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語言發(fā)育遲緩康復案例: 50秒的影像,記錄了池池從2歲半,到4歲4個月的成長歷程。 2歲半的池池不會叫爸爸媽媽,認知太差了,自己的五官都不認識,老師問哪里是耳朵,哪里是眼睛?哪里是鼻子?池池根本聽不懂。老師一遍遍的引導模仿,池池還是沒有反應。 發(fā)育遲緩的孩子起點低,但像池池這樣的寶寶,起點太低了。發(fā)育商測試結果才60分。這讓池池媽徹底絕望了。 媽媽回憶說: 我曾經一度懷疑寶寶是自閉癥,還有注意力缺陷,我搜過很多網上的案例,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是否也和我兒子有著相同的經歷。我想說的是,在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問題上,一定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不要像我當初那樣猶豫不決,發(fā)現與同齡人不同,就要早點行動,不要糾結診斷結果,先邁出干預第一步,真的很重要! 3歲4個月的池池經過1年的干預訓練,池池有了明顯的進步,早已經跨過模仿難關,開始出現基本的互動了。能夠跟上老師的訓練節(jié)奏了,很多游戲都能參與進去了。玩的可高興了。 實際上,像池池這樣的重度遲緩寶寶,早期的動機和興趣觸發(fā),極為不易。一旦發(fā)現了,就要緊緊的抓住機會。 3歲8個月的池池這個階段池池出現了爆發(fā)式的增長。由于早期的基礎打的牢,池池的認知和詞匯積累有了很大進步。不但認識絕大部分日常的物品,還能根據物品說出功能。在集體課上能夠規(guī)規(guī)矩矩的安坐,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老師展示的各種物品,池池有問必答,在對話方面也體現了很好的節(jié)奏感。 媽媽會議說: 過了3歲半后,我真的覺得有希望了,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突然開竅了,好像什么都懂了,什么都能說了。晚上會纏著我講故事,周末帶他去商場,自己也學著購物。去鄰居家也能跟小朋友們玩成一團?,F在的手勢和眼神表達都已經接近同齡人了。 4歲4個月的池池恭喜池池,已經可以進入幼兒園了,現在采取的是家教結合干預模式,半天幼兒園融合,半天機構訓練,老師側重認知和社交干預,爭取讓池池無縫銜接幼小教育最后一班車。 媽媽的感想: 在2年的時間里,真的難熬!眼睜睜看著兒子從一顆蛋,重新孵化,慢慢成長。一個字都不會說的時候,我焦慮的睡不著。天天盼著他開口講話。3歲的時候,開始冒話了,又盼著他能更機靈一點,更聰明一點。 陪慢娃成長,這中間的起起落落真的是普通家長難以體會的。即壓抑又焦慮。直到孩子逐漸開口講話后,心情才逐漸舒暢起來。 幸好付出終于得到回報,孩子的社交能力、語言交流水平等,都追上來了。 很多生活都能自理了,會講幼兒園發(fā)生了什么故事,老師今天又夸獎誰了,誰得的小紅花比他多······。我覺得這算是“開竅”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