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濕氣大了會覺得身體沉重呢?這是因為濕性重濁。 濕就是水,很多濕邪積聚在身體里,你肯定會感覺到渾身沉重,不想動彈。這就是濕性重濁的特點。 濕邪困阻在肌肉的經(jīng)絡(luò)之中,導(dǎo)致經(jīng)絡(luò)不暢,肌肉失養(yǎng),所以會出現(xiàn)無力感。 古人將這種無力感稱為“四肢不收”,就是四肢無力,不能隨意、有力的收縮運動。 在全身都是水濕的情況下,腸道里肯定也有濕邪。 腸道里濕氣大了,聚濕成水,就會導(dǎo)致大便稀,甚至一天竄稀好幾次。 濕邪給人的不適感雖然不劇烈,但是軟綿綿的讓人長時間不精神、沒活力。 而濕邪導(dǎo)致的這種困倦,必須祛濕。 農(nóng)田被淹了,就弄一個排水溝泄洪,這種“挖口子”排濕的方法,就叫做“滲濕”。 說到底,就是通過增加小便來排濕,在中醫(yī)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利水滲濕藥。 古人說:“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span> 就是說如果你想祛濕,但是又不懂得利小便的方法,那再怎么治都是錯的。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張滲濕湯的方子,教你把身體里的濕氣給排出來。 白茯苓9克,白芍藥6克,白術(shù)9克,人參3克,炙甘草3克,干姜3克,炮附子3克,桂枝3克。 這張方子出自明代方賢所著的《奇效良方》。 不管哪張祛濕的方子,都離不了茯苓的身影。 茯苓味淡,你煮水后會發(fā)現(xiàn)茯苓所熬的水既不咸,又不辣,又不苦,又不酸,淡淡的,啥味也沒有,這就是淡味。 淡味最大的功能就是滲濕利水,能夠促進小便排出。 所以,古人說“淡能滲、能利”,滲就是滲濕,利就是利尿。 芍藥,一般人都說它是補肝血、補肝陰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四物湯里就有芍藥,其實它還有利尿的功能。 白術(shù)、人參、甘草這三味藥,都是健脾益氣的藥,俗稱補脾藥。 脾主運化水濕,身體里面有了濕邪,我們要把這些廢水運出去,就需要健脾。 附子、干姜、桂枝這三味藥都是大熱之品,陽氣非常充足。 現(xiàn)在地上這么多水,除了“挖口子”泄洪,太陽的蒸發(fā)也是必不可少的。 八味藥分工合作,把體內(nèi)的水濕趕出去。濕氣大,不妨辨證后試試這個方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