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宮出血”是西醫(yī)名稱,簡稱為“功血”,中醫(yī)稱這個病為“崩漏”。對于西醫(yī)來說,這個病是個比較麻煩的病,治療的過程中要用到“刮宮”或者“大量激素刺激止血”等手段。我們知道,刮宮的話對子宮傷害很大,大劑量激素刺激對內分泌會很有影響,因此我是強烈反對這個病用西醫(yī)治療的。
“中醫(yī)治療婦科病具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這是我一貫的看法。這種看法并非因為我是從事中醫(yī)的,所以說中醫(yī)的好話,而是對中西醫(yī)治療婦科病的優(yōu)劣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比較認識得來的。當然,在這里可以將這個話題暫且放下,我們還是來說一說中醫(yī)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的方法。
上面提過,這個病中醫(yī)稱它為“崩漏”,崩漏雖然常常同時并提,但崩和漏卻是兩種不同的癥候?!夺t(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說:“婦人經(jīng)行之后,淋漓不止,名曰崩漏;經(jīng)血突然大下不止,名曰經(jīng)崩。”也就是說,“崩”就是經(jīng)來血量特多而急猛,形若山崩洪水下瀉,病情危急,必須急治,一般稱作“血崩”或者“崩中”。“漏”與此相反,其來勢緩慢,出血量少,連續(xù)不斷,像屋檐漏水,所以又稱它為“漏下”。崩漏可以互相轉化,如血崩日久,氣血耗衰,也可變作漏。久漏不止,病勢日進,也可能變成崩。
崩和漏的臨床表現(xiàn)雖然不同,但是其發(fā)病機理是相同的,其主要機理是由沖任損傷,不能固攝、制約經(jīng)血所致。崩漏證在臨床上可分為血熱、血淤、氣虛、腎虛和郁怒五大類,這五類里面又有虛實寒熱之分。在治療方面,初宜止血以塞其流,中宜清血以澄其源,終宜補血以復其舊。
一、血熱崩漏
血熱崩漏又分為實熱和虛熱。
實熱多因為素體熱盛,又喜食辛辣肥甘助熱之品,熱入血分,或肝郁化火,熱灼陰液,血失所藏而致。癥見:陰道驟然大量下血,血色深紅或鮮紅,質粘稠或夾有血塊、面赤氣粗、心煩口渴喜飲,尿赤便燥,舌紅絳,苔黃或燥,脈滑數(shù)有力,治宜清熱止血。
用藥:清熱九炭飲
生地炭20克,地楡炭15克,蓮黃炭15克,測柏炭15克,血楡炭15克,芥穗炭10克,炒當歸12克,黃苓炭15克,棕櫚炭15克,益母草20~30克。
虛熱多因素體氣虛血弱,氣不攝血,癥見:出血淋漓量多,日久不凈色鮮紅或淡紅,日哺潮熱,兩顴潮紅,五心煩熱,煩躁不寧,口干少津,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清熱涼血。
用藥:坤寧湯
熟地30克,炒白芍10克,炒當歸15克,元參20克,芥穗炭10克,黃苓炭15克,益母草15克,阿膠珠10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15克。
二、血淤崩漏
血淤崩漏或由氣滯血瘀,或因寒凝血聚,而使血結胞宮,淤血停滯,新血不能歸經(jīng),則離經(jīng)之血妄行。癥見:突然下血量多,色暗紫,夾有淤血塊,少腹疼痛,牽及兩腰之間,拒按,腳軟頭暈,胸悶氣逆;淤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沉澀有力,治宜活血逐瘀。
方藥:桃紅失笑湯
當歸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益母草30克,蒲黃炭10克,靈脂10克。
三、氣虛崩漏
氣虛崩漏多因素體不足,或勞思傷脾耗氣,脾虛不攝,氣血虛弱,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沖任不固所致。癥見:突然下血,或淋漓不凈,色淺淡而質清稀,面色白或虛浮,身倦怠,氣短懶言,心虛煩,納呆便溏,舌胖嫰有齒痕,苔薄白潤膩,脈緩而無力,治宜益氣攝血。
方藥:固氣湯
炙黃芪15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黨參12克。升麻6克,阿膠12克(烊化),炒艾葉4.5克,白術6克。
四、腎虛崩漏
腎虛崩漏分腎陽虛和腎陰虛,多因素體腎氣不足,或因早婚、房勞、多產(chǎn)傷腎,以致腎失封藏,沖任不固所致。其中,
腎陽虛癥見:出血量多而色淡白,淋漓不斷,面色白淡,神疲倦怠,畏寒肢涼,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白苔薄,脈沉細弱,右尺尤甚,治宜溫陽固腎。
方藥:桂鹿地黃湯
肉桂6克,鹿角膠10克,熟地20克,山萸12克,山藥12克,炮附子10克,枸杞12克,菟絲子12克,當歸10克,芥穗炭10克,血余炭10克。
腎陰虛癥見:出血量多而淋漓不斷,色鮮紅,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失眠盜汗,腰膝酸軟,足跟作痛,舌紅苔薄,口干舌燥,脈細數(shù)無力,治宜滋陰補腎。
方藥:二膠地黃湯
鹿角膠12克(烊化),龜板膠12克(烊化),生地、熟地各15克,山藥12克,山萸12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15克,牛膝10克。
五、郁怒血崩
郁怒傷肝,致令肝不藏血而致崩漏,此癥多發(fā)生在經(jīng)期,偶因大怒傷肝,致令經(jīng)血大下,血色鮮紅,兼見肋間漲滿,怒氣不息,舌紅唇紫或蒼白,苔薄白,脈弦急,治宜開郁止血。
方藥:疏肝止血湯
柴胡10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芥穗炭10克,當歸10克,三七粉6克,炙草6克,香附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