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陡蝮∠壬タ葱睦磲t(yī)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作者:羅伯特·戴博德 讀完這本書后,我想寫的東西很多,但剛回到學校被迫在課程和論文等事情的忙碌之中沒能及時記錄下來。現(xiàn)在我已經沒有了看過之后那樣強烈的沖動了,可這本書帶給我的沖擊依然還在。 書中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被其朋友鼴鼠、河鼠和獾帶到了咨詢師蒼鷺進行心理咨詢。在初次見面時,蒼鷺糾正了蛤蟆要處于自愿想變好而來看病的初衷,指出心理咨詢是雙向合作的結果,更需要治療者主動來尋找答案,而不是為了應付誰的而來看病。 第二次會面,蒼鷺“給”蛤蟆一支情緒溫度計,蛤蟆毫不猶豫地在1和2中間做了記號,并承認自己有過自殺的念頭。經過幾次會面,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一點點回憶起自己童年和成長歷程,由此也引出了核心內容,自我狀態(tài)的三位一體:
兒童自我狀態(tài):行為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由童年殘留的遺跡搭建而成,包含小時候體驗的所有情感(兒童的基本情感: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和隨后演變的行為模式(自然型兒童;適應型兒童:慪氣、郁悶、厭煩、撒潑) 父母自我狀態(tài):表現(xiàn)得如自己的父母。包含從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里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借此判斷是非對錯。(挑剔型父母:愛批評人、憤怒、嚴厲;養(yǎng)育型父母:為你好,我比你更難過) 成人自我狀態(tài):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處在這個狀態(tài)時,我們所有的知識點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不再被腦子里的父母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能基于事實來行事。 自我狀態(tài)的三位一體代表了人格的結構。每個人身上都存在這三種自我狀態(tài),沒有高下之分,但處在兒童自我狀態(tài)和父母自我狀態(tài)下,人會條件反射性地作為行為和情緒反應,此過程無思考,因此也無法促進成長。 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tài)里,人才能學到關于自我的新知識,才能思考當下。
我也跟著書中蒼鷺引導蛤蟆一樣進入思考,對自己開始審視。那一刻我覺得我好像就是那個蛤蟆先生,只是不同的是我的父母沒那么有錢。我的父母有時是挑剔型父母,有時是養(yǎng)育型父母,也許這兩種都有。 我也回憶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其實都是模糊了,存在記憶里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形式,但我想也給我很深遠的影響。很多一段時間,我也陷入在抑郁之中,在家會感到壓抑,全是內疚在作祟。 我很難拋棄過去的那個自己,我能做的也只能努力去改變自己,向書中所說的成人自我狀態(tài)轉變。想有所獲,就得痛苦。這個轉變確實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如果不改變,就會一直是那個討厭的人,不是自己。總是會沉浸在憂傷之中,好像永遠快樂不起來。 “你的感覺怎么樣?”蒼鷺經常這樣問蛤蟆,我也該問問自己,我的感受怎樣。一直以來我都是討好型人格,在一群人中我會委屈自己而迎合別人。我會注意自己的情緒不好,但很少會在乎自己的感受,總是在忍耐。
我有在慢慢改變,讓自己不要這么心軟、懦弱。我相信它對我很重要,悲傷、憤怒都很正常,不是脆弱,不是錯,而是在提醒自己:是時候對自己好點了。在懼怕別人的聲音時也提醒自己:你是個成年人了,你得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責。 一味的無視自己的感受,很容易就變成自我憐憫,覺得自己弱小,和別人“共謀”欺負弱小無助的自己。自己也是助攻啊。 我們總在說原生家庭,總在找背后的原因。我不否認找到原因是重要的,可不是讓自己繼續(xù)痛苦下去的理由。找到原因是要對癥下藥,是要吸取經驗,是要努力改變。 童年的不幸、成長路上的不幸,會讓自己一直活在那樣的陰影里。挑剔型父母會讓小孩變得自卑、憂郁、壓抑,而父母的嚴厲也會讓小孩內疚、懦弱、膽小,忍耐著按父母所期望的那樣的路走下去,無法做自己。 年幼時,父母就是世界,無法獨立生存只能適應。有些人就變得狂躁、叛逆;有些人被壓迫而去忍耐,變得膽小、懦弱,如我。而無法釋放的情緒,不會憑空消失,最終會壓死自己。 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會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復制品,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能把一切都怪罪在童年所受的傷害。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更要會思考和改變。理性的為自己做決定,不再是去懼怕父母的聲音。這個轉變痛苦,但如果做到了會很爽。 說到底,改變這條路只能靠自己,如果自己拒絕改變,一切都是零。
書中還提出了人生坐標,即對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階段里形成的。在童年時會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嗎?第二個是:我是怎么看別人的?他們好嗎?這里說的是體驗到生命時,生命本身問的。 坐標上四種選擇,四種含義,我的理解是如果選擇的是:我不好;你好。這是一種嫉妒的心理,引起內心的不平衡。而我好;你不好。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同情,會有一種優(yōu)越感。
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坐標里,為了達到“自證預言”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動,也就是玩心理游戲。 說到底,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年幼時的經歷和選擇無法更改,影響確實有。現(xiàn)在也一樣可以去理解人生坐標,再一次重新選擇。事已至此,何必讓自己沉浸在過去里不出來,過去的都過去了,時代在進步,人也要向前看。 從現(xiàn)在起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交到別人手里,責怪和抱怨只會是另一只惡魔。 因為悲傷也好,快樂也好,都是自己的選擇。沒人能讓你不快樂,只有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