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自稱天王,建號太平天國,發(fā)動金田起義。太平軍攻克永安城(今廣西梧州市蒙山縣)后,洪秀全分封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和石達開等5人為東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 作為太平天國的核心成員,“開國六王”有什么結(jié)局呢? 上圖_ 馮云山(約1815年—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
在“開國六王”中,馮云山死得最早。太平軍起事后的兩年里,武宣三里墟、象州中平墟、平南官村等戰(zhàn)役中,馮云山作戰(zhàn)英勇,戰(zhàn)術(shù)靈活,能力全面,是洪秀全身邊諸葛亮式的靈魂人物。史學(xué)家評論:馮云山“其忠勇才德與智謀器度實為太平天國之第一人。” 1852年5月25日,太平軍自桂林北出,進攻全州。楊秀清急于求成,未按計劃行事。太平軍行至蓑衣渡時,遭到清軍伏擊。雙方激戰(zhàn)中,馮云山中炮身亡。洪秀全按馮云山遺計,砍木為兵,外罩帽笠,埋設(shè)“定時火炮”,焚燒沿江竹排。清軍隔江相望,草木皆兵,進退兩難,太平軍得以安全脫身,從容撤退。馮云山死后,家屬無一幸免,全都死于戰(zhàn)亂。 上圖_ 蕭朝貴(約1820年—1852年),本姓蔣,廣西武宣縣人
步南王馮云山后塵的是西王蕭朝貴。1852年夏初,太平軍進入湖南后,兵鋒直指長沙。7月29日,太平軍在蕭朝貴的組織下,在以妙高峰為主,連同鰲山廟、馬姓高屋等地,架設(shè)炮臺,猛轟長沙南門,掩護曾水源、林鳳祥、李開芳等人“帶牌刀手往各門進攻”。 炮戰(zhàn)中,清軍火炮擊中蕭朝貴,彈片自“胸膛乳上穿身”。據(jù)當時身處蕭營的李秀成回憶:“西王在長沙南門外中炮身死。”湖南巡撫張亮基還原了蕭朝貴戰(zhàn)死的具體細節(jié),他奏稱:“屢據(jù)生擒活賊口供…… (蕭朝貴)此次在南城外執(zhí)旗督陣時,已被官兵轟斃?!瘪槺潞髞碓谧杂喣曜V中記載:“八月,蕭朝貴因傷身死,郴州賊首洪秀全等群集長沙?!笔挸F的辭世,代表著太平天國的整體實力遭受重大損失。 上圖_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yīng)(今梅州)
在“上帝教”中,東王楊秀清時?!按旄干系蹅餮浴?,地位僅次于洪秀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后,楊秀清“威風張揚,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治理軍政大事以個人好惡和親疏遠近為標準,這一行為嚴重動搖了太平天國的發(fā)展根基。 對意見相左的人,楊秀清公權(quán)私用,借“天父”之名除去異己,“重則點天燈,五馬分尸,輕則斬首,株連累累”。不僅如此,楊秀清在天京的三年多時間內(nèi),假借“天父”,頻頻“下凡”,次數(shù)多達30多次,屢次打擊洪秀全的權(quán)威,逐漸造成“君臣不別,東欲專尊”的局面。太平天國上下對楊秀清十分不滿,“積怨于心,口順而心怒”。 1856年八月初三日,得到洪秀全密令的北王韋昌輝率3000人馬從江西瑞州趕回天京,向楊秀清舉起了屠刀。據(jù)《金陵續(xù)記》稱:韋昌輝“遂將東賊楊秀清即時戕斃,并殺其親丁廿七口,其被擄奸淫為偽王娘者五十四口,同時被殺,以及擄禁服侍被奸有孕者亦皆殺訖,余擄婦女未害?!贝舜瓮缆局?,包括楊秀清在內(nèi)的東王府成員遇難者多達數(shù)百人。經(jīng)歷重大變故的太平天國,由盛轉(zhuǎn)衰,一蹶不振。 上圖_ 韋昌輝(1823年—1856年),原名志正,又名正
“天京事變”的主要執(zhí)行人韋昌輝對東王屬下大肆株連。李秀成坦言:“北王殺東王后,盡將東王統(tǒng)下親戚屬員文武大小男婦盡行殺凈?!彼勒叨噙_2萬多人。洪秀全曾勸韋昌輝對待東王部屬“以寬縱為宜”,韋昌輝置若罔聞,聯(lián)合秦日綱,繼續(xù)搜捕東王部下?!疤炀┦伦儭背豢煽氐姆较虬l(fā)展。 韋昌輝的倒行逆施招致天朝軍民的反感。石達開上書奏請殺韋昌輝,洪秀全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組織軍民反擊,韋昌輝敗走?!昂槌藙賴辟\居,盡殺其妻小,比曉傳令,北賊所屬皆不問?!表f昌輝被五馬分尸,秦日綱遭捕殺,令人聞之色變的“天京事變”終告結(jié)束。 上圖_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qū)奇石鄉(xiāng))客家人
“天京事變”后,石達開回朝理政。他不計私怨,保護北王眷屬,提拔后起之秀,太平天國的局面得以迅速穩(wěn)定。洪秀全在事變中吸取了負面教訓(xùn),“眾人歡悅主有不樂之心, 專用安、福兩王, 朝中之人甚不歡悅”,導(dǎo)致石達開“終疑之, 不授以兵事, 留城中不使出”的狀況。 1857年5月,石達開避禍離京,負氣出走。數(shù)萬太平軍一路向西,計劃占據(jù)富饒的巴蜀之地,遭遇清軍的層層阻截。1863年5月中旬,石達開冒險深入越西山,到達大渡河南岸”紫打地”,雖對岸無清軍防守,但河水暴漲,百年一遇,難以渡河。 《越西廳全志》顯示:“(石達開)進為河水阻隔不得渡,退無得食,出隊到各村各處買糧,山皆壁立。”清軍和當?shù)赝了舅拿鎳ィ杰姟皻ⅠR而食, 繼以樹葉充饑, 咀食盡”。石達開“以箭縛書, 隔河射投土司千戶王應(yīng)元”借路,“拜請土司嶺承恩緩攻”, 無一成功。迫于無奈,石達開向四川總督駱秉章投降。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受審,被判凌遲,享年32歲。 上圖_ 天王洪秀全畫像
“開國六王”中,洪秀全的死因始終撲朔迷離。1864年七月初七日,曾國藩在奏折中稱:“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攻急,(洪秀全)服毒身死,秘不發(fā)喪。”這一說法得到李秀成供詞的佐證,不排除曾國藩篡改供詞的可能性。 英國軍火商呤唎在書中寫道:“清方記載報導(dǎo)攻陷南京的情況如下:8月17 日,圍城軍獲悉天王吞金自殺。”當時呤唎并不在中國,洪秀全吞金而死無疑是道聽途說。清朝公布洪秀全自殺的消息,是對太平天國余部進行的輿論攻勢,意在瓦解對方斗志。 與清朝官方史料相對,被俘的太平軍高級將領(lǐng)中,紛紛寫下供詞,其中幼天王洪天貴福、恤王洪仁政、譽王李瑞生等均毫厘不差地證實洪秀全系病死。有學(xué)者推論;“洪秀全逝世存在多種因素綜合致死的可能。因飲食雜亂患病中毒、有病不醫(yī)治不服藥、心理焦急絕望,遂走上人生末路?!贝送猓v欲過度、吸食鴉片、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同樣侵害著洪秀全的健康。 上圖_ 戰(zhàn)斗中的太平軍 “開國六王”中,除洪秀全的死因存在爭議之外,其余五人都非正常死亡。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戰(zhàn)死沙場,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死于“天京之變”,翼王石達開投降被戮。六王之死貫穿了太平天國由起義到滅亡的全過程,正是清末社會動蕩和內(nèi)外交困的真實反映。 |
|
來自: xiongmao007 > 《歷史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