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如果籠統(tǒng)來說就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長城以北的游牧文明地區(qū),另外一部分是長城之南的農耕文明地區(qū)。在整個世界古代史上,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斗爭就沒有停止過。但游牧民族進入農耕區(qū)域,一段時間后就被農耕文明同化,演變?yōu)檗r耕民族。但是農耕民族卻難以深入游牧地區(qū)去管理游牧民族。因此,如何管理游牧民族地區(qū)成為了世界史上的難題。在中國也是如此,不過慶幸的是,中國經過2000多年的經驗和教訓,終于在清朝形成了最完善的管理方式。漠南和漠北,雖然屬于大漠,但是自然條件卻有很大的不同。漠南地區(qū)位于陰山、戈壁之南,因此和漠北地區(qū)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而河套平原沃野千里,水草豐美,有黃河穿流而過,無論是游牧還是農耕,都是十分適宜的。游牧民族占據了漠南之后,就可以長驅直入關中、山西等地;中原農耕王朝占據此地后,就可以進行了屯田,修建長城,將這里變成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前沿陣地。 河套地區(qū) 戰(zhàn)國時代,匈奴興起。趙國就在河套地區(qū)移民、屯田、修建長城。戰(zhàn)國之后的秦朝,也同樣采取了相同的政策。秦漢之際,匈奴強盛,重新占據了漠南,因此中原多次遭到侵犯。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其第一步就是收復漠南,重新推行趙國、秦朝的防御政策。當然,中原王朝占據此地之后,退可守,進可攻。但是將軍隊長驅直入漠北是十分危險的。游牧民族處于流動狀態(tài),而中原王朝軍隊出兵必然要尋求決戰(zhàn),不然就會因為補給困難而退回。還好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幾次決戰(zhàn),都尋找到了匈奴的主力軍,不然后果很難想象。古代長城地圖 對此,中原王朝又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方法,也就是聯(lián)合、分化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對游牧民族的習性更加了解,因此能夠相互牽制。漢武帝時期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聯(lián)合西域的游牧民族對付匈奴。后來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和漢朝結盟了。此外,漢武帝還發(fā)動了河西之戰(zhàn),斷絕了匈奴和西羌的聯(lián)系;拉攏烏桓等匈奴東邊的游牧民族。如此,漢朝就在匈奴四周都樹立了敵人。張騫出使西域地圖 此外,進行內部分化也是漢朝的一大政策。匈奴在漢武帝之后出現(xiàn)了內亂,逐漸分裂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漢朝就和南匈奴交好,使之居住在漠南地區(qū),以幫助漢朝對付北匈奴。如此,匈奴的威脅也就自然而然地瓦解了。到了東漢時期,北匈奴四周的游牧民族,如丁零、鮮卑、烏桓都進攻北匈奴,使之最終瓦解,無法在漠北立足,最終西遷。昭君出塞 漢朝的這些防御措施,為歷代中央王朝提供了借鑒,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問題。這些被漢朝安排在邊疆的游牧民族,只是臣服于漢朝。漢朝沒有進行了編制和管理,沒有進行了教化,也沒有教他們種植農業(yè)。這也就是讓他們游牧族的本性得以保存下來。但中原大亂,他們又會南下,不斷侵擾。而有些中原的軍閥,還會選擇和他們結盟,依靠其精銳的騎兵來對付其他軍閥。在魏晉時期,這些游牧民族紛紛進入中原地區(qū)。而西晉政府不但不進行了教化,管理,還縱容地方官員對他們進行了欺詐、壓迫,使得民族矛盾不斷加深,最終引發(fā)了永嘉之變,西晉滅亡。此后的北方,出現(xiàn)了“五胡亂華”。實際上,五胡亂華并非是外族入侵引發(fā)的,而是西晉的階級矛盾引發(fā)的。因此這些民族大多數(shù)不是侵略到中原,而是早就遷徙到中原的。五胡南遷 此后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進行了迅速的漢化。從北魏到唐朝,是中國一個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就是鮮卑族開創(chuàng)的階段。鮮卑族進入中原后,開創(chuàng)了井田制、租調制、府兵制等,這些制度一直流傳到了唐朝后期。而鮮卑族的完全漢化,也就是讓鮮卑族很快學會了用傳統(tǒng)中原王朝的方式來對付大漠的柔然等民族。北魏在河套地區(qū)設置了六鎮(zhèn),大規(guī)模修建長城。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方式。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對北方游牧民族的經營有了一定的進步,那就是采取羈縻的方式。唐太宗將臣服于唐朝的民族都冊封為羈縻府州、羈縻都督府,并且設置都護府來統(tǒng)轄。如此,唐朝就能夠調動大量的游牧民族軍隊來作戰(zhàn)。但是其本質上,這也就是“以夷制夷”。唐朝之所以能夠較為輕松地擊敗東突厥、西突厥、薛延陀等,一個重要的愿意就是因為這些民族內部不穩(wěn)定,外部強敵也多。不過唐朝這種“以夷制夷”的方式也同樣讓自己受盡了苦頭。唐玄宗后期,幫助唐朝守邊疆的安祿山就發(fā)動了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此后,唐朝更無力和回紇、吐蕃抗衡。762年,吐蕃軍隊直接攻入了長安城,唐朝依靠回紇軍隊的救援才擊敗了吐蕃。唐朝末期,唐朝又依靠沙陀族的軍隊平定了黃巢之亂。后來沙陀族又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晉、后漢幾個政權。這個現(xiàn)象和兩晉時期是多么相似。綜上所述。這種以夷制夷的策略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敗。唐朝之后的宋朝,疆域面積大幅度縮減。然而此時的北方游牧民族卻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機稱帝,開創(chuàng)了大漠地區(qū)稱帝的先河,建立了遼朝。和此前的游牧政權相比,遼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過去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嚴格來說是就是一個強大的軍事聯(lián)盟,并非一個嚴密的國家阻止。一旦遇到外界強大的力量干預,這個聯(lián)盟很快就土崩瓦解。而遼國則不同,遼國的國家機構十分完善,絲毫不遜色中原王朝。并且遼國還創(chuàng)造了“南北院”制度,北院以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來管理游牧民族,南院則以漢族的典章制度來管理漢族。因此,遼國既可以很好地控制游牧民族,也可以很好地管理農耕地區(qū)。遼國在和北宋簽訂了和平協(xié)議后,就不會派遣軍隊侵犯北宋。這是因為遼國已經改變了匈奴那種落后的單純依靠掠奪而興起的習俗,轉而成為了一個尋求安定的,自我發(fā)展的國家機器。此后的金國、也同樣采取了類似的政策。遼國和金國的推行了政策,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首創(chuàng)性。令人疑惑的是,為什么這種制度能夠被北方游牧民族利用得很好,而中原王朝卻難以推行。一個重要愿意就是中原王朝固守“華夷之辯”,沒有真正將游牧民族看做是自己的百姓。13世紀的蒙古興起又是改變游牧民族的一件大事。蒙古國建立后,已經基本改變了過去大漠地區(qū)組織松散的局面,開始有了比較完善的地域管理制度。蒙古十旗為一路,十路成一州,十州為一國,而在旗之下還有十戶、百戶、千戶、萬戶等基層組織。因此,蒙古對游牧民族的管理比遼國更有進步。從蒙古國興起之后,大漠地區(qū)的游牧民族就一直都稱為“蒙古”,再也沒有變化,這也是因為這種很強的區(qū)劃組織強化了其民族概念,提高了凝聚力。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宣布重新登基,繼位為中國的皇帝,建立了元朝。這也就是表明,蒙古這個游牧民族,也在開始采取“漢法治漢”。當然,蒙古人對漢文化的接觸和學習是遠遠不及契丹族和女真族的,這也就導致元朝的漢化過程過于緩慢。這也是元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朱元璋是打著“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把蒙古人趕回大漠的,也就是使得明朝的華夷之辯觀念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朱元璋初期對蒙古不斷用兵,其目的在于蒙古皇帝放棄帝號。但蒙古人不再稱帝后,朱元璋也就是安心了。明朝一代,對關西七衛(wèi)、朵顏三衛(wèi)、女真各族都采羈縻的政策,重新將漢唐時期“以夷制夷”的方法拿出來,不斷出兵打擊,分化各族勢力,使之陷入內斗。同時大規(guī)模修建九邊長城、沿海長城、遼東邊墻、苗疆長城,將自己收縮在長城之內。同時推行了海禁、邊禁,切斷中原漢地和周邊民族的民間貿易往來,企圖在經濟給予其打擊。明朝的這些民族政策,早已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因此必然會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明朝后期,滿族(女真族)又崛起于東北。在民族政策上,滿清繼承了遼、金、元的傳統(tǒng),拋棄了明朝的做法。清朝對蒙古族進行了嚴格的行政區(qū)劃,設置盟、旗,還和蒙古貴族聯(lián)姻,甚至大力推廣黃教(藏傳佛教)來弱化其尚武之風。在西藏青海,清朝又推行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且駐扎軍隊,設置辦事大臣。在漢地,實行了以儒治國,基本演習明朝的典章制度。在西域,實行了伯克制,也充分利用照顧其宗教信仰??梢?,清朝在民族政策上是集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