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的存在感相比于月季、海棠、櫻花等等,存在感較低。畢竟它不屬于觀賞花,但不影響小茉喜歡。 小茉小時候,房前的池塘邊上種了五棵梨樹,每到春天,白色的花一開,站在門口看出去,心情特別愉悅。如今,讀到關于梨花的詩句,心里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或許只是對兒時回憶的懷念吧! 古人對梨花更是青睞有加,無數(shù)的詩人為其傾盡筆墨,“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span>是元好問筆下的梨花。“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span>是辛棄疾筆下的梨花。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釋義:深閉閨門,隔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 賞析:此句以重重門關橫亙在畫面上,阻斷了內(nèi)外的聯(lián)系,隔絕了春天,從而表明思婦對紅塵的自覺放棄,對所思之人的忠貞摯愛,流露出閨怨的寂寞之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jù)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唐·劉方平《春怨》 釋義:寂寞幽寂的庭院內(nèi)春天已臨近盡頭,梨花落滿地面而院門緊掩。 賞析:此句寫庭院空寂、落花滿地,營造了凄涼孤寂的氛圍,把主人公無依無伴、與世隔絕的悲慘處境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流露出詩人深曲委婉的怨情。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蕭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nèi)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釋義:海棠的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jīng)如雪花般紛紛飄落。原來春天已經(jīng)過去一半了。 賞析:此句的“雨”“雪”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詞人見到春殘花落,不禁觸目生愁,發(fā)出韶華易逝的感喟。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人),文學家,道學、佛學學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之子。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破陣子·春景》 釋義:燕子歸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梨花落盡又迎來了清明。 賞析:此句行文輕快流麗,蘊含喜悅的情意,既點明了季節(jié),又寫出了季節(jié)與景物的關系,營造了明朗、和諧的氣氛。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清·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釋義:像這樣一別,一待梨花落盡,月亮又會懸系在西天。 賞析:詞人以景語的“客觀風月”來昭示情語的“主觀風月”,風動梨花、淡煙軟月中,蘊含著詞人無限的分離之苦。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宋·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飏輕云縷》 釋義:黃昏時庭院里柳枝飄搖,寒鴉啼叫。還記得朗月如輝的月光下,那人曾輕輕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賞析:此句通過黃昏、烏鴉、月光、梨花等意象,構(gòu)成了深曲凄涼的意境,詞人觸景生情,不禁生出滿腹愁緒,也流露出詞人因年華漸逝、壯志未酬而生的悲哀。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宋·周晉《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釋義:乘著小舟去尋訪舊友,兩人正在梨花樹下醞釀構(gòu)思,一陣細雨打落梨花,落滿硯臺。 賞析:此句詞情宛轉(zhuǎn),妙在含蓄,詞人只抓住園中一個景物——碩果軒旁的大梨樹一株,只寫一樁雅事——樹下題詩,寫得趣味悠然。 周晉(生卒年不詳),字明叔,號嘯齋,其先濟南(今屬山東)人,自祖秘起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晉于紹定四年(1231)官富陽令。嘉熙末淳祐初,為福建轉(zhuǎn)運使干官。累監(jiān)衢州、通判柯山。寶祐三年(1255),知汀州。晉富藏書,工詞。詞作多散佚?!督^妙好詞》卷三載其詞三首,分別為《點絳唇》,《清平樂》,《柳梢青》。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釋義:風吹梨花的時候正是清明時節(jié),游人們?yōu)榱藢ふ掖阂獯蠖喽汲龀翘で唷?/span> 賞析:此句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游人游春熱鬧的場面,充滿著歡愉熱鬧的氣氛。 吳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吳興)人。南宋后期詩人。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宋·梅堯臣《蘇幕遮·草》 釋義: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 賞析:詩人化用李賀“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之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以自然界春色的逝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也在消逝,流露出深深的蒼涼之意。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明·楊基《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月》 釋義:水晶般的窗簾外面掛著一輪皎潔的月光,就像是梨樹開花了,且梨花上面鋪著一層層晶瑩透亮的雪花。 賞析:此句語言優(yōu)美,描寫了梨花在月光下皎潔如雪的情狀,充滿情趣。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睏罨c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宋·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 釋義:路旁,雪白的梨花冷冷地看著我走過,仿佛責怪我這個時候還不思故土,而對他鄉(xiāng)的山水花木如此癡情苦戀。 賞析:此句賦予客觀景物以情,達到曲筆深情、宛轉(zhuǎn)有致的效果,詞人的無限辛酸,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之中。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宋·萬俟詠《三臺·清明應制》 釋義:梨花還沾染著夜月的銀霧,清晨的雨露半濕了海棠花。 賞析:此句寫景境界優(yōu)美,描繪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一系列的意象,色彩清麗,修飾精工自然,烘托出春日景色的美好。 萬俟詠(mò qí yǒng)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于時。據(jù)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于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唐·佚名《雜詩·舊山雖在不關身》 釋義:一樹的梨花與溪水中彎彎的月影,不知這樣美好的夜屬于誰? 賞析:“一樹梨花”與“一溪月”的句中排比,形成往復回環(huán)的節(jié)律,表達出詩人一種回腸蕩氣的依戀懷緬之情,故鄉(xiāng)的梨花樸實親切,讓飽經(jīng)世態(tài)炎涼的詩人感到無比的珍重。 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宋·仲殊《柳梢青·吳中》 釋義:輕雨之后寒意淡淡,微風過處芳香柔和,原來大好春色正在那千萬朵明麗似雪的梨花上。 賞析:此句描繪了江南吳中的春景,如詩似畫,韻味十足,為讀者展現(xiàn)了雨過風軟之際梨花怒放的迷人景象。 仲殊,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宋·蘇軾《東欄梨花》 釋義: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樹也已長得郁郁蔥蔥,柳絮飄飛的時候梨花也已開滿城。 賞析:詞人以“淡白”狀梨花,以深青狀柳葉,以柳青襯梨白,突出了梨花的特點,顯示出春意之濃,春愁之深。 圖片來源:小??,作者“逸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