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涵養(yǎng)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王陽明《傳習錄·薛侃錄》在浩瀚無邊的中華國學經(jīng)典海洋里,即便許多篇章與當下的生活節(jié)奏略顯疏離,但其中蘊含的智慧之光,猶如海底撈起的珍珠,穿透了時間的迷霧,依舊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熠熠生輝。我,作為一名文化的追尋者,總愛在古籍的字里行間探尋那些能夠觸動心靈的智慧之光,將它們一一摘錄,細細品味。這些智慧之光,不僅是古人智慧與哲思的結晶,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現(xiàn)代人心靈的座右銘,引領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個瞬間,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邃與廣博,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與智慧。在眾多國學經(jīng)典中,我選擇《傳習錄》作為挖掘“智慧之光·座右銘”的源泉,其版本如下圖所示:《傳習錄》是明代大儒王陽明的語錄和書信集,王陽明(1472-1529)是一位集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于一身的全才,他的學說在朱熹理學衰微之際,提出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全新觀點,將儒家的內圣之道推向了新的高度。王陽明不僅精通儒、釋、道三教,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影響了后世無數(shù)文人墨客,成為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強調:“良知在夜氣發(fā)的,方是本體,以其無物欲之雜也。”他鼓勵人們在紛擾的世事中保持內心的寧靜與獨知,找回自己的良知,用良知作為生活的指南針。這種“靜”與“獨”的境界,不僅是明心見性的真功夫,更是我們心靈的導航標,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與智慧。這些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不僅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哲思,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現(xiàn)代人心靈的座右銘。它們句句珠璣,字字閃光,激勵著我們每日品味、感悟中華國學的深邃與博大。同時,這些“智慧之光”也蘊含著豐富的“現(xiàn)代啟示”,激發(fā)我們的良知,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注入無窮的動力與智慧。在精選這些“智慧之光”作為座右銘時,我刻意避開那些常見的句子,而是精選一些精要且稍顯“陌生”的金句,以期讓大家在全新的視角中取得實質性的成長與進步。這些座右銘,將成為我們心靈的導航標,引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今天介紹的金句是“專涵養(yǎng)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涵養(yǎng)”指的是個人內在品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積累。“專涵養(yǎng)者,日見其不足”意思是專門致力于修養(yǎng)自身品德的人,每天都會覺得自己還有不足之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我修養(yǎng)的要求極高,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所以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白R見”側重于知識和見解。“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是說專門追求知識和見解的人,每天都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則是進一步的總結,那些每天覺得自己修養(yǎng)不足的人,實際上會日益變得更有修養(yǎng),越來越完善;而那些每天自認為知識見解豐富有余的人,往往會因為自滿而不再進步,最終變得不足。這句話出自《薛侃錄》,反映了王陽明對于修養(yǎng)和知識追求的一種深刻見解。在王陽明的心學體系中,強調知行合一,注重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實踐。他認為真正的成長和進步不僅僅在于獲取知識和見解,更在于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品德。例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一心專注于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他們總是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反思和改進,從而使自己的修養(yǎng)不斷提升。而另一些人可能只是追求表面的知識積累,滿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見解,不再深入思考和學習,最終導致自己的知識和見解逐漸落伍。這種觀點對于我們當下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知識和成長的過程中,要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注重內在品德的培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進步和發(fā)展。“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欲樹之長,必于始生時刪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學時去夫外好。如外好詩文,則精神日漸漏在詩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論學,是無中生有的工夫。諸公須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學者一念為善之志,如樹之種,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將去,自然日夜滋長,生氣日完,枝葉日茂。樹初生時,便抽繁枝,亦須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學時亦然,故立志貴專一?!?/span>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yǎng)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生曰:“專涵養(yǎng)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守衡問:“《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齊、治、平,只誠意盡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愧、好、樂,則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則知未發(fā)之中矣?!?/span>曰:“為學工夫有淺深,初時若不著實用意去好善惡惡,如何能為善去感?這著實用意便是誠意。然不知心之本體原無一物,一向著意去好善惡惡,便又多了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稌匪^'無有作好作惡’,方是本體。所以說'有所忿愧好樂,則不得其正’。正心只地誠意工夫里面體當自家心體,常要鑒空衡平,這便是未發(fā)之中?!?/span>“那些種植樹木的人必定會培育它的根部,同樣,培養(yǎng)品德的人也必定要修養(yǎng)他的內心。想要樹木長得高大,就必須在它剛生長時剪去多余的枝條;想要品德達到盛美,就必須在開始學習時摒棄那些外在的喜好。比如,如果過分喜好詩文,那么精神就會日漸消磨在詩文之上。所有外在的喜好都是如此。”又說:“我講的這些學問,是從無到有的功夫。各位必須深信不疑,只要立志學習的人,心中有一個向善的念頭,就像樹的種子一樣。只要保持既不助長也不遺忘的態(tài)度,只管去培養(yǎng)它,它自然會日夜滋長,生命力日益完善,枝葉也日益茂盛。樹木剛生長時,如果長出繁多的枝條,也需要修剪去除,這樣樹干才能粗壯。學習之初也是如此,所以立志貴在專一?!?/span>接著討論到先生門下的學生,有的人在涵養(yǎng)上下功夫,有的人在識見上下功夫。學生說:“專門在涵養(yǎng)上下功夫的人,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而專門在識見上下功夫的人,每天都會覺得自己有所收獲。每天感到不足的人,實際上是在不斷進步;而每天自以為有余的人,實際上是在退步。”守衡問:“《大學》中的功夫主要是誠意,而誠意的功夫主要是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要誠意就足夠了,但為什么還有正心的功夫呢?比如'有所憤怒、慚愧、喜好、快樂,心就不能保持中正’這是為什么呢?”先生說:“這個問題需要你自己思考領悟。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明白'未發(fā)之中’的含義了。”先生說:“為學的功夫有深有淺,開始時如果不切實地用意去喜好善、厭惡惡,怎么能做到為善去惡呢?這種切實用意就是誠意。然而,如果不知道心的本體原本空無一物,一味地去喜好善、厭惡惡,就又多了一份意念,這樣就不是廓然大公了。《尚書》中所說的'沒有刻意做好或做壞’,才是心的本體。所以說'有所憤怒、慚愧、喜好、快樂,心就不能保持中正’。正心就是在誠意的功夫中體悟自己的本心,要常常像鏡子一樣空明,像秤一樣平衡,這就是'未發(fā)之中’。”昔賢王陽明,心學之宗師,其言如金,擲地有聲。曰:“專涵養(yǎng)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此非徒言,實乃修行之要旨,學問之精微。夫君子之學,首重涵養(yǎng),日省吾身,知恥而后勇。彼等每覺己之不足,乃愈奮發(fā)圖強,故能日新其德,月異其行,歲進其智,終成大器。反觀博聞強識之士,常自滿于所學,鮮有謙卑之心,遂致學海無涯而止步,終日有余而夜無增,久之則才疏學淺,難成氣候。是以,學人當效圣賢,內外兼修,涵養(yǎng)與識見并重。涵養(yǎng)者,如江河之源,涓涓細流,日積月累而成浩瀚;識見者,如林木之枝,汲取營養(yǎng),向上生長而不驕矜。二者相輔相成,方能成就學問之林,蔚然大觀。謹以此文,獻于求道之士,愿共勉之,同臻化境,以成全人之學,達于至善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