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冬天,北平已被解放軍包圍。一天,一位解放軍干部敲開了梁思成在清華園寓所的大門,說明來意:
梁思成喜出望外。他把北平重點文物準確地標在軍事地圖上,而且拿出一份《全國建筑文物簡目》,一并交給那位干部。 據(jù)說在西柏坡,這幅由軍事地圖變成的《北平重點文物圖》,掛到那位偉人的指揮所墻壁上。他命令圍城部隊,一定要注意保護這些重要文化古跡。 為什么找梁思成來標注重點文物? 那時候,梁思成已經(jīng)是中國古建筑保護領域屈指可數(shù)的領軍人物。 梁思成出身名門,是國學大師梁啟超的兒子,1901年生于日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1923年他畢業(yè)于清華學校高等科。 1924年,他和林徽因——民國時期最有聲望的名媛之一,她的“人間四月天”,她和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糾葛,成為當下自媒體寫作的熱點,幾乎蓋過了兩人真正的成就——共赴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筑系學習。1927年梁思成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筑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筑(肄業(yè))。 因為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進了美術系,但堅持自學了建筑學課程,日后也成為建筑師,成為梁思成的得力助手。 1947年4月,梁思成(右四)在紐約與建筑師討論聯(lián)合國大廈的設計 1928年兩人結婚?;貒?,他們先是到了東北大學創(chuàng)辦建筑學系,后來先后回到北平,進入朱啟鈐創(chuàng)辦的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另一位建筑學大師劉敦楨任文獻部主任。 此后,夫婦二人主要從事古建筑修復和勘察工作??箲?zhàn)爆發(fā)前的幾年時間,梁思成、林徽因和營造學社的同仁,走遍中國北方十五省二百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筑,包括天津薊縣遼代建筑獨樂寺觀音閣、山西遼代應縣木塔、大同遼代寺廟群華嚴寺和善化寺、河北趙州隋朝建造的安濟橋等等。 1939年,中央博物院聘請梁思成任中國建筑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1942年梁思成以此前實地考察的資料為基礎,著手編寫《中國建筑史》,于1944年完成。 翻開這本書你會知道,梁思成的人生使命,就是為中國古建筑續(xù)命。那些淹沒千年,甚至即將與草木同朽的一棟棟古建筑,在他的手里恢復了時光賦予的尊嚴。 一、從這本書里,真切體會那一代學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赤誠、對國家命運的擔當1、踏遍大好河山,只為古建筑傳統(tǒng)尋找證明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是一部教材,但絕對不同于今天那些聚集一群人,利用資金支持,東拼西湊攢起來的教材。 這是他一個人的著作,是這個領域的開山之作,是此后同類著作都無法繞開的。盡管從搜集材料的全面來講,比不上今天的教材。但里面提到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作者親自勘驗過,并為它配上了精美絕倫的繪圖。 在嚴謹古奧的敘事后面,往往隱藏著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例如,關于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中國建筑史》是這樣寫的:
與這客觀冷靜的記述相反,他們發(fā)現(xiàn)佛光寺的現(xiàn)場,卻是激動人心的。 當時,有日本學者斷言:“在中國大地上,已經(jīng)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想看唐代的木構建筑,只能去日本的京都、奈良?!?/p> 盡管梁思成欽佩日本人的治學精神,但從民族情感上來說,難以接受他們的臆斷。 于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尋找中國唐代建筑的發(fā)現(xiàn)之旅。 1937年6月,梁思成得到佛光寺的線索,便與林徽因一起,帶著中國營造學社的同仁,騎著毛驢,馱著背囊,沿著五臺縣向北的官道前往五臺山,直奔佛光寺。 當時佛光寺已破敗不堪,雜草叢生,人跡罕至。梁思成看到肅穆莊嚴的大殿,一眼就斷定,這是一座比他們以前見到的所有建筑更古老的建筑。梁思成后來寫道:
林徽因的遠視眼,在此時也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據(jù)他們的后人回憶:
埋沒于時光千年的古建筑重光,驚艷了世人。中國不存在唐代木構建筑的說法,被這一對不服氣的年輕學子推翻。 工作中的林徽因 2、學人報國,梁思成夫婦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最優(yōu)秀人們的選擇林徽因不僅是梁思成的妻子,更是他事業(yè)的得力助手。如上所述,梁思成的發(fā)現(xiàn)往往離不開林徽因的貢獻。而林徽因年僅50歲出頭便逝去,也與梁思成當年一個選擇分不開。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只有30多歲的林徽因就臥病在床。當時,美國有幾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約請梁思成去美國工作,而且,林徽因的病也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梁思成與林徽因 梁思成卻回信拒絕:
他們在四川的偏僻農(nóng)村李莊,繼續(xù)從事心愛的建筑事業(yè)。他們的朋友、美國漢學家費正清前往探望,見到他們夫婦后,百感交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其實在那個神州飄搖、凄風苦雨的艱難時世,這樣的學者還有很多,特別是在西南聯(lián)大: 錢穆寫出《國史大綱》,陳寅恪寫出《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羅常培開辟少數(shù)民族語言新領域,湯用彤寫出《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熊十力寫出《新唯識論》,華羅庚寫出《堆壘素數(shù)論》…… 西南聯(lián)大成為教育史文化史上再也無法重現(xiàn)的奇跡。而西南聯(lián)大那些簡陋的校舍,就是梁思成親自設計的。 二、理念走在時代前列,得到的只是一聲嘆息1、為古建筑續(xù)命,毅然做時代的“逆行者”中國古代社會從來就沒有珍惜古建筑的理念。因為中國人對于建筑,只從實用角度考量,“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而且 “建筑活動受道德觀念之制裁”,一個好的皇帝,是絕對不去大興土木的。亡國之君的一個罪狀,通常也是大搞建筑。 近現(xiàn)代以來,人們對于傳統(tǒng)建筑更加不重視。特別是在通商口岸城市,人們紛紛拆掉古建筑,建起小洋樓。梁思成痛陳當時人們破壞傳統(tǒng)建筑的現(xiàn)象:
梁思成頗有感慨:“研究中國建筑可以說是逆時代的工作。” 他承認,隨著城市建設發(fā)展,建筑物的新陳代謝本是不可避免的事。但當時來說,舊有建筑荒頓破壞之范圍及速率,也未免太過分了! 當時有一個叫樂嘉藻的人,寫了一本《中國建筑史》,里面有一篇《北平舊建筑保存意見書》,提議將北平古建筑中的地安門、西安門、中華門及各牌樓等統(tǒng)統(tǒng)拆掉。 梁思成看到之后,立即憤怒地寫文章批評:
令人唏噓的是,十幾年后,樂嘉藻的建議事實上被首都管理者采納了,而且執(zhí)行得更為徹底。他和林徽因都為此和當時的分管副市長爭吵過。他也提出過一個保護城墻的方案: 他的呼吁,錐心泣血:
一切努力都無濟于事。在推土機和鏟車的隆隆轟鳴中,一座座體現(xiàn)民族文化精神的牌樓、古建筑,還有古城墻,轟然倒塌。 不僅如此,從1955年開始,建筑界對“以梁思成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唯美主義的復古主義建筑思想”開展了持久的批判。他想認真修改、重寫這部《中國建筑史》的想法,最終化為了泡影。 數(shù)十載后,人們終于理解了他的泣血呼號,可惜太晚了。我們拆除了無數(shù)真古董,卻又蓋起了大量的假古董建筑。但無論蓋多少假古董,終究是假的。 2、或許可以理解當年拆除老城墻的苦衷,但誰能不為之痛惜呢?近年來,人們對梁思成的建筑理念越來越推崇,越來越多的人指責當年拆除北京城的古建筑。 但也有很多人提出,不要神化梁思成,當年拆北京城墻和古建筑也是有苦衷的。 他們指出,在當時的北京城,牌樓、城門,越來越阻礙交通,限制民生發(fā)展,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 當時每天僅糞車的出入就造成極大的交通壓力,再加上糧食、蔬菜、煤柴之類生活物資的運輸,人員進出城的交通需求,牌樓和城門造成的“腸梗阻”就更顯嚴重。 這些極具體、又非盡快解決不可的民生的問題,被擺到梁思成的書桌上,他也束手無策,拿不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即使放到今天,兩全其美的辦法恐怕還是很難找。 而且,他當年設計的北京城建設方案,也不盡然科學??偛荒茉谡麄€國家都百廢待興的時候,新政府放著可以利用的老城區(qū)不用,另外找地方大興土木、建辦公場所吧? 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無論什么樣的道理,都無法抑制我們一想起那些被拆毀古建筑,心里便痛惜不已吧! 三、梁思成的“天問”:民族建筑的“老樹”上,如何發(fā)出“新枝”1、“發(fā)揚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藝之特點”民族建筑的衰落,象征著民族文化的衰落?!吨袊ㄖ贰分赋觯?/p>
同樣,國家民族的復興,必然伴隨著傳統(tǒng)建筑的復興。梁思成斷言:
至于如何建設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筑,他在《中國建筑史》里指出:
那么,他有沒有復興傳統(tǒng)建筑方面的作品呢?這里必須提一下梁思成作為建筑師,最為輝煌的作品: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后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此項工程的設計,匯聚了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劉開渠等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yōu)秀的文史專家、建筑家、藝術家,并向全國征集設計方案。 梁思成擔任了紀念碑建設委員會的副主任和建筑組組長。經(jīng)過幾輪挑選,初步確定下圖左邊所示的建筑方案。 正生病住院的梁思成見到這個方案后,感覺存在比較大的缺點,于是帶病在醫(yī)院設計了新的方案,將兩方案的比較,詳加說明,呈交紀念碑建設委員會。 (圖片來源 樓慶西:《梁思成、林徽因與北京城市規(guī)劃 》) 梁思成設計的方案,莊嚴、穩(wěn)重、大氣,富有民族風格,體現(xiàn)了他在《中國建筑史》中提出的“發(fā)揚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藝之特點”,“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xiàn)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fā)出新枝”的主張。 委員會經(jīng)過研究,決定采納新的方案。這就是今天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2、梁思成的批評,人們聽進去了;但他的世紀天問仍難以回答當年,梁思成設想的北京,不是工廠林立、到處冒煙,而應該是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如今這已經(jīng)寫進了北京市的總體規(guī)劃。 當年,梁思成提出建筑應該有民族形式,如今也成了世界各國大多數(shù)建筑師的共識。1999 年,世界建筑師協(xié)會第一次在北京召開代表大會。世界各國建筑師一致認為,建筑的創(chuàng)作除了應該采用不斷發(fā)展的新材料、新技術以外,仍然應該提倡創(chuàng)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形式,并把這種理念寫進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作為21 世紀建筑創(chuàng)作的指導思想。 對于滿大街洋人建筑和洋人名稱,這本書里也早就批評了:
還記得前兩年全國各地糾正那些歐式名稱的行動嗎? 當年拆除的牌樓,如今在前門大馬路和一些街道上,又一座座建立起來。永定門已經(jīng)重建,幾段明代老城墻也復建了。 重建的永定門 盡管在今天,保護古建筑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如何真正復興中華傳統(tǒng)建筑文化,卻仍然有待探索。 梁思成在《中國建筑史》的序言《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一文中發(fā)問:
這誠為世紀天問,但今日仍無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