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鶴 一品醫(yī)堂 2023-09-02 15:44 發(fā)表于山西 本方現(xiàn)代主要用于急慢性腎炎、腎結(jié)石、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疾、 嬰幼兒腹瀉等小便不利,證屬水熱內(nèi)結(jié)傷陰者;亦有報道用于諸出血(子宮出血、腸出 血、咯血、血尿等)、腸炎、直腸潰瘍、浮腫、痙攣、癲癇、不眠等病證。 一、內(nèi)科 (一)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淋濁 2。膏淋(乳糜尿) 3.小便不禁 4.血尿(腎結(jié)核) 5.尿痛(慢性腎盂腎炎) 6.慢性腎炎 7.腎積水 8.腰痛(腎盂結(jié)石) 9.遺精 (二)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下痢 2.下利《新編傷寒論類方》: (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咳嗽發(fā)熱 2.梅核氣 3.咯血(肺癌) 二、婦科 產(chǎn)后癃閉 1.腎積水 2.急性膀胱炎 3.乳糜尿 4.尿血 5.泌尿系結(jié)石 6.急性熱病 7.肝硬化腹水 8.癃閉 9。口眼干燥綜合征 10.蠶豆病
[主治] 水熱互結(jié)證。小便不利,發(fā)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 惡,下利等,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shù)者。本方以利水為主,兼以養(yǎng)陰清熱。臨床應用時,以小便不利、口渴、 身熱、舌紅、脈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五苓散 (《傷寒論》) [異名] 豬苓散(《太平圣惠方》卷9)、五苓湯(《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5)、生料 五苓散(《仁齋直指方論》卷5)、五苓飲子(《類編朱氏集驗醫(yī)方》卷2)。 [組成] 豬苓十八銖(9g) 澤瀉一兩六錢(15g) 白術(shù)十八銖(9g) 茯苓十八銖(9g) 桂枝半兩(6g)去皮 [用法] 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 息(現(xiàn)代用法:原方水煎,日分3服)。 . [功用]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 1.蓄水證 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人即吐,舌苔白,脈浮。 2.水濕內(nèi)停證 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霍亂等。 3.痰飲 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 [病機分析] 本方在《傷寒論》中原治太陽病表邪未解,內(nèi)傳太陽膀胱之腑,水蓄下焦,形成太陽經(jīng)腑同病。外有太陽表邪,正邪相爭,故頭痛、發(fā)熱、脈浮。《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毙皞魈柊螂字?/span>膀胱氣化失常,則小便不利。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輸布,則煩渴欲飲。原有水飲停蓄下焦,加上飲人之水不得輸布,勢必導致愈飲愈蓄,水無去路,反而上逆,則水人即吐而成“水逆證”?!端貑枺琳嬉笳摗吩疲骸爸T濕腫滿,皆屬于脾?!彼疂駜?nèi)停,困阻脾陽,或脾虛不運,水濕內(nèi)停,皆可導致水濕泛溢肌膚經(jīng)脈而致水腫。水濕內(nèi)停,氣化不行,則小便不利。水濕阻中,脾胃失和,胃氣上逆則嘔吐,脾濕下注則泄瀉,二者兼有則成上吐下瀉之霍亂證。痰飲與水濕異名同類,濕聚則為痰,水停則為飲,水濕停聚,久而不去則成痰飲,痰飲上泛,肺氣不利,則吐涎沫,短氣而咳。痰飲為陰邪,易蔽阻陽氣,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臍下悸動,頭暈目眩。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表邪未解,傳里人腑,水蓄膀胱,氣化不行而致。治宜利水滲濕,兼化氣解表。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直達腎與膀胱以淡滲利濕,其利水作用較茯苓為強,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泄瀉及痰飲等甚佳?!端幤坊x》稱其“此為利水第一良品”;《本草綱目》卷19謂其“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背?/span>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澤瀉利水滲濕之功?!侗静菟急驿洝肪?曰:“豬苓、茯苓、澤瀉,三者皆淡滲之物,其用全在利水”。佐以白術(shù),既可補氣健脾,又可燥濕利水,用于脾虛水停而為痰飲、水腫、小便不利者甚宜。其標本兼治,補氣健脾,則脾健運化有力,水濕不會停聚;燥濕利水,可直接去除已停之水濕。水濕蓄于膀胱,則影響其化氣行水之功,佐以桂枝既能溫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又可疏表散邪,以解除太陽之表證,一藥二用,表里同治。方中澤瀉配茯苓、豬苓,以加強利水作用;茯苓配白術(shù)以實脾利水;桂枝配茯苓,以溫化水飲,通陽利水。五藥合用,共奏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至于水腫、泄瀉、霍亂、痰飲諸證,皆由于脾虛不運,水濕泛濫所致。本方既可利水滲濕,又可健脾助運,故可一并治之。若欲解其表,又當服后多飲暖水取汗。以水熱之氣,助人體陽氣,資其發(fā)汗,使表邪從汗而解。 本方由五味藥組成,以“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本方配伍特點,是表里同治,邪正兼顧,使氣化水行,表解脾健,而蓄水停飲可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