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淺注》 陳念祖 修園 集注 卷二 辯太陽病脈證篇 《傷寒論》: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姜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傷寒論淺注》: 何以言之?蓋汗有血液之汗,有水津之汗。 如傷寒,汗出而渴者,水津之汗也。汗出而脾虛,津液不能上輸而致渴,以五苓散主之; 若汗出而不渴者,血液之汗也。心主血脈,以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中茯苓、桂枝以保心氣,甘草、生姜調(diào)和經(jīng)脈。 此一節(jié) 上二句上文兩節(jié)之義,言水津之汗也; 下二句出血液之汗,另出方治。 茯苓甘草湯……。 筆記者附: 《傷寒論詮解》 本條以對比鑒別的方法,論述膀胱蓄水與胃脘停水證治之不同。……。 * 汗后太陽之氣被傷,膀胱氣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輸布上承, 故必見口渴、小便不利之證,應(yīng)治以五苓散。 * 汗后胃陽被傷,胃失腐熟之權(quán),以致水停中焦,則因其無關(guān)下焦氣化, 故口不渴而小便自利,治應(yīng)以茯苓甘草湯溫胃化飲,以安心下之悸。 五苓散證與茯苓甘草湯證,皆為蓄水證,但 在病機方面, 有水蓄下焦和水停中焦的不同; 在證候方面, 有口渴與不渴;小便不利與小便自利的區(qū)別; 二者證治不可混淆。 ……。與原文第370條,合參可知,此證當(dāng)有“心下悸”。臨床推按此類病人的上腹部,可聽到震水音者,則更可確認。 《陳慎吾傷寒論講座》 我們由渴與不渴就可以區(qū)分出毛病是什么, 一個是不蒸水化氣, 一個是水停。 那么水停與不蒸水化氣的原因是因為誰? 一個是由于腎不能夠蒸水化氣、不能形成氣化, 一個就是胃不能下達,胃中停水不能往下走。 ……。這一條是五苓散與茯苓甘草湯的比較。 《傷寒論輯義按》 并無渴證,又未指明別有何證,忽無端而與茯苓甘草湯,此意何居? 要知此處“汗出”二字,乃發(fā)汗后汗出不止也, * 汗出不止則亡陽,當(dāng)即與以真武湯, (附:茯苓、芍藥、生姜、附子、白術(shù)。陽虛水泛) * 其稍輕者,當(dāng)與以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附:茯苓、桂枝、甘草、白術(shù)。心脾兩虛) * 更輕者則與以此湯。 (附: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溫胃化飲) 何以知之? 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鎮(zhèn)之。故 * 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 * 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 《傷寒論詮解》 茯苓甘草湯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組成,與前述苓桂術(shù)甘湯僅白術(shù)一藥之差,但其主治卻有所不同。 * (茯苓甘草湯證)本證為水漬入胃,阻遏清陽不伸,故以脘痞、厥而心下悸為主證; * 苓桂術(shù)甘湯證則是心脾兩虛,不能鎮(zhèn)水于下,水氣上沖,故以心下逆滿、氣上沖胸、頭眩、心悸為主證。 本方用生姜意在溫胃通陽以散水邪,用時應(yīng)注意生姜劑量,一般以12克至15克為宜。由于胃脘停水不易速消,故可連續(xù)多服幾劑,或與健脾的方藥交替服用,才可使療效提高并得以鞏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