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美,總是藏在逝去的歲月里,淺淺的記念,淡淡的憂傷,城亦如此。長樂路向西,烏魯木齊中路華山醫(yī)院門前有一個面包店叫巴黎貝甜,每天都有新烘焙的各式面包,再向西到華山路,路口有一家聯(lián)華超市,早上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和牛奶。早上逛面包店和弄堂里的蔬菜攤子,大多是本地的爺叔阿婆,帶著狗狗騎行或跑步的,老外和中年人居多,快餐店門前等餐,戴著耳機、忙里偷閑的都是年輕的快遞小哥。故居,花園,書店,街區(qū)里的雕像,走走看看,像是在兩個時間軸上穿行,熱鬧的武康路把安福路五原路的西路起點都歸到自己的街上,外圍華山路到復興中路的這一段就顯得格外靜謐。華山路相較那幾條小馬路來說,路很寬,兩側的梧桐濃蔭蔽日,掩映著一座很大的宅院,這就是丁香花園,臨街是歐式的柵欄,園內40畝土地為中西式園林,有三幢別墅,一號和二號是李鴻章聘請美國著名建筑師艾賽亞·羅杰斯設計,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建筑與古典東方神韻。丁香花園的緣起,一說是因為別墅之南,植有許多丁香,也另有傳說是李鴻章送給自己愛妾丁香的禮物,故名丁香花園。故事里的事,說是也是吧,李鴻章興建實業(yè)奔波在京滬之間,在上海購置了房產(chǎn),興建行宮,丁香常有隨行,也因名份的緣故,不愿在京城大家里受太太們束縛,只身上海,住在花園里,李鴻章雖說百般寵愛,卻怎奈政務外交繁忙,直到作古,也只去了丁香花園兩次,丁香孤苦一人,最終破了紅塵,帶發(fā)去了尼姑庵修行。上海解放后,中共中央華東局、市委機關曾在這里辦公。上世紀80年代,別墅修繕后,有了花園酒店和夏朵花園,成了餐飲休憩場所。 丁香花園被津津樂道,其實還有一個緣由,就是上海的傳奇女子張愛玲。張愛玲祖母李菊藕(1866年~1912年),本名李經(jīng)璹,小字菊藕,是李鴻章最喜歡的二女兒,光緒十四年,父親把她嫁給了他最欣賞的部下,才情八斗為人忠厚的左副都御史張佩綸。張佩綸大了李菊藕近二十歲,可兩人志趣相投,日子過的也和諧美滿,生有一雙兒女,一個是張愛玲的父親,一個是后來對張愛玲影響極深的姑姑。深宅大院里的別墅好看,臨街的花園洋房也好看,且有個好聽的名字:夏朵十二籃,未及進門,已嗅得貝果的甜香,“十二籃”在圣經(jīng)的典故里代表著“豐盛有余”。轉過街角,便是夏朵花園,臨街梧桐樹下是咖色的陽傘,傘下擺著幾張餐桌,雪白的餐布,餐臺上的玫瑰,透著海派的典雅和浪漫,邀上好友,幾盞紅酒,配海鮮,或吃下午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上海名人故居很少是閑置的,或是尋常人家,或是公益設施,也或是做了藝術廳堂,名人故居集中的思南路,更是書局和咖啡廳云集的地方,走進去,隨處坐下來,老房子,舊物件,都是滿滿的陳年軼事。當年的哥倫比亞鄉(xiāng)村俱樂部,現(xiàn)在是蔦屋書店,修繕開放的孫科別墅,一直是藝術品策展地,就連宛平南路600號都辦展了,在精神科醫(yī)院里辦藝術展,就這樣不走尋常路。直面殖民歷史,不割斷城市的沿革,修舊創(chuàng)新,彰顯了一座城的客觀、包容,很多街區(qū)從殖民開埠,到民國風云,都能客觀記述,不回避,也從不刻意褒貶。遠方的游子回家鄉(xiāng),酷暑季不想遠行,便去了小城博物館,從廟后山古人類遺址到高句麗山城,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更迭,看得意猶未盡,至近代卻戛然而止,小城建縣市制,工業(yè)初創(chuàng)都留了白,也許是不忍直視近代的殖民工業(yè)史,好在還有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安奉鐵路橋和本溪湖煤鐵工業(yè)遺址博覽園,靜靜地佇立在市區(qū)的衍水河畔。“落日都只是落日,不必非要去君士坦丁堡看落日”,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曾是中國名聲赫赫的“魯爾”。和杭州西湖一樣,工業(yè)遺址博覽園沒有圍欄,也不收任何門票,不同的是,這里沒有數(shù)十萬租金的書報雜貨亭,沒有文創(chuàng)作坊和商鋪,也沒有工業(yè)風的“慢咖啡”。夕陽下的鋼鐵巨物散落在山丘河谷間,像童話里草原深處的野象谷。從工業(yè)遺址博覽園向西北,有多條城市公交可以達小城的緣起之地,傳說中的“杯犀湖”,當?shù)厝朔Q“后湖”,公園不大,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號稱最小湖的本溪湖,一個是香火依然延續(xù)的慈航寺。據(jù)說,慈航寺是明朝末年所建的觀音寺,清同治七年和民國十九年兩次重修,并改名慈航寺至今。拾級入園寺,有僧人布靴短衫在院中忙碌,正值黃昏,灶間炊煙裊裊,恰遇一個身著土黃色長衫的僧人進山門,面色溫善,目光相及,低眉屈首,也算彼此打了招呼。進入一個園中園,便是臥云山西麓的一座山崖,洞口上方石崖上刻有“遼東本溪湖”,落款“大清同治八年菊月谷旦立”,據(jù)資料記載是遼東處士高升堯書寫。臥云山崖下有一半敞的山洞,洞中有潺潺山泉和一畦靜水,前些年,山泉盛時,小湖面積有十來平方米,而今,水源幾近枯竭。想起一個段子,有人說:喜馬拉雅山因為山脈高大綿遠,阻擋了印度洋溫暖的季風,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大豁口,就能把青藏高原變成塞上江南。若是在濕潤的遼東山麓,鑿一眼深井,引入洞中之湖,小城的發(fā)祥地一定可以“淵遠流長,生生不息”,或是恢復生態(tài),涵養(yǎng)水源,應該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挾泰山以超北?!薄?/span>園中也尋得幾處碑刻,卻鮮有追憶一座城的印記,公園里的小湖中矗立著一尊高大的觀音像。拓城開埠有功的盛京大將軍趙爾巽,首任盡忠職守的行政官周朝霖都沒有碑刻和雕像,更沒有留下“斯大林格勒”這類以名字命名的街區(qū)、廣場,倒是所轄的桓仁在縣城里修建了一處張越公園,塑了一座知縣的雕像,紀念這位開埠之臣。為了卻記念之憾,把查到的資料注釋下來: 1905年,時任盛京將軍的趙爾巽向朝廷奏請,因本溪湖附近一帶地理復雜,盜匪橫行,建議另設知縣,奏折被清政府采納批準。 1906年,周朝霖被委派為設治委員,負責籌備本溪縣設治事宜。周朝霖,字雨青,安徽人。 同年,被任命為本溪縣第一任知縣,赴溪實地勘察,提出本溪縣治所應設在本溪湖,而不是牛心臺。周朝霖一面籌建縣行政公署,一面對大倉非法開礦采煤進行交涉,為本溪縣后續(xù)的建設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9年10月1日,本溪湖街(當時是本溪縣公署所在地)和宮原廠區(qū)一帶從本溪縣劃出,設置本溪湖市。日本人鮫島光彥任市長,白復任副市長。 1945年9月3日抗戰(zhàn)勝利,本溪市區(qū)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1946年5月3日國民政府設置本溪湖市、本溪縣,隸屬遼寧省。 1948年10月山城解放,重建本溪市和本溪縣人民政府。 莊子曰:“物物而不物于物,念念而不念于念?!?/span> 炎炎夏日,腦際里時常會響起幾節(jié)德沃夏克的“念故鄉(xiāng)”,很好聽,忽就很遠,又在咫尺,或在一念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