山謀反,平原太守顏真卿聯(lián)絡其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顏氏一門被害30余口。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首骨攜歸,揮淚寫下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于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涂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tài)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宋人陳深在《停云閣帖題記》中評論道:“魯公朝第一等人,字畫雄有,奄有魏晉,自成一家。《祭侄季明文稿》,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者篆籀,或者鐫刻,其妙解處殆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于字畫無意手工,而反極其工耶!”非常中肯,一針見血。元代張敬晏題跋云:“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于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于此也。”元代鮮于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元鮮于樞跋語謂:“《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祭侄稿》作為顏書著名的“三稿(另二稿《爭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諸代從刻本中,歷代效仿者不絕,褒贊不斷。《祭侄文稿》的過人之處,就是筆墨傳情,令人動容。此稿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在激情之下,并不刻意于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至,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具,都是前所未有的,成為書法創(chuàng)作言志、述心、表情的絕佳之作?!都乐段母濉肥怯烧鎿锤星闈补喑鰜淼慕茏?,哀極憤極,血淚相和,在“忘情”狀態(tài)下的無意識的表現(xiàn)手法,使作品產(chǎn)生無與倫比的藝術效果。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于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 唐 顏真卿 《金天王廟題名》楷書<《金天王廟題名》(758年作),此為顏真卿自蒲州刺史貶為饒州刺史時游華岳廟之題名,楷書。字跡奇?zhèn)ュ賱?,運筆圓而勁,由方趨圓,硬弩欲張,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唐 顏真卿 《李玄靖先生碑》楷書<全稱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并序》。碑原立在江蘇句容縣茅山玉晨觀。據(jù)《金石萃編》載:“碑已斷裂,約高一丈余,廣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后各十九行,兩側(cè)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書。”古代刻碑的通例是先用朱筆把碑文寫在右面上,稱為“書丹”或“用丹”,然后刻工依字跡刊刻,一般碑額為標題,碑陽(正面)為正文,碑陰(背面)碑側(cè)(左右)為題名??赡苁潜奶L,也可能是表示碑主的事跡多得說不完而有意刻滿碑的四面,因而稱為四面碑。據(jù)說早在乾元二年(759)顏真卿任升州刺史時,就曾派人送信到茅山,表白“慕道玄微”之心。李含光授意韋景昭煉師作答。盡管顏真卿本有宅心山林之心,終因“事乖夙愿,徘徊郡邑,空懷尊道心”。后赴任湖州刺史時,途經(jīng)茅山,得知含光早已羽化,感慨萬千,寫下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并序》。此碑立于大歷十二年(777),于南宋紹興七年(1137)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清代方若在《校碑隨筆》中說:“該碑存石十四塊,合全、半字計四百六十一字。”又說“乾隆壬子汪稼門志伊菟訪僅廿三石,然尚存全、半字共一千四十余字。全碑凡一千六百余字,則闕者已五百六十余字,若明末或國初拓尚較汪拓多二百許字。自句容經(jīng)兵燹,后石又散失。同治丙寅遵義趙氏訪得十五石,共百九十七字,旋失三小石,計十五字,迨壬申揚州張氏更訪得二石移至學宮,共二百七十九字。……今茅山所有碑乃是覆刻,筆畫細瘦全乏魯公雄健之氣,且字之訛七十余處。”清代臨川李宗瀚舊藏南宋斷后初拓本,文字稍有殘缺,以火后本補足?!独钚副沸蹨唹衙溃吖派n勁,氣勢追人,具有篆隸筆意。用筆平正遒婉,圓健渾厚,筆畫疏密得當,規(guī)整穩(wěn)定。筆力深沉含蓄,結(jié)字開張舒展。正如梁讞《承晉齋積聞錄》說的那樣:“顏魯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圓,帶有篆意,與《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極散極拙,多不勻稱,而其實古意可掬,非《畫像贊》、《中興頌》所可及。”也許“魯公字到《李玄靜碑》已古”(梁讞《承晉齋積聞錄》),不是初學者能夠?qū)W得到家的,因而沒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那樣出名。> 唐 顏真卿 《劉中使帖》行書 墨跡紙本<顏真卿行草書墨跡,縱28.5厘米,橫43.1厘米,8行,行41字。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顏書墨跡之一。從帖的內(nèi)容看,講的是討伐安祿山叛亂取得了勝利,顏真卿聞訊感到十分欣慰。據(jù)考,這段史事約發(fā)生在大歷十年(775)或十一年(776),當時顏真卿是六十七或六十八歲。顏真卿曾是堅決反對安祿山叛亂、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盟主,后因反對權(quán)相元載弄權(quán)蔽主而遭排擠,大歷元年(766)被貶至湖北、浙江、江西等地作地方官。盡管有這樣的遭遇,從此帖看,這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老臣,仍時刻系心于唐王朝的安危。此篇筆畫縱橫奔放,蒼勁矯健、用筆飛動圓活,富于虛實變化。元鮮于樞稱此帖與《祭侄文稿》都是“英風烈氣,見于筆端”。> 唐 顏真卿 《麻姑山仙壇記》楷書 碑刻<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顏真卿撰文并書。唐大歷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于火??瑫?,據(jù)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此碑楷書,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是顏體代表作之一,為顏真卿六十多歲時的作品。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結(jié)體緊結(jié),開張一任自然,而且在筆畫上也從光亮規(guī)整向“屋漏痕”的意趣邁進了。歐陽修《集古錄》中說:“此碑遒峻緊結(jié),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據(jù)今人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稱:所使拓本為橫刻帖本,傳宋時有原墨跡木刻本。碑刻原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西南二十二里山頂。今已無原碑拓傳世。傳此帖本 有大、中、小三種,因原石均佚,故難尋佳本。據(jù)載,宋刻帖本就有張之洞、何子貞、端方、羅振玉藏本和戴熙、趙子謙跋本等數(shù)種,可見此刻帖傳世情況的復雜。今人馬子云《碑帖鑒定》稱:聞何紹基(子貞)藏宋拓本,后為顏韻伯藏,現(xiàn)不知為何人所藏。又稱原石為雷火所破,元建昌知府梁伯達重建。然元刻本今也罕見。以后又有唐晏云本,忠義堂何氏本、黃氏本,惟唐氏刻本最善,何氏本最劣?!缎1S筆》云:上海原石石印本,即羅振玉所藏,有張廷濟跋,現(xiàn)也不知存于何處。大字本,拓本。字徑約5厘米,現(xiàn)存兩種善本:其一為明藩益王朱祜濱重刻本, 書法端嚴整肅(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二為清戴熙跋本的影印本(藏上海博物館),點畫清晰,極少漫漶。> 唐 顏真卿 《宋璟碑》楷書 碑刻<全稱:“大唐尚書右丞相贈太尉立貞宋公神道之碑”。因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并書丹,故又稱顏魯公碑。碑位河北沙河縣城,刻于唐大歷七年(772年)。碑四面刻,三面為碑文,一面為碑記,兩面皆楷書27行,行52字;側(cè)面7行,行50字,一側(cè)10行,行70字。碑陰刻有側(cè)記,均為顏真卿楷書。此碑字體端莊,氣勢開張,遒勁雄健,饒有古意,是顏真卿晚年書法藝術臻于完善成熟的傳世名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明中葉復出土。學者認為從《瘞鶴銘》出入筆法筆意,紆徐蘊藉,傳達出古樸高渾之風流,雍容秀拔之氣骨。黃庭堅說:“奇?zhèn)バ惆?,奄有魏晉隋唐以來風流氣骨。”> 唐 顏真卿 《送劉太沖序》行書<又稱《劉太沖帖》,亦有以為后人摹本者。墨跡紙本,24行163字。此帖書法凝重端闊,筆畫腴潤,用筆勁健,光彩四射,郁郁蒼蒼。> 唐 顏真卿 《送裴將軍詩》 刻帖<《裴將軍詩》或稱《送裴將軍詩》,刻入《忠義堂法帖》,傳為真卿書,也有人認為系偽托。全卷二十七行,九十三字,具有劍拔弩張之勢,雄姿英發(fā)之概;神龍變化,氣勢磅礴。且融合各體,顧盼生姿,其間正書則如泰山之鎮(zhèn),巍然屹立;行草則龍虎振威,不可逼視。此如一首狂飚曲,對裴將軍的豪放生命情調(diào)進行頌贊。> 唐 顏真卿 《鮮于氏離堆記》楷書 <《鮮于氏離堆記》(762年)??瑫?,字大三寸,為顏真卿53歲所作,正值其書法藝術中期,書風漸熟。其用筆雄逸,字畫剛健,結(jié)體寬博挺然,形勢精絕,斬金截鐵。且是摩崖大字,豐碩偉岸,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為顏書大字的杰出代表??上е粴埓?7個整字和7個殘字。> 唐 顏真卿 《顏勤禮碑》楷書 碑刻<顏真卿書,楷書,唐大歷十四年(779)刻,19~20行,行381字,藏西安碑林。此碑久埋地下,1922年十月在長安舊藩廨庫基中出土。為顏真卿六十歲時所作,書法剛健、整肅、雄厚,標志著顏真卿的書法藝術已進入了完全成熟的后期。此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所立,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損,歷歷如新,雄邁遒勁能傳顏書之本來面目。此后的作品有六十三歲寫的《麻姑仙壇記》(大字)、《大唐中興頌》,六十四歲寫的《宋璟增碑》與《八關齋報德記》,六十八歲寫的《李玄靜先生碑》,七十二歲寫的《郭家廟碑》,《顏家廟碑》等等,可以看出“顏體”日臻完美的發(fā)展過程。此碑由于出土很晚,字口如新,較好的保存了顏書的原來面貌。故出土后受到世人的重視,成為學習顏體的最好范本之一。> 唐 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楷書 碑刻<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jiān)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并序》,楷書,顏真卿撰文并書。唐建中元年(公元780)七月立,碑存西安碑林。 碑四面環(huán)刻,碑陽24行,行47字。碑陰同兩側(cè)各6行,行52字 。額篆書“顏氏家廟之碑”六字,為李陽冰書。是顏真卿為其父顏惟貞所立,記載家族世系情況。此碑是顏氏七十二歲時作,筆力雄健、結(jié)體莊密。隋代與初唐的楷書,多以運指為長、結(jié)字左緊右舒,呈欹側(cè)之勢。顏書則加強了腕力的作用,巧妙運用藏鋒和中鋒,形成力透紙背的效果。又橫輕豎重,似有立體感覺。顏真卿正書,橫畫端平,左右豎筆略呈向內(nèi)的弧形,這不僅造成莊重感,而且使整個結(jié)構(gòu)圓緊渾厚,富有強大的內(nèi)在力量。這一切都是突破舊格局的創(chuàng)新?!额伡覐R碑》是“顏體”的典型之作,也是他傳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此碑宋代拓本第三行“祠堂之頌”的“祠”字中,“司”勾筆完好,明拓已剜粗。> 唐 顏真卿 《元吉墓碑》楷書<《元結(jié)碑》(772年作)碑在河南魯縣。顏真卿為唐文學家元結(jié)書碑。顏在風格處理上以“渟涵深厚,見其業(yè)履之純”。朱長文尤贊其縱橫有象,低昂有態(tài),自王羲之、王獻之以來,未有如魯公者。此書當從深情厚意中孕育而出。> 唐 顏真卿 《臧懷恪碑》楷書<《臧懷恪碑》(763年作),藏西安碑林。顏真卿撰并書,正書。骨骼略瘦于《家廟》等碑,結(jié)體較疏緩,風神開張雄強?;蛘J為柳公權(quán)學顏由此入手。> 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行書 刻帖<《爭座位帖》亦稱《論座帖》,《與郭仆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唐廣德二年(公元764)顏真卿寫給仆射郭英又的書信手稿。行草書,傳有七紙,約64行古時。“鄉(xiāng)里上齒,宗廟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然而郭英又為了獻媚宦官魚朝恩,在菩提寺行及興道之會,兩次把魚朝恩排于尚書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為此顏真卿引歷代及唐代成規(guī)抗爭之,寫下此長信。此稿系顏真卿因不滿權(quán)奸的驕橫跋扈而奮筆直書的作品,故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許多字與行還寫得豪宕盡興,姿態(tài)飛動,虎虎有生氣。似乎也顯示了他剛強耿直而樸實敦厚的性格。宋代米芾在《書史》中說:“此帖在顏最為杰思,想其忠義憤發(fā),頓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書。”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詞句間,本不著意于筆墨,卻寫得滿紙郁勃之氣橫溢,成為書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與《蘭亭序》合稱“雙壁”。蘇軾曾于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tài)。”《爭座位帖》原跡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長安安師文以真跡模勒刻石,石現(xiàn)在陜西西安碑林。因摹刻精妙且真跡失傳,好事者皆以該本為據(jù)輾轉(zhuǎn)翻刻,故傳世諸本以其最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傳,南宋拓本亦稀如星鳳。此本43行“出入王命” 之“出”字完好無損,當為南宋所拓。末有清何紹基手書小字長篇詩跋。> 唐 顏真卿 《自書告身》楷書墨跡<《自書告身》楷書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是顏真卿晚年的名作。共386字。有人疑為偽托。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其書法蒼勁謹嚴,沉穩(wěn)厚重,字里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jié)體的微妙變化,。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zhuǎn)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nèi),時富三轉(zhuǎn)。”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自書告身》為內(nèi)府舊藏之物,前有純廟前有御書十余行,隔水綾上復嵌御書數(shù)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顏書墨彩已脫。后為清宮石渠寶笈之物,因何出宮有二說?!吨袊鴷ㄈ奉佌媲渚韮?nèi)稱"清梁清標、安歧以及清內(nèi)府收藏,后賜與恭親王奕",為清宮賞賜奕之物。此說當因內(nèi)有"恭親王章"、"正誼書屋珍藏圖書"等印為據(jù)。而從《翁同龢鑒藏大系略稿》知,此件為1861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圓明園之后散出宮外的。> 唐 顏真卿 《中興頌》楷書<全稱《大唐中興頌》,元結(jié)撰文,顏真卿書于摩崖,時年六十三歲,楷書,現(xiàn)在湖南祁陽縣浯溪。元結(jié)是唐代著名文學家,罷官后居于浯溪,溪邊山巖峰巒疊障,石壁嶙峋,《中興頌》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塊石壁上。此文記平安祿山之亂,頌唐中興之事。此刻石書風磊落奇?zhèn)?,石質(zhì)堅硬,經(jīng)千年尚保存完整?!都配洝贩Q贊此摩崖刻石“書字尤奇?zhèn)ザ霓o古雅”?!稄V川書跋》評為:“太師以書名,中興頌尤瑰瑋,故世貴之”。> 唐 殷令名 《裴鏡民碑》<唐貞觀十一年(637)立。在聞喜縣禮元鎮(zhèn)裴柏村裴晉公詞內(nèi)。碑文對裴鏡民的家世、仕歷及參加平“西南夷”之亂作了敘述。該碑為殷令名書,《碑帖敘錄》云:“書法凝遠處似虞世南,峭健處似歐陽詢,兼有兩家之勝”。為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書法藝術名牌。由唐初史學家李白藥撰文,書法家殷令名書寫,楷體,既近顏風,又含柳意,端莊凝重,筆力挺拔。> 唐 殷玄祚 《契苾明碑》<《契苾明碑》全稱《大周故鎮(zhèn)軍大將軍行左鷹揚衛(wèi)大將軍兼賀蘭州都督上柱國涼國公契苾府君之碑銘併序》,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現(xiàn)存陝西省咸陽博物館。碑高370cm,寬135cm。此拓為故宮藏明拓本,縱317cm,橫140cm。正書36行,行77字。碑額篆書15字。婁師德撰,殷玄祚書,契苾明之次子嵩立。第三行“雲(yún)”、“乃”,第四行“能”,第六行“春”,第三十五行“嗣”、“福”等字未損。歷代書家皆對此碑書法給予很高的評價。明趙 《石墨鐫華》評雲(yún):“殷玄祚書,筆法亦瘦勁可觀。”這種剛健瘦勁的筆法對後世黃庭堅、宋徽宗的書體有一定的影響。契苾明是唐代著名蕃將契苾何力之子,其墓碑的發(fā)現(xiàn)增補了兩唐書對於契苾何力及契苾世家記載的不足,糾正了部分謬誤,成為研究唐時民族關係的重要史料。碑文收錄於《全唐文》卷187。此碑著錄於宋陳思《寶刻叢編》,明趙 《石墨鐫華》,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等。> 唐 殷仲容 唐代書法家。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初唐著名畫家殷令民之子,顏真卿之舅祖。歷官秘書郎、戎馬兵曹、禮部郎中等。善篆、隸,尤精于榜書題額。取法《張遷碑》、《張景碑》、《熹平石經(jīng)》,風格高簡樸拙,善作榜書,相傳,京華街肆,題匾甚多,行者莫不駐足觀之。竇臮《述書賦》稱:“殷公、王公(王知敬),兼正兼署。大乃有則,小非無據(jù),麒麟將騰,鸞鳳欲翥。題二榜而跡在,嘆百川而身去。”又注稱其“奕世工書,尤善書額,官至禮部郎中。書汴州安業(yè)寺額,京師裒義、開業(yè)、資圣寺、東京太仆寺、靈州神馬觀,額皆精妙曠古”。顏真卿《顏元孫碑》也有“仲容以能書為天下所宗,人造請者箋盈幾”之語。傳世書跡有《李神符碑》、《褚亮碑》、《武氏碑》、《馬周碑》以及《諸王題名》等,皆隸書。 唐 殷仲容 《褚亮碑》隸書 唐 虞世南 唐代書法家。(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博達古今,唐太宗稱其五絕: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詞,五曰書翰。尤善書,得智永傳授書藝,繼承二王傳統(tǒng),外柔內(nèi)剛,凝重安詳,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缎蜁V》:“虞則內(nèi)含剛?cè)幔瑲W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yōu)。”張懷瑾《書斷》稱其書:“得大令之宏規(guī),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存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行草之際,尤所偏工。及其暮齒,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竇臮《述書賦》贊其書法:“下筆如神,下落疏慢。”傳世墨跡有碑刻《孔子廟堂碑》、舊摹墨跡本《汝南公主墓志銘》、行草書《大運》、《去月》、《疲朽》、《鄭長官》、《潘六》各帖等。編有《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 唐 虞世南 《孔子廟堂碑》楷書<《孔子廟堂碑》,為虞世南撰文并書寫,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原碑立于唐貞觀七年(633年)。碑高280厘米,寬110厘米,楷書35行,每行64字。碑額篆書陰文“孔子廟堂之碑”六字。碑文 記載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繕孔廟之事。為虞世南六十九歲時所書。此碑 筆法圓勁秀潤,平實端莊,筆勢舒展,用筆含蓄樸素,氣息寧靜渾穆, 一派平和中正氣象,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的虞書妙品。“僅拓數(shù)十紙賜近臣”(清楊賓《大瓢偶筆》)。據(jù)傳此碑刻成之后,車馬集碑下,捶拓無虛日。未幾火燼毀,武周長安三年(703),武則天命相王李旦重刻又毀。唐刻拓本今罕見。后唐拓本《孔子廟堂碑》流入日本,現(xiàn)藏日本東京三井文庫。宋代黃庭堅有詩云:“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可見原拓本在北宋其珍貴?,F(xiàn)存此碑的兩種重刻本:一在陜西西安碑林,宋初王彥超刻,世稱“陜本”,或“西廟堂本”;一在山東城武,元代刻,稱“城武本”或“東廟堂本”。前者字較肥,后者較瘦。四廟堂碑,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時石斷為三。斷后初拓本二行“虞世”二字完好。明中期拓本末行“風水宣金石”幾字完好。關于三井藏有唐拓本《孔子廟堂碑》,不能不提到三井高堅,本世紀初,日本三井財團中有名三井高堅(字宗堅,號聽冰)者,好藝事,嗜鑒藏,因挾雄厚之資,委其好友、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廬(仙郎)往中國,大肆搜羅中國金石碑刻,獲取珍貴罕見的中國古代善本碑拓百余種,其中唐字孤本十數(shù),宋拓則愈半百,皆秘藏于其聽冰閣中,一時名播遐邇。然因其所藏深不露,與世隔絕達六十多年,故一般多僅聞盛名而鮮知其詳,更無一飽眼福。直至近年,方移入財團法人性質(zhì)的東京中野上高田的三井文庫。人們通過文庫定期的公開展示,方得稍窺一斑,其中包括久藏著的唐拓本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唐 虞世南 《摹蘭亭序》行書<傳為虞世南墨跡。由于此帖是鉤摹,墨色入紙浮淺,紙上又帶有油、蠟,所以筆劃多是添湊描補,又經(jīng)裝裱時沖洗,墨色脫落很多,僅有個別字中還保留著一些濃墨痕跡,但筆劃未損,字形完整。>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行草書墨跡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虞世南書,貞觀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書,墨跡。18行,行12-15字不等。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為其撰寫墓志。此是草稿,蕭散虛和,遒媚不凡。每個人的執(zhí)筆、下筆方式都有一定的習慣性,這是在長期、反復的操練中適應而成的。因而同一人寫出的楷書與行書,盡管字體形態(tài)、間架結(jié)構(gòu)有所不同,但在筆法、風格上總有一線貫通之處,在面貌上有著共同點。如歐書外露筋骨,虞書則內(nèi)含剛?cè)?,這不僅見于二人楷書,而且見于行書。故言“永興真行如秀嶺危峰,處處間起”,是貼切的比喻。王世貞云:“昔人于永興、率更書,俱登品神妙間,而往往左袒永興。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勝歐骨,蓋謂正書也;晚得永興《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閱,見其蕭散虛和,風流姿態(tài),種種有筆外意。”此墓志書法圓活,不及正書沉厚,故后世有人疑為米芾書。> 唐 虞世南 《昭仁寺碑》<唐代正書碑刻。四十行,行八十四字,為唐太宗紀念戰(zhàn)死將上而建。無年月,前人考證為貞觀四年(630)刻。朱子奢撰文,無書人姓名,歷來傳為虞世南書,但眾說紛紜:宋鄭樵、明趙咽均定為虞書;清王澍則謂:“《廟堂》豐逸,此則瘦勁,面目雖似,神骨則殊。”“正使永興執(zhí)筆,亦未必有過。”(《虛舟題跋》卷三)。碑陰記為歐陽詢撰,張淳書。下有宋紹圣元年(1094)題記,記此碑為虞世南所書。石仍完好,在陜西長武縣。此碑書法秀整,酷似虞書《東廟堂碑》。楊守敬評:“是碑前人多指虞永興書,細玩之誠有一二波法相似處,至其格度氣韻,則不逮遠甚。蓋用筆雖勁,猶沿隋人方板舊習,永興則變化百出,風神絕世,安可同日而浯?且永興內(nèi)含剛?cè)?,此尚得云?nèi)含耶?世人惜永興碑無一存者,遂欲以此當之,而不足以盡永興也。”此碑舊拓不多,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一本,瘦勁中有圓腴之致,非《西廟堂碑》所能比擬。> 唐 張 旭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杜甫筆下的張旭,活脫脫的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的神采一直為世人所傾倒。張旭,(658-747年,一作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后官至右率府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工書法,精通楷法,草書最為知名,逸勢奇狀,連綿回繞,具有新風格,當時即有“草圣”美譽。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筆成書;或以頭發(fā)蘸墨書寫,醒后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名其書為“狂草”。后懷素繼承和發(fā)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并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他的楷書端正謹嚴,規(guī)矩至極,繼承多于創(chuàng)造。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tǒng)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chuàng)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并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這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zhí)著的真實寫照。難怪后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唐 張 旭 《肚痛帖》草書<《肚痛帖》刻于西安碑林僧彥修書碑下段,單刻帖。無款。全帖僅6行30字,寫來洋洋灑灑一氣貫之,氣韻生成。此帖用筆頓挫使轉(zhuǎn),剛?cè)嵯酀?,千變?nèi)f化,神彩飄逸,筆法勁健跌宕,提按分明,遒逸多姿。傳為張旭書,一說僧彥修或高閑書。此帖刻于宋嘉祐三年(1058),所刻彥修草書詩帖碑陰之下截。此幅作品用筆忽重忽輕,通暢自然,重若墜石,輕如游絲;筆勢飛動,迷離恍惚。無怪異放縱之態(tài),且于灑脫之中,尚有極濃厚的莊嚴氣氛。明王世貞跋云:“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shù)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釋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 唐 張 旭 《古詩四帖》狂草法帖 <墨跡紙本,此帖為五色彩箋古詩四首,狂草書,極為珍貴。縱28.8厘米,橫192.3厘米,凡五十行,一百八十八字。無款,前兩首是梁庾信的《步虛詞》,后兩首是南朝宋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巖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疑為偽托)。原跡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后人多沿此說,但也頗有爭議。董其昌依據(jù)是曾見過張旭所書《煙條詩》、《宛陵詩》,他說與《古詩四帖》的筆法相同,這二詩現(xiàn)在已經(jīng)見不到了,連刻石拓本也無流傳。盛唐時期,以張旭為代表的一派草書風靡一時,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shù)牟輹L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jié)構(gòu)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也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wěn)的傳統(tǒng)書寫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正如唐代文學家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所云:“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從草書焉發(fā)之。”此幅草書雄強奇?zhèn)ィP勢縱逸,通篇氣勢奔放,筆力勁健峻拔,墨色枯潤相間,運筆無往不收,如錐畫沙,如折銀釵,絕無狂怪之筆,誠有“鏘鏘鳴玉動,落落群松直”之態(tài)。運筆軌跡清晰可辨,書法連綿回繞,跌宕流通,現(xiàn)一氣貫通之勢。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氣勢磅礴,奔放不羈;連綿飛動,似行云流水,圓暢自然;意境飄逸瀟灑,滿紙如云煙繚繞,氣象萬千,實乃草書顛峰之篇。明豐坊言其“行筆如從空擲下,俊逸流暢,煥乎天光。若非人力所寫”。蘇軾贊道:“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tài)自足,號稱神逸。”今人郭子緒云:“《古詩四帖》,可以說是張旭全部生命的結(jié)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藝術的精華,永恒美的象征。”> 唐 張 旭 《郎官石柱記》楷書<亦稱《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陜西西安。《郎官石拄記》書,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其楷法近虞、褚,疏朗淳雅?!豆沤穹〞贰分^:“張顛草書見于世者,其縱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獨楷書,精勁嚴重,出于自然。書一藝耳,至于極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見于世則此序尤為可貴也。”明趙涵《石墨鐫華》謂此記“筆法出歐陽率更,兼永興,河南,雖骨力不遞,而法度森嚴。”有贊云:“長史草書,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tài)自足,號稱神逸”,“長史真書《郎官石柱記》作字簡遠,如晉宋間人。”此石宋時已有刻本。明董其昌曾刻入《戲鴻堂帖》。> 唐 張 旭 《十五日帖》<唐代韓愈曾贊道:“往時旭善草書,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華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萬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這是歷代書論中指出書法寫神達情的最精彩的論述。他仿佛告訴人們,正因為有了張旭的狂草,中國書法的感情容量才得以深邃的擴展。《文論》嘗云:“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以此論欣賞張旭草書,會發(fā)現(xiàn)書論和書作是如此合拍。> 唐 張 旭 《嚴仁墓志》楷書<是張氏存世極少的楷書作品之一。> 唐 張 旭 《終年帖》<唐蔡希綜《法書論》云:“(張旭)乘興之后,方肆其筆,或施于壁,或札于屏,則群象自由,有若飛動,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由此可見,他的草書迥異于“不激不厲”的大王書風,而取法于“縱逸不羈”的王獻之。其駭目驚心的壁書和屏書,今已蕩然無存,草書作品《終年帖》等尚可從摹刻本中看到。此帖作為張旭的作品是公認的。如此難得的墨跡,留給后世的是那如駿馬奔馳,倏忽千里,如云煙繚繞,變幻多姿的藝術形象。 > 唐 張從申 唐吳郡人,擢進士第,嘗官大量司直檢校禮部郎中,書學二王。凡其書碑,李陽冰多為題額,書名益高。唐竇臮《述書賦·下》竇蒙注云:“從申志業(yè)精絕,工正行書,握管用筆,其于結(jié)字緊密,近古所無。恨歷覽不多,聞見遂寡。”唐呂總《續(xù)書評》謂從申真、行書“遠近稱美,獨步江外”。宋朱長文《續(xù)書斷》卷下列其書入能品,宋黃伯思《東觀余論》云:“從申書雖學右軍(王羲之),其源出于大令(王獻之),筆意與李北海(李邕)同科,名重一時,宜不虛得,但所短者,抑揚低昂太過,又真不及行耳。然唐人而有晉韻,殊可嘉尚。”明項穆《書法雅言·正奇》謂從申“筆氣絕似北海”。明馮班《鈍吟書要》云:“張書古甚,拙處人不知其妙。”清梁巘《評書帖》謂張從申“開張本大令,遒緊本率更(歐陽詢),然書多生硬,不及北海勁健中饒柔和”。清朱履貞《書學捷要》卷下評其書為“筆畫沈峭,風格蕭疏”。傳世書跡有《李玄靖碑》、《王師乾神道碑》、《慎律師碑》、《改修吳延陵季子廟碑》、《銅牙鎮(zhèn)福興寺碑》。弟從師、從義、從約并工書,時人稱“張氏四龍”(見梁披云著《中國書法大辭典》張從申條目)。張氏書法承襲右軍書風,《李玄靖碑》為張書中最烜赫者,在唐行書中極得名,拓本流傳甚少。觀此碑書法,用筆爽利、遵勁,結(jié)構(gòu)得《集王書圣教序》,所謂“右軍風規(guī),下筆斯在”。作品欣賞:《李玄靖碑》 唐 張從申 《李玄靖碑》<《李玄靖碑》又稱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稱《唐茅山此陽觀玄靜先生碑》。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識撰,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碑石原在江蘇句容玉晨觀,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毀于火,傳世拓本甚稀,未見整紙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數(shù)已不可知?!独钚副酚涊d了唐朝茅山此陽觀道士李含光一生行實。李玄靖(683—769),字含光,本名弘,因避高宗太子李弘諱,故改為李姓。他是神仙道教上清派陶弘景五代傳人,頗獲玄宗嘉許,是當時朝野上下信徒最多的著名道士。李玄靖本人也精通書法,顏真卿在《李玄靖碑》中說他“頗工篆籀,而隸書尤妙”。在唐朝,佛道中人均極精書法,此為抄寫經(jīng)卷和游藝之需要,故而佛道二系書法蔚為大觀,并與俗世書家多有往來。道家善書者還有如太清宮道士盧玄卿,權(quán)德輿《太宗飛白書答詔記》稱“工為篆隸八分諸書,具其家法。”又有魚又玄、梁元一,《宣和書譜》卷十謂:“(道士魚又玄)工行書,得王羲之筆意,而清勁不墮世俗之習,飄然有仙風道骨,可以想見其人。“卷五評之曰:”(道士梁元一)尤喜翰墨,初慕鐘、王楷法,久而出入規(guī)矩之外。然其法嚴,其氣逸,其格清……觀其書《太上內(nèi)景經(jīng)》,作小楷法而體兼叢善,乃知游方之外者,非世習之所能及也。”李、盧、魚、梁四人,雖名高千載,深得后民敬仰,然元一紙片石留世,終令人扼腕(見朱關田著《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我們今天只能從柳識(字方明,工文章。)的文章中去一窺李玄靖之風采了。此碑筆意雖出自《圣教序》,然云其柔美三分,增其簡勁三分。所謂干凈利落,筆短意長,起落筆之處求之以方,以得遒逸之氣,顯得峻勁嚴整,古拙雄健,有“畫能如金發(fā)之割凈,白始如玉尺之量齊”(清笪重光《書筏》)之妙。體稍疏雋,曲折頓宕,方峻中寓圓柔,嚴整中現(xiàn)婉麗,甚有歐陽詢遺意。此碑前半段寫得拘謹而后半段則已放開,更有開合變化之妙。 唐代書法無論在筆意、筆法以及形體結(jié)構(gòu)上都是一個大整理的時期,是對前朝繁冗蕪雜的書法內(nèi)在因素的再厘定,從楷法上說,歐陽詢無論在字體、筆法、結(jié)構(gòu)上都是對北碑正書的雅化和整飭化。同樣,張從申也是從行書角度以《集王圣教序》做同樣工作,但沒有取得特別的成功。惟顏真卿從篆法入手來改造行書,別創(chuàng)一格,終于臻達中國行書的又一高峰,這只能說是書家在識見和取法上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結(jié)果。此碑的主要著錄有: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歐陽棐《集古錄目》、黃伯思《東觀餘論》、陳思《寶刻叢編 》,清李光映《觀妙齋藏金石文字考略》、嚴觀《江寧金石記》、方履 《金石萃編補正》、何紹基《東洲草 堂金石跋》,近代羅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等。> 唐 張從申 《改修吳延陵季子廟碑》 唐 趙 模 太宗時翰林供奉拓書人,太子右監(jiān)門府鎧曹參軍。正書字畫甚工?!缎蜁V》載“模喜書,工臨仿。始習羲獻,學集成《千文》,其合處不減懷仁,然古勁則不迨。”唐太宗在喜獲《蘭亭》之后,曾命趙模與韓道政、馮承素、諸葛貞四人各響拓數(shù)本,賜給皇太子、諸王與近臣?!缎蜁V》稱宋內(nèi)府曾收有《模集千字文》,然傳世書跡僅見《高士廉塋兆記》。 唐 趙 模 《高士廉塋兆記》<許敬宗撰,趙??瑫?,永徽六年(655年)立石。其書方整秀逸,明代學者趙崡《石墨鐫華》有“大類歐、虞”之評,至劉熙載《藝概》則謂其精熟遒逸,比肩王知敬。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對趙模亦有較高評價:“趙模之《蘭陵公主碑》、《高士廉塋兆記》、《崔敦禮碑》體皆相近,皆清朗爽勁,與歐虞近者也。”,康氏謂《蘭陵公主碑》、《崔敦禮碑》出自趙模手筆,雖為有顯誤,然亦可見其對趙模之推重。>
唐 鐘紹京 《靈飛經(jīng)》小楷<《靈飛經(jīng)》是唐代小楷法帖。無名款。傳為鐘紹京書。署“開元廿六年(738)二月”。據(jù)《柳庵集》載,明初真跡曾歸永樂進士王直,后歸海寧陳氏,始以之入石。帖后有趙孟頫二跋,皆偽。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此經(jīng)為唐鐘紹京書;清王澍、錢泳則以為唐經(jīng)生書。唐鐘紹京所書《靈飛經(jīng)》系應科舉而作,為著名的小楷范本。此帖有唐人風格,并得“二王”規(guī)范。筆法精勁,字形端麗。運筆柔潤,以意為骨,不拘露鋒起筆,因存映帶之跡。結(jié)體方面,字形稍扁,看去特別穩(wěn)當。規(guī)整嫵媚,每夸張長橫筆或捺腳或折勾等作主筆。縱觀整幅,字里行間有舒展恬逸之威。因其小楷筆勢圓勁,字體精妙,為學者所重,成為歷代人們習學小楷書的范本。此帖真跡明代尚存,刻本很多。以《渤海藏真帖》、《滋惠堂帖》為最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鐘紹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