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馱經(jīng)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fēng)起,一夜雨聲羈思濃”,這是唐朝詩人張繼寫的一首有關(guān)白馬寺的詩。安史之亂后,白馬寺房屋被焚燒凈盡,連寺里的僧人,也只好住在茅草房中。唐朝詩人張繼,在一次路過白馬寺借宿時,見到寺院內(nèi)殿堂塌毀的凄涼景象,使詩人夜不成寐,在風(fēng)雨聲中,吟成了這首七絕《宿白馬寺》。每次讀到此詩我就感覺到無限的悲涼!想當(dāng)年白馬寺在武則天時期是多么的輝煌,而此時已成斷碑殘剎,真是讓人感嘆世事無常!而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時代乃太平盛世,白馬寺又迎來了它的輝煌,每天來拜謁的人絡(luò)繹不絕。 4月14日,我來到了洛陽白馬寺。此次到白馬寺,懷著虔誠之心,只為朝圣,朝1900年前中國第一古剎的神圣。 為什么稱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呢? 稱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名副其實,因為白馬寺在佛教歷史上有很多第一:白馬寺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座古剎;中國第一座舍利塔——齊云塔;第一次去“西天取經(jīng)”的僧人朱士行始于白馬寺;最早來華的印度高僧禪居于白馬寺;最早傳入的梵文佛經(jīng)《貝葉經(jīng)》收藏于白馬寺;最早的譯經(jīng)道場在白馬寺的清涼臺;第一本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是在白馬寺譯出;第一本漢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譯于白馬寺,并最早在洛陽立壇傳戒;第一場佛道之爭發(fā)生于白馬寺;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馬寺。 一九六一年三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寺的歷史幾乎就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所以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位于洛陽市老城區(qū)以東12公里,洛龍區(qū)白馬寺鎮(zhèn)內(nèi)。 寺廟“白馬寺”的匾額是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題寫,方寸有度,佛意濃厚。 白馬寺大門外與其他寺廟不同的是,山門外有兩匹石馬,左右相對,石馬高1.8米,長2.2米,頭戴轡絡(luò),身置鞍韉,性情溫順,雕工精細(xì)。不過這并非當(dāng)初馱佛經(jīng)來中原的白馬,而是北宋太師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馬。1935年德浩法師住持白馬寺,將石馬遷置于山門前。 為什么白馬寺山門前會立有兩匹石馬呢?據(jù)說這與一個美麗的夢境有關(guān)。 據(jù)說東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身長丈六,頂有白光,飛繞殿庭。白天他召集群臣,把夢中情況講了一遍,問:“此夢主何征兆?”大臣傅毅說:“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夢。” 漢明帝便派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等十多人,前往印度尋求佛法。三年后,出使西域的使團帶著兩位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他們用白馬馱載了一批經(jīng)書和佛像。漢明帝親自接見了他們,并在洛陽城外御道邊,修建了一座寺院,以作紀(jì)念。因佛經(jīng)是白馬馱來的,故叫白馬寺。 “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由于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里,故有“山門”之稱。 山門由三個門洞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據(jù)說人都有三毒:貪嗔癡,在于提示人們別太貪。 白馬寺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的佛殿,從前到后依次分布著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主要建筑。東邊鐘樓,西邊鼓樓。 天王殿, 這是一座歇山式建筑,正脊透雕花龍,兩端有鴟尾,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開前后門,四周有回廊。天王殿內(nèi),有神態(tài)各異的四大天王象,中央佛龕內(nèi),有神態(tài)可恭的彌勒佛。 天王殿前對聯(lián):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懷。 大佛殿是白馬寺主建筑。殿前矗立著高大的石碑,記載了黃錦等人在明嘉靖年間兩次整修白馬寺的經(jīng)過。 殿內(nèi)主尊釋迦牟尼,貼金雕花端坐在須佛座上,高2.4米。釋迦牟尼佛兩邊站立的是他的兩位弟子,左側(cè)為摩訶迦葉,右側(cè)為阿難,左右兩側(cè)的坐像分別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表現(xiàn)的場景為“釋迦靈山會說法”。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面對眾弟子,閉口不說一字,手拈鮮花面帶微笑。大家都不知道佛祖的用意,只有摩訶迦葉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是佛教著名的故事“拈花微笑”的由來。 在這三座佛的東西兩側(cè),排列著二護法和十八羅漢像,為國內(nèi)僅存的一套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彌足珍貴。 接引殿內(nèi)供奉三尊立像。正中主尊阿彌陀佛,他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眾生狀,左手指向西方“極樂世界”。兩旁侍立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佛教稱他們是管理西方世界的“西方三圣”。 順著佛殿的方向往前走,就到了藏經(jīng)閣和清涼臺,站在清涼臺上往下看,滿目青翠。白馬寺清涼臺,是中國第一譯經(jīng)道場。清涼臺是一座磚砌的高臺。雄輝古樸,蔚為壯觀。被譽為“白馬寺六景”之首。后來,印度騰、蘭二位高僧在此臺禪居和譯經(jīng)傳教。第一部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就是在這里翻譯出來的。漢桓帝時,安息國高僧安士高又在此處譯出佛經(jīng)95部150卷。可以說,中國的佛教文化始于清涼臺! 下了清涼臺往國際佛寺院走去,先經(jīng)過空海塑像。空海是來唐朝學(xué)習(xí)的日本僧人,后著書立傳,對唐朝文化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7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向中國洛陽捐贈一尊空海大師塑像,立于白馬寺清涼臺西側(cè),以示紀(jì)念。 再往西,便是泰國、緬甸、印度政府資助修建的三國佛殿苑,包括仰光大金塔、印度桑奇大塔、泰式佛堂等,組成了一片巨大的異域佛院。可以在這里感受一下各國的不同風(fēng)格。 佛教雖起源于印度,但發(fā)展卻在中國。漢魏之后,中國佛法日隆。不但對中國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還經(jīng)由中國逐步傳播到越南、朝鮮和日本等國。 從國際佛寺院出來,我又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瞻仰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圓寂的墓葬騰蘭墓,以及他們翻譯的《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