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王陽明《傳習錄·薛侃錄》因為第一大點《一、“金句”:我們的座右銘》之前多次出現(xiàn),為不影響本文閱讀效果,遂把它放在文末,沒有閱讀過的在文末閱讀。今天介紹的金句是“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這句話的意思是,偉大的事物是由偉大的元素構成的,小的事物是由小的元素構成的。它強調了事物的內在價值和自足性,即不需要外在的羨慕或依賴,因為每個事物本身就具備了它所需要的一切。這句話出自《薛侃錄》,這是一部記錄了薛侃言論的書籍。薛侃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者,他的思想和言論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句話體現(xiàn)了他的哲學觀點,即重視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自我完善,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聲或物質上的滿足。這種思想鼓勵人們專注于自我發(fā)展和內在修養(yǎng),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認可。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span>德章曰:“聞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兩喻圣人之分量,以鍛煉、喻學者之工夫,最為深切。惟謂堯、舜為萬鎰,孔子為九千鎰,疑未安。”先生曰:“此又是軀殼上起念,故替圣人爭分兩。若不從軀殼上起念,即堯、舜萬鎰不為多,孔子九千鎰不為少。堯、舜萬鎰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鎰只是堯、舜的,原無彼我。所以謂之圣,只論'精一’不論多寡。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處同,便同謂之圣。若是力量氣魄,如何盡同得?后儒只在分兩上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較分兩的心,各人盡著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純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個個圓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此便是實實落落明善誠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卻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yè),如何做得?終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個甚么,可哀也已!”先生說:“悔悟是治療錯誤的藥,但最重要的是要通過行動來改正。如果只是停留在后悔中,那么就會因為這種后悔而產生新的問題?!?/span>10. 德章說:“我聽說先生用純金來比喻圣人,用重量來比喻圣人的分量,用鍛煉來比喻學者的努力,這非常深刻。只是說堯、舜是萬鎰,孔子是九千鎰,我有些疑惑?!?/span>先生說:“這又是從外在形式上考慮問題,所以為圣人爭論分量。如果不從外在形式上考慮,那么堯、舜即使有萬鎰也不多,孔子即使有九千鎰也不少。堯、舜的萬鎰本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鎰本就是堯、舜的,原本就沒有你我之分。所以稱他們?yōu)槭ト?,只在于他們的心是否純凈,是否與天理相同,而不是在于數(shù)量的多少。只要他們的心靈純凈,與天理相通,就都可以稱為圣人。至于他們的力量和氣魄,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來的學者只在分量上比較,因此陷入了功利主義。如果去掉比較分量的心態(tài),每個人都盡自己的力量和精神,只在心靈純凈、與天理相通上努力,那么每個人都能成就自己,無論是大是小,不需要外在的羨慕,都是自足的。這就是真正實際的明善和誠實。”“后來的學者不明白圣學,不知道從自己的良知和能力上去認識和擴展,卻去追求他們不知道的知識,去嘗試他們不能做到的事情,只是一味地追求高遠和偉大,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桀、紂那樣的,動不動就想做堯、舜那樣的事業(yè),怎么可能做到呢?忙碌了一輩子,直到老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成就了什么,真是悲哀。”先生說:“不是不能改變,只是他們不愿意改變?!?/span>夫大者,非外物之大也,乃心之大也;小者,非外物之小也,乃心之小也。心之大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羨他人之所有,不憂己之所無。心之小者,常懷不足,常求外物,終日惶惶,不得安寧。是以,大者自大,小者自小,皆由心造。王陽明《傳習錄·薛侃錄》中所言“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實為至理。蓋心之大者,自有其大,不待外求;心之小者,自有其小,亦不待外求。故君子修身,當以心為鏡,照見本性,不以外物為轉移。若能內外兼修,心與天理相合,雖身處陋室,亦能自得其樂;若心不正,雖居華屋,亦難安其心。是以,學圣之道,不在分兩之多寡,而在心之精一。精一者,心純乎天理,無雜念,無妄求,無論堯舜,無論孔子,皆能成圣。后之學者,當以心為田,以善為種,耕耘不輟,自然能成大器。若心有旁騖,雖勤于外,終難成事。故曰: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此乃修身之要,亦是成圣之本也。遨游于浩瀚的中華國學經典之海,雖諸多篇章與今日生活略顯疏離,但其中金句,猶如璀璨明珠,穿越時空的塵埃,依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一個熱愛文化的探索者,總愛在這些古籍中細細尋覓,將那些觸動心靈的句子一一摘錄,反復咀嚼。這些金句,不僅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哲思,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現(xiàn)代人心靈的座右銘,激勵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與智慧。國學經典中,我首選《傳習錄》作為挑選“金句”的藍本,是有其道理的。版本如下圖所示:《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王陽明(1472-1529),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謚文成,世稱陽明先生。漢族,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陽明先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不僅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tǒng)軍征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陽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王陽明的學說在朱學衰頹之際,倡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圣之道發(fā)展到了極致,其思想沖破了數(shù)百年來中國思想界為程朱理學所壟斷的沉悶局面,風靡晚明,啟迪近代,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依然閃耀著美妙的光芒。這正是《傳習錄》這本經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對學人來說,我們要做的功夫就是“在黑夜不迷路的功夫”,從而走向光明。光明的標準是什么?就是找回自己的良知,用良知來應對一切問題。王陽明說得好:“良知在夜氣發(fā)的,方是本體,以其無物欲之雜也。學者要使事物紛擾之時,常如夜氣一般,就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這個夜氣是刻畫“靜”和“獨”,沒有“物欲之雜”,相當于“未發(fā)之中”。明心見性的真功夫就是找到、養(yǎng)育這個“未發(fā)之中”。后來,他更簡練的說法是“良知就是獨知”。靜功是“小學功夫”,是動功的基礎。在紛擾混亂中,“不動心”則是更進一層的功夫——每臨大事有靜氣,不隨境轉,不為氣亂,則是陽明建成奇功的心訣,也是人人都該進修的看家功夫。我感覺這些中華國學經典文化名著中“金句”,現(xiàn)代人是說不出來的,或者說,說不出這樣的精妙吧!這些“金句”,似乎句句都可以把它拿來當作今人的“座右銘”,以此激勵我們每天看著、感受著,中華國學經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從這些“金句”中得到諸多“現(xiàn)代啟示”,進而生出“良知”,進而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激發(fā)起澎湃的力量。我在國學經典中選擇的“金句”,不選最常見的,總要精選一些精要的又似乎“陌生”的金句,這樣便于大家在其中得到全新的長進,著實的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