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才女林徽因和三個杰出男人的情感糾葛

 可口樂百事 2009-03-05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擁有眾多的追隨者。不同于張愛玲的以文字立身,對林徽因來說,則是以身世個性傳奇。她身世氛圍,更多地折射著那個時代的文化風尚,流逝的時光之水也沖洗不掉她的傳世風華,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尋。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藝。她曾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shù)之真諦,英文水平極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閨秀的風度,又具備中國傳統(tǒng)女性所缺乏的獨立精神和現(xiàn)代氣質(zhì)。

在北京的文化圈里,她一直以才貌雙全而聞名。由于徐志摩的文學引領(lǐng),她寫得一手音韻極美的新詩,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以她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當時中國的第一流文化學者,而她就是一個高級文化沙龍的女主人。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樹的學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趕圖設(shè)計新房舍。她騾子騎得,雞毛小店住得,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她不顧重病在身,經(jīng)常顛簸在窮鄉(xiāng)僻壤、荒山野嶺,在荒寺古廟、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國古建筑。

她還是三個著名的愛情故事的女主角:一個是與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傷片,浪漫詩人對她癡狂,并開中國現(xiàn)代離婚之先河;一個是和梁思成這個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戀正劇,建筑學家丈夫視她為不可或缺的事業(yè)伴侶和靈感的源泉;另外,還是一個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場,邏輯學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時間“逐林而居”,將單戀與懷念持續(xù)終生。

可想而知,她確實是一位傾倒眾生的佳人。在她身后,似乎還真難找到一個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1931年夏天,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坦言,他在二十四歲以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是在“整十年前”由于“吹著了一陣奇異的風”,照著了“奇異的月色”,他這才“傾向于分行的抒寫”,而且“一份深刻的憂郁”占定了他,漸漸潛化了他的氣質(zhì),而終于成就了他這位詩人。徐志摩這里所說的“整十年前”,當指1921年,正是在這一年,他在倫敦結(jié)識了林長民及其女林徽因,他的新詩創(chuàng)作,也從這一年起步。

與林徽因相見之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了。而林徽因卻只是個穿著白衣、容貌纖細的十六歲少女。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成為詩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夢想,一個被詩人無數(shù)次理想詩化的女子,一個脫離了現(xiàn)實只存在夢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單戀上她,為她寫作無數(shù)動人心弦的情詩,甘做她裙邊的一株雜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后始可……”(陳從周《徐志摩年譜》)。

同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張幼儀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這件事,隨即帶著孩子遠走他鄉(xiāng),到德國留學去了。事實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為林徽因當時也已經(jīng)許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為父親的林長民竟然也猶猶豫豫地默許了女兒與徐志摩之間的愛情,渾然忘記了自己已經(jīng)把掌上明珠許配了梁家大公子。

應(yīng)該說,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是林徽因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曾對她的子女們親口講過,徐寫過很多詩送給林,最有名的是《偶然》。

然而,她對于詩人的熱情,有著不可信任的直覺,徐志摩的浪漫與飄逸是她所欣賞的,但也是她無法把握的,以至于自己無法煥發(fā)出同樣的激情去應(yīng)和。最終,她沒有像同時代的丁玲、石評梅、廬隱那樣,從追求自由的愛開始,然后又為愛所困,她成為一個出身名門游學歐美視野開闊見識廣博的知識分子。正如張幼儀對林徽因的評價,當她知道徐志摩所愛何人時,曾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復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林徽因?qū)τ谛熘灸Φ?#8220;你是我波心一點光”的愛最終遺棄,究竟是因為她的明智。選擇一個一生的愛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林徽因遇到徐志摩的時候,她只有十六歲,可能會被徐的性格、熱忱和他對自己的狂戀所迷惑;他的出現(xiàn)是她生活里的一個奇遇,然而,卻不至于讓她背棄家里為她安排的主流的人生道路。

林徽因,這個徐志摩窮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終究沒有許給徐志摩一個未來。她的家庭背景、教養(yǎng),以及她天生的理智,都促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灑脫的詩人與穩(wěn)重儒雅的建筑學家之間,她一定要選擇腳踏實地的那個。

林徽因的朋友費慰梅女士曾說過:“徽音對徐志摩的回憶,總是離不開那些文學大家的名字,如雪萊、曼殊斐兒、吳爾芙。我猜想,徐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lǐng)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同時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覺得徽音和志摩的關(guān)系,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guān)系。在我的印象里,徽音是被徐志摩的性格、熱忱和他對自己的狂戀所迷惑,然而她只有十六歲,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世故。他不過是父親身邊的一個女學生而已。徐志摩的熱烈追求并沒有引起這個未經(jīng)世事女孩子的對等反應(yīng)。他的出現(xiàn)只是她生活里的一個奇遇,不至于讓她背棄家里為她已經(jīng)選好的婚姻。”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并不是那樣的人。”同時,她的理性也能使她能夠游刃有余地把握著距離的分寸,讓自己永遠理想的存活在詩人的夢里。

的確,徐志摩滿腦子想的其實是他理想中的英國才女,那是他對理想愛情的一種投射——而林徽因畢竟不是曼殊斐兒或布朗夫人。那種鏡花水月的愛情,固然是一種可貴的浪漫情懷,但少了理智的自制及對他人的體恤,亦使他本人深受其害。

時光暗換,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見時,林徽因已與父親的好朋友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訂了婚。金岳霖曾題“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對聯(lián)贈與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倒也貼切天成。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學生,在老師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還能做什么呢?

雖然如此,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愉快地合作,常有書信來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養(yǎng)病期間,徐志摩經(jīng)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幫助她發(fā)表了一些詩作。

19244月,六十四歲的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和林徽因兩人共同擔任翻譯,并精心安排這位貴客的行程。在北京歡迎泰戈爾的集會上,徐志摩、林徽因陪同左右,側(cè)立兩旁,當天北京的各大報紙都開辟醒目版面,渲染這次集會的盛況,其中李歐梵在《浪漫一代》中說:“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松竹梅的一幅歲寒三友圖。”長者衣袂飄飄,一對青年男女宛若璧人,民國初年這如詩如畫的一幕,至今仍傳為美談,引人無限遐思。

費慰梅在《梁思成與林徽因》一書中也寫到了這一幕,并且還說了一段鮮為人知的話:520日,是泰戈爾離開中國的日子,老人對于和林徽因離別卻感到遺憾,年輕可愛的她一直不離左右,使他在中國的逗留大為增色。對徐志摩和林徽因來說,這一次離別又有一種特別的辛酸味。徐志摩私下對泰戈爾說他仍然愛著林徽因。老詩人本人曾代為求情,但卻沒有使林徽因動心。泰戈爾只好愛莫能助地作了一首詩: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徐志摩的愛情軼事,就在這一聲嘆息里劃下了句點。接著,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三年的時間里,“歲寒三友”離去如風,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后。這期間,林徽因名花有主,她與梁思成用心磨合,營造了一份經(jīng)得起反復推敲和多方考驗的感情。而徐志摩懷著無限悵惘之心,最終也“使君有婦”。

按照鄧云鄉(xiāng)的說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jié)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郎才女貌,門第相當。他們在婚前既篤于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jié)的秦晉之好。又因林長民是段祺瑞內(nèi)閣中的司法總長,梁啟超作過熊希齡內(nèi)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nèi)閣的財政總長,所以說是門當戶對。總之,是幾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趙明誠的最令人艷羨的美滿婚姻?!读只找騻鳌防飫t有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終生癡迷的古建筑來比喻他倆的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堅實的基礎(chǔ)和梁柱,是宏大的結(jié)構(gòu)和支撐;而林徽因則是那靈動的飛檐,精致的雕刻,鏤空的門窗和美麗的闌額。他們是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

除了梁思成的愛情,朋友們的友誼,林徽因還擁有來自“老金”(金岳霖)的真誠情意。當梁林夫婦住在北京總布胡同的時候,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門出入,平時走動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1931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梁思成非常震驚,然而經(jīng)過一夜無眠翻來覆去的思想斗爭后,第二天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愿你們永遠幸福。”后來林將這些話轉(zhuǎn)述給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yīng)該退出。”從此他們再不提起這件事,三個人仍舊是好朋友,不但在學問上互相討論,有時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們糊涂不清楚的問題弄明白。金岳霖再不動心,終生未娶,待林梁的兒女如己出。

這個故事很能說明三人之間情感的上乘品質(zhì)。世間無數(shù)的情愛糾葛,若當事人都能這樣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謀想,會省去多少麻煩和悲???事后三人心中全無芥蒂,金岳霖仍是“太太的客廳”中的???。

梁思成說過:“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shù)、建筑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yǎng)。她能作為一個嚴謹?shù)目茖W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diào)查古建筑,測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chuàng)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此言并非全是恭維,當林徽因不到二十歲時,就立下了學建筑的志愿;因為她覺得建筑是一個“把藝術(shù)創(chuàng)造與人的日常需要結(jié)合在一起的工作”。而且建筑所需的不只是奔放的創(chuàng)造力,更需嚴謹?shù)臏y量,技術(shù)的平衡以及為他人設(shè)想的體恤和巧思,這能讓她的聰慧、才干和天分都得以施展。1936年,為了實地測量古建筑,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寧靜肅穆的天壇祈年殿屋頂。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宮殿屋頂?shù)呐浴?/span>

而當時的梁思成,還在清華校園里又吹小號又吹笛,完全是一個興趣未定的小伙子。當梁思成提出要承父業(yè)學西方政治時,就被林徽因的一番高論改變了主意。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也以梁思成必須去學建筑為條件;據(jù)梁思成自己說:“我當時連建筑是什么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融藝術(shù)和工程技術(shù)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歡繪畫,所以也選擇了建筑專業(yè)。”在當時的社會,女性能夠自我實現(xiàn)并對此有充分自覺,是需要理性與智慧的。同時,也對梁思成一生的立志起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

一旦走出“太太的客廳”,離開典雅的藝術(shù)沙龍,林徽因便成了一個嚴謹求實的科學工作者。從1930年到1945年,他與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國的十五個省,兩百多個縣,考察測繪了兩百多處古建筑物,獲得了許多遠溯唐宋的發(fā)現(xiàn),很多古建筑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認識并加以保護,比如河北趙州石橋、山西的應(yīng)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便是如此。

林徽因早年患有肺疾,抗戰(zhàn)期間顛沛流離,病情不斷加劇,最終惡化為肺結(jié)核,這在當年屬于不治之癥。她病體支離,卻還要陪著梁思成翻山越嶺到處尋訪古建筑。兩個人到處尋訪那些古橋、古堡、古寺、古樓、古塔,透過歲月的積塵,勘定其年月,揣摩其結(jié)構(gòu),計算其尺寸,然后繪圖、照相、歸檔,他們的足跡錯錯落落地刻印在了中華大地諸多的歷史和地理場所。

戰(zhàn)亂歲月人命惟淺,而且建筑學的研究并不是應(yīng)急之務(wù),然而他們跋山涉水,念茲在茲,樂此不疲。美國學者費正清教授曾這樣評價說:“倘若是美國人,我相信他們早已丟開書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去了。然而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卻能完全安于過這種農(nóng)民的原始生活,堅持從事他們的工作。”

1937年,日本侵華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了。梁氏夫婦先避難到了長沙,接著輾轉(zhuǎn)又來到了西南的昆明、重慶。因為物價昂貴,物資匱乏,有時他們要靠朋友們的資助才能維持日常的家庭開支。林徽因“在菜籽油燈的微光下,縫著孩子的布鞋,買便宜的粗食回家煮,過著我們父執(zhí)輩少年時期的粗簡生活”。最難得的是,他們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月還保持著一種“倔強的幽默感”,以戲謔的眼光來看待雜沓紛亂的這一切。

 

在一封1941年寫給慰梅的信中,林徽因是這么寫的:“思成是個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處理雜七雜八的家務(wù)。但雜七雜八的事卻像紐約中央車站任何時候都會抵達的各線火車一樣沖他駛來。我也許仍是站長,但他卻是車站!我也許會被碾死,他卻永遠不會。”

在一封194011月寫給費正清夫婦的信中,她談到了哲學教授金岳霖的戰(zhàn)時生活,令人在嘆息中忍不住莞爾一笑:

可憐的老金每天早晨在城里有課,常常要在早上五點半從這個村子出發(fā),而沒來得及上課空襲又開始了,然后就得跟著一群人奔向另一個方向的另一座城門、另一座小山,直到下午五點半,再繞許多路走回這個村子,一整天沒吃、沒喝、沒工作、沒休息,什么都沒有!這就是生活。

長達八年的顛沛流離,她的健康被嚴重地損壞了,她經(jīng)常發(fā)燒臥床不起,成了一個蒼老憔悴、不??却闹夭∪?。限于戰(zhàn)爭時期的醫(yī)療條件,梁思成學會了注射,每天親自為妻子打針服藥。

還有一封寫給費慰梅的信也令人感嘆,寫的是向昆明逃難的經(jīng)過:“我們在令人絕望的情況下又重新上路。每天凌晨一點,摸黑搶著把我們少得可憐的行李和我們自己塞進長途車,這是沒有窗子、沒有點火器、樣樣都沒有的玩意兒,喘著粗氣、搖搖晃晃、連一段平路都爬不動,更不用說又陡又險的山路了……”一路上她又發(fā)冷又發(fā)熱,車子還在被稱之為“七十二盤”頂上突然拋錨,全家只好幾乎凍僵的摸黑走山路——在這其慘無比的境遇里,她的心情卻能峰回路轉(zhuǎn):

間或面對壯麗的風景,使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心疼。玉帶般的山澗,秋山的紅葉和發(fā)白的茅草,飄動著的白云,古老的鐵索橋,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國小城,這些我真想仔細地一樁樁地告訴你,可能的話,還要注上我自己情緒上的特殊反應(yīng)……

憑這兩封信,就可以讓我們體會林徽因的性情一二。在混亂的年代里,任誰都無法更改她的積極與樂觀,像她自己所說:“我認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體驗到極端的愉快,靈質(zhì)的、透明的、美麗的、近于神話理想的快活。”

1950年,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一級教授,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梁思成是這個委員會的副主任。夫婦二人對未來首都北京的建設(shè)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他們曾著力研究過北京周圍的古代建筑,并合著《平郊建筑雜錄》一書,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北平郊近二三百年間建筑物極多,偶爾郊游,觸目都是饒有趣味的古建……無論哪一個巍巍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或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這不像是理論研究書籍中的文字,簡直是為北京地區(qū)的古代建筑唱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贊美詩。在他們眼中,那些飽經(jīng)滄桑的亭臺樓閣、寺廟塔院也有其靈魂,它們在為昔日的繁華吟詠著纏綿悱惻的挽歌,而且是神秘的歷史最可信賴的證物。

他們想把北京城這“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作為當時全世界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來,成為一個“活著的博物館”留給后人。然而,他們一生志業(yè)所系的古建筑研究與保護工作,尤其是北京城前景的規(guī)劃,注定要在此時遭到最嚴重的挫敗。

19535月開始,對古建筑的大規(guī)模拆除開始在北京這個城市蔓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擔起了解釋拆除工作的任務(wù)。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一些完整牌樓街不致毀于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由于情緒過于激動,梁思成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冻怯洝防镉羞@樣的記載:“毛澤東對上述爭論定了這樣的調(diào)子:‘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

但更令他難過的還在后面。當時的北京還有四十六公里長的明清城墻完整而巍然地環(huán)抱著,林徽因稱之為“世界的項鏈”。1935年,她在自己的小詩《城樓上》還曾寫道:“你愛這里城墻/古墓,長歌/蔓草里開野花朵。”她有一個絕妙的構(gòu)想,讓城墻承擔北京城的區(qū)間隔離物,同時變外城城墻和城門樓為人民公園,頂部平均寬度約十米以上的城墻可砌花池,栽種花木;雙層的門樓和角樓可辟為陳列館、閱覽室、茶點鋪,供市民休息娛樂、游戲納涼。

林徽因為自己的設(shè)計畫出了草圖,幻想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空中花園”,幻想著一場視覺的盛宴。然而,城墻公園計劃注定只能是一個紙上風光了。北京市的規(guī)劃不僅僅拆毀了物質(zhì)性的城墻、城樓這些“土石作成的史書”,也葬送了林徽因的杰作。“五百年古城墻,包括那被多少詩人畫家看作北京象征的角樓和城門,全被判了極刑。母親幾乎急瘋了。她到處大聲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聲淚俱下的程度。……然而,據(jù)理的爭辯也罷,激烈的抗議也罷,苦苦的哀求也罷,統(tǒng)統(tǒng)無濟于事。”(梁從誡《倏忽人間四月天》)

所有保護北京的建筑、歷史和文化遺產(chǎn)的努力,因為與新時代的城市規(guī)劃大相抵牾,一條完整的明清城墻轉(zhuǎn)瞬之間即化整為零,大部分城磚被用作修房子、鋪道路、砌廁所、建防空洞。這對于林徽因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一次出席文化部酒宴,正好碰上也是清華出身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她竟在大庭廣眾下譴責他保城墻不力。她痛心疾首地預言:等你們有朝一日認識到文物的價值,卻只能悔之晚矣,造假古董罷。

歷史驗證了她沉痛的預言。四十年后,大約是1996年的歲末,北京市開始修繕一小部分破損的明清城墻,整個北京城都掀起了一場捐獻舊城磚的活動。當然這個景觀林徽因沒有看到,恐怕也是她不想看到的。

古都北京終于在林徽因的美麗夢想中沉淪了。五百年來從改朝換代的兵災(zāi)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墻,卻在和平建設(shè)中被當作封建余孽徹底鏟除了。她在病榻上眼睜睜地看著,卻無能為力。

1955年,林徽因住進了醫(yī)院。為避免刺激,眾人封鎖了批判梁思成的種種消息,但她從細微處都察覺出來了。憂憤交加,拒絕吃藥,終于在那個冬天,林徽因離開了梁思成,也離開這個世界。史景遷說,她是“在寒風凜冽的北京,在最后一堵龐大的古城墻頹然倒塌之時”死去的。

林徽因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整座墓體是由梁思成親手設(shè)計,墓身沒有一字遺文。然而就像北京的城墻沒有幸免一樣,她的墓碑在“文革”中被清華大學的紅衛(wèi)兵砸碎;她在病榻上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所畫的圖稿被付之一炬,她成熟時期的詩作文章,也有很多在浩劫中毀失殆盡。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世人斷不了昨日的舊夢,跨入二十一世紀后,海峽兩岸又開始共同打造一個“嶄新的”林徽因——因為那一代知識分子群體的獨特氣質(zhì)已無從復制,我們這個時代可以生產(chǎn)成批的珠光寶氣、魅影四射的明星,但卻已經(jīng)不可能再造具有同樣氣質(zhì)的“林徽因”了。所以在大眾媒體中,林徽因以一種令人詫異的形象出現(xiàn),比如在《人間四月天》里,一代才女卻變成了卿卿我我的小女生。這的確是一種遮蔽、遺忘與誤讀,引來林氏后人嚴重抗議,也是不足為奇的。當然更令人遺憾的是,那個時代的溫潤風華,早已不堪歷史激烈演進的沖擊而漸行漸遠了。

 

 

 

 

 

 

 

 

 

 

 

 

 

 

 

 

 

 

 

 

 

 

 

 

 

 

 

 

 

 

 

 

 

 

 

 

 

 

 

 

 

 

 

 

 

 

 

 

 

勾踐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最終贏家。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諸侯爭霸中,越王勾踐憑借堅強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耐力最終獲勝,留下了許多為后人稱道的典故,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是“臥薪嘗膽”的故事。然而關(guān)于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曾經(jīng)臥薪嘗膽,卻是眾說紛紜。有的說他從來沒有臥薪嘗膽,有的說他“臥薪”而沒有“嘗膽”,那么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難道這個流傳千古的帝王發(fā)憤圖強的典故,竟然成了欲蓋彌彰的彌天大謊?

據(jù)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吳越之間積怨深久。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打越國,卻反被越國打敗,闔閭死于敗逃途中。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后,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國恥,為父報仇。他重用伍子胥和伯噽,大規(guī)模操練兵馬,經(jīng)過兩三年的精心準備,夫差親率人馬攻打越國。越王勾踐率軍迎敵,結(jié)果大敗,勾踐帶領(lǐng)所剩的五千兵馬逃到了會稽,還是被吳軍圍了個水泄不通。越王只得派文種去和吳國議和,議和的結(jié)果是勾踐夫婦必須到吳國為仆,越王勾踐雖貴為君主,但事已至此,不得不忍受屈辱,答應(yīng)了吳王的要求。

公元前492年,勾踐把國家交給文種和一些大臣治理,自己帶著妻子和范蠡來到吳國作奴仆。夫差為了羞辱他,就派他住在闔閭墳?zāi)古赃叺囊粋€小石屋里。勾踐每天守墳、喂馬、除糞、打掃,把這一切打理得井然有序,沒有絲毫的怨言,也沒有絲毫的怠慢。夫差騎馬出門的時候,他拉過馬,恭恭敬敬地獻上韁繩,他甚至誠心誠意地幫夫差牽著馬穿過市井,這一切,讓有意刁難他的夫差無可奈何。甚至有一次,夫差病了,他前去問候,為了討得夫差的歡心,他竟然拉開馬桶蓋親嘗夫差剛拉的大便,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問疾嘗糞”的典故。勾踐三年來的忍辱負重,終于換取了夫差的信任,夫差認定勾踐已是真心臣服,于是放心放他們回國。這一放,卻給了勾踐東山再起的機會。

回國后的勾踐,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甘居人下的勾踐了,他發(fā)誓要報仇雪恨,幾年來的忍辱負重就是為了這一天。據(jù)說為了激勵自己,他晚上堅持睡在柴草上,還在屋頂上吊了一個苦膽,無論是站著、坐著,還是吃飯,都要先嘗嘗苦膽的苦味,以警示自己。經(jīng)過幾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和不懈努力,他最終戰(zhàn)勝了吳國。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典故“臥薪嘗膽”的來歷。但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呢?勾踐究竟有沒有通過“臥薪”和“嘗膽”兩種手段來激勵自己呢?

《左傳》和《國語》是現(xiàn)存最早的記載吳越爭霸和勾踐事跡的歷史典籍,而且距當時的歷史較近,其中記載的史實也較為可信,因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在這兩本史籍中,都沒有講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行為,這不能不讓人生疑。

到了西漢,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這么一段話:“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司馬遷的話是非常明確的,勾踐確實有“嘗膽”的行為。但“臥薪”呢?司馬遷筆下的“苦身”是不是就是指的“臥薪”呢?司馬遷并沒有給出更為詳細的交待。

東漢時期,袁康、吳平作《越絕書》,趙曄作《吳越春秋》,這兩本書雖然是專門記錄春秋時期吳越兩國歷史的書,但它們卻只是以先秦歷史為基礎(chǔ),又加上了小說家的荒誕想像?!对浇^書》中“臥薪”、“嘗膽”都未被提及;《吳越春秋》中的《勾踐歸國外傳》,也僅僅提到越王勾踐“懸膽在戶外,出入皆嘗,不絕于口”,而根本沒有提“臥薪”一事。

最先把“臥薪”、“嘗膽”這兩個詞連在一起用的是蘇軾。他在《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這一帶有游戲色彩的書信中,說孫權(quán)曾“臥薪嘗膽”。但真正把“臥薪嘗膽”用在勾踐身上并使之廣為流傳的是眾多的文學作品。明朝末年,在傳奇劇本《浣紗記》中,梁辰魚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情進行了大篇幅的描寫。清初,吳乘權(quán)在《綱鑒易知錄》中寫道:“勾踐叛國,乃勞其凝思,臥薪嘗膽。”后來,明末作家馮夢龍在其刊刻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多次提到過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正是這些文學作品的描述,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但其真實性還需進一步考證。

也有學者認為:東漢時期《吳越春秋》中的《勾踐歸國外傳》中就有越王勾踐“臥薪”之事記載。文中說越王勾踐當時“苦身焦思,夜以繼日,用蓼攻之以目臥”。蓼,清代馬瑞辰解釋說是“蓼薪”苦菜,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上解釋是:“植物名。種類很多,味辛辣。比喻辛苦。”由此看來,勾踐準備了許多“蓼薪”一定是用來磨煉意志的。這樣,《勾踐歸國外傳》中的話意思就十分明顯了:那時勾踐冥思苦慮,日夜操勞,眼睛十分疲倦,就想睡覺,即“目臥”。但他用“蓼薪”來刺激自己,以便能夠忍耐克服,避免睡覺。“臥薪”、“嘗膽”分別是讓視覺和味覺感到苦。由此可知,后人把“臥薪”說成是在硬柴上睡覺,是曲解了《吳越春秋》的意思,因為“臥薪”是眼睛遭受折磨而不是身體遭受折磨。這種說法的結(jié)論是:盡管后人誤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但勾踐確實有過“臥薪嘗膽”的行為。這似乎與司馬遷筆下的“苦身”之間存在若干聯(lián)系。綜合這種種史料和因素,我們不妨設(shè)想:他可能是深夜累了的時候就借助“蓼薪”來提神,再或者就靠在柴草上小睡一會,驚醒之后,繼續(xù)勞作。但這也只是設(shè)想而已。

這樣看來,勾踐“嘗膽”是確有其事的,《史記》和《吳越春秋》等史書都明確提到過。而關(guān)于勾踐“臥薪”之說,卻是今人誤解了古人的記載,這里的“臥薪”并不是指躺在柴草上睡覺,而是用蓼草刺激自己的眼睛,使自己不至于犯困睡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臥薪”也是存在的。事實上,研究勾踐究竟有沒有臥薪嘗膽,史書記載的“臥薪”與我們今天理解的“臥薪”有什么不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學習勾踐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幫助勾踐戰(zhàn)勝了吳國。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故事也成為歷代華夏兒女的英雄榜樣,激勵著后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義士建功立業(yè),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久久亚洲成熟女人毛片| 欧美日韩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偷窥女厕一区二区视频|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日韩av生活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 亚洲中文在线观看小视频| 欧美成人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视| 欧美黄色成人真人视频| 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粉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神马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激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丝袜视频日本成人午夜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六七十路熟女| 国产韩国日本精品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欧美| 午夜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污污黄黄的成年亚洲毛片| 欧美自拍系列精品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 亚洲国产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麻豆最新出品国产精品| 男人的天堂的视频东京热| 色综合伊人天天综合网中文 | 国产高清精品福利私拍| 久久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欧美精品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精品老司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伊人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激情| 午夜国产成人福利视频| 五月情婷婷综合激情综合狠狠 | 美国女大兵激情豪放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性生活高潮免费视频| 中国美女草逼一级黄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