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復建的應天門燈火璀璨,廣場上游人如織,其中一大半穿著漢服,正在尋找合適的角度留影;街頭食肆,滋味酣暢,少男少女挽起長長的衣擺,坐下碰杯、擼串;熱鬧的洛邑古城外,一家人跳下公交車,整一整身上的漢服,匯入人群;漢服姑娘跨上共享電瓶車,穿梭街頭,衣袂飄揚,側目者多半是初來的游客,本地人早就司空見慣。 洛陽的“漢服熱”名聲在外,但真的置身其中,還是忍不住感到震撼。隨便走進一家漢服店,漢制、唐制、明制服飾一應俱全,租賃加妝造,幾百元的價格,就能穿越時空,體驗做回古人的快樂,很難不讓人心動。 漢服飄飄,拂去厚厚的歷史塵埃,洛陽顯露了輕盈的一面:在社交媒體上,這是一座適合打卡、特別“出片”的文旅之城,景區(qū)里摩肩接踵的游人也印證了這一點。今年“五一”假期,根據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公布的數據,僅僅5天,洛陽就接待游客近7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1%和13.71%。 洛陽火了,但與許多初次走紅的城市不同,面對洶涌而至的人潮,洛陽人更加淡定。這座有40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一次次在歷史的波峰與波谷間折返,見慣了喧鬧和冷寂;身居其中的人們,也對八方來客展示平等的熱情、平等的溫厚。 在龍門石窟標志性的盧舍那大佛前,一隊混穿明朝和唐朝服飾的游人歡笑合影,大佛頷首,來自盛唐的神情神秘而寬容——那是看穿千年的寬容。 01 重返洛陽 哪怕從未踏足,洛陽都是一座不會讓中國人感到陌生的城市,你總會在不經意間與它相遇—— 也許是文字?!奥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薄罢l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蹦晟贂r懵懂記下的詩句,會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猛然浮現,由此,那座名為“洛陽”的城市便有了別樣的意味。 △洛陽明堂天堂。(圖/pexels) 也許是建筑。1936年初夏,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洛陽,在龍門石窟整整停留了4天。當時的石窟人跡罕至,小徑依稀可辨,林徽因把隨身攜帶的毛巾系在頭上,留下一張著名的回眸照片。幾年后,梁思成在《中國建筑史》中寫道:“魏、齊以來,鑿崖造像建寺之風,至隋、唐尤盛?!渲凶钪⒐こ套畲笳?,則莫如洛陽龍門武后所建之奉先寺……” 也許是擺在面前的飯碗。1958年7月20日,中國第一臺手工試制的東方紅拖拉機在洛陽問世,轟鳴著開出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廠房。一年多后,第一批13臺東方紅拖拉機運抵北大荒,她就是中國第一代女拖拉機手梁軍,這一畫面后來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一元紙幣上的圖案。從此,來自洛陽的拖拉機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的村莊,許多中國人手捧的麥香、稻香中,都藏著一份洛陽味道。 我們的目光幾乎無法繞開洛陽。九曲黃河奔騰南下,劈開黃土高原,直到遇上華山橫亙,轉頭向東沖出三門峽,與發(fā)源自秦嶺東段的洛河在此并流。盆地中的洛陽橫跨洛河,背靠伏牛山與嵩山,隔著黃河對望傳說中被愚公移走的太行山、王屋山。山形環(huán)繞,大河開闊,洛陽地處天下腹地,控扼東西,溝通南北,時間和空間兩條軸線天然于此交匯。 △洛陽白馬寺。(圖/pexels) 所以,每一個經過洛陽的人,都在經歷某種回歸?!吨芤住分屑撮_宗明義:“河出圖,洛出書?!焙訄D洛書自黃河與洛水浮現,攜帶著先民對于星象流轉、季節(jié)更替、萬象萬物的理解,早早印刻在中國思想史的源頭。 回到洛陽,也就是回到我們的出發(fā)之地。 02 留給中國人的一顆時間膠囊 唐天寶三年(744年)春天,43歲的李白從長安來到洛陽,第一次遇到32歲的杜甫。面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杜甫傾心不已,與李白一同游歷。如同千年前孔子問禮老子,李杜相識是洛陽見證的又一次重要歷史相遇,此處的故事,有著不亞于長安萬里的磅礴。 不久后,杜甫與李白從洛陽出發(fā),向東遠游,結識了詩人高適?!缎绿茣ざ鸥鳌酚羞@樣的記載:“嘗從白及高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狈謩e之后兩年,杜甫寫了那首著名的《春日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遍L安的春樹生長,江東的暮云飄散,兩地的中點,恰是他們相遇的洛陽。 20年后,杜甫變成了沉郁的“老杜”,帶著貧病逝于舟中。此時浪漫的李白已去世數年,如同一叢光焰消失在歷史中,天才詩人的死法至今成謎。多年后,杜甫墓遷歸洛陽,“歸葬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詩圣頭枕的首陽山,正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餓死之地,標記著傳統(tǒng)中國文人的精神追求,與杜甫的一生形成某種映照。 △洛陽應天門。(圖/pexels) 時光兜兜轉轉,歷史層層交疊,與那些傳說中的名字不期而遇,這樣的瞬間在洛陽實在太多太多。它是一座被歷史深刻塑造的城市,如同黃河的泥沙在岸邊堆壘,一朝一代的痕跡每碾過一次洛陽,就為它增添一重新的底色。于是,我們此刻面對的是文學的洛陽、古跡的洛陽,也是工業(yè)的洛陽、樞紐的洛陽,是漢魏、隋唐的洛陽,也是光武帝、唐高宗的洛陽。它目睹了歷史,它參與了歷史,它就是歷史本身。 曹植寫:“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彼抉R光寫:“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泵鎸β尻柕臍堅珨啾冢瑑煞N相似的喟嘆,竟然隔了整整800年,這中間,又映照著一座城市怎樣的浮沉? 龍門石窟與白居易墓,隔著伊河相對:盧舍那大佛的眉目,據說參照了武則天的形象,從犍陀羅到西域,再從云岡到龍門,佛像風格一步步本土化,洛陽城即為見證;偏巧在城市的另一端,白馬寺定格了佛教東來的最初時光。白居易墓前,一群游學的小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恭恭敬敬地排隊行禮,誦讀著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在他們身旁,幾方刻著日文的石碑,把白居易稱為“日本文化的恩人”,以頌揚其詩作對日本文學的深刻影響。 △洛陽龍門石窟。(圖/pixabay) 8月初的景區(qū)人頭攢動,四面八方的游客依次從石窟和白居易墓前經過。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的洛陽曾經如此開放、壯闊,站在絲綢之路的起點吐故納新,遠播文明。 “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唯聞松柏聲?!甭尻枺拖駳v史留給我們的一顆時間膠囊,折疊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無數次前世。這當然是一座城市最沉重的部分,也是它最珍貴的部分。 03 向古而新,城市“窯變” 中國并不缺少歷史悠遠的城市,但能夠向舊而新的城市樣本——把歷史的沉重轉化為當下的輕盈,讓包袱化為財富,越古老就越有活力,越古典就越年輕——尚不多見。 漫步于今天的洛陽,復現的古建筑比比皆是:5年前重建的應天門,不遠處熱鬧的麗景門,史書記載的女皇武則天的明堂、天堂……隋唐洛陽的核心建筑,幾乎都在原址重現。地下一層為文物遺址,地上一層則是“可見的都城”,成為最受年輕游客歡迎的拍照景觀。 △男子在洛陽明堂天堂景區(qū)門口拉客,身后是重建的應天門。(圖/蘇崢 ) 當然會有批評的聲音。有人說,鋼筋混凝土造就的古建筑,真的值得一看嗎?但仔細想來,洛陽何曾拒絕“復建”?更何況,今天的“新古建”還成為城市文旅的重要載體之一。2023年,洛陽全年接待游客1.3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041.7億元,入選全國十大熱門旅游城市;今年上半年,洛陽接待游客8519.0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48.02億元,到洛陽的游客中,23歲至45歲的青年群體占比達到50.64%,古都已經大不同。 如果想訪古,這座地級市有著數量驚人的102座博物館,陳列著古都的各個側面。最新的一座是2022年開館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其負責人感慨道,自從城市文旅破圈、大量游客涌來,博物館參觀者就絡繹不絕。幾年前游人不多的洛陽古墓博物館,今天已經是需要早早預約的熱門打卡地。 在洛陽,這種新舊交融、新舊互為滋養(yǎng)的細節(jié)格外多:澗西區(qū)的蘇式建筑群,規(guī)整靜默。以“建設路”命名的道路,顯示這里繼承自20世紀的工業(yè)傳統(tǒng);城市那頭的新區(qū),叫作“光武大道”的道路筆直寬闊,彰顯著古都重回輝煌的決心。因生產效率提升,今天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內已經沒有那么多工人,老廠區(qū)的一角被改造成賽博游樂園,從重工業(yè)到元宇宙,過渡自然。孟津區(qū)的魏坡·新序,把古村改造和文化新區(qū)糅合在一起,戲臺上吼著豫劇的村民和城里來的年輕人擦肩而過,而開在百年院落旁的咖啡館、文創(chuàng)店,在氣質上毫不違和,如此妥帖。 100年前,隴海鐵路修至洛陽邙山,古墓中出土大量唐代陶瓷。它們被命名為“唐三彩”,“三”為極數,“三彩”就是色彩絢爛多樣之意。這種在洛陽歷史上曾大放異彩的瓷器,從此重見天日。 “讓世人看到它的美!”抱著這樣的信念,66歲的高水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華老字號“高家三彩”掌門人,已經精研唐三彩近50年。為了精準復制真正的唐三彩,高水旺一方面參照古書記載,一方面反復嘗試,多年摸索,終于燒制出和唐三彩文物一般無二的作品。自從業(yè)以來,高水旺在村中企業(yè)重點培訓了百余名親傳弟子,努力傳承和發(fā)揚技藝。今天,名聲在外的高水旺經常出差,但一有空,他還是喜歡待在孟津區(qū)南石山村的工作室里,對著三彩馬一刀刀刻寫,復原那些1000多年前的線條與姿態(tài)。 “三彩是一門工藝,不只有唐三彩,它千變萬化、包羅萬象?!敝袊に嚸佬g大師郭愛和也是洛陽人,從1986年算起,他一直致力于洛陽三彩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他的推動下,“洛陽三彩”被列入工藝美術品種名錄;同時,他在藝術實踐中,把多種藝術元素融入三彩,形成“三彩釉畫”這一新畫種。從平面到立體,從現代主義到裝置藝術,郭愛和的作品攜著古意和中式哲學闖入未來。幾年前,他為洛陽規(guī)劃展示館主創(chuàng)的大型三彩環(huán)藝《洛陽》,至今仍被津津樂道:以五都薈洛、五路通洛、五水融洛、五業(yè)興洛,凝望洛陽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向每一位觀者傳遞洛陽的神韻,也讓人看到古老技藝的全新可能性。 新與舊大大方方地并存,城市的多層特質深度交融,古老的洛陽也在經歷一場“窯變”:越是向歷史深處走去,就越是朝更開闊的未來走去。在這一維度上,洛陽成為中國城市的一個關鍵樣本。 04 消解歷史的沉重 河南作家閻連科說,在他少年時的臆想中,“曾經有無數皇帝散步的”洛陽,“永不墜落、永遠發(fā)光”。幾乎每個外人在來到洛陽之前,都懷著一些沉甸甸的想象:想象滾滾黃河水,攜帶著千年時光流過洛陽;想象這應當是一座“遺跡”之城;想象這座老工業(yè)城市在產業(yè)轉型和文旅開發(fā)過程中的糾結。 但真正的洛陽,用它的日與夜、它的角角落落,輕輕地消解這些沉重:立交橋下的理發(fā)攤和街邊的牛肉湯,溫和地接納一切;西工小街上,一碗豆腐湯能讓人忘掉漢與唐。那些身披漢服的年輕人,可以談論古典,也可以追逐時尚;可以認真地與歷史對視,也可以在熱門景點之間走馬觀花。 龍門石窟那尊意外走紅的“剪刀手大佛”,源于佛像的手掌經過風化,僅剩食指和中指,看上去很像“剪刀手”,在網絡傳播下,吸引無數游客到此合影。一些沉重被消解之后,一些新的意義也隨之誕生。 △位于洛陽遠郊欒川的老君山。(圖/unsplash) “河南的第一場雪,總是先下在老君山”,位于洛陽遠郊欒川的老君山,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名山,卻在近年火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短視頻等新媒介的傳播加持,另一方面是景區(qū)和地方的迅速跟進,擴大優(yōu)勢。17年前欠債的國有林場老君山,經過文旅開發(fā),客流量從每年約1.5萬人次增長至450萬人次,帶動當地縣域旅游綜合收入超百億元。游客們收獲良好體驗后,成為景區(qū)的“自來水”,互聯網又將口碑效應指數級放大;與此同時,老君山不斷優(yōu)化硬件設施和游客服務,終于讓爆紅成為長紅。 老君山的勵志故事,是洛陽正在擦亮文旅名片的一個典型案例。一座古都,通過文旅名片,找到了厚重歷史之上的輕盈生活。 長帥主理的“笑場喜劇”位于廣州市場步行街。對洛陽人來說,這條以“廣州”為名的商業(yè)街并不陌生。新中國成立初期,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大型工廠相繼落戶澗西區(qū)之時,一批廣州商家遷至洛陽經營商業(yè),街區(qū)由此得名。反倒是長帥和同伴的脫口秀,對洛陽人來說是樣新鮮事物。哪怕對演員來說,進入脫口秀的狀態(tài)也需要一個過程。演員有全職的,也有兼職的,有人興沖沖地來試一場,臺下“笑果”不佳,便火速放棄;也有博物館工作人員業(yè)余來說脫口秀,一口氣堅持好久。長帥發(fā)現,脫口秀在洛陽漸漸有了穩(wěn)定的觀眾群,以本地年輕人居多。未來,他打算做洛陽方言專場,既針對本地觀眾,也讓游客能聽懂。 馬佳明繼承的馬杰山牛肉湯館,則是洛陽人熟悉的老字號,位于瀍河區(qū)的一條老街上。作為第六代傳人,原本大學學習英語專業(yè)的他,也想過另一種生活,但最終還是從爺爺和父親手中接過老店,謹慎地平衡傳承與創(chuàng)新。臨街的店面剛剛裝修過,寬敞整潔,但地板還保留了懷舊的水磨石。“爺爺年紀大了,還不適應新裝修的店,有時候他看客人不多,還要出來把燈關上,我們只好再打開?!瘪R佳明笑道。 早晨8點,牛肉湯館坐滿了人,本地人和游客大約各半。在我們對面,有顧客一邊喝湯,一邊打開手機鏡頭直播:“來洛陽,沒有什么不開心是一碗牛肉湯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來一碗?!?/p> |
|
來自: 月是故鄉(xiāng)明548 > 《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