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有怎樣的起源與發(fā)展?下文進行簡要的介紹。 當前學者普遍認為臺灣原住民起源于南島語族,關于南島先民最初如何抵達臺灣地區(qū),進而向其他地區(qū)擴散,尚存在諸多疑惑。 南島語族是一個以海洋文化為特色的族群,主要居住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或半島上,如今約有四億人口。這支分布廣泛、特征鮮明的人群最初究竟從何而來?一個多世紀以來,學界從體質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等角度進行了大量探討,就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提出了多種假說。中國學者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來自近廣州福建等地,臺灣學者則認為起源來自于東南亞地區(qū)。 臺灣與古代中國王朝的交流互動最初的時期是明朝,雖然在三國時期東吳政權便有東渡臺灣的舉動,但并沒有與臺灣產生過多的交流。一直到明朝中期,廣州福建泉州的百姓因為各種生計問題開始移居臺灣。在明末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后,南明遺民開始大量移居臺灣,造成臺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個高峰。為防止高山地區(qū)的原住民下山擾民,鄭成功沿山地建造土垣,命名為土牛線,并對臺灣原住民進行劃分,分為生番,熟番。生番是靠打獵為生的野蠻部族,熟番則是居住平地靠種植為生。鄭成功時期的臺灣對原住民的態(tài)度是不友好的,對高山部族采取激烈的攻擊手段,同時攻滅南方初見雛形的原住民王國。 在復國無望后,鄭成功在臺灣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此時清朝正欲收復臺灣,派遣施瑯任福建水師提督,攻臺灣。鄭克塽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清朝的掌控,設臺灣府。 初期,康熙采取消極治臺的政策,嚴格控制臺灣原住民,并頒布渡臺禁令,禁止閩粵地區(qū)偷渡臺灣。加蓋了鄭成功當初設立的土牛線??啥膳_禁令依舊無法杜絕大量的難民偷渡,加上當時發(fā)生了著名的林爽文叛亂,致使清政府改變了對臺的管制。 同一時期,由于臺灣內部族群組成復雜,漳州泉州等大量移民之間產生了大量的矛盾,為了自己的屬地矛盾產生了大量的分類械斗。后爆發(fā)了遍布全臺的頂下郊拼。 發(fā)現治臺方案出錯后,清政府派遣劉銘傳作為第一任福建臺灣巡撫,積極調和民族矛盾,并筑炮臺,建鐵路,開設鐵路。并開山撫番,入山規(guī)勸生番下山歸化。開設番學堂供生番入學改變舊習。視臺灣各民族為清朝內部的一份子。 馬關條約后,臺灣被分割歸屬了日本。日本統治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始政時期、同化時期、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統治階段把臺灣民族歸類為高砂族與平埔族。始政時期臺灣內部的反抗嚴重,期間爆發(fā)了著名的霧社事件,后日本對高砂族進行了殘酷的鎮(zhèn)壓并圍剿山地原住民,平息了叛亂。 進入同化時期,日本發(fā)現臺灣在教育方面的知識較為欠缺,便在臺灣開設帝國大學。這一時期日本任把臺灣視為殖民地,但由于霧社事件的發(fā)生,日本當局開始重視臺灣民族文化,并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日后的皇民化階段作做足了準備。 最后的皇民化階段,日本推行內陸延長政策,將臺灣視為自己本土的延申,在臺灣開展日式教育,興辦初等中等教育,并采取日語教學。這階段的臺灣作為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重要部分,臺灣民眾能享受日本本土的居民福利。并作為日本重要的資源產出地,大量的向日本出口蔗糖等產物。到四十年代初,二戰(zhàn)窮盡一切的日本向臺灣征兵,并派遣至東亞戰(zhàn)場作戰(zhàn)。一直至1945年日軍投降,臺灣重新回到中國。 高教課堂研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