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聊剛上的高分院線片: 《姥姥的外孫》 這部現(xiàn)在的評分是9.0,和之前的《老娘與海》并列2024院線影片評分第一。 這部泰國片在我們眼里好到什么程度呢? 這個開頭我們刪刪寫寫了三四遍,生怕沒有用文字提起大家的興趣,讓很多人錯過這么好的片子。 這是一部來自泰國的家庭電影,講述姥姥得了絕癥,為了遺產(chǎn)各懷鬼胎的家人爭相照顧,在照顧里發(fā)生的各種丑陋和溫情。 大家不要管它到底是哪個國家的電影,哪個國家的故事,因為它講的東西跟我們幾乎沒有距離,里面的家庭是泰籍華人,從潮汕移民過去的,這一點從它另一個片名“中國家庭”也能預知。 也不要怕在這種親情電影里被催淚,被說教,被呈現(xiàn)過度的苦難,放心,你擔心的都沒有,它沒上升任何價值,讓你哭的也全部都是無聲的生活細節(jié),而不是大段配樂和大段臺詞。 更不要擔心空洞,這部讓電影院哭成一片的背后是很辛辣大膽的東西,呈現(xiàn)了很多東亞家庭里不太被擺在臺面講的現(xiàn)實要素:遺產(chǎn)分割,親人之間為利益爭奪,并順勢帶出了重男輕女,以及這一概念下所發(fā)生的代際傷害。 而且編劇非常厲害,即使加入這么尖銳的議題表達,也能處理得不刻意狗血,跟傳統(tǒng)親情彼此平衡,既能帶給觀眾足夠強烈的情感沖擊,又有著足夠多的回味空間,這可能也是為什么它能拿泰國票房冠軍,收獲全年齡觀眾的認可和眼淚,但又有作者性,有現(xiàn)實性議題表達和原因。 這應該是今年第一部我覺得所有群體都適合去看的高分作品。 去看,不會后悔的。 以下我們開始給看過片的朋友劇透解讀電影,上面提到了編劇把催淚的傳統(tǒng)親情關(guān)系和相對先進的原生家庭反思結(jié)合了起來,我們聊這部片子的好,其實也是在回答,如此沖突的兩種討論,到底是怎么完成結(jié)合的。 一、流動的身份 第一層解法放在了視角的選擇上。 作為一部親情片,編劇很早就把利益和算計放到了臺面上,甚至直接作為故事的切入口,在家待業(yè)的外孫阿安(馬群耀 飾),意外聽聞爺爺把遺產(chǎn)給了照顧自己的外孫女,而不是親子女,因而起了效仿念頭,想要照料剛剛得了癌癥、長大后已經(jīng)不怎么親近的姥姥(烏薩·薩梅坎姆 飾),姥姥也對此心知肚明。 這個目的性過強的前提意味著一件事,如果只有阿安的視角,無論后續(xù)他有沒有得償所愿,這個故事都很難被理解為親情,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會那么容易成立。 編劇的方法是設(shè)計雙重視角,阿安屬于旁觀視角,重點并不放在他這里,而是借著他參與、觀察姥姥生活的一雙眼睛,帶出真正的主角——姥姥,以及姥姥的視角。 這樣的設(shè)計讓姥姥的身份有了流動的空間,阿安等于是引領(lǐng)著我們,慢慢窺見她作為一位平凡女性,而不只是作為姥姥的一生。 她所經(jīng)歷的被算計和被關(guān)心,都在觀眾對她不同面向的了解里,不停地交織融合。 最現(xiàn)實的關(guān)于前者的部分,就體現(xiàn)在了那些流動的身份里。 當她作為女兒時,父母重男輕女,遺產(chǎn)都給了哥哥,自己照料陪伴父母最多,但什么都沒得到,還被父母指定了一個“廢物”丈夫。 作為妹妹,她去找住豪華府宅的哥哥,希望得到一筆給自己買墓地的錢,哥哥斷然拒絕,還說以后不要再來,得不到任何情感支持和物質(zhì)幫助。 作為母親,她也活得隱忍委屈,無論是混得不錯的大兒子還是欠債的小兒子,都算計她的房子,也都沒有給予她多少陪伴。只說一個細節(jié)吧,她一直記得兩個兒子愛吃什么,但她最喜歡的大兒子,給她買的鞋都是不合腳的。 而關(guān)乎后者的部分,則體現(xiàn)在她作為姥姥的身份上。 阿安參與了她的生活,即使初始動機不純,后續(xù)的關(guān)懷卻很難摻假,這個過程里,彼此內(nèi)心的芥蒂都會跟著情感變化完成調(diào)和。 于是他們之間有了付出真心的理由,有了得到真情的可能,她和外孫的部分也最普適和最感人。 比如阿安對姥姥的情感變化是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的,午后姥姥苦笑著捋自己因化療而脫落的白發(fā),隨后睡著了,阿安很自然地夾走她身上沒弄干凈的碎發(fā),一根,又一根。 他一直想好好表現(xiàn)以獲得遺產(chǎn)優(yōu)先分配權(quán),但姥姥現(xiàn)在根本看不到這一刻,因而已經(jīng)不帶什么利益趨向,他自己也許都未發(fā)覺。 姥姥這邊的情感更是有太多的動人之處,她很早就因為有房子買家找上門,知道是阿安把房子掛上網(wǎng)的,阿安也有所圖謀。但她沒說破,且自小為阿安存錢的習慣還是延續(xù)到了生命結(jié)束。 這個過程里,她想要為自己買墓地,也寧可去找哥哥借,甚至放棄不買,都不肯動用。 這里面既包含了對幼小阿安的情感,也包含了對如今陪在自己身邊的阿安的認可,雖然阿安肯定有讓她失望的時候,但顯然對姥姥來說,這份關(guān)心始終大于失望。 二、閉環(huán)與打破 無法忽略的是,這種關(guān)心也同時包含了姥姥舍己為人的犧牲。 這就牽扯到了第二層解法,編劇先寫出現(xiàn)實性閉環(huán),再用親情提出打破的可能性。 片里的閉環(huán)有兩種,一種是重男輕女的代際迫害,姥姥在女兒身上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觀念,一生幾乎都是在為男性付出,大兒子、小兒子和外孫得到了她所有的用心和財產(chǎn),留給女兒的只有一句“我也不知道我心里誰排名第一,但我最想你陪在身邊。” 片子直接就借女兒的口說了,“兒子繼承財產(chǎn),女兒繼承癌癥。” 比較隱晦的一層重男輕女,還體現(xiàn)在女性可能不自覺的,對“外姓人”的排斥上,姥姥因為出嫁,被哥哥斥責為“不同姓就已經(jīng)不是一家了”,姥姥也如此排斥著自己的大兒媳婦,如大兒子所說“從來沒有把她當家人”,受害和加害如此循環(huán)往復。 另一種閉環(huán)也是在母女關(guān)系上發(fā)生,即重男輕女的規(guī)訓之下,自我犧牲的內(nèi)化。 男人天然就可以獲利,逃避家庭責任、優(yōu)先實現(xiàn)自我價值也不會付出代價,而女性只能在得不到回報的同時,勉力維持家庭平衡。 到了女兒這一代,這種犧牲還在持續(xù),她因為心疼姥姥,早早退學幫姥姥賣粥,后面幫著最落魄的弟弟得到房子,還說“付出總比回報更讓人心安”,母女都進入了魔咒般的鏡像輪回。 抽離這種循環(huán)的可能性,被放在了阿安身上。 姥姥給他留的錢,他全花在了姥姥喜歡的那塊墓地上,在送棺時還敲著姥姥棺材說,你在我心里排名是第一。他曾問過姥姥自己是不是第一而沒得到答案,如今他已經(jīng)不再追求答案,只想坦誠內(nèi)心對姥姥的情感。 利益的重要性在他的選擇里被消解了,親情因而變得真實和飽滿起來。 同時作為這一代的男性受益者,這也象征著他決意退出享受既得利益的循環(huán)。 這樣的設(shè)計還暗含一層,就是性別在這片里是沒有任何對調(diào)可能性的,如果是外孫女,他就很可能得不到這筆錢和姥姥這樣的對待,也就談不上選擇。 所以另一方面,阿安的做法,也是面向女性群體的敲打——每個被家庭輕視的女性天然就利益受損,那么改變的第一步,或許就是把有限的錢和情感,多多放在自己真正想要的、值得的,而不是“被需要的”地方。 三、弱化雙向,肯定單向 第三層解法,是對親情的重新解構(gòu)。 我們時常覺得,親情給予每個人刺痛和不滿的時刻總是更多,這是因為傳統(tǒng)親情里總是要求回報,要求無論處境如何,都要保持情感不變,這跟趨利的人性、多變的需求和狀態(tài),本就是難以合一的,自然容易讓生發(fā)的愛意屢屢落空。 電影里也清晰描繪了這一點,姥姥在孩子們長大后,容易感到孤獨,“最討厭春節(jié)的第二天,滿冰箱的菜我一個人怎么吃得完”,還總是穿漂亮衣服等兒子們來。而已經(jīng)成家或者搬出去住的孩子,不再強烈地需求她是一個既定事實。 阿安也會希望能聽到姥姥親口夸贊自己,表明自己在她心中的位置,可對于一生辛苦,活在封建家庭的姥姥而言,她難以應對這種對愛意的索取,或者說自己其實也很難分清,自己心里到底誰先誰后,終究沒說出口。 這些都不一定是因為親情不存在或者不夠深,只是彼此的需求和想法無法合軌。 因此編劇更多地描述了那些沒有應和,依然發(fā)生的單向情感時刻,這反而更接近傳統(tǒng)親情所追求的純粹。 女兒會特意換夜班,抽出時間去陪姥姥游泳,被阿安問到目的時,她說“因為我想她啊”,想念就是唯一的理由。 姥姥把房子給了小兒子后,阿安生了一陣氣,但還是特意學了她家鄉(xiāng)的潮州曲,在她難受時哼唱給她聽,就像幼時曾被姥姥安撫睡覺一樣,不求回饋地反哺。 這可能不是親情最理想的狀態(tài),卻是我們在難以撼動的現(xiàn)實里,有序安放情感,維持內(nèi)心寧靜的最佳狀態(tài)了。 縱觀全片,這樣的表達實際貫穿始終,阿安與姥姥之間的感情,與其說是親情,不如說是彼此都在單向的瑣碎付出里,不期然地抵達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雙向親密。 就說我最喜歡的一段吧,姥姥一直習慣解開上衣最后一顆扣子,覺得這樣舒服,阿安曾隨口調(diào)侃姥姥“是在秀性感嗎”。 后面姥姥被小兒子安排進了療養(yǎng)院,沒人了解她的習慣,扣子也被扣得很全,匆匆趕來的阿安幫她解開,這時姥姥沒有埋怨小兒子,埋怨阿安有日子不來看自己了,只是笑著提起了阿安說過的那句,“正好想秀一下性感”。 在這一刻,兩種單向的愛剛好融合到了一處,并回流到了對方這里。 比起血緣羈絆的捆綁,如此發(fā)自本心的情感,或許更能彌合兩個孤獨的個體,讓彼此在這世間穿行時,都帶著無法舍去的一抹溫熱。 音樂/ 配圖/《姥姥的外孫》預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