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山的那邊》的寫作背景 《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當(dāng)代著名詩人。 王家新,家住湖北丹江口武當(dāng)山下,父母為當(dāng)?shù)刂行W(xué)教師。1957年,他出生后,隨父母工作的調(diào)動,曾在五六個學(xué)校生活學(xué)習(xí)過,可是,一直到上大學(xué)前,都沒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對于充滿好奇心的他,就是放學(xué)后一片寂靜的校園、路邊那條清澈的小河,以及環(huán)抱著這一切的無言群山。 王家新 1978年文革結(jié)束,國家恢復(fù)高考制度,他以省文科狀元考入武漢大學(xué)中文系,才真切地感受到世界格局之大,人生道路之寬。這時候,他聯(lián)想到小時候在閉塞的山中,每日只知面對大山癡癡幻想的情況,便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寫下新詩《在山的那邊》。 這首詩,最初刊登在81年第五期《長江文藝》上,后來入選初中語文。 童年的癡想 二、《在山的那邊》原文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于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 當(dāng)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之后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山的那邊》 三、《在山的那邊》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賞析〔上〕 《在山的那邊》是哲理詩。詩人選取山和海倆意象,全詩采用象征手法,以海象征理想、以山象征困難、以爬山象征艱苦奮斗,通過“爬山尋海”來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路是漫長而崎嶇的,只有百折不撓而堅持奮斗的人,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取得最后的勝利。 全詩30行,分兩節(jié)。第一節(jié)、11行,詩人寫自己童年時一次失敗的大自然“爬山尋?!敝?。 詩人小時候,一直生活在山區(qū),滿眼都是山的世界,可又不甘蝸居于狹小的天地,出于好奇心,“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詢問媽媽,媽媽不經(jīng)意地說是“?!薄?/span> 那時候,在他童年的心目中,媽媽說的“?!?,就跟眼前的山就是山一樣,那“?!币簿褪呛?,都是具體的概念,因此這番話,便引發(fā)出他對山和海的困惑與渴望。 學(xué)生的爬山尋海之旅 于是,幼稚的他避著媽媽,私自踐行了一次“爬山尋?!钡奶剿髦茫核粋€人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了,可他卻大失所望,因為在山的那邊,根本就沒有海,“依然是山”;那邊的山好像還在嘲笑他,太天真了,山前還有無數(shù)的山,哪能翻過一座山,就能見到海呢?遂“鐵青著臉”,鄭重地“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他感到沮喪與痛苦,“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童年的詩人,對沒有實現(xiàn)的事物,對想像中情景的認識,往往是膚淺幼稚的,甚至是天真可笑的,因為他以為翻過山之后,迎接他的,一定是一片大海,而一旦看不見大海,卻依然是連綿的群山時,他感到失望了。 所以,他在心里嘰咕:“媽媽,那個海呢?”我怎么沒有找到呀!于是,對自己這次自然界的“爬山尋?!睂嵺`,他私自也判定是一次完全失敗的探索之旅。 人生的爬山尋海之旅 四、《在山的那邊》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賞析〔下〕 第二節(jié)、19行,詩人寫他長大后對“爬山尋?!钡恼J識與感悟:在人生的旅程中,理想的信念并非虛無縹緲,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就一定會實現(xiàn)。 詩人長大后,知識豐富了,見識廣博了,對于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這時,“從小飄來的種子”:當(dāng)年媽媽不經(jīng)意中,隨口說出的那個“海”字,因為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所以現(xiàn)在,在我的意念中忽然長大了。 現(xiàn)在,詩人已經(jīng)認識到,那“山和?!保粦?yīng)該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理想的〕信念凝成的海”呀! 在人們的“信念”中,理想就是海,困難就是山,人生的艱苦旅程,不就是心懷著希望的信念,攀爬面臨的—座座山頭嗎?小而言之,我們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再到大學(xué),不就是翻爬一座座的山頭嗎?即使是天才,也只能跳級、升得快一點,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能實現(xiàn)理想,而讀完大學(xué)的。 為了實現(xiàn)理想、到達海的彼岸,詩人懷著理想的信念,曾經(jīng)一次又一次的拼搏爬山,又“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但是,心不甘氣不餒,“當(dāng)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仍沒有看到大海時,盡管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卻仍然滿懷著希望,仿佛“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于是,詩人重新抖擻精神,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為心中有理想的信念,他便堅信:“ 在山的那邊,〔就〕是海!”這里,詩人沒有生硬地說教,而是延續(xù)寫童年的敘述式,來表達信念上的“爬山尋海”。 這段描寫生動形象,意味深沉雋永,蘊含著詩人走向成功的真切的人生感悟。接著,詩人便用肯定的判斷語氣描寫:“在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勝利的頂峰,而看到“一瞬間照亮你眼睛”的美好景象:一個光輝燦爛的“全新世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詩人在總結(jié)自己“爬山尋海”的人生感悟時,多次使用了“一次次、一座座”數(shù)量詞,強調(diào)“爬山”的艱辛,突出“尋?!钡牟灰?,情真意切,感悟深沉,與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的治學(xué)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爬山尋海的象征意義 五、《在山的那邊》的寫作方法 這首詩是一首勵志哲理詩,具有顯著的寫作特點。 第一、全詩采用象征手法,選擇山和海為典型意象,以山象征困難,以海象征理想,而以爬山象征艱苦奮斗,從寫童年時“爬山尋?!?的大自然探索之旅,到寫長大后人生道路上的“爬山尋?!睔v程,從具體到抽象,從淺顯到深沉,揭示出一條人生感悟:在人生的旅程中,理想不是虛無縹緲的,只要百折不撓地去堅持奮斗,理想就一定會實現(xiàn)。 第二、這首詩按時間先后順序組織材料,先寫童年,后寫成年,以童年的挫折教訓(xùn)為鋪墊襯托,用成年的人生感悟揭示主旨,線條單純,語意明晰,由淺入深,感悟深沉。同時,成年的追尋也使用敘述式,避免了空泛的議論,既顯示出全詩逐層深入的寫作特點,又完成由具體的“山?!泵鑼懀匠橄蟮摹吧胶!泵鑼懙霓D(zhuǎn)換與深化,表現(xiàn)方式統(tǒng)一,描寫生動形象,堪稱佳作。陳存選2024、11、14。 參資:百度百科《王家新·在山的那邊》。 海霞朗誦《在山的那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