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曲阜旅游局又重新派了一位導游孔珊珊,是一位清秀而又有些靦腆的女孩。見面后,她說了跟昨天李會忠同樣的話,說主要給我們帶路,只要不帶錯路就行。話雖這樣說,她還是帶錯了路,到了該出高速的路口沒有出來,結果多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尼山。 在曲阜市東南30多公里遠的地方,有一座不大的小山,海拔只有340多米,名字叫尼山。因其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因此具有了極高的知名度。我沒到尼山之前,不知多少次神游過這座小山,今天來到心儀已久的尼山,看到路邊的尼山的指示牌,心里還真的有了幾分激動。我們把車停在山腳下的停車場,開始徒步上山。山不是很高,路也很緩,走了一段路之后,開始向右拐去,那里有一座橋,名智源橋,下面就是智源溪。橋的東側(cè)10級臺階之上,有一4柱3間的牌坊,坊額上書“欞星門”,臺階下面有“尼山書院”碑。 孔子降生的夫子洞 走進欞星門,就進入了尼山孔廟的第一進院落,這進院落東西狹長,在東南角又向外突出了一塊地方,下方是懸崖,這里建有亭子一座,就是著名的觀川亭?!墩撜Z》有一句人們十分熟悉的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贝送け闶歉鶕?jù)這段話的意思而建。站在這里東望,可隱約看到霧氣中的河流,還能看見“夫子洞大橋”的牌子,那就是孔子所觀之川——沂水,這里為智源溪、夫子河、張馬河、顏母河、田黃河等五川匯流之處??磥砜鬃右矔r常來到他出生的地方轉(zhuǎn)轉(zhuǎn),看到河水一刻不停地流淌,便發(fā)出了這番感慨,警示人們要珍惜時間。但孔子什么時候來到尼山,什么時間發(fā)出的這番感慨已不可考,而此亭所建時間則有具體記載,為金昌明五年(1194),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觀川亭則是清代所建。 尼山孔廟欞星門 尼山孔廟跟曲阜市內(nèi)的孔廟格局基本一致,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寢殿、東西廡、東西廂等,所不同的是,欞星門不在中軸線上,進門之后東行,才能到大成門。因此廟依山勢而建,故有此不同。過大成門,就進入了孔廟的第一進院落,迎面就是大成殿,兩側(cè)有東西廡,還立有一些古碑。后面是寢殿,有東西廂房。遺憾的是我們來的時候,孔廟正在維修,我們無法進到大成殿里面去,只好在外面轉(zhuǎn)了轉(zhuǎn)。 孔廟是尼山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始建于五代后周?!蛾I里文獻考》載:“后周顯德中,以尼山為孔子發(fā)祥地,始創(chuàng)廟?!彼螒c歷三年(1043),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擴建尼山孔廟,增建講堂,立學舍、置祭田。這時的孔廟,屬于廟校合一,因此又稱尼山書院。后毀于戰(zhàn)火。元至元二年(1336),在原址再建祠廟并塑孔子像?,F(xiàn)在的建筑為清道光年間所重修。 觀川亭 孔廟西側(cè)的毓圣侯祠為尼山的第二路建筑,祠前有祠門,進門可見院內(nèi)的毓圣侯祠,祠內(nèi)供奉著毓圣侯木制牌位。毓圣侯何許人也?為尼山山神也。因孔子降生尼山,得到尼山山神的護佑,所以宋仁宗于皇祐二年(1050)封尼山山神為毓圣侯。此祠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清道光年間的建筑。 毓圣侯祠西側(cè)為啟圣王殿,是尼山的第三路建筑。啟圣王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因叔梁紇禱于尼山而得孔子,因此,早在北魏時期,就在山上建有叔梁紇廟,亦稱尼丘山祠,這是尼山有廟之始。唐《 括地志》載:“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縣五十里尼丘山東址?!敝廖宕笾?,始在尼山建孔廟,成了尼山上的主體建筑,而啟圣王殿則變成了從屬地位。現(xiàn)在的啟圣王殿,前有山門,名啟圣門,與毓圣侯祠門并列。進門之后,就可看到面闊五間的啟圣王殿,前有出廊,單檐綠瓦歇山頂,殿內(nèi)有啟圣王塑像。殿后為寢殿,形制與啟圣王殿同,殿內(nèi)供奉著孔母顏征在的牌位。啟圣王寢殿的門沒開,想從門上拍孔母的木主,拍了幾張都沒拍成功。 大成殿 今年4月初,我的“朝圣之旅——沿著孔子足跡”攝影展在啟圣王殿和啟圣王寢殿舉行,我曾在此為來賓當了把講解員。 從啟圣王寢殿轉(zhuǎn)到后面,有一個不大的院落,那就是神庖,這里有正房3間,是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西廂房兩間,是宰殺祭祀用犧牲的地方。始建于何時已不可考,現(xiàn)在的建筑為清道光年間所建。 尼山書院在孔廟之后,是一個獨立的院落。早在宋代,尼山孔廟亦稱尼山書院,為廟校合一。到了元至元二年(1336),將廟校分離,重置尼山書院。尼山書院是一個緊湊的小院,走進大門為一影壁,轉(zhuǎn)過影壁,迎面是三間正房,室內(nèi)正面懸掛著孔子行教像,擺放著一些桌椅板凳,說明平時有人在這里上課。兩側(cè)各有廂房三間。這里環(huán)境清幽,周圍綠樹環(huán)繞,鳥語花香,若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讀經(jīng),那將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 毓圣侯祠 在尼山雖然有這么多建筑,但最能牽動人們心弦的,還是夫子洞。 尼山書院的右前方有一條下山的臺階,從這條路走下去,就可到達夫子洞。我們來到山下,看到路邊有一通石碑,上書“夫子洞遺址”,往前走了不遠就看到了夫子洞。其實夫子洞就在尼山景區(qū)大門以北不遠處,我們上山的時候就已經(jīng)看到了,它的位置在觀川亭的下方。 夫子洞又稱坤靈洞,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天然山洞,洞旁立有“夫子洞”石碑一通。洞不很大,進深約兩米多,左側(cè)有塊平坦的石面,有如石床,床后有一石高出,類似石枕。洞的上方有水滲出,顯得十分潮濕。 啟圣門 因為孔子是圣人,所以一些歷史文獻為他的出生賦予了神奇色彩。據(jù)魏宋均所注《春秋緯·演孔圖》載:“孔子母征在游于大冢(《御覽》作'澤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已往,夢交。(《藝文類聚》作'請與己交’)語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X則若感,生邱于空桑之中?!贝藭州d:“孔子母征在,夢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 黑帝為何方神靈?據(jù)《春秋緯·文耀鉤》:“東宮蒼帝,其精為青龍;南宮赤帝,其精為朱鳥;西宮白帝,其精為白虎;北宮黑帝,其精為元武;中宮大帝,其尊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據(jù)《呂氏春秋》十二紀的提法,五帝為主管四方、四時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太皞居東,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皞居西,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由此可知,上文所說的黑帝,即上古帝王之一的顓頊。又據(jù)《論語撰考讖》:“叔梁紇與徵在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薄昂邶垺币蔀椤昂诘邸敝`。 啟圣王殿 關于孔子降生,東晉王嘉《拾遺記》另有說法:“夜有二蒼龍自天而下,來附征在之房,因夢而生夫子?!辈⑶摇坝卸衽?,擎香露于空中而來,以沐浴征在?!苯又疤斓巯伦噔x天之樂,列于顏氏之房??罩杏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樂笙鏞之音,異于俗世也。”而后“又有五老列于征在之庭,則五星之精也?!睋?jù)說孔子出生之后,五老并未返回天庭,而是變成了五座山,名之曰“五老峰”。孔子降生的尼山,就是五老峰中的中峰。 啟圣王像 該書又載,孔子未出生的時候,“有麟吐玉書于闕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繼衰周而素王?!识埨@室,五星降庭。征在賢明,知為神異,乃以繡紱系麟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夫子系殷湯,水德而素王。’”這就是“麒麟送子”典故的由來。 關于孔子的降生,在當?shù)剡€流傳著許多說法。一說叔梁紇帶著顏征在到尼山最后一次祈禱,征在身感胎動,知要臨產(chǎn),便急忙下山,鉆進此洞,將孔子生在洞內(nèi)的石床上。一說征在將孔子生在草地上,叔梁紇見其丑陋,像個怪物,便丟在草地上不要了。因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孔子汗流不止。這時飛來一只老鷹,用翅膀為他扇風,又來一只雌虎,將孔子叼進洞里,用虎乳喂他。這就是“風生虎養(yǎng)鷹打扇”的傳說。還有一說,征在把孔子生在家里,叔梁紇見其丑陋,便抱起來扔進這個山洞里。征在背著丈夫,四處尋找,終于在這個山洞里找到了孔子。 啟圣王寢殿 撥開層層神話的迷霧,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那就是,他出生在這個荒涼的山洞里,他的那一聲啼哭,一定比別的孩子多了幾分痛苦。 那么孔子到底丑陋到什么程度呢?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載:“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彼^“圩頂”,就是頭頂中部下陷,四邊高,類似丘陵。有意思的是,叔梁竟然根據(jù)孔子的這個形狀,依據(jù)尼丘山之名,給他取名為丘,字仲尼。這不是拿孔子的形象開涮嗎?不知當時叔梁紇是怎么想的。因為這個名字,后來為避圣人之諱,原來的尼丘山也不能再叫了,只好改名為“尼山”了。此外孔子還有“七露”之說,即雙眼露白,雙鼻露孔,雙耳露輪,嘴露齒。由此來看,孔子簡直就是一個丑八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丑八怪,竟然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人們心目中的圣人。 尼山書院 關于夫子洞的記載,始見于金正大四年(1227)成書的孔元措所著《孔氏祖庭廣記》一書的插圖中,圖中標有洞名,為金代的進士劉曄所刻。據(jù)元代楊奐《東游記》,前曾有人“持火曳綆而入,比三數(shù)丈,忽隙間有光,睹一室,口廣兩楹許”,“中橫石床石枕,皆天成也,而不可動”。又稱“洞名,劉曄之所刻也”。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鄒縣令司居敬又刻孔子像于洞中,并立《尼山孔子像記碑》于洞前,記載其事??鬃酉衽c碑后為戰(zhàn)亂所毀,洞也被淤泥所塞。1978年經(jīng)過重新清理,夫子洞才得以重見天日。 我的“跟著孔子去旅行”攝影展在啟圣王殿舉行 現(xiàn)在的尼山,由孔廟、毓圣侯祠、啟圣王殿、神庖和尼山書院等建筑組成,形成了一組龐大的建筑群,有各種建筑27座69間。人們凡到曲阜朝圣,尼山也是必去的地方,所以有人建議,應將曲阜的“三孔”改為“四孔”。改與不改,都不會降低尼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2013年5月27日第一稿 2014年5月21日第二稿 2014年6月16日第三稿 梅吉慶簡介: 著名傳統(tǒng)文化學者。1952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郊區(qū)。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在研究孔子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自2012年以來,曾先后三次重走孔子路。出版有旅行記《跟著孔子去旅行》(上下冊),攝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兩部力作。 項目簡介: 讀者在作者的帶領下,走回了歷史,走進了孔子的生活,就好像一個活生生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人們會清晰的看到孔子是怎樣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圣人呢,成長為受人尊敬的“至圣先師”以及“萬世師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