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頂 眼中山海闊,腳下霧云低。 廟宇松臨壑,秀堆石傍堤。 千年皇帝拜,十里壁崖題。 五岳唯尊處,文華獨聚齊。 泰山摩崖石刻 半面詩詞半壁懸,一方片石一方天。 幾朝皇帝曾留墨,此地人民憶昔年。 沐雨臨風春夏立,經(jīng)霜壓雪曉昏然。 中華書法掛溝壑,文化精神遍大川。 泰山太大了,綿亙山東省中部的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泰山太高了,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名字太多了,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泰山名氣也太大了,有“五岳獨尊”、“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因而,登泰山,是許多人的夢想。那年我們有幸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當天下午登泰山,因國人每逢端午節(jié)素有登高的習俗,也許這是個巧合。說起登泰山,這已經(jīng)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去泰山是1992年夏季,記得我們是乘車到達中天門,從中天門步行攀登。 當千辛萬苦走過了十八盤,來到南天門時,天氣立刻變得大霧彌漫,周圍的景色都被大霧藏了起來,高山之上的氣候變化就是這樣突如其來。 來到泰山頂上,遠望泰山極頂,竟然沒有近前去觀賞,但身居泰山,還是體驗了泰山的雄奇與險峻。特別是在下山時各種字跡的摩崖石刻常映入眼簾,這是第一次登泰山給我印象最深的景觀。 25年后,再次登泰山,就有了極大的收獲,再次見識了泰山的高大與險峻,更加詳盡地欣賞了泰山的建筑及摩崖石刻,借助于相機將景色都收錄鏡頭。 這次登泰山是隨旅游團去的,統(tǒng)一乘坐纜車上山,纜車之上,高山峻嶺,自在腳下。 泰山頂上有好多建筑,首先映入眼簾的建筑是乾隆行宮,雖未開放,但紅墻圍起的三層小樓與周邊的綠樹相映生輝。 然后,一處雕梁畫棟的新建筑立于眼前,上面寫有云巢,原來這是云巢賓館。 又見兩面高高建筑的小街道出現(xiàn)在泰山頂上,令人刮目相看。 山上不僅樹木郁郁蔥蔥,也有鮮花盛開。 南天門賓館建造得古色古香,這里售賣一些食品及水果等。 從灰白色大理石牌坊上見“天街”二字,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是行走在天街上。天街,位于天門之上,故名。西起南天門,東至碧霞祠,全長600米。 在此放眼望去,大小山脈盡收眼底,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受。 平臺之上有一座石質(zhì)白云亭。 在此觀望風景,松濤溝壑又是一番景色。 繼續(xù)前行,路過一個三門洞的石牌坊“升中”。 路邊山體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山洞,名為“云青洞”。 從這里開始,泰山上的摩崖石刻便隨處可見,這也是泰山的文化特色。一面山壁之上“五岳之尊”四個大字,特別醒目,這尊石刻是刻于光緒年間。 山壁上的“山高望遠”,是1985年彭真的墨跡。 “日近云低”也是名人題寫。 再次回望,見到那“白云亭”就建在險峻的山峰之上,真有“入云”的感覺。 在一面高低錯落的石峰之上,有“鳳凰山”和“氣通帝座”幾個大字,仔細看上去,還真有點像鳳凰展翅的造型。 山邊的“象鼻峰”也有點相像。 過了升中石牌坊便可見到高高的臺階之上的建筑群。 在此觀看泰山的風光,巨石如臺階般高低而立,松樹依山而生,有“石在樹中,樹在石上”的奇觀。 泰山上有時可見紋理清晰的豎狀石條聚集,被稱為“玉皇頂巖體”,形成于約25.5億年前。巖體主要出露于泰山主峰一帶,由于巖石的硬度大、抗風化,其上鐫刻的大量氣勢恢宏而珍貴的石刻作品。 巖石上有李鵬1991年的題詞“保護世界遺產(chǎn),建設東岳泰山?!?/span> 喬石1995年的題詞“海岱縱目”。 還有山東按察副使金裕題詞:丹崖翠壁接晴空,萬里江山入望中?;厥追錾L戾氤?,滿身香霧立空濛。 一塊黑色大理石“五岳真形畫圖”碑,上有東岳泰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的圖形及介紹。 路邊一處二層雕梁畫棟的紅色小樓,豎匾為“弘德樓”,橫匾是“圣母如意鐘”,如此看來,應該是一處鐘樓。 弘德樓?是一座仿古建筑,樓內(nèi)供奉著一口大鐘,這口大鐘被稱為“圣母如意鐘”。每年除夕夜和新年第一天,許多市民和游客會來到這里敲響這口鐘,祈福平安,祝福國泰民安?。 穿過“望岳圣跡”等石牌樓。 便可見高高的平臺之上的紅色門洞建筑“西神門”。 臺階還是十分陡峭的,要登上去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不過,還是有登上泰山的勝利之感。 (此片為紅葉先生拍攝) 穿過西神門,來到碧霞祠,碧霞祠,舊稱昭真觀、碧霞靈應宮,始建于宋, 有1000余年歷史。據(jù)文獻記載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封禪泰山時,鑿龕供奉玉女像,次年敕建玉女祠,名曰昭真祠。金代時改稱昭真觀,明朝嘉靖年間擴建時,改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年間重修后改稱碧霞祠,并沿用至今。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天下泰山娘娘廟的祖庭,也是數(shù)萬善信朝拜碧霞元君的圣地。有“千年碧霞祠,萬代祈福地”的美譽。 進到里面可見二層由黃紅布帶及彩旗裝扮的樂舞樓。 碧霞祠旁邊有石欄圍起的乾隆御筆“圣水井”。 不遠,來到大觀峰,這里也是泰山一景。 這里整面崖壁上有大大小小的摩崖石刻:壁立萬仞、天地同攸、青壁丹崖、可摘星辰、置身霄漢等,其中有一面崖壁上用金字石刻的天下大觀《紀泰山銘》,為泰山石刻---唐摩崖。 《紀泰山銘》,亦稱《東岳封禪碑》、《泰山唐摩崖》, 刻于唐開元十四年(726)九月,為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后撰書的銘文。摩崖高1330厘米,寬520厘米,現(xiàn)存1008字。《紀泰山銘》記載了唐玄宗神奇的封禪故事和一段鮮為人知的皇家秘史,被譽為國寶。 一面石壁上刻有“登泰觀?!彼膫€大字,為明代嘉靖進士謝東山題書。上面還有一篇小字的跋,從斑駁的文字中辯識并與有關資料核對,全文是“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由明,容光必照。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边@篇《跋》可見其內(nèi)涵與哲理。 其中有一篇石刻《云峰》為乾隆御筆。 還有興國咸寧,體乾潤物,是乾隆年間知泰安府事長白藉樓題詞。 兩邊紅色圍墻,中間為門洞的建筑,為勅修青帝宮。 又經(jīng)幾段陡峭的臺階,我們來到泰山極頂。只見幾處高高的紅墻灰瓦建筑矗立于山頂。 在通往泰山極頂路邊的一座小山包上有兩尊石碑。 一尊石碑上寫有“孔子小天下處”,這是大明崇禎歲次丁丑仲秋之吉。是巡撫山東都察院等地方官員重立。 另一尊石碑是“雄峙天下”為康熙敕立。 山坡上有一尊“秦泰山刻石釋文”石碑,字跡已斑駁不能辨識。但它卻證明了自秦朝就有石刻的存在,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山石上,有康熙甲午(公元1714年)年鐫刻的題字“果然”。 當時,還不知是讀“果然”還是“然果”之時,有游客說怎么讀都行,這其中的涵義令人深思。而查閱資料,有人說,“果然”即果然如此,清康熙甲午年,康熙登泰山,到玉皇頂時,心中豁然開朗,大為感慨,認為天下第一山名不虛傳,因而寫下“果然”二字。 (此片為紅葉先生拍攝) 另一處山石上有徐向前題字“登高壯觀天地間”,另一處題字“仰觀俯察”,為隴右馬福祥書。 “五岳獨尊”四個大字,更是十分搶眼。光緒丁末孟夏,泰安府宗室王構(gòu)題。五岳獨尊的石刻是泰山的標志。 與之并列的是“昂頭天外”,是光緒戍申五月順德辛權(quán)文題。 (此片為紅葉先生拍攝) 還有一處為“孔登巖”。 “登峰造極”、“萬法唯識”的石刻也引人注目。 泰山玉皇頂玉皇廟臺前一尊石碑即神秘的無字碑。這尊無字碑究竟何人何年而立,頗有爭議,有人說是秦始皇,有人說是漢武帝,但有《考辯》說,所謂泰山無字碑,是俗稱而已,實為闕(指古代宮前的樓臺。泛指宮殿或帝王的住所),為秦始皇所立,非漢武帝所立。此觀點能否確立,還是個迷。 (此片來自網(wǎng)絡) 在無字碑兩側(cè),有張銓書的紅字碑。 另一側(cè)是郭沫若詩碑。 來到紅墻石拱門的勅修玉皇頂。 這就是玉皇廟,古稱太清宮、玉帝觀,始建年代無考。內(nèi)祀玉皇大帝,額題柴望遺風,遠古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 自古以來,泰山就被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什么叫封禪?封禪是封建社會最為隆重、首屈一指的大禮。所謂“封”,是指登泰山筑壇祭天。所謂“禪”,是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設壇祭地。因此封禪的意義是感謝天地。帝王的封禪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 在香爐與正殿之間,有一處石欄,被周邊密密麻麻的鐵鎖幾乎掩蓋了,見不到本真的模樣。有多少人將快樂與幸福寄托于這里,一看便知。 在石欄中間立了一塊石碑,這塊石碑便是泰山極頂?shù)氖厦婵逃小疤┥綐O頂”“1545米”的紅字,這也是泰山的最高峰。1545米是指泰山極頂?shù)暮0胃叨取?/span> 一邊紅墻上刻有“天左一柱”四個大字。 正殿前一尊石碑上刻有“古登封臺”四個大字,這是歷代皇帝登封泰山時設壇祭天之處,近來,見一張來自百年的照片,就有“古登封臺”石碑,說明歷史悠久。 紅墻邊一座石碑上“惟天在上”是順治八年由欽差巡按監(jiān)政監(jiān)察御史楊義立。 置身玉皇廟的四合院中,遙想古代皇帝在此封禪的場景當是十分莊嚴與浩大的吧! 出了玉皇廟,近觀兩處現(xiàn)代的灰磚建筑是日觀峰氣象臺和旭日賓館,這大概就是泰山觀日出的最佳地吧! 玉皇廟外大石頭高低無序,那玉皇廟就建在這高山石堆之上,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下了玉皇頂,來到東神門。 在石壁上見到鄧穎超1984年6月、時年八旬的題字“登泰山看祖國山河之壯麗!” 泰山的巖石也是有特色的,一處巖石如同神龜探海。 過了二層門洞的“過街閣”。 見到一組建筑外方內(nèi)圓,與福建的土樓建筑有異曲同工之妙,上面有“天門居”牌匾,仔細看上去,原來這里是賓館、飯店、茶樓。 我們途經(jīng)南天門下山。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凹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元中統(tǒng)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chuàng)建。門為閣樓式建筑,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上端還嵌有“摩空閣”橫匾。紅墻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兩側(cè)有對聯(lián):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25年前我們就是沿著這陡峭的臺階登上泰山的。 旁邊石崖上“如登天”的石刻,正是登山者的感受。 “翔鳳嶺”是刻于大明隆慶元年。 “天地交泰”,也十分形象。 臺階中間,立著一座石制“升仙坊”。 石刻“絕頂云峰”,刻于宣統(tǒng)元年。 一面石壁上有“松高峻極”、“東皇天路”、“層崖空谷”3處石刻。 整個一面石壁上被“神功利濟”4個大字所占據(jù)。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語出《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自己仰頭對天無愧,低頭不愧于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一路上我們是沿臺階下山,而有的人則是艱難地向上爬山。說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上山也是需要毅力的。尤其佩服幾位拄著拐杖的年長者,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在努力攀登著。 又經(jīng)過一道龍門石牌坊。 旁邊石壁上的字,應該是一筆而成的“龍門”兩個字。 從山下攀登到南天門所有的臺階名謂十八盤,全長800米,垂直高度400米,石階1600級,勢如天梯。為泰山標志性景觀。 回望十八盤,只見山谷之間的臺階,一直通向南天門,如同山間的巨龍一樣,游走在山谷中。 又見到了泰山挑山工,25年前我第一次見到泰山挑山工,他是把幾塊磚直接綁在扁擔上,一頭扁擔上還蹲著一只小雞,肩頭的肉都成了厚厚的肉疙瘩,印象深刻。而這次見到的挑山工,他挑的是4個包裝共96瓶礦泉水,將近100斤的物品壓在肩上,明顯是負重前行,衣服已經(jīng)浸濕了一片。此時此刻,我對挑山工的憐憫之情、敬佩之情,一下子涌上心頭。 回望泰山雄奇壯觀、松濤悅目。 一塊大石頭上“風濤云壑”、“至此又奇”的字,刻于嘉靖年間。 另一組石壁上有“松壑云深”和“天下名山”的刻字。 石壁上有一首刻于道光年間的詩:“夢游天地外,身墮煙霞中。愿舉飽腹稿,萬古開心胸?!?/span> 另一面崖壁上一首筆力流暢的詩,也特別搶眼。 康熙年間所刻的“舉足騰云”。 乾隆五十三年刻的“空翠凝云”。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 “雄山勝景”為蕭華題。 又一座石牌坊“封松山”立于路中間, 遠觀崖壁上的一首詩,叫做萬丈碑。 萬丈碑,刻于清乾隆十三年,為乾隆皇帝《朝陽洞》詩摩崖石刻的俗稱,通高25米,寬13米,字直徑1米。此碑被譽為泰山巨幅畫卷的印章。詩曰:回巒抱深凹,曦光每獨受。所以朝陽名,名山率常有。是處辟云關,坦區(qū)得數(shù)畝。結(jié)構(gòu)奇幽偏,瀟灑開窗牖。歷險欣就夷,稍憩復進走。即景悟為學,無窮戒株守。 附近一處建筑下面,就是乾隆筆下的朝陽洞。 光緒三十一年刻的“冠蓋五岳”。 山崖上一棵枝葉伸展的松樹,是不是有點像黃山的迎客松? 從樹邊的石碑上看,這叫做望人松。 從25年前照片上看,這棵松樹就在那里了,至今尚枝繁葉茂。 路上又有一座五大夫松的石牌坊。旁邊就是飛來石,這是泰山的一大景點。 見到了五松亭。 一處有流水痕跡的石崖上刻有“霖雨蒼生”。 恰好25年前,這張照片上果然是流水潺潺。 清嘉慶年間的石刻“妙極”。 清光緒年間的“天下名山第一”石刻。 道光年間石刻“曲徑通幽”。 宣統(tǒng)年間石刻“云路先聲”。 這與25年前是一個模樣。 民國年間的石刻“天空--泉”。 路邊的月牙亭已變成售賣小商品之所了。 路邊有一個呈倒扣圓錐形的奇石景觀,位于谷口,云雨變幻無窮,此石突兀而立,如劍斬云播雨,故而得名,斬云劍。 山邊一塊中間有圓滑凹陷的奇石,如一把石椅,好奇妙。 又一處名為迎天的石牌坊立于路中間。 石壁上的“快活三”3個字,有點意思??旎钊?,又名快活三里,這里路平景幽,林茂風清,游人登山至此,忽遇坦途,好不快活。 接下來,又見多處摩崖石刻。泰山的摩崖石刻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介紹,泰山石刻源遠流長,自秦漢以來至建國后,上下兩千余載,各代皆有珍碣石刻。泰山石刻現(xiàn)存1800余處,其中碑碣800余塊,摩崖石刻1000余處。 因為我們夫妻倆總在拍照與攝像,早就落到了后邊,為了按規(guī)定時間到達集合地,不得不沿臺階跑著下山,在這種情況下,兩邊山壁上的石刻及景觀還是讓我忍不住拍下了許多照片,本文展示的石刻只是一小部分。 泰山的四大景觀旭日東升、霧淞、飛來石、大觀峰。雖然只看到了飛來石與大觀峰兩個,但是,兩去泰山,所觀所感,可謂收獲頗豐。 泰山,因五岳獨尊名揚天下,她不僅是一座雄奇秀麗的山峰,也是古來帝王封禪之地,更是一座中華文化與書法的露天博物館,不愧天下第一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