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期代理一件某公司因破產(chǎn)清而衍生的追收未繳出資案。破產(chǎn)管理人代表公司寄函要求兩位創(chuàng)始股東繳納認繳的出資未果后,起訴兩位創(chuàng)始股東,要求兩位創(chuàng)始股東繳納出資,股東Z某被要求繳納240萬元出資并承擔逾期利息,股東X某被要求繳納60萬元出資并承擔逾期利息,兩股東被要求互相就對方的出資、逾期利息承擔連帶責任。兩股東的出資原系認繳,認繳期限均為2034年6月,因公司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而加速到期。筆者代理股東X出庭,股東Z則失聯(lián)經(jīng)法院公告送達未出庭。公司于2015年6月設立時注冊資本為50萬元,股東Z某認繳40萬元并擔任執(zhí)行董事、總經(jīng)理,股東X某認繳出資10萬元并擔任監(jiān)事。公司于2016年1月第一次增資,注冊資本增至300萬元,股東Z某認繳240萬元,股東X某認繳60萬元。本次新增的250萬元注冊資本中,股東Z某認繳200萬元,股東X某認繳50萬元。公司后續(xù)多次增資引入新股東,Z某、X某認繳出資的金額均沒有變化,新股東的出資均已實繳到位。自2016年2月公司增資第一次引入新股東起,X某開始擔任公司董事。原告公司的代理律師在庭審時明確提出要求兩位股東互相就對方出資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jù):公司設立時兩位股東互相就對方出資承擔連帶責任的依據(jù):《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三款;公司第一次增資時兩位股東互相就對方出資承擔連帶責任的依據(jù):《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第三款)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fā)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的發(fā)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第四款)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未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義務而使出資未繳足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股東Z某向公司繳納出資240萬元,股東X某向公司繳納出資60萬元,駁回原告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法院沒有支持公司要求兩位股東承擔出資逾期利息、就出資和利息互負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被告X某辯稱,對于原告要求其補繳60 萬元出資款的訴請無異議,但認為不應當支付逾期利息,更不應當對被告Z某的出資義務承擔連帶責任。第一,公司章程約定的出資期限并未到期,原告主張逾期利息沒有法律依據(jù)。第二,《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針對的是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應實繳出資而未繳的情形,不包括認繳出資的情形,該款規(guī)定不適用于本案,故X某不應對公司設立時被告Z某的認繳出資義務承擔連帶責任;第三,被告Z某在增資時認繳的出資期限亦尚未到期,現(xiàn)公司已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被告X某也無法再正常履行公司董事的相關職責,相關追收出資的義務屬管理人的職責范圍,《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亦不適用于本案情形,對于Z某認繳的增資部分的出資義務,被告X某也無需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原告主張的逾期利息,因章程所約定的二被告的出資期限尚未屆滿,而其是否需要履行相應出資,需以本案判決生效為前提。故對于原告主張的逾期出資利息損失,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二被告是否應當互負連帶責任的問題,《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三款規(guī)定,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fā)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中,依據(jù)原告公司章程,二被告認繳出資的期限均為2034年6月12日。故二被告在原告設立時均享有出資期限利益,不存在該條所規(guī)定的“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之情形。原告于2021年8月12日進入破產(chǎn)程序后,二被告的出資系依據(jù)《企業(yè)破產(chǎn)法》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加速到期,此時也不屬于“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之適用情形。因此,原告依據(jù)《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要求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還主張,二被告均系公司董事,對于公司增資時股東認繳的出資,有督促股東履行的義務,根據(jù)《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二被告對增資時認繳的出資也應互負連帶責任。對此,本院認為,《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并未規(guī)定公司董事、高管應對股東未繳出資承擔連帶責任,僅是規(guī)定股東在增資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董事、高管因未盡忠實、勤勉義務的,應承擔相應責任。公司董事、高管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基于其對公司負有忠實、勤勉義務。本案中,公司章程中約定的二被告的出資期限尚未屆滿,二被告的出資義務系因公司進入破產(chǎn)程序而加速到期,而在公司進入破產(chǎn)程序后,公司由人民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接管,追收未繳出資屬于管理人職責范圍,二被告未履行出資義務并非因董事、高管未盡忠實、勤勉義務所致。故對于原告的上述主張,本院亦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公司設立時兩位股東應互相就對方出資承擔連帶責任依據(jù)的是《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三款,該條款所針對的應是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應實繳出資而未實繳,不包括在公司成立后認繳出資的情形,該條款不適用于本案。在公司設?階段,通說認為發(fā)起人之間為合伙關系,對于設?階段即需實繳的出資,發(fā)起人之間應負連帶責任。發(fā)起人之間的合伙關系在公司成?后終?。公司成?后,成為獨?法?。因此,在設?階段認繳,但可在公司成?后實繳的出資,發(fā)起人股東之間不應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成?后,發(fā)起人股東之間需對公司設?階段即需實繳的出資需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公司設?階段認繳但可在公司成?后實繳的出資要求發(fā)起人股東之間承擔連帶責任既無理論基礎,也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jù)。筆者也注意到,關于發(fā)起人之間應否對認繳未到期出資承擔連帶責任,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間亦有不同判法,這個問題恐怕需要最高法院加以明確解釋。原告主張公司增資時兩位股東應互相就對方的出資承擔連帶責任依據(jù)的是《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該條款適用的前提是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而董事、高管未盡勤勉義務。本案系公司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被破產(chǎn)管理人接管而衍生的破產(chǎn)管理人履行職責追收未繳出資案件,該條款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本案。況且,該條款規(guī)定的責任形式是“相應責任”,而非“連帶責任”。股東Z某的出資本應于2034年到期,股東X某在公司經(jīng)營期間能正常履行董事職務時無義務督促Z某出資,因彼時Z某的出資期限未屆滿。公司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后,破產(chǎn)管理人接管公司,對于追收出資系破產(chǎn)管理人的職責,X某此時已無法正常履行其董事職責,破產(chǎn)管理人不能將自身職責轉嫁給他人。另外,從《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規(guī)定“……而使出資未繳足”來看,須董事未盡義務與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具有因果關系,本案顯然不存在這樣的因果關系。Z某在破產(chǎn)管理人對其寄函催繳出資無果,破產(chǎn)管理人代表公司起訴其出資,法院對其合法傳喚的情況下,Z某仍不出庭應訴履行其出資義務,由此可見,X某作為一個已無法正常履職的董事在事實上亦無法有效督促Z某出資。辦案中,我方提交了一件類案供主審法官參考,該案亦系本案受案法院審理判決。在該案判決書中,法院表示《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四款規(guī)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責任的前提為出資期間已經(jīng)到期、股東負有現(xiàn)時的履行出資義務,但本案中股東出資期限原本尚未到期,系基于公司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而擬制的加速到期,故不應苛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行催收出資的義務。盡管我們在本案中取得如此判決,考慮到司法實踐中對此問題的理解和判法并不統(tǒng)一,在商業(yè)實踐中,發(fā)起人及任職董事需充分考慮自身風險,發(fā)起人除需量力認繳出資外,還需關注其他發(fā)起人出資額度,審慎評估風險,董事需盡責履職。2023年8月28日上午公司法修訂草案三審稿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公司法修訂草案三審稿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應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內繳足。如公司法三審稿該項規(guī)定通過,可以預見以后類似本案涉及發(fā)起人就公司設立時認繳出資連帶責任爭議的案件將大大減少。
|