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隨筆 文|靳亞東 基本術語通俗解 《周易》自成一套系統(tǒng),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也有很多專屬的名詞,我們可以稱之為“術語”。讀《易》前如不掌握這些術語,只是對著譯文過一遍,就很難讀通、讀懂,所以應先對“基本術語”有了充分了解后再去看卦。 一、爻位 爻位就是爻的位置。按《易傳》,關于爻位之情況有下列四種: 一是天位、地位、人位:《易傳》以卦第五爻為天位,以第二爻為地位,以第三爻為人位,這在《易傳》中有明證: 《易經(jīng)·乾》九五曰:“飛龍在天”,九二曰:“見龍在田”,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文言》曰:“九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足證《文言》認為“五”爻為天位, “二”爻為地位(田是地),“三”爻為人位。 《易傳》認為:卦六爻象天地人三才, “上”“五”兩爻象天,人所見者為天之下面,故“五”爻為天位;“二”“初”兩爻象地,人所處者為地之上面,故“二”爻為地位;“三”“四”兩爻象人,人生在地上,故“三”爻為人位。引申其義,天位又為君位,為夫位,地位又為臣位,為妻位。 二是上位、中位、下位:《易傳》以卦之上爻為上位,以上卦之中爻與下卦之中爻為中位,以初爻為下位。 三是陽位、陰位:《易傳》以卦之初爻、第三爻、第五爻為陽位,以卦之第二爻、第四爻、上爻為陰位。 四是同位:六十四卦,上下兩卦中又有上中下三爻。初爻居下卦之下位,四爻居上卦之下位,這就是同在下位。二爻居下卦之中位,五爻居上卦之中位,這就是同在中位。三爻居下卦之上位,上爻居上卦之上位,這就是同在上位。 二、當位與不當位 六十四卦為八卦兩兩相重組合而成,故各卦分上下兩卦。 按通例,解卦時,先說下卦,后說上卦。卦中各爻,也是從下往上數(shù),最底下的爻為“初爻”,最上面的爻為“上爻”。陽爻以“九”為標志,如初九、九三、九五,陰爻以“六”為標志,如六二、六四、上六。 六爻在卦中的位次有奇偶之分,陰數(shù)對應于偶,陽數(shù)對應于奇。以陰居陰位、陽居陽位謂之“當位”,反之,以陰居陽、以陽居陰則謂之“不當位”,或稱“失位”。 “當位”之爻象征著遵循“正道”,符合規(guī)律,在爻辭中多以“吉”或“無咎”論;而“不當位”則象征著悖逆“正道”,違背規(guī)律,多以“兇”、“吝”、“悔”言。但是,當位與不當位在具體的一卦中,其吉兇的判斷也并非必然如此。一方面要看它與上下的關系,另一方面還要看它能不能因“變”得“正”,也就是“之正”之說,即本有其“悔”,變“正”則“無悔”;本有其“咎”,變正則“無咎”。這也是“當位”與“不當位”意思比較好理解,但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原因。 三、世應 在六十四卦中,爻辭的吉、兇、悔、吝情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種聯(lián)系有一個基本對應的形式就是“世應”。 “世”就是世爻,“應”就是應爻?!笆缿笔且月?lián)系的方法來揭示爻與爻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一方面決定著自身的得失,另一方面又影響著所對應爻位的吉兇。 注:八宮卦出自漢代易學家京房,是指將六十四卦按照一定規(guī)律分為八宮,每宮八個卦,由一個純卦統(tǒng)領其余七個卦,并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列。 世爻:八個經(jīng)卦各自以上爻為世,不動;其他各卦自初爻變起,然后依次為二、三、四、五,各以其所變之爻為世爻,游魂卦(八宮之第七卦)以第四爻為世爻,歸魂卦(八宮之最后一卦)以第三爻為世爻。 應爻:就是與世爻相對應的爻,世應之間總是相隔兩個爻位,即初與四應,二與五應,三與上應。世爻為一卦之主。在占筮時以世爻代表占問者本人,以應爻象征占問者所問的事、人、時、地、物等。 四、中、正、比、應 《系辭上》說:“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意思是說,在每個卦象的六個爻位中,只要找到動爻,就能通過天、人、地三者之間的關系,找到未知事物的答案和意義。又說:“六爻之義易以貢”,就是說,六爻中的意義是通過變化的方式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雖然蘊涵在卦爻辭中的意義有時是隱晦難明的,有時是捉摸不定的,有時是委婉曲折的,但是,只要讀《易》者在分析卦象時運用“中正比應”之法,就可以找到使“六爻之義易以貢”的方法(這里的“貢”是告訴的意思)。同時,也就找到六爻蘊涵在卦爻辭里的意義,達到“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的理解水平?!跺鑲鳌穼σ回源罅x所做的判斷,其實,就是運用“中正比應”的結果。 所以,古人占卦時,先是找到所筮之卦的動爻,然后再看它與其他各爻產(chǎn)生的關系。這種方法逐漸就成為了通用的“中正比應”方法。 中:二爻居下卦之中,五爻居上卦之中,其卦氣最為純粹,稱為“中”。一般而言,這兩爻在一卦中的地位最重要,卦爻辭的意義更為吉利。 正:卦中六爻,按“當位”與“不當位”來分析,一般而言,當位則正,“正”的爻位意思多屬吉利。如果這個爻位不僅當位,而且還處在二、五爻,即為“中正”,其爻辭的意思就更為吉利。 比:在一卦的六個爻中,相鄰之間的爻稱之為“比”?!氨取庇钟谐?、乘的區(qū)別,與下面的爻比叫做“乘”,與上面的爻比叫做“承”。在“比”的關系中,還要看陰陽爻所處的位置,以陽上而陰下為宜。陰爻在上,陽爻在下,那么這個陰爻的爻辭意思多為不吉。如果陰爻在下,陽爻在上,那么這個陰爻的爻辭意義多屬吉利。 應:按八宮卦的變化規(guī)則找出一卦的世爻,與之隔兩位而對應的爻就稱為“應”,合稱“世應”,相應的兩爻必須是一陰一陽才能相互感應,俱陰或俱陽皆不能感應。初爻為本,為始;上爻為末,為終。初、四兩爻,二、五兩爻,三、上兩爻之間的關系,往往影響著所占之爻的意義。“應”則往往以陰在上,陽在下為宜。 五、互卦 在一卦之中,還能互連出一個卦,其方法是:除了初、上爻外,下互卦以二與四為“同功”,互出一下卦;上互卦以三與五為“同功”,互出一上卦,這種從互相關聯(lián)中找出的卦,就叫“互卦”。 這么說不太好理解,可以看下面這個例子: 如《謙》卦中的二至四互為一個坎,三至五互為一個震,下坎上震,于是,《謙》卦中又互出一個《解》卦,這就是上面互卦的意思。 互卦并不是最早就有的,而是漢代主張以象數(shù)理解《周易》卦象和卦爻辭的人以增多卦象的方式來強化對卦象內(nèi)容的解說才發(fā)明的。 六、反對與旁通 反對是以上下卦象的變化來顯示卦與卦之間的關系,即上卦變?yōu)橄仑裕仑宰優(yōu)樯县?,但是具體又分為三種不同的形式: 一是上下卦直接換位置。如《明夷》的反對就形成《晉》。 二是上卦以相反的卦象變?yōu)橄仑裕仑载韵蟛蛔兌孜挥谏县浴?/span>如《觀》的反對形成了《臨》,也就是下卦直接平移到上卦,上卦上下翻轉后再換到下卦。 三是上下卦象俱以相反的卦象上下易位。如《漸》反對成《歸妹》,也就是上下卦先上下翻轉,然后再互換位置。 旁通是本卦的六爻盡變,即陰爻變?yōu)殛栘?,陽爻變?yōu)殛庁?,則本卦就變?yōu)榕c之對應的另一卦。如《比》與《大有》旁通。 通過“反對”與“旁通”的對應關系,卦與卦之間形成相生相存、相輔相成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同時,正是因為這樣的關系,就使得《周易》象征的世間萬物都處在普遍聯(lián)系之中。 對于學《易》的人而言,了解反對與旁通,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自宋朝以后,很多《周易》的圖畫都以反對與旁通的關系來陳列;二是漢人注解《周易》時多以旁通與反對的關系來說明爻辭的深義,曲盡其解。所以,只有了解了反對與旁通才能讀懂這些前人的注解。 七、卦主 卦主就是指一卦之主,基本有兩層意思:一是成卦之主,指一個卦的形成是由某一個爻所變而成,那么,這個爻就是這個卦的卦主,如《乾》《坤》兩卦的“用爻”。二是決定一卦關鍵意義的爻,即在意義方面能夠影響整個卦象的那個爻。一般而言,多以二、五爻為主。 總的說來,卦主的意義不僅往往與《彖傳》意義是符合的,而且爻辭的意義也多為吉利。 八、卦德 卦德是古人從八卦卦象所對應的物象中揭示出的行為特點和內(nèi)容特征,這些特征是從卦象的象征性含義中得出的本質屬性。 在某種程度上,卦德揭示了八卦象征事物的最基本的情況。在《周易》這本書中,卦德是通過八經(jīng)卦的《彖傳》,以極其簡約的言辭加以說明的。 因六十四卦皆為兩卦相重而成,所以,卦德不僅對理解八經(jīng)卦的意義極為重要,對理解八經(jīng)卦以外的其他五十六卦也同樣重要。 卦德,之所以有“德”,是從物的屬性推及人的性情,這就使得《周易》本身的義理得到發(fā)揮,形成了做人、做事的信念和行為準則,也就是人生哲學,這一點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極有意義。如《乾》卦的卦德是“剛健”,推及人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的卦德是“柔順”,推及人就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讀《易》應先從認識卦德著手,因為它不僅是卦的核心內(nèi)容,而且對人生也有著深刻切實的指導意義。 我想這也是我們學《易》的目的所在。 參考書籍為楊天才先生譯注的《周易》(中華書局)以及高亨先生所著的《周易大傳今注》(齊魯書社) |
|
來自: 天馳醫(yī)館資料室 >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