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文友: 你懂古典詩詞嗎?當你寫散文的時候,寫近體詩的時候,寫文章的時候,你是不是特別佩服他人引文摘句像在自己家后花園里采摘花朵一樣,隨手拈來?當你的文章顯得平庸的時候,你是不是特別希望用一些古典詩文提振一下力度?經(jīng)常用古典詩詞,可以達到博觀約取,言簡義豐,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國家領(lǐng)導人寫文章,經(jīng)常引用古典詩詞。當你寫不下去的時候,古詩文可以給你帶節(jié)奏,讓文章思緒豁然開朗…… 古詩文是我們的根,不懂就要學,你真的繞不過去。 我們舉例子說明一下。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里,前兩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所抒發(fā)的是不是作者愁悶的感情?可是后兩句,沒有解釋為什么“煩憂”,卻“宕開一筆”,對著大雁南飛,“可以酣高樓”了?詩,為什么這樣“跳脫”?是作者瀟灑寫詩,任意而為,還是自有邏輯?接下來,見證神奇的時候到了。李白喝酒就喝唄,酣暢淋漓一下“古代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像《將進酒》結(jié)構(gòu)一樣,我們讀著也懂吧?可是,他“呼”地一下,接上了“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的遒勁的談?wù)?,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再后來,我們本以為李白會一直按照“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走下去,不曾想,他又開始“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情緒一下降到冰點了。你如果認為找出網(wǎng)上的翻譯文章和評論文章,就會懂了,那你真是太天真了。評論員自己還沒有弄懂呢,怎么會把你講懂呢?還有,有時候評論員為了“打太極拳”,玩模糊概念,惜墨如金,點到為止,你根本就不明白評論了什么。 又例如,晏殊的名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里,開頭說:“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蹦敲?,句中的“新詞和酒”,是指去年的還是今年的?下面一句“夕陽西下幾時回”與前面兩句構(gòu)成了什么詩意呢?你開頭是詩酒,后面問“夕陽”,這怎么聯(lián)系起來呢?下面三句,與前面“夕陽”的問題,能解答嗎?“夕陽”與下文的“花”、“燕子”、“小園”有必然聯(lián)系嗎?如果沒有,“夕陽”句是不是就是反問,不需要回答呢?這是名詞啊,我們不懂怎么行呢? 還有李清照的絕唱《醉花陰》里,上段從白天寫到半夜,下段卻寫到黃昏。湖南大學教授楊雨認為,下段的黃昏是追憶上段提到“佳節(jié)又重陽”里的舊年“黃昏”,或者指詩過渡到第二天的“黃昏”。大教授楊雨的理解,對嗎?還有,這首詞的名句“簾卷西風”,在詞里出現(xiàn)是什么作用?有人認為這是寫實景,表示詞人從室外來到了室內(nèi),因西風掀起了門簾,詞人看到了菊花,才出現(xiàn)了精句。這樣理解對嗎?這些問題,在網(wǎng)上評論文章里,你看不到正確的理解。大部分都是略過。 我們的問題是,這些細節(jié),你不懂,怎么欣賞古詩詞?你欣賞不了,怎么敢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呢? 我們迫切需要文友們懂這些古詩詞。郎溪被國家授予詩詞之鄉(xiāng),我們不能辜負這個光榮稱號啊。 為此,我們郎溪縣作協(xié)準備辦幾期講座,請老師從破析實例出發(fā),逐字逐句地講解古詩詞。第一期,我們請吳興泉老師講解毛澤東主席的《蝶戀花·答李淑一》。選這首詞,是因為大家都會背它。毛主席用古典詩詞的形式,寫現(xiàn)代人事,講起來,大家一定好懂。 這首詞,一經(jīng)問世,毀譽參半。正統(tǒng)學者郭沫若、臧克家等說好,胡適說不好。好與不好,都要令人信服才好。 這首詞,著重點寫楊柳烈士。可是,詞中卻寫了“吳剛”“嫦娥”“忽報”(未名人),是不是離題了?如果不離題,為什么選這些人,不選玉皇大帝和皇母娘娘等“大領(lǐng)導”來充當對象?楊柳沒見他們到月宮,怎么吳剛們就發(fā)現(xiàn)了?這些細節(jié),辭怎么就允許忽略的?這些藝術(shù)性的問題,我們會補充來講的。 各位文友,本講座是作協(xié)公益性講座,不要任何費用,也無食宿費安排。大家自愿參加。我們先摸底報名情況,確定教室和時間。我們邀請作協(xié)和詩詞學會會員,也不限于會員,向社會開放。 縣作協(xié)講座籌委會 24.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