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運動員在長為100m的直道AB(A,B為直道兩端點)上進行勻速往返跑訓練,兩人同時從A點起跑,到達B點后,立即轉(zhuǎn)身跑向A點,到達A點后,又立即轉(zhuǎn)身跑向B點……若甲跑步的速度為5m/s,乙跑步的速度為4m/s,則起跑后200s內(nèi),兩人相遇的次數(shù)為 次.分析一 甲跑完單程100m時間:100÷5=20s,乙跑完單程100m時間:100÷4=25s,甲、乙距A點的距離與時間(s-t)關系圖如下:上圖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畫起來并不難。甲在A地的時間分別是0s,40s,80s,120s,160s,200s,在B地的時間分別是20s,60s,100s,140s,180s(間隔40s);乙在A地的時間分別為0s,50s,100s,150s,200s,在B地的時間分別是25s,75s,125s,175s(間隔50s),將上述時間在兩條水平線上從小到大標注出來,再依次用線段連結起來即可.為了防止將甲、乙的時間搞混,可以先標注甲的時間點,畫出甲的s-t圖后,再標注乙的時間點,畫出乙的s-t示意圖.時間點的比例關系不準確也不要緊,只要其先后順序與實際一致即可.【請實際動手畫一畫?。。 ?/span>圖中甲、乙圖形的交點處,表示甲、乙離A地的距離相等,即甲、乙相遇的地點,從圖形知起跑后200s內(nèi)(含200s),兩人相遇的次數(shù)為9次.①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相遇時甲乙行走方向相反),甲、乙行走的路程和恰好等于兩個全程(第一次相遇點可以是途中的任意一點).②如果甲、乙從同一個起點出發(fā),同向行走,則從出發(fā)到第一次相遇時,甲、乙行走的路程和也恰好等于兩個全程.特別提醒 如果途中兩人在某點相遇時行走方向相同,則下一次相遇時路程和不一定等于全程的的兩倍,如下圖所示:點評 從甲、乙距離A地的s-t中可以看出,因為數(shù)據(jù)的特殊性,本問題中不存在追及后相遇在中途的情形,這就保證了兩次相遇的時間間隔是一樣的,這也是分析二列方程法可以成立的前提.在上圖這種情形下,M點是同向追及后相遇的點,N,P都是反向相遇的點,M,N兩次相遇的時間與N,P兩次相遇的時間間隔并不相同,這樣象前面分析二這樣列方程的方法就行不通了.A,B兩地相距900km,一列快車以200km/h的速度從A地勻速駛往B地,到達B地后立刻原路返回A地,一列慢車以75km/h的速度從B地勻速駛往A地.兩車同時出發(fā),截止到它們都到達終點時,兩車恰好相距200km的次數(shù)為 次.分析 快車從A地到B地需要:900÷200=4.5h,再從B地到A地需要4.5h;慢車從B地到A地需要900÷75=12h.兩車的s-t示意圖如下:從圖中可知快車與慢車相距200km有5個可能的時間點:①第一次相遇前,②第一次相遇后,③第二次相遇(追及)前,④第二次相遇(追及)后,⑤快車到達終點慢車到達終點前如果單純計算兩車相距200km的次數(shù),我們只需要計算t=4.5h,t=9h時兩車的距離即可.當t=4.5h時,兩車距離:75×4.5=337.5km>200km,當t=9h時,兩車距離:900-75×9=225km>200km。所以當0<t≤4.5h時,兩車從相距900km到相遇再到相距337.5km,相遇前后各有1次相距200km,當4.5h<t≤9h時,兩車從相距337.5km到追及再到相距225km,追及前后各有1次相距200km,當9h<t≤12h時,快車停在A地,慢車從距離A地225km處到達A地,兩車有1次相距200km.所以在兩車從出發(fā)到它們都到達終點的過程中,有5次相距200km.
點評 很多同學沒有畫圖的習慣,算到快車到達終點后就結束了,忽略了問題的終止條件是兩車都到達終點,從而遺漏了第⑤種情形:快車到達終點后,慢車到達終點之前還有一次相距200km. 在計算相遇時間時,有時候列方程比直接使用算術方法思路更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