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坐300路公交車往西走,有一站叫萬壽寺,站在車上,還能看見一座寺廟存在。第一次對萬壽寺感興趣的,還是因為,大鐘寺的那口永樂大鐘,在萬歷三十五年從紫禁城遷到此之后,一度成為廢物,后來還是雍正皇帝慧眼識珠,把它當成寶貝,從萬壽寺運到大鐘寺,并將其當成北京城的鎮(zhèn)物,永樂大鐘才持續(xù)保留了它的藝術和古董的價值。很長一段時間,萬壽寺名聲好像不太好,那是因為,恢復開放之后,萬壽寺作為水上游北京的重要駐點,這里發(fā)生很多不光彩的事。后來借內(nèi)部裝修之名,關閉了很長時間。萬壽寺那個地方,早在唐代就有寺廟。萬壽寺真正成名的是,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后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她也許是為了給兒子祈福,在北京投資修繕了很多寺廟,萬壽寺是其中的一座,修建于萬歷五年。也許是想沾萬歷皇帝的光,得寵大太監(jiān)馮保,投資在紫竹院公園東門興建了雙林寺,他想死后在雙林寺安身,可惜他的結(jié)局不好,他犯事后,雙林寺被朝廷收管,說這些資料,也是為了說明,萬壽寺的位子的重要性。萬歷三十五年,萬歷皇帝將紫禁城里閑置的永樂大鐘移到了萬壽寺,由此可見,萬歷皇帝對萬壽寺還是非常重視的,寺廟建成的時候,首輔張居正還給萬壽寺題寫了碑文。明朝萬歷之后,萬壽寺有點沒落,永樂大鐘一度荒置野外。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萬壽寺在順治、康熙、乾隆和光緒年間都有修繕。山門上的“敕建護國萬壽寺”是順治二年,由順治皇帝親題的。清朝乾隆和光緒兩朝修繕投入最大,據(jù)說,乾隆皇帝三次在此為其母祝壽。乾隆朝,有錢又有閑,他在西邊開發(fā)了三山五園,從西直門外到昆明湖的水道,也許就是乾隆朝疏通的,這估計也符合當時的情況,現(xiàn)在寺廟里還有很多帶有典型乾隆特征的建筑。后來,萬壽寺一把大火燒掉了,光緒朝重建,這地方成了慈禧的最愛,她在這兒停留了很多次。現(xiàn)在的萬壽寺,1987年就成為“北京藝術博物館”,側(cè)門邊有幾個字,寫的真叫一個丑。這里已經(jīng)不是佛教活動場所。據(jù)資料上說,寺廟有七進院落,臨河的山門還是很有特色的,山門是單體單門建筑,門兩側(cè)有假的石窗,山門兩側(cè)有圍墻,組成一個廣亮式大門的結(jié)構,圍墻上有精美的磚雕。山門內(nèi)東西兩側(cè)有鐘鼓樓,山門后還有精美的石質(zhì)底座的經(jīng)幔。天王殿的樣式跟山門大體相當,也是單門雙窗結(jié)構的建筑,兩邊有東西配殿,因為不是佛教活動場所,里面僅僅是展出一些佛像的廳。天王殿的后面,依次是大雄寶殿(即大延壽殿)、萬壽閣、大禪堂、御碑亭、無量壽佛殿、萬壽樓等。大雄寶殿里面供奉的是橫三世佛,即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三世佛前面還擺了一尊毗盧遮那佛,這尊毗盧遮那佛還是挺有特色的,他端坐在鼓形臺子上,臺子上刻有數(shù)不清的佛像。佛殿兩側(cè)是十八羅漢,看樣子是仿照明朝式樣修建的。萬壽閣是一座兩層建筑,以前應該是座千佛閣,后來被燒毀了?,F(xiàn)在一層也變成展廳,展出文房四寶及一些衣飾等。后面的大禪房以前是方丈的住所及講經(jīng)的地方。寺廟比較有特色的是后面的花園,這是典型的皇家風格,估計是仿紫禁城里的御花園建設的,不過規(guī)格要小很多。穿過花園的假山,是一座重檐琉璃瓦的碑亭,這樣的建筑一看,就是典型乾隆時期的,里面應該是一座方碑,上面刻著滿漢藏蒙四體文字,記載乾隆朝修繕萬壽寺的過程。亭子后面是無量壽佛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座明朝天啟年間的十三層密檐式銅塔,塔身置于三層石質(zhì)的須彌座上,塔的一層東西南北四面有門,門兩邊有力士像,另外四面為窗戶,各有一尊菩薩像,塔身及塔座上布滿佛像和菩薩像。無量壽佛殿兩邊有兩座西洋門,這是典型的乾隆時期的建筑樣式,仿西洋樣式,用中國的磚雕制作的門頭,非常稀奇古怪。通過兩邊的西洋門可以進入小院,院里有一座兩層的建筑,就是萬壽樓了。估計皇帝和太后來了,會在萬壽樓休息。對于我這樣喜歡觀賞寺廟的人,我還是希望寺廟里面有煙火氣,假如寺廟變成一個干巴巴的藝術館,那它等于已經(jīng)消亡了。萬壽寺第一次進去,估計也是最后一次。畢竟,永樂大鐘已經(jīng)妥妥地安放在了大鐘寺。 山門還是挺有規(guī)格。 三世佛西面的阿彌陀佛 十八羅漢 毗盧遮那佛比較有特點。 大殿前的石供桌。
德化窯的觀音 塔下面的力士 八仙過海犀角杯 雍正的鈞釉三足洗 慈禧的壽字 雍正的斗彩
朱曄(古磨盤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金融作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2008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計出版和發(fā)表300萬字。 已出版作品 歷史散文(3部):《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理說宋朝(南宋篇)》 旅行隨筆(2部):《一車一世界》《炊煙裊裊:一鄉(xiāng)一世界》 長篇小說(2部):《最后一個磨盤州人》《銀圈子》 期刊發(fā)表作品若干:散見于《文藝報》《北京晚報》《廈門文學》《中外文摘》《金融時報》《安慶日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